第658頁
回到唐家後,唐潛開始考慮是不是該進行下一步計劃。從郊外劫案,到抗旨救人,甚至是後來的交卸兵權以及傳得沸沸揚揚的傳言,都只是他得到顧昭華的必要手段,皇帝猜忌他,不願他與顧家聯姻,那麼他便交出兵權;顧明堂不願顧昭華做他的續弦,那麼他就造出一場戲來,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顧昭華已是他抱過的人。
只不過,他沒有估量到這場風波對顧昭華的傷害,在他心裡,顧昭華一直是那個寵辱不驚、殺伐決斷、雷厲風行之人,看她上一世是如何面對種種不堪的流言?如何漂亮地反擊突來的絕境?就知道這個女人的內心有多麼強大,可他忘了,現在的顧昭華未經事世,這樣簡單的陣仗已嚇壞了她。
現在收手或去相國府提親並非是他原來的計劃,甚至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行為在顧明堂面前露出馬腳,他應該等到謠言傳到無法抑制之時,傳到顧昭華名聲全毀,再無人願意上門提親之時,還怕顧明堂再次將他拒之門外?不過,這樣真的可行嗎?唐潛重生之後鮮少如此猶豫,但傷害顧昭華,無疑是他最不願做的事情。
想了許久也沒有想出結果,唐潛有些心煩,打算到院中走走,才打開書房的門,就見一個丫頭端著托盤站在門外,盤中擺著一個湯盅。
“老夫人見侯爺晚上沒吃什麼,特地親手做了些湯給侯爺。”
不必打開湯盅,唐潛就知道那盅里裝著的必然是四寶湯,是四種豆類加豬骨與火腿熬成的。她也只會做這個。
這念頭在腦中一閃,唐潛倒有些錯愕,以往源於看待事情的透徹,他一直以為自己與唐老夫人是互惠互利的關係,否則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難道真的會有什麼所謂的親情牽連?但現在他倒覺得,或許也是有一些的。
稍稍閃了神,唐潛最終還是讓丫頭將托盤送進書房,自己也沒有再去散心,而是回到書房將那湯喝了,而後一夜無夢。
唐潛有了最後的決定。
他還是要等下去,縱然他不願顧昭華傷心,可這是他得到她的最快辦法,他再等不起了,他不能等趙睿出現,更不能等鳳行瑞走入顧昭華的心裡。
一場針對京城貴女的浩大傳聞前所未有地宣揚開來,顧家與沈家屢禁不止,越禁,越是有人要傳。
眾口鑠金之下,顧昭華與唐潛的關係已從最初的僅僅一抱,變得越加不堪,甚至傳顧昭華早已失身於那些賊匪,乃至珠胎暗結,所以才久不露面,而傳出這些謠言的人也不想想,綁架一事過去不過二十來天,哪裡來的胎象?又說之前有關唐潛的傳聞不過是顧家想以輿論迫他娶了顧昭華,以圓過顧家的顏面,所以才有意放出那些消息。
唐潛覺得很有意思,謠言到底要怎麼傳這種事誰也預料不到,不過有關於謠言的發展,他在暗中一直是有所控制,不說別的,雖然此次計劃全都出於他的授意,可他再過分,也不會編排顧昭華珠胎暗結這樣的事,因為這是說不清的,就算以後他娶了顧昭華,顧昭華仍是難洗清白。又有如謠言到最後竟將他擇了出來,他竟翻身成了受害者,也著實出於他的意料之外。一定還有人暗中推動這件事,有人不希望這件事鬧得越大越好,對方針對的可能是顧明堂,也可能是顧昭華。
唐潛不由想起了前世顧昭華種種輝煌戰績中那早早便於顧家“病死”的庶女顧婉容,顧昭華為何針對顧婉容?顧昭華雖然強勢,卻也講理,若那顧婉容不是做過什麼捋虎鬚之事,又如何會是這樣的下場?
唐潛隨即便派人去查,查出的結果與他猜想得一般無二。
顧明堂終於再坐不住,主動找上了唐潛。
此事若再不解決,恐怕顧昭華只有出家落髮一途,沈氏終日哭得雙眼紅腫,顧昭華則倍受打擊,顧明堂有心將顧昭華嫁出去平息此事,可往日蜂擁而上的求娶者此時竟散了個一乾二淨,若說他堂堂相國,豈愁找不到女婿?可顧昭華到底是相府嫡女,若然低嫁,恐怕究此一生都會受人嘲笑詬病,這樣的結果又比出家落髮好到哪去?
考量再三,顧明堂還是派人請了唐潛過府。
唐潛沒有半點猶豫,馬上帶了幾個必要的人趕到相國府去,了結他的終身大事。
第464章 【番外】唐潛篇(五)
唐潛終是娶了顧昭華。
頂著無數的謠言與嘲笑迎娶顧昭華進門,幾乎傾盡遠威侯府闔府之力備下的聘禮足足走了一日一夜,一點點地將那些譏諷和不屑砸入泥中,將那些輕蔑變成嫉妒再變成瘋狂的羨慕,沒有人可以非議他的昭華,他已將暗中收集的有關顧婉容造謠顧昭華的證據送給了顧明堂,為了嫡女的聲譽,顧明堂必然有所取捨,一切只待一個時機,用顧婉容的未來洗清顧昭華所有的污點。
唐潛特地給廣平侯府與極樂王府送了喜帖。雖說平時沒什麼往來,不過到底同朝為官,趙睿與鳳行瑞都給面子地前來參加婚禮,看著他們帶著單純恭喜的笑意向自己道賀,唐潛忽地產生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就像在做夢。
永昌帝也著人送來大筆賀禮,由於唐潛心意決絕堅持不再帶兵遠征,甚至不惜說出遠離朝野之語,永昌帝到底沒捨得,讓他去兵部任職,也算能一展所長。而這麼一來,永昌帝便沒了再反對唐顧兩家聯姻的理由,細細想來,永昌帝總有一種被人算計的感覺,不過他又難以相信,會有人肯為了娶一個女人而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
只不過,他沒有估量到這場風波對顧昭華的傷害,在他心裡,顧昭華一直是那個寵辱不驚、殺伐決斷、雷厲風行之人,看她上一世是如何面對種種不堪的流言?如何漂亮地反擊突來的絕境?就知道這個女人的內心有多麼強大,可他忘了,現在的顧昭華未經事世,這樣簡單的陣仗已嚇壞了她。
現在收手或去相國府提親並非是他原來的計劃,甚至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行為在顧明堂面前露出馬腳,他應該等到謠言傳到無法抑制之時,傳到顧昭華名聲全毀,再無人願意上門提親之時,還怕顧明堂再次將他拒之門外?不過,這樣真的可行嗎?唐潛重生之後鮮少如此猶豫,但傷害顧昭華,無疑是他最不願做的事情。
想了許久也沒有想出結果,唐潛有些心煩,打算到院中走走,才打開書房的門,就見一個丫頭端著托盤站在門外,盤中擺著一個湯盅。
“老夫人見侯爺晚上沒吃什麼,特地親手做了些湯給侯爺。”
不必打開湯盅,唐潛就知道那盅里裝著的必然是四寶湯,是四種豆類加豬骨與火腿熬成的。她也只會做這個。
這念頭在腦中一閃,唐潛倒有些錯愕,以往源於看待事情的透徹,他一直以為自己與唐老夫人是互惠互利的關係,否則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難道真的會有什麼所謂的親情牽連?但現在他倒覺得,或許也是有一些的。
稍稍閃了神,唐潛最終還是讓丫頭將托盤送進書房,自己也沒有再去散心,而是回到書房將那湯喝了,而後一夜無夢。
唐潛有了最後的決定。
他還是要等下去,縱然他不願顧昭華傷心,可這是他得到她的最快辦法,他再等不起了,他不能等趙睿出現,更不能等鳳行瑞走入顧昭華的心裡。
一場針對京城貴女的浩大傳聞前所未有地宣揚開來,顧家與沈家屢禁不止,越禁,越是有人要傳。
眾口鑠金之下,顧昭華與唐潛的關係已從最初的僅僅一抱,變得越加不堪,甚至傳顧昭華早已失身於那些賊匪,乃至珠胎暗結,所以才久不露面,而傳出這些謠言的人也不想想,綁架一事過去不過二十來天,哪裡來的胎象?又說之前有關唐潛的傳聞不過是顧家想以輿論迫他娶了顧昭華,以圓過顧家的顏面,所以才有意放出那些消息。
唐潛覺得很有意思,謠言到底要怎麼傳這種事誰也預料不到,不過有關於謠言的發展,他在暗中一直是有所控制,不說別的,雖然此次計劃全都出於他的授意,可他再過分,也不會編排顧昭華珠胎暗結這樣的事,因為這是說不清的,就算以後他娶了顧昭華,顧昭華仍是難洗清白。又有如謠言到最後竟將他擇了出來,他竟翻身成了受害者,也著實出於他的意料之外。一定還有人暗中推動這件事,有人不希望這件事鬧得越大越好,對方針對的可能是顧明堂,也可能是顧昭華。
唐潛不由想起了前世顧昭華種種輝煌戰績中那早早便於顧家“病死”的庶女顧婉容,顧昭華為何針對顧婉容?顧昭華雖然強勢,卻也講理,若那顧婉容不是做過什麼捋虎鬚之事,又如何會是這樣的下場?
唐潛隨即便派人去查,查出的結果與他猜想得一般無二。
顧明堂終於再坐不住,主動找上了唐潛。
此事若再不解決,恐怕顧昭華只有出家落髮一途,沈氏終日哭得雙眼紅腫,顧昭華則倍受打擊,顧明堂有心將顧昭華嫁出去平息此事,可往日蜂擁而上的求娶者此時竟散了個一乾二淨,若說他堂堂相國,豈愁找不到女婿?可顧昭華到底是相府嫡女,若然低嫁,恐怕究此一生都會受人嘲笑詬病,這樣的結果又比出家落髮好到哪去?
考量再三,顧明堂還是派人請了唐潛過府。
唐潛沒有半點猶豫,馬上帶了幾個必要的人趕到相國府去,了結他的終身大事。
第464章 【番外】唐潛篇(五)
唐潛終是娶了顧昭華。
頂著無數的謠言與嘲笑迎娶顧昭華進門,幾乎傾盡遠威侯府闔府之力備下的聘禮足足走了一日一夜,一點點地將那些譏諷和不屑砸入泥中,將那些輕蔑變成嫉妒再變成瘋狂的羨慕,沒有人可以非議他的昭華,他已將暗中收集的有關顧婉容造謠顧昭華的證據送給了顧明堂,為了嫡女的聲譽,顧明堂必然有所取捨,一切只待一個時機,用顧婉容的未來洗清顧昭華所有的污點。
唐潛特地給廣平侯府與極樂王府送了喜帖。雖說平時沒什麼往來,不過到底同朝為官,趙睿與鳳行瑞都給面子地前來參加婚禮,看著他們帶著單純恭喜的笑意向自己道賀,唐潛忽地產生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就像在做夢。
永昌帝也著人送來大筆賀禮,由於唐潛心意決絕堅持不再帶兵遠征,甚至不惜說出遠離朝野之語,永昌帝到底沒捨得,讓他去兵部任職,也算能一展所長。而這麼一來,永昌帝便沒了再反對唐顧兩家聯姻的理由,細細想來,永昌帝總有一種被人算計的感覺,不過他又難以相信,會有人肯為了娶一個女人而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