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建武帝出現在他面前,他一把將奏摺扔他頭上,太子誰愛當去當,他受夠了!

  面對著兒子滿腹怨氣的小眼神,建武帝難得的有些心虛。他一心一意的奔著打仗,將一灘糟亂都丟給了兒子,面對著新舊朝廷更替的政局,心思各異的朝臣,還有四方官員的試探,要坐穩朝堂,還要將事情照著自己的想法施行,其中所花心血可想而知。這麼一想,他好像還真的不稱職,何況在這麼繁雜的環境中,兒子即使口頭反對在最後還是支持了他的行動。

  啊呀,建武帝伸手摸了摸鼻子,抬頭望天企圖避過譴責:“時候不早了,我們還是快點回城吧!”

  一干大臣在後頭恭候著,眼神不時的偷偷打量這對父子的交鋒,是關係一如往初親密無間,還是另有心思,嫌隙陡生?建武帝的歸來肯定會給朝局帶來動盪,這對父子會不會爭權,他們到時又該站哪邊?

  一個個試圖從短短的兩句話里分析出自己想要的,心眼滴溜溜的轉。

  韓縝優雅忍讓的笑,翻身上馬跟在建武帝身邊,翹唇道:“真是委屈父皇了,讓您跋山涉水的回歸京城,不容易啊!”

  就是變了身份,韓縝一如既往地喊‘爹’,間或來一聲正經的‘父親’,一旦叫上‘父皇’擺明是生氣了。

  建武帝眯了下眼,含蓄的微笑,低聲道:“為父這不是想你了嗎?我兒長大了,父親很欣慰啊!”他不動聲色的打感情牌。

  “想我?”韓縝有趣的一笑。轉而變了臉色,冷淡的道,“不是因為我寫信說研製出了新的火器,你才迫不及待的回來一睹為快嗎?”

  要不是有利於戰事的進行,見獵心喜,建武帝恐怕還在燕京蹲著吧!

  建武帝轉了轉眼珠,身軀在馬上一本正經,卻壓低了聲音道:“給點面子,別逼我發火啊!”

  韓縝一噎,這是軟的不行就來硬的,還是打算軟硬兼施啊?

  “不給面子又咋的?”橫了他一眼,韓縝老神在在的斜眼問,“打我啊?”

  建武帝憋屈,齜牙一笑哄道:“瞧你說的,我哪敢啊?你我爺倆誰分誰啊,捧著你還來不及呢!”

  沒辦法啊,有錢的是大爺,後勤物資軍糧器械都在韓縝的手裡握著,不想士兵空著肚子打仗,就不能得罪這個小祖宗!

  要說建武帝最大的遺憾,就是父子兩人在如何應對外敵上的分歧。韓縝的性子一貫是求穩,以最小的犧牲獲取最大的收穫,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和時間,在建武帝看來兒子難免欠些銳氣。

  時間不等人,多少英雄好漢錯失功業,一腔雄心盡付流水!男兒在世,當橫刀立馬醉臥沙場,方不負一世人生!

  而這些韓縝是無法理解的,千秋功業固然動人,然而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當下的才是真實的。百姓的笑顏,安逸的生活,一遭破碎將會是多麼的痛苦。

  建武帝想要的功業是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去取得的,而明明有更好的不需要犧牲的辦法,為什麼急功近利?如果不是他還能有辦法應付局面,建武帝根本就是要拖垮整個帝國去滿足他的戰爭欲。

  消滅外敵開疆拓土固然激動人心,珍惜而今也是一種幸福。

  幸運的是,最艱難的三年挺過去了,只要建武帝不想著一氣呵成,朝廷將會是最堅固有利的後盾。

  建武帝進了城沒有急著去看武器,而是朝著永寧侯府去,拜見父母。

  對於老侯爺寧願捨棄榮華富貴固守永寧侯府的固執,甚至將他們父子移出族譜的舉動建武帝儘管頗有微詞,但是還是保持了最大的克制給予尊重。

  至於韓縝,他本來就不同於土生土長的土著會對這些看重,只要老侯爺還是他的祖父,自己還是可以隨時進出侯府,那就無所謂。

  而且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用照以往慣例大肆封賞族人,對親人加恩封爵。因為和帝皇的裙帶關係就能享有百姓供奉榮華富貴,是韓縝所不贊同,無功不受祿。

  如果他不能達成廢除帝制的目的,如果他有當皇帝的一天,他會依此對待以後的血脈。除了供養子嗣長大,等成年後只給予虛爵,除了一個名頭其他的需要自己自食其力。想要站得高,就自己去努力。

  對於建武帝的到來,永寧侯府既激動又壓抑,激動的是帝皇臨府皇恩浩蕩,壓抑的是他們身為親眷卻不能沾皇帝的光。

  幾個爺們不知道該是怨恨老侯爺好,還是埋怨建武帝的不通人情,視手足骨肉為無物!

  其實永寧侯府出了個皇帝,雖然幾個兄弟沒有爵位,但是京里也沒有人敢小看他。現在的永寧侯府已經是一流世家,凡是府里的人走出去莫不是讓人尊著敬著,可是這怎麼比得上正大光明皇族的名頭。

  在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後,幾個兄弟是自怨自艾,厭棄沖天。還有受著房裡女人的埋怨,怨期望落空,本來指望的王爺,王妃的高貴身份都成了泡影。

  建武帝嫡長子韓維沉默的接受了事實,幾兄弟中恢復得最快的庶房四爺韓質,他本來就身居朝中高官,沒了王爺當還有個官位,而且到底是帝皇兄弟,就沒有人可以壓著他,只要做出政績官途是一路暢通。

  而另一個風光的就是韓紜,因為有對敵蒙古的戰功,另外封了個忠勇候,別府令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