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2)
潘健遲聽在耳里,越發覺得驚疑不定,只管看著她。心想她有這般見識,怪不得不肯安於富貴,反倒要去亂軍中搏命。可是她既然有這般見識,怎麼又會行事輕狂,周旋在易家兄弟之間?他這樣思忖著,閔紅玉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又講得岔了,你只管說你的吧。」
潘鍵遲想起自己與秦桑初識的時候,便覺得心口一陣溫暖。舉頭看時,只見大道茫茫,一路平沙,只是向前延伸開去。而早春的太陽,這時候已經西斜了。遠處依依霧靄,卻是平林里掩著兩三戶人家,被這樣薄薄的陽光一照,樹林是淡淡的灰色,就像是西洋畫裡的鉛筆素描,而那些白色的牆,灰黛色的瓦,卻是西洋畫裡不會有的風景。耳邊聽得車聲轆轆,在這樣的下午,倒像是有一種格外的安靜與妥貼似的。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倒是在學校的大會上。我比她還要高一個年級,所以那天是新生歡迎會,選舉了我當代表,去歡迎新生,作一個演講。」
閔紅玉忍不住問道:「你當初在學校里,十分出風頭吧?」
潘健遲點了點頭,說道:「倒也不是出風頭,不過跟同學老師都相處得來,所以老師挺器重似的,逢有演講這樣的事情,都叫我去。」
閔紅玉笑道:「我倒想起我們一起學戲的一位師兄,也是十分聰明,在一堆師兄弟裡頭最出色不過,所以師傅私心裡十分愛他。想必你的老師也是這樣愛你,做老師的人,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得意弟子。」
潘健遲淡淡地一笑,說道:「還有什麼得意可談呢,到如今,是兩手空空,一事無成,報國無門。」
閔紅玉不禁地嘆了口氣:「看吧,這就是你們男人的想法,動不動就想著什麼報國。要我說呢,這國何嘗需要你去報,這麼大的國家,那些政客、軍閥都不急,你在急什麼?」
潘健遲淡淡地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縱然我沒什麼本事,成不了什麼大事,但是總是要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的。」
他這句話雖然說的聲音並不甚大,也並沒有加重語氣,只是這樣平淡道出,可是情真意切,仿佛理所當然一般。閔紅玉一時為他的氣勢所奪,半晌竟然沒有搭腔。只聽大車的膠皮輪子碾過路上的碎石,嘩嘩的響聲,而這樣顛簸的車上,他不過粗衣科頭,斜坐在陋車之上,可是那種鎮定從容的樣子,仍仿佛穿著筆挺的軍裝,面對千軍萬馬一般。
閔紅玉沒再說話,隔了一會兒,潘健遲說道:「其實她那時候年紀小,而且出身富貴,並不知道這世間艱險。認識我之後,我們兩個雖然很談得來,卻也只是將對方視作知己,並無任何越軌之處。所謂的私定終身,也只是她心裡明白,我心裡知道而已。念書的那幾年,是我人生中最快活的幾年,後來……家裡遭了巨變……」
閔紅玉忍不住插嘴問:「是什麼樣的巨變?你能夠上洋學堂,家裡想必也有一定的財力吧。」
潘健遲點點頭,說:「只是一打起仗來,房子燒了,家裡的人也都死了……所謂家,早就沒了。」
他這幾句話說得極平淡,閔紅玉聽在耳中,卻有點不忍卒聞似的,於是笑了笑,問:「你和她既然這麼好,怎麼後來就分開了呢?」
潘健遲道:「人各有志。」
閔紅玉輕輕嘆了口氣:「人各有志——這倒是真的。」
潘健遲道:「你只說了小時候的事,卻並沒有講過長大後的事情。用你的話說,此去凶多吉少,不如也講一講你的事,不然將來可也沒人知道了。」
閔紅玉卻輕輕地啐了一口,說道:「什麼凶多吉少,你剛剛才說我旗開得勝,這會子怎麼又青口白牙地來咒我?將來我的事,還長遠著呢。我要嫁個好男人,生兩三個孩子……」
潘健遲問道:「然後架起油鍋,天天賣炸油豆腐?」
一句話未了,他和閔紅玉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們倆的笑聲引得牽馬的陳大都忍不住回頭看,看他們在笑什麼。潘健遲自從回國之後,卻從來沒有這樣放肆地大笑過,而閔紅玉也笑得連眼淚都掉出來了,抽了手巾出來擦了擦眼角,說道:「你這個人,真是會逗人腸子。」
潘健遲笑道:「你若是真的旗開得勝,大事得成,那這輩子可都不會賣油豆腐了。」
閔紅玉說道:「誰說的。也許我只是想跟易連慎做個買賣,把那樣東西交給他,然後賺得金條十萬,存在外國銀行裡頭,我揣著存單,回到鄉下去,嫁個老實人,然後開個豆腐坊,每天賣油豆腐為生。」
潘健遲終於忍不住一笑:「說來說去,原來還是油豆腐!」
閔紅玉也是黠然一笑,從蒲包裡頭拈了塊油豆腐出來吃了,含糊不清地念道:「萬般皆下品,唯有油豆腐!」
他們本來頗有芥蒂,現在這番交談,倒似盡釋前嫌。如此這般說說笑笑,到了向晚時分,果然到了縣城。平江雖然只是一座縣城,可是位於永江之畔,幾百年前便是所謂的水陸要衝,現在又有鐵路經過,十分繁華熱鬧。這時候天色已晚,那陳大急著回家,閔紅玉便給了他十元鈔票,讓他在客棧里歇一晚再走。陳大萬般的不肯,最後到底還是收了錢,卻收拾車子,即刻起身趕回去。潘健遲原本說:「這一出城就天黑了。」無奈陳大執意要走,吭哧了半天,說路上有大車店,潘健遲回想路上,果然曾經見過有幾間荒村野店。料想那陳大住慣了大車店,也不肯在客棧里住下的,所以也不強留,只替他買了些包子做乾糧,放在他車上了。
客棧里原可以代買火車票的,他和閔紅玉在客棧里開了兩間上房,歇了一晚上,到得第二天一早,茶房就送了兩張二等車廂的車票來。他們兩個便直接到了火車站,等候上車。
雖然符遠城裡戰火紛起,但是這條鐵路上的火車卻還沒有停,二等車廂旅客更見稀少。潘健遲花錢買了份報紙,報紙上說符遠已經炮火封城,內外隔絕,只有外國軍艦能夠載著僑民離開。城中的情形,報紙也並不清楚,只說雙方交戰甚是激烈,各有死傷云云。
他帶著這份報紙上火車,和閔紅玉一起找到位置坐下,一直到火車開動,車廂里也沒有多少人。掌車提著大茶壺去頭等車廂里送開水,他便喚住那掌車的替自己也倒一杯茶。車上買茶是要單獨出錢的,所以掌車的很樂意做成一筆買賣,一邊沖茶一邊說道:「這兵荒馬亂的,連坐車的人都沒有了。」
潘健遲便藉機問:「仗打得怎麼樣了?」
那掌車地說道:「那可不曉得,咱們這條鐵路,原是從西邊繞下來的,不經過符遠城,不然這車也走不了。就是如此,也大大地受了影響,符遠城外頭這幾個縣,都沒有多少人上車呢。」
掌車的倒完茶,接了兩角錢就走了。潘健遲兀自沉吟,閔紅玉已經將他手裡的報紙抽過去,只看了看,就撂下了,說:「這報紙上也沒寫什麼,難為你還拿著帶上車來。」
潘健遲道:「這一路去鎮寒關,得一天連上半夜,路上可有的無聊的時候。帶著報紙,也可以看看。」
果然的,火車一早離開平江,一路疾行,雖然停了幾個小站,可是停停走走,兩邊的風景亦沒有什麼看頭。閔紅玉萬般無聊,只好拿起那報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車廂裡頭的人漸漸多起來,亦不便說話。到了清定的時候,車窗外頭儘是叫賣聲,有賣烤白薯的,有賣煮雞子的,更有賣瓜子花生香酥蠶豆的。閔紅玉買了一包瓜子來吃,才算打發時光。
到鎮寒關的時候正是半夜時分,火車一路向西北而行,江南那一點微薄的春意,早就無影無蹤。入夜之後氣溫更低,車廂里也冷起來,旅人紛紛加衣。閔紅玉也披上了大衣,等過了侯家店的時候,車窗外的風景就已經是一片肅殺之色。平疇千里,皆是茫茫的黃土,風吹得沙塵飛揚,而這個季節半點綠意也無。等入了夜,潘健遲倒疑心火車外頭下起雪來,幸好並沒有。列車緩緩駛進鎮寒關的時候,只看到站台上崗哨肅立,蒼白的蒸汽挾裹著北風吹過來,崗哨的大衣下擺皆被風吹得搖擺不定。潘健遲倒沒想到站台上會是這樣的陣仗,不由回頭看了看閔紅玉。閔紅玉卻十分鎮定,慢條斯理地戴上齊肘的手套,又戴上帽子。雖然在旅途中,可是她這麼一打扮,倒又像是回到了符遠城裡,重新變回那個脂粉香穠的美嬌娃,被錦繡簇擁著,是錦上的那朵牡丹花。
潘健遲到了這種時候,倒也坦然了。所以陪著她徑直下車去,果然站台上是有人接的,為首的那人潘健遲也認識,正是易連慎的副官。那副官先道了聲:「閔小姐路上辛苦了。」便示意身後的人上前來接他們的行李。
閔紅玉倒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就讓他拎著吧,這是我的僕人。」
那副官這才打量了潘健遲一眼,明顯是認識他,所以微露詫異之色,但也沒有多問什麼,只閃開身子,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汽車就停在站台外頭,他們徑直上了車,潘健遲一路留意,雖然是半夜時分,但城中燈光晦暗,要緊路口皆由軍隊把守,看來是實施宵禁。他想易連慎遠走西北,雖然帶的殘部不多,也有好幾千人。這裡乃是軍事重鎮,他如果依附姜雙喜,倒還是頗有實力。只是姜雙喜性情多疑,竟然肯將鎮寒關交給易連慎駐紮,也算是一樁蹊蹺事。
汽車沒走多大一會兒就駛進一所大院子,仍舊是那副官替他們打開車門,引他們走到一間屋子裡,說道:「兩位路上辛苦,夜深早些休息,明天一早,二公子再會見兩位。」說完就轉身退了出去,還替他們帶上了門。
潘健遲略作打量,這裡是西北常見的房子,一明兩暗,因為生了有火炕,倒不覺得冷。兩間房間一東一西,都收拾得挺乾淨。他微一躊躇,閔紅玉已經說道:「火車上沒睡,也夠乏的了,我可要先睡了,有事明天再說。」說著向他擺一擺手,就進了東邊的屋子裡。潘健遲於是就進了西邊屋子。這裡的屋子雖然並不華麗,可是都裝了有外國樣式的浴室,所以他洗了個澡,很快就睡著了。
他雖然睡著了,可是人卻很警醒,不知睡了多久,突然覺得有人躡手躡腳地進房裡來,於是眯著眼睛裝睡,手悄悄地探到枕下,握住那把手槍,等那人慢慢地走到床前,他手一伸便扭住了那人的胳膊,旋即將槍頂在了那人太陽穴上。那人雖十分吃痛,卻並沒有叫喚出聲,他也發現被自己扭住的人原來是閔紅玉,於是收起槍,低聲問:「你來做什麼?」
閔紅玉豎起一根手指在唇邊,示意他噤聲。雖然已經是清晨五六點鐘光景,但是西北夜長,外頭仍舊是黑漆漆的夜色,離天亮總還有好幾個鐘頭。潘健遲屏住呼吸,聽到院子裡有輕輕的腳步聲,或許是崗哨在走動,也或許是監視他們的人。
閔紅玉拉過被子,徑直躺到了床上。潘健遲全身不由一僵,忍不住在她耳邊問:「你到底要幹什麼?」
閔紅玉湊在他耳邊說:「易連慎肯定想我為什麼要帶你來,所以咱們得讓他相信,我為什麼要帶你來。」她聲音既低且柔,呼吸噴在他耳廓上,微微帶點癢意。他雖然防著她玩花樣,可是抱著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的道理,再不多說什麼,只是側過身去平靜而睡。這一覺竟然就睡著了,或許是他傷勢未愈,連日又是舟車勞頓,在火車上更沒有辦法好好休息。現在到了這裡,雖然是龍潭虎穴,可是因為有張柔軟舒適的床,所以竟然沉沉睡去。
等醒的時候,正有人在外頭敲門。潘健遲睜開眼睛,忽然見自己與閔紅玉並頭睡在枕上,不由得一驚,但是馬上想起來,所以又漸漸地鎮定下來。閔紅玉也已經醒了,懶洋洋地伸了伸胳膊。她身上不知是什麼香氣,幽幽地直往潘健遲鼻端襲來,潘健遲不由得往後讓了一讓。閔紅玉卻狡黠地一笑,湊得更近了幾分,問:「我又不會咬你,你怕什麼?」
潘健遲此時已經有幾分知道她的性子,知道自己如果越是靦腆,她反而越是會起勁,所以也就淡淡地道:「沒什麼,只不過不慣跟人同睡罷了。」
這句話一說,閔紅玉忍不住放聲大笑,她的聲音本就清脆,笑起來便如同銀鈴一般,這時候外頭的人又在敲門了,試探似的問道:「閔小姐?」
閔紅玉這才提聲問:「誰呀?」
「二公子遣我來,看兩位起來了沒有。二公子備下了酒宴,要替閔小姐接風呢。」
閔紅玉便答:「知道了。」
她似乎心情甚好,唱著小曲起床,趿著繡花拖鞋,就往自己房中去了。於是潘健遲也趁機起床盥洗,他收拾停當了,又在居中的屋子裡坐了一會兒,才看見門帘一掀,閔紅玉走了出來。
閔紅玉打扮得花枝招展,穿了一件狐肷大衣,領子乃是寸許長的鋒毛,隱約露出底下的織錦旗袍,頭髮更是梳得一絲不亂,綰了一個低低的如意髻。雖然沒有戴任何珠寶,可是鬢旁簪了一朵玫瑰花,甜香馥郁。也不知這樣的冰天雪地里,她是上哪裡找來這鮮花。她見潘健遲舉目看她,便得意地一笑,按了按髮鬢,又按了按領口上扣的那枚閃亮亮的鑽石別針,才說道:「走吧。」
外頭有易連慎派來的副官,見他們開門出來,便作了一個引路的樣子,於是他們兩人就跟著那副官走。這座宅院頗有些年代了,屋宇精緻,四處都有磚雕鏤花。只是天寒地凍,放眼看去,遠處的關樓,近處的土山,都是灰濛濛的。他們穿庭過徑,一直往後走。潘健遲一路上留意,心想這大約是遜清哪個富商的宅院,不然也不能有這樣的氣派。
副官引他們到了一個花廳里,門帘一掀起來,便是一股暖洋洋的氣流往人臉上拂來。花廳里設了一座酒席,紫檀八仙桌,上頭鋪著錦繡桌圍,擺了數個碟子,並一壺酒。那副官報告了一聲:「閔小姐到了。」就聽到靴聲橐橐,緊接著眼前一亮,正是易連慎走進來。
易連慎看到他們兩個,倒也並沒有什麼詫異之色,只是點了點頭,說道:「坐吧。」
閔紅玉不客氣地坐下來,易連慎笑了笑,坐在主人位上,親自執了酒壺在手裡,又向潘健遲道:「潘副官也坐嘛!古代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現如今有你潘副官千里送佳人,也真正是難得的義氣。」
潘健遲並不做聲,只是坐下來。易連慎說:「看到兩位不遠千里而來,實在令我覺得十分高興。」他一邊說就一邊抬起頭,叫了一聲,「來呀!」
那副官便上前一步,「啪」行了個軍禮,問:「二公子有何吩咐?」
「閔小姐遠道而來,是位難得的稀客,你快去將我那三弟請來,替我來作個陪客。」
那副官應聲而去,易連慎親自替閔、潘二人斟上了酒,又替自己斟了一杯,說道:「這鎮寒關僻處西北,實在比不得物華天寶的符遠,沒什麼好吃好喝的,所以我也就只命人略備了些酒菜,還望兩位不要嫌棄。」
潘健遲只不說話,只見易連慎端起杯子來,說道:「我先干為敬!」一仰頭便將酒喝掉了。說話的工夫間,已經聽見腳步聲,正是那副官引了易連愷進來。
潘健遲自從上次遇刺事件之後,再也沒見過易連愷,一見了他,忍不住十分意外。只見易連愷雖然穿著一件軍裝大衣,可是露出的手腕、脖子之上,盡皆是累累的傷痕,連同額頭之上,更有一道深深的血痕,不知道是用什麼刑具創傷,長不過寸許,卻極深極闊,翻起兩邊赤紅的皮肉,雖然已經結了痂不再流血,但是那傷口簡直叫人不忍心看。他自從傷後本來就瘦,現在更是瘦得形銷骨立,更兼身上臉上全都是傷,所以看上去簡直形如鬼魅一般。站在那裡搖搖欲墜,遠遠身上就透出一股血腥氣和令人作嘔的腐氣——必是身上有哪處傷口已經感染化膿,他走一步身形便是一頓,原來在腳上還箍著腳銬,中間垂著又粗又重的鐵鏈,沉甸甸絆在雙足之間。這是重囚方才帶的腳銬,因為鐵鏈實在太重,磨得他腳踝之上鮮血淋漓,每走一步趔趄似的往前一拖,哪復有當初半分翩翩濁世佳公子的模樣。
潘健遲可忍不住了,站起來就叫了聲:「公子爺!」
易連慎卻輕輕擱下象牙筷子,說道:「潘副官,難得你對你家公子爺,倒真是有情有義。」
潘健遲一時僵立無語,倒是閔紅玉幽幽嘆了口氣,說道:「二公子,他到底是你同胞手足,你把他折磨成這個樣子,又是何必。」
易連慎一笑,拿起那錫壺來又替自己斟了一杯酒,說道:「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老大是傻子,被蒙在鼓裡,打量我也是傻子不成。我知道那樣東西被他藏起來了,他不交出來,我只好叫人去勸說他。他既然不肯說,那些去勸他的人,自然也忍不住想著法子讓他說。只是難得我這三弟是個硬骨頭,脾氣也不好,我派去的人勸來勸去,無論如何他就是不肯說。所以才鬧成今天這個樣子。其實自家兄弟,他如果不為難我,我為什麼要為難他呢?」
閔紅玉似乎絲毫不為所動,神色自若地拈了一筷子木耳吃了,說道:「你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在他身上。」
「我知道。」易連慎說,「我的人一逮著他,就把他里里外外搜了個遍,還真沒有。」
「他是被大爺逐出符遠的。」閔紅玉淡淡地道,「東西自然是在大爺手裡,你還指望他能帶出來,再便宜了你?」
易連慎撫掌笑道:「紅玉,你果然是個妙人。不枉我那三弟疼你。你雖然沒跟他對過口供,也沒機會跟他通過訊息,可是你說的跟他一模一樣,就是一口咬定,那東西是在我那大哥手裡頭。」
閔紅玉笑了笑,說道:「你不信就罷了,你當大爺是真傻子嗎?他一個病人,忍辱負重這麼多年,卻把你們倆都趕出符遠城,逼到這邊陲之地來,你說這東西不是他拿了,還能是誰拿了?」
易連慎淡淡地道:「你這話哄別人倒罷了,咱們是一張床上睡過的人,你什麼時候要翻身,什麼時候要嘆氣我都知道,這點雕蟲小技,少到我門前來班門弄斧。」
閔紅玉聽了這話,忍不住啐了他一口,說道:「好沒正經!當著這些人的面,說這樣的輕薄話。」
易連慎卻哈哈一笑,說道:「你倒是個正經人,不過這裡除了我之外,這兩個男人你也睡過了,你做得輕薄事,我卻說不得輕薄話嗎?」
閔紅玉神情微微一變,只聽「哐啷」一聲,卻是易連愷將腳下的鐵鏈一甩,徑直在椅中坐下,拿起酒壺來,就替自己斟上了一杯酒。他手腕有傷,拿起酒壺就不停地抖著,那酒就從壺嘴裡直灑出來,一杯倒有半杯灑了出來,潘健遲連忙接過壺去,替他滿滿倒上了一杯酒。易連愷面無表情,端起酒杯,卻忽然朝潘健遲頭上砸去。
潘健遲不閃不避,可是易連愷傷後無力,那酒杯也只是磕在潘健遲頭上,濺了他一臉的酒汁而已。易連愷這一下子卻是用盡了全力,踉蹌著就伏在桌子上大咳起來,咳不過三五聲,便嘔出血來,顯然內臟受了傷。潘健遲也不去管自己臉上的那些酒,見桌上放著手巾,就拿起來替易連愷去擦,易連愷推開他的手,罵道:「姓潘的,不用你這樣假惺惺,你背信棄義,不得好死。」
潘健遲並沒有答話,易連慎卻笑道:「你少在這裡掙命了,傷得這樣重,再這麼折騰,不得好死的就是你了。」
易連愷只是連聲咳嗽,說不出話來。閔紅玉望著地上易連愷方才吐出的那攤紫血,卻笑了笑,說道:「二公子又何必如此,傳出去也不好聽。」
易連慎瞥了她一眼,問:「怎麼,你心疼他?」
閔紅玉道:「是啊,我就是心疼他,你信嗎?」
易連慎放聲大笑,說道:「我自然是信的。」稍頓了一頓,又道,「你要是真的心疼他,不如把那樣東西交出來。我就讓你帶他走,從此後你們倆雙宿雙飛,過逍遙快活的日子。」
閔紅玉冷笑道:「二公子糊塗了吧,我要是真有那樣東西,自然過江去見慕容督軍了,何必跑到這鎮寒關來吃西北風?」
易連慎道:「你如果真沒有那樣東西,特特地跑到這鎮寒關來幹什麼?難道是來替易連愷送終的嗎?」
閔紅玉嫣然一笑,說道:「沒錯,我就是來替他送終的。這個人跟我之間的事,你知道一半兒,還有你不知道的一半兒。你不知道我恨他恨得牙痒痒吧?我要是不親眼看著他死,我這輩子也白活了。」
易連慎忍不住嘖嘖讚嘆,轉過臉去對易連愷道:「三弟,你看你惹下來的這些風流帳,到底怎麼樣才能完劫?」
易連愷卻是緊緊皺著眉頭,一副痛苦極了的模樣,並不多言語,兩隻眼睛盯著閔紅玉,目光中滿是深切的恨意,似乎就想用這目光,在她身上剜出兩個透明窟窿似的。易連慎慢條斯理地喝了半盅酒,又挾了些菜來吃,說道:「東西在誰身上我不知道,可是呢,你們得把東西交出來。老三身上沒東西,我知道。至於你們兩個,我剛才命人去把你們倆的行李搜了搜,也沒找見。雖然東西現在還沒露面,可是你們這三個人都在這裡,我也不急。老三,你不會那樣糊塗,把東西交給三弟妹了吧?」
易連愷直到此時方才一笑,他這一笑牽動傷處,旋即蹙眉。可是花廳里懸著玻璃大吊燈,照見分明,他這一笑,依稀還有昔日走馬章台貴公子的氣度與俊朗。他說道:「老二,你覺得我會把東西交給秦桑?」
「我也覺得你不會。」易連慎十分淡定地說,「你明知道那是個禍根,你要是把東西給她了,就會替她招來殺身之禍,所以你不會把東西給她。」
易連愷點點頭,說道:「知我者莫如二哥。」
易連慎展顏一笑,說:「自家兄弟,何必這樣誇我。」
他們這樣說著話,仿佛還是在符遠城中,督軍府里,親密無間同胞手足。閔紅玉看著易連愷拿著筷子的手在發抖,不禁注目他手腕上的割傷,雖然用繃帶纏了起來,可是顯然血水浸透多日,那繃帶早已經成了黑色。易連慎看她注意易連愷的手傷,便笑著說:「我這位三弟深藏不露,其實槍法是非常好的,不僅可以左右開弓,而且他左手開槍甚至比右手還准,雙槍連擊可以百步穿楊,你知道嗎?」
閔紅玉不動聲色,道:「公子爺槍法確實不錯。」
「可惜他從此後開不了槍啦!」易連慎拿著筷子,遙遙點了點,「他的左手手筋,右手手筋,都被割斷了,雖然我叫了大夫重新替他縫好,可是他如今連酒杯都端不穩,更別說以後拿槍了。」
他在談笑之間說出這番話來,饒是潘健遲性情剛毅,也忍不住神色微變,終於忍不住,站起來大聲道:「易連慎,你怎麼忒得歹毒?」
「歹毒?」易連慎眼皮微微下垂,嘴角似含著一縷笑意,「你見過玩蛇的人嗎?他們要麼比蛇還要毒,要麼就被蛇毒死。要說到歹毒,我這親弟弟倒也不比我差呢……你們知道我那大哥是怎麼從馬背上摔下來的?府里人都說是我害了我大哥,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連父親大人,我的親爹,都疑惑是不是我不顧兄弟之情,竟然做出那樣滅絕人倫的事情。所以老頭子一直回護著他,把他擱在昌鄴,總提防著我一把,甚至還打算解掉我的兵權,讓他回來帶兵。其實這樣天大的冤枉,我能向誰說去?那年我這三弟才十一歲,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做出謀害長兄這樣的事情來,誰也不會信吧?」
易連愷此時方才冷冷看了易連慎一眼,說道:「你知道我在馬鐙上做了手腳,卻也沒告訴老大,你還不是巴不得他死。」
易連慎搖頭嘆氣:「三弟,光一個鐙子,頂多讓老大摔個趔趄,哪能就讓他癱在床上十幾年不能動彈。」
易連愷淡淡地道:「所以多謝二哥當年暗中助我一臂之力。」
易連慎又嘆了一聲,說:「我知道你心裡不以為然,以為我和他是一母同胞,我何必要做這樣的事情。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老大自幼聰明好學,老頭子常常說他是『吾家白額駒』,而三弟你,雖然從小就悶不做聲,可是老頭子真心疼你,處處替你打算周致,瞞得了別人,瞞得了我嗎?我比老大遲生了兩年,爹不疼,娘不愛,自己要是再不找點出路,這家裡可沒我容身之地了。你還記不記得,一直住在咱們府東花園邊小跨院裡的六叔,他可也是老頭子的親弟弟。想不起來了吧,只怕我不提,你早忘了這六叔長什麼樣了,那六叔的日子過的,比咱們家管家下人還不如。你以為他不如老頭子嗎,要說雄韜偉略,他也一肚子文章;要說文武雙全,他也騎得馬打得槍。可就是因為他又有才,又會打仗,老頭子愣是將他從前線誆回來,跟軟禁似的糊弄了他這麼多年。你以為老頭子傻呢,他把六叔圈起來,明明是在替老大留後路。所以我知道老大一旦坐上老頭子那位置,沒準兒頭一個就對付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哈哈,防自己兄弟,比防賊還厲害呢。」
易連愷淡淡地道:「你也不用多說,我要是得勢,也是第一個就殺你,所以你現在這般折辱我,也是應該。只不過兄弟一場,你不肯給我個痛快,實在是太婆婆媽媽。」
易連慎冷笑道:「這你就得怪老頭子,誰讓他將東西交給了你?你要不肯把東西交出來,我只好想方設法撬開你的嘴。」
易連愷忽然轉過臉來,對著閔紅玉一笑,說道:「我知道現在東西在你手裡,你給老二就是了,省得他零零碎碎給我罪受。」
閔紅玉嫣然一笑,說道:「別說東西不在我這裡,就算東西在我這裡,我也不能拿出來換你這條命啊!」
易連愷再不理會。反倒是易連慎十分可樂似的,笑著說:「如果不拿來換他的命,你想要換什麼?」
閔紅玉嘆了口氣:「說了不在我這裡,你便是用一座金山來換,我也拿不出來啊!」
易連慎道:「你想要金山還不容易,只要你肯把東西交出來,你要金條也好,要銀元也好,隨便你開價。」
閔紅玉輕輕一笑,又拈了些菜吃了,說:「雖然東西不在我這裡,可是關於它的下落,我也略知一二。只是這可不是什麼尋常東西,而是易家老爺子留的一條後路。可以借雄師十萬,可以號令江左,可以讓慕容督軍都甘為驅使,你說這樣東西,是值十萬白銀,還是十萬黃金?」
易連慎嗤笑一聲,說:「在你手裡就不值半個角子。」
閔紅玉說道:「既然不值半個角子,那你又何必這樣咄咄逼人,非得把這東西搜出來?」
易連慎冷笑一聲,說:「敬酒不吃吃罰酒,你自己自投羅網,可別怪我不客氣。」
閔紅玉道:「二公子,您別嚇唬我呀,我這個人膽子小,經不得嚇唬。我一個弱女子,您要是把對付三公子的那些酷刑用一半在我身上,我估計就熬不住了。所以來之前我就打定了個主意,只要您一動手,我就吃顆小糖丸。那丸子是俄國人弄出來的,據說入口氣絕。我這樣死了也罷了,您要想找那樣東西的下落,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易連慎早就猜到閔紅玉既然敢來,必是將東西藏在了別處,所以他冷然半晌,哈哈一笑:「你年紀輕輕,如花似玉,死了多可惜。」
閔紅玉幽幽地說道:「我也不想死啊,可是二公子您如果真的要施以刑求,我自認是熬不住刑的,還不如立時死了痛快。」
易連慎淡淡地道:「那麼你到底要什麼,才肯把東西交出來?」
閔紅玉說道:「二公子說話爽快,我也就不繞圈子了,我就要他。」說著伸手一指,指的正是易連愷。
易連慎哈哈大笑,對易連愷道:「三弟啊三弟,我真是服了你,你落到今天這步田地,竟然還有女人捨命來救你。你到底是太招人待見呢,還是太不招人待見?」
易連愷冷笑一聲:「你以為東西真的在她那裡?你以為她真的想帶我走?」
易連慎含笑道:「你別這樣說啊,為什麼你就不相信她呢?」
易連愷道:「她倘若真心喜歡過我一天,我都會相信她,可惜她從來不曾喜歡過我。」
易連慎問:「那她喜歡的是誰?」
易連愷冷笑一聲:「你們兩個唱戲也唱夠了,哪怕今天拜堂成親呢,我也道一聲恭喜。東西在哪裡我是肯定不會說的,要殺要剮由你們就是了。」說完他站起來,道,「我回牢房裡去了,幾位慢用!」
他一站起來,腳上的鐵鏈就「咣啷」一響,易連慎沉著臉並不說話,潘健遲卻道:「二公子,我也去牢里服侍公子爺,麻煩你行個方便。」
易連慎冷哼一聲,說道:「你還真是忠心耿耿,你愛去就去,不過我可告訴你,那是死牢,進去了別想活著出來。」
潘健遲站起來,撣了撣衣服下擺上適才被潑的酒水,淡淡地道:「潘某既然來了,就沒想過要活著出去。」說完走到易連愷身邊,攙扶著他向外走去。
說是死牢,其實也沒想像中的可怖,不過是一座小院子,看守嚴密,窗上裝了鐵柵,連門都是特製的,四角包著鐵皮,他們一走進去,門就「咣當」一聲被關上了。潘健遲環顧四周,只見屋子裡倒也整潔,火炕占去了半邊屋子,炕上放著被褥之物,雖不華麗,但也乾淨。他扶著易連愷在炕上坐下,易連愷卻抬手就給了他一巴掌,他雖然手上無力,但潘健遲不閃不避,所以「啪」一聲,終是打了清脆的一記耳光。
易連愷似乎壓抑著什麼怒氣,說道:「誰叫你來的?你為什麼不去昌鄴?」
潘健遲頓了一頓,才說:「上不了船。」
「上不了船你為什麼不想辦法?難道讓她一個人孤身上船?上不了船你就到這裡來送死?」
「我不是來送死的。」潘健遲道,「兩個人總比一個人有辦法,我要救你出去。」
「別做夢了!」
潘健遲環顧四周,從小窗里便可看到院中警戒森嚴,實無辦法可想,況且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蹲下來看了看易連愷腳踝上的傷,想了想,突然解開棉衣扣子,撕破自己襯衣的衣襟,要將那腳銬纏起來,這樣一來,那鐵銬就不會再磨傷腳踝了,易連愷看他蹲在那裡,一點點小心地用布條纏著鐵銬,忍不住冷笑:「愚蠢!」
潘健遲直起身子來,說道:「我也不是來救你,我只是來還一個人情。我欠了秦桑,所以不能讓你死了。」
易連愷一腳就踹在他的心窩上,將潘健遲直踹得一個趔趄,易連愷咬牙切齒道:「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當初沒一槍崩了你,讓你多活了這一年!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人?」
潘健遲卻輕鬆地笑了笑:「公子爺,少費些力氣吧,養好傷再說。」
雖然他對易連愷執禮甚恭,可是易連愷脾氣暴躁,更兼被關在此處,愈發戾氣十足。所以不是打就是罵,百般折辱,潘健遲卻似乎絲毫不介意。
這日獄卒送了飯菜來,易連愷又破口大罵,舉手就將整碗熱湯砸在潘健遲身上,幸好冬天穿衣甚厚,並沒有燙著,不過湯菜淋漓一身,也十分狼藉不堪。潘健遲只將菜葉撣了撣,渾若無事去替易連愷添飯,易連愷卻連碗都砸了,又將他臭罵了一頓。那獄卒忙收拾了碎碗,不一會兒重新送了飯菜來,這次卻是一套精緻的銀餐具,那獄卒道:「二公子說了,公子爺只管發脾氣,所以給您換了這銀的,一是砸不壞,二是萬一有歹人在飲食中下毒,您也瞧得出來。」
易連愷冷笑了一聲,那獄卒卻對潘健遲道:「潘副官,二公子說了,他這位三弟素來脾氣不好,苦了潘副官了,好在潘副官也知道三公子的脾氣,必不會見怪。還有,叫我帶潘副官去洗澡換件衣服,大冷天的別凍病了,又將病氣過給三公子就不好了。」
潘健遲被那獄卒帶出去,卻仍舊送到他剛來那晚住的屋子裡,只是不見了閔紅玉。他也並不多問,洗澡更衣,剛剛收拾清爽出來,只見外面坐著一個人,正是易連慎。
他見到易連慎,似乎沒有任何意外,淡淡地道了聲:「二公子。」
易連慎取出銀煙盒來,抽了一支香菸,在桌子上慢慢頓了頓,卻不急著點火,說道:「潘先生,我一直覺得你是個聰明人,所以我也一直沒鬧明白,你怎麼會來蹚這混水。」
潘健遲道:「二公子有話請直說,不用繞彎子。」
「好。」易連慎慢慢抬起頭來,盯著他的眼睛,「東西在哪裡?」
「我不知道。」潘健遲說,「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真的不知道。」
易連慎微微一笑:「潘先生,你我曾經達成過協議。我安排一場刺殺,你捨命去救易連愷,一旦事成,他定然能對你十分信任。當初你將這個計劃說得天花亂墜,現在你卻對我說,你不知道?」
「傷後我沒能再見過易連愷,而且他對我也不是完全的信任。他知道我和秦桑有舊情,他以為我會去昌鄴,我現在突然來了這裡,所以他生了疑心。」
「其實我也有疑心。」易連慎微微向前傾身,「你是他的副官,你跟我三弟妹有舊緣,按理說你應該幫著他,為什麼你卻要和我合作呢?」
「奪妻之恨。」
易連慎忽地一笑:「你拿這種話誆誆別人倒也罷了,誆我,就免了吧。說吧,你到底是哪一派的人。李重年?姜雙喜?還是慕容宸?」
潘健遲坦然道:「那我也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哪一派的人都不是,我們希望,重新立憲,選舉合法政府,取締現在的軍政主義。」
易連慎恍然大悟:「原來你是革命黨。」
「所以,二公子,我願意與你合作。李重年勢大,他硬攻下符遠,便可通電獨立,割據一方。但如果二公子您拿到那樣東西,自然就可以消除李重年,不過我希望,如果我幫您拿到您想要的東西,您要支持我們重新立憲。」
「沒有問題。」易連慎十分輕鬆地說,「我跟老頭子們不同,我個人是最贊成取締軍政,重新立憲,恢復內閣選舉。」
潘健遲點了點頭:「如此,我必全力以赴,襄助二公子。」
「可是他都不相信你,怎麼會對你說實話。」
潘健遲微微笑了笑,說道:「二公子放心,東西肯定不在他身上。他臨走之前,肯定把東西放在妥當的地方,所以他現在有恃無恐,任憑二公子動用酷刑,他也是不會說的。」
「那你有什麼辦法?」
「三公子平生所重,其實只有一個秦桑。如果我們可以挾制秦桑,不愁他不說。」
「可是現在秦桑只怕已經到了昌鄴,高佩德素來對老頭子忠心耿耿,未必會買我的帳,老實把人交出來。這個閔紅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讓她把秦桑帶來,她竟然把秦桑送走,我要是不剝了她的皮,我也不姓易。」
潘健遲似乎稍稍意外,說道:「原來閔小姐也是二公子的人?」
易連慎「哼」了一聲,說道:「她算什麼我的人,我把她放到老三身邊,原來指望著她能成一步好棋,結果她反倒跟老三沆瀣一氣。盡做些吃裡爬外的事情,這賤人,我遲早一槍崩了她。你說,東西會不會在她那裡?」
潘健遲想了想,說道:「我知道她拿過秦桑一樣東西,但不知道那樣東西是不是。」
易連慎搖了搖頭,說道:「東西絕不會交給秦桑,老三的性子我知道,他越是待見秦桑,越不會把東西給她,怕給她招禍。我這個三弟,為人精細聰明,就是有點太痴心。連老大都知道押住秦桑要挾他,所以他不會把東西給秦桑。」
「那就還有個法子,叫高佩德拿秦桑來換易連愷,高帥深受易帥之恩,必然肯答應交換。到時候只要秦桑在二公子手裡,若有所命,三公子不敢不從。」
「你不是與秦桑有舊?」易連慎笑了笑,「怎麼出這樣的主意,豈不是半分憐香惜玉之心都沒有?」
潘健遲道:「大丈夫行事,哪能講究兒女私情。為了大局著想,只好犧牲她了。」
易連慎望著他半晌,見他神色坦然,才說道:「你們這些人,真是讓我鬧不懂。」他又搖搖頭,說,「你這主意無趣,易連愷如果真不想活了,誰也攔不住他,只怕還沒有換,他就已經死了。」
潘健遲微微一笑:「計若是用得巧,也不怕易連愷不中圈套。再說高帥所重,唯有易連愷,秦桑對其來說,實在是無足輕重。況且高帥乃是大帥多年的舊部,如果二公子以誠相待,說不定他反而會拋棄成見,助二公子一臂之力。」
「你有什麼法子讓高佩德肯幫著我?當初在符遠城中,老父病危,他都不肯幫我,要不是慕容宸號稱要過江南下,他說不定調兵就殺到符遠來了。」易連慎說道,「這個老頑固,也不知道老三許了他什麼好處,竟然讓他忠心耿耿。要說他是父帥的舊部,我和老三的事情,他應該不偏不倚才對。」
潘健遲淡淡地道:「二公子,恕我說句不中聽的話,只怕大帥還有什麼手諭之類的東西曾經給過高帥,不然高帥也不至於這般厚此薄彼。二公子亦是大帥之子,又在軍中多年,易連愷黃口小兒,雖多得高帥照拂,但誰都曉得,易連愷不是領軍的將才。依照常理,二公子這般籠絡,他就算不偏幫二公子,也會做出一碗水端平的樣子。既然高帥執意與二公子為難,那肯定是因為大帥曾經有過吩咐,不教他與二公子交結往來。」
易連慎沉吟道:「這麼一說,倒還有幾分道理。要說老頭子偏心老三,那也不是一件兩件事情。不過事到如今,那樣東西不找出來,我心裡著實不踏實。」
潘健遲道:「易連愷如今是二公子的階下囚,我倒有個主意,就是不知道二公子願不願意聽一聽我的拙見。」
易連慎含笑道:「你但說便是。」
潘健遲說道:「既然東西不在易連愷身上,二公子不妨來個『捉放曹』,唱上一出將計就計的好戲。」
易連慎眯起眼睛,慢慢地道:「你是說……」
「要不放了三公子,怎麼找得出那樣要緊的東西?」潘健遲說道,「易連愷性格孤僻,天性多疑,並無一個實質上的親信,不然也不會被大少爺輕而易舉就得了計去。依在下愚見,東西定不會交給閔紅玉。他這樣的孤家寡人,最最狡兔三窟,萬萬放心不下將東西交給旁人,以我之見,東西既不會在閔姑娘手中,更不會在秦桑那裡,二公子不妨將計就計,假意中計,讓易連愷逃了去。他一旦脫身,必然會想法子取走那件要緊東西,二公子再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贓並獲,也非難事。再者,亦可以試一試閔紅玉,東西到底在不在她那裡,這般一試便知,亦算是一舉兩得。」
易連慎道:「你這主意不錯,不過到底怎麼樣才叫『捉放曹』?」
潘健遲便三言並作兩語,將全盤計劃托出,告訴易連慎。易連慎聽後,只是沉吟不語,並不置可否。潘健遲見他如此,便問道:「二公子不相信我?」
「一個連自己所愛之人都可以出賣的人,我當然不相信。」易連慎淡淡地說,「姓潘的,你演戲演過了頭,回去牢里好好待著吧。」
潘健遲再不多說,知道說也無用。轉身推開門,跟著衛兵仍舊回到牢里,進門才發現,閔紅玉竟然也在屋子裡,只不過她遠遠站在炕前,眼睛紅紅的,倒似哭過一般。潘健遲雖然與她相交不久,卻知道她性情堅韌,是輕易不會哭泣的那種女子,不由微覺詫異。他看見易連愷和衣睡在炕上,雙目微閉,呼吸急促——因為受了極重的內傷,所以他每次呼吸,都是這樣吃力,也不知道睡著了沒有。
於是潘健遲便向閔紅玉微微點一點頭,問:「閔小姐,你怎麼來啦?」
閔紅玉將足一頓,說道:「你願意死在這裡,就死在這裡吧。我拿那東西換十萬銀元,下半輩子哪怕揮金如土,也盡夠我過的了。」
易連愷似乎恍然未聞,潘健遲也不多說,閔紅玉咬一咬牙,向潘健遲道:「他是不想活了,你跟不跟我走?」
潘健遲只作不解:「走到哪裡去?」
「我原本是打算我們三個人全身而退,看來是不成啦。」閔紅玉鎮定了些,抽出手絹拭了拭眼角,說道,「他既然不想活了,你跟我遠走高飛吧。」
潘健遲說道:「這裡四面高牆,如何能遠走高飛?」
閔紅玉道:「我與易連慎談妥了,他放我們倆走,等我們到了安全的地方,我就將東西放在哪裡告訴他。」
「蠢物!」睡在那裡的易連愷終於開口,聲音低沉無力,卻十分清楚。閔紅玉笑了笑:「你以為我做不到嗎?我到了外國使館,就拍電報給他,告訴他去哪裡取。」
潘健遲道:「易連慎不會信你。」
「可是他把我們關在這裡,也照樣拿不到東西。眼看李重年攻入符遠,他要再不行動,可就來不及了。」
易連愷閉著眼睛,似睡非睡,並不說話,似乎對他身邊二人之語絲毫不放在心上。閔紅玉看到他這般模樣,不由得心中惱怒,頓足道:「你便睡死在這裡好了!」轉身向窗外大聲道,「來人啊!」
只聽腳步聲響,不一會兒便出現一個獄卒,說是獄卒,自然仍舊是尋常衛兵打扮,站在那裡恭敬地問:「閔小姐有什麼吩咐?」閔紅玉說道:「我肚子餓了,開一桌上好的宴席來。」
那衛兵問:「是送到小姐房裡去嗎?」
閔紅玉說道:「就送到這裡來。」
那衛兵答應了一聲自去了,過了半個鐘頭的樣子,果然又折返回來。這次來的時候後頭跟著兩個廚子模樣的人,手裡提著提盒之物,那衛兵便將中間的炕桌上鋪上桌布,兩個廚子打開提盒,將一樣樣的冷熱菜餚擺出來,除了四個涼碟,四樣乾果之外,還有好幾樣熱菜,並一大碗高麗參燉的雞湯。那衛兵道:「廚房說,還有魚翅因為要紅燒的緣故,所以過一會兒才能送過來。請小姐先吃著。」
閔紅玉點一點頭,那廚子安下牙箸,輕巧地擱在一隻白瓷筷架上,這才拿著空提盒退下去。
閔紅玉也不客氣,先拿碗盛了一碗湯,說道:「先吃,吃飽了咱們再從長計議。」
潘健遲見她這般做派,倒也不奇怪,雖然與她相識並不久,但知道她就是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只見她推了推易連愷,說道:「真這般做作不成?你要不好好吃飽飯,哪裡有力氣跟你那二哥鬥智鬥勇?」
易連愷並不理她,仍舊臉朝著內里,似乎是睡著了。閔紅玉見他這樣子,便「哼」了一聲,拿起勺子來,自己嘗了一口那雞湯,說道:「這個真不錯。」又招呼潘健遲,「潘副官,聽說他中午把飯菜都砸了,害你也餓肚子,坐下來吃點東西墊墊飢。」
潘健遲猶未答話,閔紅玉已經落筷如風,將所有的菜餚都夾著嘗了一遍,說道:「好了,我都先吃了,哪怕有毒呢,也先毒死我。」
潘健遲見她這樣子,方才慢慢說道:「二公子不會下毒的。」
閔紅玉拿筷子點住一盤餚肉,含笑道:「是啊,就算他要下毒,只怕也只想毒死我一個呢。」
她言笑晏晏,似乎不再生氣,一邊說話,一邊喝湯。又過了一會兒,廚房送了魚翅來,閔紅玉倒了一碟醋,又挾了魚翅浸了,贊道:「這裡的紅燒翅做得真真不錯,不過就是泡發的時間不夠,還有點欠火候。」
她一邊說一邊吃,可是易、潘二人都不答話。閔紅玉最後推開碗碟,說道:「我可吃飽了。」
潘健遲略略苦笑,而易連愷仍舊一動不動睡在那裡,似乎對身邊事渾然不覺。閔紅玉見他始終無動於衷,不由得氣惱,說道:「你這個人簡直太不識時務了,如今身陷囹圄,除了我之外,哪裡有人會來救你?」
易連愷此時方才「哼」了一聲,連眼睛都懶得睜開,卻慢慢說道:「你哪裡是來救人,分明是來害人。」
閔紅玉見他肯搭腔,終於不再默不做聲,便已經十分欣喜,說道:「自然是來救你的,不信你問潘副官。」
易連愷說了這麼一句話,卻再也不搭理她。閔紅玉想盡千方百計,仍舊得不到他隻言片語,只得悻悻而去。
她離去之後,獄卒進來收拾桌子,潘健遲坐在炕上,見他們仍舊用食盒將家什裝了出去,收拾整齊了,重新將門鎖上。聽到門上鎖的聲音,潘健遲一動未動,而易連愷亦睡在那裡,呼吸均勻,似乎是睡著了。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潘健遲跳下炕去,往屋外張望,只見院中衛兵走動,巡邏的甚是森嚴,可是大約易連愷被關押了多日,抑或易連慎有過嚴令,所以亦沒有人往這屋內窗中多看一眼,只是認真巡防而已。
潘健遲輕輕咳嗽了一聲,易連愷眼珠微微一動,可是並沒有睜開眼睛。潘健遲又輕聲叫了聲「三公子」。易連愷仍舊不為之所動,潘健遲心下甚急,將適才藏起的東西慢慢推到易連愷手邊,易連愷手指一顫,忽然就睜了雙眼。嘴唇似乎都未嘗翕動,聲音更是低不可聞:「哪裡來的?」
潘健遲只說:「剛才。」
易連愷這才明白適才閔紅玉那場做派,原來是為著要將此物趁人不備交給潘健遲。他看了眼那黑沉沉的槍膛,搖了搖頭,說道:「這女人。」
潘健遲不知他是何意,只裝作想要休息,也在炕邊躺下,正躺在易連愷對面,壓低了聲音道:「公子爺,咱們想法子闖出去吧。困在這裡是個死,闖出去說不定能有一分勝算。」
易連愷並不搭話,只將那支小小的駁殼槍往他手邊一推,潘健遲心中焦急,說道:「公子爺,事不宜遲。再不走易連慎不知道還有什麼酷刑,咱們走吧。」
易連愷仍舊不語,潘健遲低語:「公子爺旁的不想,只想一想少奶奶,她還在等著您。」
易連愷這才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走不了。」
潘健遲低聲道:「不試怎麼知道?咱們將門騙開,就此闖出去,這院子裡的地勢我進來的時候留心察看過,雖然牆高,但是易連慎住的地方,離這裡隔了好幾層,等他們衝過來,咱們說不定到了後門。」
易連愷仍舊不語,潘健遲道:「公子爺素來果毅決斷,為何如今猶豫不決?」
易連愷仍舊不語,潘健遲不由得急了:「公子爺,再不走可真的走不了了。」
易連愷哼了一聲,似乎傷口疼痛。潘健遲不由分說,大聲叫道:「快來人啊!公子爺暈過去了!」他連叫了兩聲,只見外面腳步聲匆忙,湧進來三個人,為首的正是適才送飯來的獄卒,那人見易連愷睡在炕上一動不動,以為他真的暈過去了,於是搶上來查看。
他剛剛走到炕邊,還沒俯下身去,只覺腰上一硬,錯愕間不由得一愣,就這麼電光火石的一剎那,易連愷已經一躍而起,舉起手中鐐銬,狠狠往他頭上砸去。那鐐銬全是鑄鐵所制,十分沉重,這下子頓時血流滿面,「咕咚」一聲就倒在了地上。而另兩名士兵還未及呼喊,潘健遲抬起手來,「砰砰」兩槍,一槍一個撂倒。易連愷抓起那兩人手中的兩桿長槍,潘健遲拿了獄卒的另一桿毛瑟槍,拉開虛掩的門,搶先闖了出去。
外面院中巡邏的衛兵聽到槍聲,早知道不妙,紛紛朝這邊奔過來。但潘健遲槍法精妙,一槍一個點射,沖在前面的數人倒斃,其餘的人頓時生了怯意,四散開來尋找掩體。
潘健遲知道易連愷雙腕皆傷,無法端槍瞄準,所以率先沖在前頭。兩個人隱身在廊柱之後,他手槍中的子彈已經用盡,便回手別在腰間,端起長槍拉好槍栓,向易連愷丟了個眼色。
易連愷雖然從來沒有與他配合過,但卻難得立時就明白他的意思。他雖然雙腕無力,開槍不准,可是端起槍來胡亂射擊,只驚得餘下的衛兵大氣也不敢出,只聽彈殼飛濺,「嘣嘣」亂響,不停地落在地上。
潘健遲在他開槍的時候,早就就地一個滾兒,翻到了走廊的另一邊,借著柱子的掩護,一槍一個,又打死了好幾個人。他槍法精準,餘下還有兩個人噤若寒蟬,抱頭縮在窗後,卻是再也不敢冒險探身出來開槍。就這麼一會兒工夫,易連愷已經抓住機會衝過去。潘健遲一槍擊碎了院門上的鎖,和易連愷一起直闖了出去。
他們兩個剛剛出院門,只擔心遇上大隊的衛兵,結果方走了幾步路,忽然聽見西北角一片喧譁,有人大叫「彈藥庫失火啦」!只見檐頭濃煙滾滾,不停地有稀疏的槍聲響起,向西一望,一大片黑沉沉的屋宇都被煙霧籠罩起來。火勢看起來不小,他們這樣闖出來也沒遇見多少人,想必其他人都去彈藥庫救火了,而縱然有人聽到這邊槍響,也不及過來察看。
他們趁亂一直向後走,走廊里偶爾遇見幾個衛兵,都被潘健遲一槍一個撂倒,反揀了不少槍枝彈藥。這裡都是易連慎帶出來的親隨,裝配齊全,武器精良。潘健遲背了好幾條槍,更掛了幾條子彈袋,而易連愷只揀了兩條槍,十分沉著地跟在他身後。
潘健遲雖然不清楚院中地形,但知道這種宅院,往後去一定會有後門,所以與易連愷一起穿過重重院落。且戰且走。剛到後院附近,忽然聽到「砰」一聲巨響,震得地面似乎也震了幾震,那屋子外面裝的玻璃窗子「咣啷啷」亂響,而屋頂上的瓦掉下來好幾塊,「噼里啪啦」砸在地上,甚是令人心驚。潘健遲知道必然是彈藥庫爆炸了,他不知道那彈藥庫存了有多少子彈*,想必這樣的爆炸還會有多次,所以更不遲疑,只是催促易連愷:「快走。」
易連愷看見西北面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似乎連房子都塌了好幾間,卻略一沉吟,問道:「是閔紅玉嗎?」
潘健遲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他們倆都只怕夜長夢多,所以徑直用槍轟開後院的鐵鎖,潘健遲匆匆向外一望,見巷中無人,便推門回身向易連愷招了招手。
時近黃昏,城中聽得槍聲爆炸聲,早就商鋪上板,行人斷絕。這裡本來就是軍事重鎮,更兼連年戰事,所以老百姓養就一種謹小慎微的習慣,一聽到槍聲就關門閉戶,鎖家不出。所以他們一直穿過巷子,只見街頭空蕩蕩的,並無一人一車。
潘健遲心中焦急,知道鎮寒關地方狹小,又處於兩山山隘之間,若是易連慎回過神來緊閉關門,他們困在城中,便是插翅難飛,所以眼下之計,唯有闖出關去。可是街頭並無一馬一車,怎麼樣闖關,可真是一籌莫展。正在尋思的時候,易連愷突然咳嗽一聲,身子微晃。他本來端著長槍,幸好長槍拄地,才沒有跌倒。潘健遲連忙扶了他一把,只見易連愷一手捂著嘴,卻勉力搖了搖頭,似乎在示意自己沒事。潘健遲知道他身上有傷,料想他跟著自己這樣闖出來,已經精疲力盡。他心下焦急,想著要到何處去尋個車馬才好,正這樣盤算著,忽然聽到汽車喇叭一響,看著一輛軍用的吉普車,飛一般地朝著他們衝過來。
潘健遲以為是易連慎的下屬,所以一手攙著易連愷,另一隻手將槍一頓,「咔嚓」一聲子彈上膛,便要隔著擋風玻璃擊斃開車的人,將車奪過來。那車子直衝過來,速度似乎一點兒也沒減,仿佛想將他們撞死在當地。潘健遲單手端槍不穩,所以眼見著車子直衝過來亦不慌張,只待更近一點便開槍射擊。只見車子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近得幾乎連開車人的臉都快要看清楚了。那開車的人卻突然剎車,只聽輪胎「吱」地一響,已經硬生生將汽車停下來。那人探身出來,叫道:「快上來!」
竟然是閔紅玉。她穿了一身易連慎軍中的服裝,潘健遲幾乎沒能認出來。直到聽到她的聲音,才怔了一下。閔紅玉跳下車來,將他們扔在地上的一桿槍拾起來,潘健遲連忙扶了易連愷上車,閔紅玉隨手將那桿槍放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然後發動車子,將汽車掉轉了一個方向,直接向城門關開去。
潘健遲見她開車的動作十分流利,不由得道:「你竟然會開車?」想想這句話似乎十分不敬,便又添了一句,「你怎麼來啦?」
閔紅玉笑了一聲,說道:「只為一點慈悲心,未見公子到來臨。」因為這齣京戲大紅大紫,這句唱詞更是家喻戶曉,雖然潘健遲不怎麼看戲,也知道這是《能仁寺》中的唱段,原是十三妹見安公子被誑去黑風崗,所以急急追上去,想要救他一命的唱詞。此時潘健遲聽她還有心思唱戲,料必她是胸有成竹,於是說道:「你今天大展手腳,倒真是做得十三妹。」
閔紅玉笑道:「得啦,出得城去才算是事成了一半,還有一半,得咱們三人盡行走脫了,才算是真成了呢。」
她駕駛著汽車直奔城關,遠遠看到關隘前置的鐵蒺藜,便略減了車速。將車窗上的玻璃搖下一半,伸出手來揮著一個綠色的派司,遠遠就衝著那哨卡的衛兵嚷:「快快開卡!城中混進來奸細放火,我奉司令之命令,出城去求助友軍!」
那關卡上的哨兵早就聽到彈藥庫爆炸之聲,更兼看到城防司令部的屋子冒出滾滾濃煙。所以再不疑心有他,立時就搬開了鐵蒺藜,放他們揚長而去。
潘鍵遲想起自己與秦桑初識的時候,便覺得心口一陣溫暖。舉頭看時,只見大道茫茫,一路平沙,只是向前延伸開去。而早春的太陽,這時候已經西斜了。遠處依依霧靄,卻是平林里掩著兩三戶人家,被這樣薄薄的陽光一照,樹林是淡淡的灰色,就像是西洋畫裡的鉛筆素描,而那些白色的牆,灰黛色的瓦,卻是西洋畫裡不會有的風景。耳邊聽得車聲轆轆,在這樣的下午,倒像是有一種格外的安靜與妥貼似的。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倒是在學校的大會上。我比她還要高一個年級,所以那天是新生歡迎會,選舉了我當代表,去歡迎新生,作一個演講。」
閔紅玉忍不住問道:「你當初在學校里,十分出風頭吧?」
潘健遲點了點頭,說道:「倒也不是出風頭,不過跟同學老師都相處得來,所以老師挺器重似的,逢有演講這樣的事情,都叫我去。」
閔紅玉笑道:「我倒想起我們一起學戲的一位師兄,也是十分聰明,在一堆師兄弟裡頭最出色不過,所以師傅私心裡十分愛他。想必你的老師也是這樣愛你,做老師的人,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得意弟子。」
潘健遲淡淡地一笑,說道:「還有什麼得意可談呢,到如今,是兩手空空,一事無成,報國無門。」
閔紅玉不禁地嘆了口氣:「看吧,這就是你們男人的想法,動不動就想著什麼報國。要我說呢,這國何嘗需要你去報,這麼大的國家,那些政客、軍閥都不急,你在急什麼?」
潘健遲淡淡地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縱然我沒什麼本事,成不了什麼大事,但是總是要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的。」
他這句話雖然說的聲音並不甚大,也並沒有加重語氣,只是這樣平淡道出,可是情真意切,仿佛理所當然一般。閔紅玉一時為他的氣勢所奪,半晌竟然沒有搭腔。只聽大車的膠皮輪子碾過路上的碎石,嘩嘩的響聲,而這樣顛簸的車上,他不過粗衣科頭,斜坐在陋車之上,可是那種鎮定從容的樣子,仍仿佛穿著筆挺的軍裝,面對千軍萬馬一般。
閔紅玉沒再說話,隔了一會兒,潘健遲說道:「其實她那時候年紀小,而且出身富貴,並不知道這世間艱險。認識我之後,我們兩個雖然很談得來,卻也只是將對方視作知己,並無任何越軌之處。所謂的私定終身,也只是她心裡明白,我心裡知道而已。念書的那幾年,是我人生中最快活的幾年,後來……家裡遭了巨變……」
閔紅玉忍不住插嘴問:「是什麼樣的巨變?你能夠上洋學堂,家裡想必也有一定的財力吧。」
潘健遲點點頭,說:「只是一打起仗來,房子燒了,家裡的人也都死了……所謂家,早就沒了。」
他這幾句話說得極平淡,閔紅玉聽在耳中,卻有點不忍卒聞似的,於是笑了笑,問:「你和她既然這麼好,怎麼後來就分開了呢?」
潘健遲道:「人各有志。」
閔紅玉輕輕嘆了口氣:「人各有志——這倒是真的。」
潘健遲道:「你只說了小時候的事,卻並沒有講過長大後的事情。用你的話說,此去凶多吉少,不如也講一講你的事,不然將來可也沒人知道了。」
閔紅玉卻輕輕地啐了一口,說道:「什麼凶多吉少,你剛剛才說我旗開得勝,這會子怎麼又青口白牙地來咒我?將來我的事,還長遠著呢。我要嫁個好男人,生兩三個孩子……」
潘健遲問道:「然後架起油鍋,天天賣炸油豆腐?」
一句話未了,他和閔紅玉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們倆的笑聲引得牽馬的陳大都忍不住回頭看,看他們在笑什麼。潘健遲自從回國之後,卻從來沒有這樣放肆地大笑過,而閔紅玉也笑得連眼淚都掉出來了,抽了手巾出來擦了擦眼角,說道:「你這個人,真是會逗人腸子。」
潘健遲笑道:「你若是真的旗開得勝,大事得成,那這輩子可都不會賣油豆腐了。」
閔紅玉說道:「誰說的。也許我只是想跟易連慎做個買賣,把那樣東西交給他,然後賺得金條十萬,存在外國銀行裡頭,我揣著存單,回到鄉下去,嫁個老實人,然後開個豆腐坊,每天賣油豆腐為生。」
潘健遲終於忍不住一笑:「說來說去,原來還是油豆腐!」
閔紅玉也是黠然一笑,從蒲包裡頭拈了塊油豆腐出來吃了,含糊不清地念道:「萬般皆下品,唯有油豆腐!」
他們本來頗有芥蒂,現在這番交談,倒似盡釋前嫌。如此這般說說笑笑,到了向晚時分,果然到了縣城。平江雖然只是一座縣城,可是位於永江之畔,幾百年前便是所謂的水陸要衝,現在又有鐵路經過,十分繁華熱鬧。這時候天色已晚,那陳大急著回家,閔紅玉便給了他十元鈔票,讓他在客棧里歇一晚再走。陳大萬般的不肯,最後到底還是收了錢,卻收拾車子,即刻起身趕回去。潘健遲原本說:「這一出城就天黑了。」無奈陳大執意要走,吭哧了半天,說路上有大車店,潘健遲回想路上,果然曾經見過有幾間荒村野店。料想那陳大住慣了大車店,也不肯在客棧里住下的,所以也不強留,只替他買了些包子做乾糧,放在他車上了。
客棧里原可以代買火車票的,他和閔紅玉在客棧里開了兩間上房,歇了一晚上,到得第二天一早,茶房就送了兩張二等車廂的車票來。他們兩個便直接到了火車站,等候上車。
雖然符遠城裡戰火紛起,但是這條鐵路上的火車卻還沒有停,二等車廂旅客更見稀少。潘健遲花錢買了份報紙,報紙上說符遠已經炮火封城,內外隔絕,只有外國軍艦能夠載著僑民離開。城中的情形,報紙也並不清楚,只說雙方交戰甚是激烈,各有死傷云云。
他帶著這份報紙上火車,和閔紅玉一起找到位置坐下,一直到火車開動,車廂里也沒有多少人。掌車提著大茶壺去頭等車廂里送開水,他便喚住那掌車的替自己也倒一杯茶。車上買茶是要單獨出錢的,所以掌車的很樂意做成一筆買賣,一邊沖茶一邊說道:「這兵荒馬亂的,連坐車的人都沒有了。」
潘健遲便藉機問:「仗打得怎麼樣了?」
那掌車地說道:「那可不曉得,咱們這條鐵路,原是從西邊繞下來的,不經過符遠城,不然這車也走不了。就是如此,也大大地受了影響,符遠城外頭這幾個縣,都沒有多少人上車呢。」
掌車的倒完茶,接了兩角錢就走了。潘健遲兀自沉吟,閔紅玉已經將他手裡的報紙抽過去,只看了看,就撂下了,說:「這報紙上也沒寫什麼,難為你還拿著帶上車來。」
潘健遲道:「這一路去鎮寒關,得一天連上半夜,路上可有的無聊的時候。帶著報紙,也可以看看。」
果然的,火車一早離開平江,一路疾行,雖然停了幾個小站,可是停停走走,兩邊的風景亦沒有什麼看頭。閔紅玉萬般無聊,只好拿起那報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車廂裡頭的人漸漸多起來,亦不便說話。到了清定的時候,車窗外頭儘是叫賣聲,有賣烤白薯的,有賣煮雞子的,更有賣瓜子花生香酥蠶豆的。閔紅玉買了一包瓜子來吃,才算打發時光。
到鎮寒關的時候正是半夜時分,火車一路向西北而行,江南那一點微薄的春意,早就無影無蹤。入夜之後氣溫更低,車廂里也冷起來,旅人紛紛加衣。閔紅玉也披上了大衣,等過了侯家店的時候,車窗外的風景就已經是一片肅殺之色。平疇千里,皆是茫茫的黃土,風吹得沙塵飛揚,而這個季節半點綠意也無。等入了夜,潘健遲倒疑心火車外頭下起雪來,幸好並沒有。列車緩緩駛進鎮寒關的時候,只看到站台上崗哨肅立,蒼白的蒸汽挾裹著北風吹過來,崗哨的大衣下擺皆被風吹得搖擺不定。潘健遲倒沒想到站台上會是這樣的陣仗,不由回頭看了看閔紅玉。閔紅玉卻十分鎮定,慢條斯理地戴上齊肘的手套,又戴上帽子。雖然在旅途中,可是她這麼一打扮,倒又像是回到了符遠城裡,重新變回那個脂粉香穠的美嬌娃,被錦繡簇擁著,是錦上的那朵牡丹花。
潘健遲到了這種時候,倒也坦然了。所以陪著她徑直下車去,果然站台上是有人接的,為首的那人潘健遲也認識,正是易連慎的副官。那副官先道了聲:「閔小姐路上辛苦了。」便示意身後的人上前來接他們的行李。
閔紅玉倒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就讓他拎著吧,這是我的僕人。」
那副官這才打量了潘健遲一眼,明顯是認識他,所以微露詫異之色,但也沒有多問什麼,只閃開身子,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汽車就停在站台外頭,他們徑直上了車,潘健遲一路留意,雖然是半夜時分,但城中燈光晦暗,要緊路口皆由軍隊把守,看來是實施宵禁。他想易連慎遠走西北,雖然帶的殘部不多,也有好幾千人。這裡乃是軍事重鎮,他如果依附姜雙喜,倒還是頗有實力。只是姜雙喜性情多疑,竟然肯將鎮寒關交給易連慎駐紮,也算是一樁蹊蹺事。
汽車沒走多大一會兒就駛進一所大院子,仍舊是那副官替他們打開車門,引他們走到一間屋子裡,說道:「兩位路上辛苦,夜深早些休息,明天一早,二公子再會見兩位。」說完就轉身退了出去,還替他們帶上了門。
潘健遲略作打量,這裡是西北常見的房子,一明兩暗,因為生了有火炕,倒不覺得冷。兩間房間一東一西,都收拾得挺乾淨。他微一躊躇,閔紅玉已經說道:「火車上沒睡,也夠乏的了,我可要先睡了,有事明天再說。」說著向他擺一擺手,就進了東邊的屋子裡。潘健遲於是就進了西邊屋子。這裡的屋子雖然並不華麗,可是都裝了有外國樣式的浴室,所以他洗了個澡,很快就睡著了。
他雖然睡著了,可是人卻很警醒,不知睡了多久,突然覺得有人躡手躡腳地進房裡來,於是眯著眼睛裝睡,手悄悄地探到枕下,握住那把手槍,等那人慢慢地走到床前,他手一伸便扭住了那人的胳膊,旋即將槍頂在了那人太陽穴上。那人雖十分吃痛,卻並沒有叫喚出聲,他也發現被自己扭住的人原來是閔紅玉,於是收起槍,低聲問:「你來做什麼?」
閔紅玉豎起一根手指在唇邊,示意他噤聲。雖然已經是清晨五六點鐘光景,但是西北夜長,外頭仍舊是黑漆漆的夜色,離天亮總還有好幾個鐘頭。潘健遲屏住呼吸,聽到院子裡有輕輕的腳步聲,或許是崗哨在走動,也或許是監視他們的人。
閔紅玉拉過被子,徑直躺到了床上。潘健遲全身不由一僵,忍不住在她耳邊問:「你到底要幹什麼?」
閔紅玉湊在他耳邊說:「易連慎肯定想我為什麼要帶你來,所以咱們得讓他相信,我為什麼要帶你來。」她聲音既低且柔,呼吸噴在他耳廓上,微微帶點癢意。他雖然防著她玩花樣,可是抱著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的道理,再不多說什麼,只是側過身去平靜而睡。這一覺竟然就睡著了,或許是他傷勢未愈,連日又是舟車勞頓,在火車上更沒有辦法好好休息。現在到了這裡,雖然是龍潭虎穴,可是因為有張柔軟舒適的床,所以竟然沉沉睡去。
等醒的時候,正有人在外頭敲門。潘健遲睜開眼睛,忽然見自己與閔紅玉並頭睡在枕上,不由得一驚,但是馬上想起來,所以又漸漸地鎮定下來。閔紅玉也已經醒了,懶洋洋地伸了伸胳膊。她身上不知是什麼香氣,幽幽地直往潘健遲鼻端襲來,潘健遲不由得往後讓了一讓。閔紅玉卻狡黠地一笑,湊得更近了幾分,問:「我又不會咬你,你怕什麼?」
潘健遲此時已經有幾分知道她的性子,知道自己如果越是靦腆,她反而越是會起勁,所以也就淡淡地道:「沒什麼,只不過不慣跟人同睡罷了。」
這句話一說,閔紅玉忍不住放聲大笑,她的聲音本就清脆,笑起來便如同銀鈴一般,這時候外頭的人又在敲門了,試探似的問道:「閔小姐?」
閔紅玉這才提聲問:「誰呀?」
「二公子遣我來,看兩位起來了沒有。二公子備下了酒宴,要替閔小姐接風呢。」
閔紅玉便答:「知道了。」
她似乎心情甚好,唱著小曲起床,趿著繡花拖鞋,就往自己房中去了。於是潘健遲也趁機起床盥洗,他收拾停當了,又在居中的屋子裡坐了一會兒,才看見門帘一掀,閔紅玉走了出來。
閔紅玉打扮得花枝招展,穿了一件狐肷大衣,領子乃是寸許長的鋒毛,隱約露出底下的織錦旗袍,頭髮更是梳得一絲不亂,綰了一個低低的如意髻。雖然沒有戴任何珠寶,可是鬢旁簪了一朵玫瑰花,甜香馥郁。也不知這樣的冰天雪地里,她是上哪裡找來這鮮花。她見潘健遲舉目看她,便得意地一笑,按了按髮鬢,又按了按領口上扣的那枚閃亮亮的鑽石別針,才說道:「走吧。」
外頭有易連慎派來的副官,見他們開門出來,便作了一個引路的樣子,於是他們兩人就跟著那副官走。這座宅院頗有些年代了,屋宇精緻,四處都有磚雕鏤花。只是天寒地凍,放眼看去,遠處的關樓,近處的土山,都是灰濛濛的。他們穿庭過徑,一直往後走。潘健遲一路上留意,心想這大約是遜清哪個富商的宅院,不然也不能有這樣的氣派。
副官引他們到了一個花廳里,門帘一掀起來,便是一股暖洋洋的氣流往人臉上拂來。花廳里設了一座酒席,紫檀八仙桌,上頭鋪著錦繡桌圍,擺了數個碟子,並一壺酒。那副官報告了一聲:「閔小姐到了。」就聽到靴聲橐橐,緊接著眼前一亮,正是易連慎走進來。
易連慎看到他們兩個,倒也並沒有什麼詫異之色,只是點了點頭,說道:「坐吧。」
閔紅玉不客氣地坐下來,易連慎笑了笑,坐在主人位上,親自執了酒壺在手裡,又向潘健遲道:「潘副官也坐嘛!古代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現如今有你潘副官千里送佳人,也真正是難得的義氣。」
潘健遲並不做聲,只是坐下來。易連慎說:「看到兩位不遠千里而來,實在令我覺得十分高興。」他一邊說就一邊抬起頭,叫了一聲,「來呀!」
那副官便上前一步,「啪」行了個軍禮,問:「二公子有何吩咐?」
「閔小姐遠道而來,是位難得的稀客,你快去將我那三弟請來,替我來作個陪客。」
那副官應聲而去,易連慎親自替閔、潘二人斟上了酒,又替自己斟了一杯,說道:「這鎮寒關僻處西北,實在比不得物華天寶的符遠,沒什麼好吃好喝的,所以我也就只命人略備了些酒菜,還望兩位不要嫌棄。」
潘健遲只不說話,只見易連慎端起杯子來,說道:「我先干為敬!」一仰頭便將酒喝掉了。說話的工夫間,已經聽見腳步聲,正是那副官引了易連愷進來。
潘健遲自從上次遇刺事件之後,再也沒見過易連愷,一見了他,忍不住十分意外。只見易連愷雖然穿著一件軍裝大衣,可是露出的手腕、脖子之上,盡皆是累累的傷痕,連同額頭之上,更有一道深深的血痕,不知道是用什麼刑具創傷,長不過寸許,卻極深極闊,翻起兩邊赤紅的皮肉,雖然已經結了痂不再流血,但是那傷口簡直叫人不忍心看。他自從傷後本來就瘦,現在更是瘦得形銷骨立,更兼身上臉上全都是傷,所以看上去簡直形如鬼魅一般。站在那裡搖搖欲墜,遠遠身上就透出一股血腥氣和令人作嘔的腐氣——必是身上有哪處傷口已經感染化膿,他走一步身形便是一頓,原來在腳上還箍著腳銬,中間垂著又粗又重的鐵鏈,沉甸甸絆在雙足之間。這是重囚方才帶的腳銬,因為鐵鏈實在太重,磨得他腳踝之上鮮血淋漓,每走一步趔趄似的往前一拖,哪復有當初半分翩翩濁世佳公子的模樣。
潘健遲可忍不住了,站起來就叫了聲:「公子爺!」
易連慎卻輕輕擱下象牙筷子,說道:「潘副官,難得你對你家公子爺,倒真是有情有義。」
潘健遲一時僵立無語,倒是閔紅玉幽幽嘆了口氣,說道:「二公子,他到底是你同胞手足,你把他折磨成這個樣子,又是何必。」
易連慎一笑,拿起那錫壺來又替自己斟了一杯酒,說道:「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老大是傻子,被蒙在鼓裡,打量我也是傻子不成。我知道那樣東西被他藏起來了,他不交出來,我只好叫人去勸說他。他既然不肯說,那些去勸他的人,自然也忍不住想著法子讓他說。只是難得我這三弟是個硬骨頭,脾氣也不好,我派去的人勸來勸去,無論如何他就是不肯說。所以才鬧成今天這個樣子。其實自家兄弟,他如果不為難我,我為什麼要為難他呢?」
閔紅玉似乎絲毫不為所動,神色自若地拈了一筷子木耳吃了,說道:「你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在他身上。」
「我知道。」易連慎說,「我的人一逮著他,就把他里里外外搜了個遍,還真沒有。」
「他是被大爺逐出符遠的。」閔紅玉淡淡地道,「東西自然是在大爺手裡,你還指望他能帶出來,再便宜了你?」
易連慎撫掌笑道:「紅玉,你果然是個妙人。不枉我那三弟疼你。你雖然沒跟他對過口供,也沒機會跟他通過訊息,可是你說的跟他一模一樣,就是一口咬定,那東西是在我那大哥手裡頭。」
閔紅玉笑了笑,說道:「你不信就罷了,你當大爺是真傻子嗎?他一個病人,忍辱負重這麼多年,卻把你們倆都趕出符遠城,逼到這邊陲之地來,你說這東西不是他拿了,還能是誰拿了?」
易連慎淡淡地道:「你這話哄別人倒罷了,咱們是一張床上睡過的人,你什麼時候要翻身,什麼時候要嘆氣我都知道,這點雕蟲小技,少到我門前來班門弄斧。」
閔紅玉聽了這話,忍不住啐了他一口,說道:「好沒正經!當著這些人的面,說這樣的輕薄話。」
易連慎卻哈哈一笑,說道:「你倒是個正經人,不過這裡除了我之外,這兩個男人你也睡過了,你做得輕薄事,我卻說不得輕薄話嗎?」
閔紅玉神情微微一變,只聽「哐啷」一聲,卻是易連愷將腳下的鐵鏈一甩,徑直在椅中坐下,拿起酒壺來,就替自己斟上了一杯酒。他手腕有傷,拿起酒壺就不停地抖著,那酒就從壺嘴裡直灑出來,一杯倒有半杯灑了出來,潘健遲連忙接過壺去,替他滿滿倒上了一杯酒。易連愷面無表情,端起酒杯,卻忽然朝潘健遲頭上砸去。
潘健遲不閃不避,可是易連愷傷後無力,那酒杯也只是磕在潘健遲頭上,濺了他一臉的酒汁而已。易連愷這一下子卻是用盡了全力,踉蹌著就伏在桌子上大咳起來,咳不過三五聲,便嘔出血來,顯然內臟受了傷。潘健遲也不去管自己臉上的那些酒,見桌上放著手巾,就拿起來替易連愷去擦,易連愷推開他的手,罵道:「姓潘的,不用你這樣假惺惺,你背信棄義,不得好死。」
潘健遲並沒有答話,易連慎卻笑道:「你少在這裡掙命了,傷得這樣重,再這麼折騰,不得好死的就是你了。」
易連愷只是連聲咳嗽,說不出話來。閔紅玉望著地上易連愷方才吐出的那攤紫血,卻笑了笑,說道:「二公子又何必如此,傳出去也不好聽。」
易連慎瞥了她一眼,問:「怎麼,你心疼他?」
閔紅玉道:「是啊,我就是心疼他,你信嗎?」
易連慎放聲大笑,說道:「我自然是信的。」稍頓了一頓,又道,「你要是真的心疼他,不如把那樣東西交出來。我就讓你帶他走,從此後你們倆雙宿雙飛,過逍遙快活的日子。」
閔紅玉冷笑道:「二公子糊塗了吧,我要是真有那樣東西,自然過江去見慕容督軍了,何必跑到這鎮寒關來吃西北風?」
易連慎道:「你如果真沒有那樣東西,特特地跑到這鎮寒關來幹什麼?難道是來替易連愷送終的嗎?」
閔紅玉嫣然一笑,說道:「沒錯,我就是來替他送終的。這個人跟我之間的事,你知道一半兒,還有你不知道的一半兒。你不知道我恨他恨得牙痒痒吧?我要是不親眼看著他死,我這輩子也白活了。」
易連慎忍不住嘖嘖讚嘆,轉過臉去對易連愷道:「三弟,你看你惹下來的這些風流帳,到底怎麼樣才能完劫?」
易連愷卻是緊緊皺著眉頭,一副痛苦極了的模樣,並不多言語,兩隻眼睛盯著閔紅玉,目光中滿是深切的恨意,似乎就想用這目光,在她身上剜出兩個透明窟窿似的。易連慎慢條斯理地喝了半盅酒,又挾了些菜來吃,說道:「東西在誰身上我不知道,可是呢,你們得把東西交出來。老三身上沒東西,我知道。至於你們兩個,我剛才命人去把你們倆的行李搜了搜,也沒找見。雖然東西現在還沒露面,可是你們這三個人都在這裡,我也不急。老三,你不會那樣糊塗,把東西交給三弟妹了吧?」
易連愷直到此時方才一笑,他這一笑牽動傷處,旋即蹙眉。可是花廳里懸著玻璃大吊燈,照見分明,他這一笑,依稀還有昔日走馬章台貴公子的氣度與俊朗。他說道:「老二,你覺得我會把東西交給秦桑?」
「我也覺得你不會。」易連慎十分淡定地說,「你明知道那是個禍根,你要是把東西給她了,就會替她招來殺身之禍,所以你不會把東西給她。」
易連愷點點頭,說道:「知我者莫如二哥。」
易連慎展顏一笑,說:「自家兄弟,何必這樣誇我。」
他們這樣說著話,仿佛還是在符遠城中,督軍府里,親密無間同胞手足。閔紅玉看著易連愷拿著筷子的手在發抖,不禁注目他手腕上的割傷,雖然用繃帶纏了起來,可是顯然血水浸透多日,那繃帶早已經成了黑色。易連慎看她注意易連愷的手傷,便笑著說:「我這位三弟深藏不露,其實槍法是非常好的,不僅可以左右開弓,而且他左手開槍甚至比右手還准,雙槍連擊可以百步穿楊,你知道嗎?」
閔紅玉不動聲色,道:「公子爺槍法確實不錯。」
「可惜他從此後開不了槍啦!」易連慎拿著筷子,遙遙點了點,「他的左手手筋,右手手筋,都被割斷了,雖然我叫了大夫重新替他縫好,可是他如今連酒杯都端不穩,更別說以後拿槍了。」
他在談笑之間說出這番話來,饒是潘健遲性情剛毅,也忍不住神色微變,終於忍不住,站起來大聲道:「易連慎,你怎麼忒得歹毒?」
「歹毒?」易連慎眼皮微微下垂,嘴角似含著一縷笑意,「你見過玩蛇的人嗎?他們要麼比蛇還要毒,要麼就被蛇毒死。要說到歹毒,我這親弟弟倒也不比我差呢……你們知道我那大哥是怎麼從馬背上摔下來的?府里人都說是我害了我大哥,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連父親大人,我的親爹,都疑惑是不是我不顧兄弟之情,竟然做出那樣滅絕人倫的事情。所以老頭子一直回護著他,把他擱在昌鄴,總提防著我一把,甚至還打算解掉我的兵權,讓他回來帶兵。其實這樣天大的冤枉,我能向誰說去?那年我這三弟才十一歲,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做出謀害長兄這樣的事情來,誰也不會信吧?」
易連愷此時方才冷冷看了易連慎一眼,說道:「你知道我在馬鐙上做了手腳,卻也沒告訴老大,你還不是巴不得他死。」
易連慎搖頭嘆氣:「三弟,光一個鐙子,頂多讓老大摔個趔趄,哪能就讓他癱在床上十幾年不能動彈。」
易連愷淡淡地道:「所以多謝二哥當年暗中助我一臂之力。」
易連慎又嘆了一聲,說:「我知道你心裡不以為然,以為我和他是一母同胞,我何必要做這樣的事情。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老大自幼聰明好學,老頭子常常說他是『吾家白額駒』,而三弟你,雖然從小就悶不做聲,可是老頭子真心疼你,處處替你打算周致,瞞得了別人,瞞得了我嗎?我比老大遲生了兩年,爹不疼,娘不愛,自己要是再不找點出路,這家裡可沒我容身之地了。你還記不記得,一直住在咱們府東花園邊小跨院裡的六叔,他可也是老頭子的親弟弟。想不起來了吧,只怕我不提,你早忘了這六叔長什麼樣了,那六叔的日子過的,比咱們家管家下人還不如。你以為他不如老頭子嗎,要說雄韜偉略,他也一肚子文章;要說文武雙全,他也騎得馬打得槍。可就是因為他又有才,又會打仗,老頭子愣是將他從前線誆回來,跟軟禁似的糊弄了他這麼多年。你以為老頭子傻呢,他把六叔圈起來,明明是在替老大留後路。所以我知道老大一旦坐上老頭子那位置,沒準兒頭一個就對付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哈哈,防自己兄弟,比防賊還厲害呢。」
易連愷淡淡地道:「你也不用多說,我要是得勢,也是第一個就殺你,所以你現在這般折辱我,也是應該。只不過兄弟一場,你不肯給我個痛快,實在是太婆婆媽媽。」
易連慎冷笑道:「這你就得怪老頭子,誰讓他將東西交給了你?你要不肯把東西交出來,我只好想方設法撬開你的嘴。」
易連愷忽然轉過臉來,對著閔紅玉一笑,說道:「我知道現在東西在你手裡,你給老二就是了,省得他零零碎碎給我罪受。」
閔紅玉嫣然一笑,說道:「別說東西不在我這裡,就算東西在我這裡,我也不能拿出來換你這條命啊!」
易連愷再不理會。反倒是易連慎十分可樂似的,笑著說:「如果不拿來換他的命,你想要換什麼?」
閔紅玉嘆了口氣:「說了不在我這裡,你便是用一座金山來換,我也拿不出來啊!」
易連慎道:「你想要金山還不容易,只要你肯把東西交出來,你要金條也好,要銀元也好,隨便你開價。」
閔紅玉輕輕一笑,又拈了些菜吃了,說:「雖然東西不在我這裡,可是關於它的下落,我也略知一二。只是這可不是什麼尋常東西,而是易家老爺子留的一條後路。可以借雄師十萬,可以號令江左,可以讓慕容督軍都甘為驅使,你說這樣東西,是值十萬白銀,還是十萬黃金?」
易連慎嗤笑一聲,說:「在你手裡就不值半個角子。」
閔紅玉說道:「既然不值半個角子,那你又何必這樣咄咄逼人,非得把這東西搜出來?」
易連慎冷笑一聲,說:「敬酒不吃吃罰酒,你自己自投羅網,可別怪我不客氣。」
閔紅玉道:「二公子,您別嚇唬我呀,我這個人膽子小,經不得嚇唬。我一個弱女子,您要是把對付三公子的那些酷刑用一半在我身上,我估計就熬不住了。所以來之前我就打定了個主意,只要您一動手,我就吃顆小糖丸。那丸子是俄國人弄出來的,據說入口氣絕。我這樣死了也罷了,您要想找那樣東西的下落,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易連慎早就猜到閔紅玉既然敢來,必是將東西藏在了別處,所以他冷然半晌,哈哈一笑:「你年紀輕輕,如花似玉,死了多可惜。」
閔紅玉幽幽地說道:「我也不想死啊,可是二公子您如果真的要施以刑求,我自認是熬不住刑的,還不如立時死了痛快。」
易連慎淡淡地道:「那麼你到底要什麼,才肯把東西交出來?」
閔紅玉說道:「二公子說話爽快,我也就不繞圈子了,我就要他。」說著伸手一指,指的正是易連愷。
易連慎哈哈大笑,對易連愷道:「三弟啊三弟,我真是服了你,你落到今天這步田地,竟然還有女人捨命來救你。你到底是太招人待見呢,還是太不招人待見?」
易連愷冷笑一聲:「你以為東西真的在她那裡?你以為她真的想帶我走?」
易連慎含笑道:「你別這樣說啊,為什麼你就不相信她呢?」
易連愷道:「她倘若真心喜歡過我一天,我都會相信她,可惜她從來不曾喜歡過我。」
易連慎問:「那她喜歡的是誰?」
易連愷冷笑一聲:「你們兩個唱戲也唱夠了,哪怕今天拜堂成親呢,我也道一聲恭喜。東西在哪裡我是肯定不會說的,要殺要剮由你們就是了。」說完他站起來,道,「我回牢房裡去了,幾位慢用!」
他一站起來,腳上的鐵鏈就「咣啷」一響,易連慎沉著臉並不說話,潘健遲卻道:「二公子,我也去牢里服侍公子爺,麻煩你行個方便。」
易連慎冷哼一聲,說道:「你還真是忠心耿耿,你愛去就去,不過我可告訴你,那是死牢,進去了別想活著出來。」
潘健遲站起來,撣了撣衣服下擺上適才被潑的酒水,淡淡地道:「潘某既然來了,就沒想過要活著出去。」說完走到易連愷身邊,攙扶著他向外走去。
說是死牢,其實也沒想像中的可怖,不過是一座小院子,看守嚴密,窗上裝了鐵柵,連門都是特製的,四角包著鐵皮,他們一走進去,門就「咣當」一聲被關上了。潘健遲環顧四周,只見屋子裡倒也整潔,火炕占去了半邊屋子,炕上放著被褥之物,雖不華麗,但也乾淨。他扶著易連愷在炕上坐下,易連愷卻抬手就給了他一巴掌,他雖然手上無力,但潘健遲不閃不避,所以「啪」一聲,終是打了清脆的一記耳光。
易連愷似乎壓抑著什麼怒氣,說道:「誰叫你來的?你為什麼不去昌鄴?」
潘健遲頓了一頓,才說:「上不了船。」
「上不了船你為什麼不想辦法?難道讓她一個人孤身上船?上不了船你就到這裡來送死?」
「我不是來送死的。」潘健遲道,「兩個人總比一個人有辦法,我要救你出去。」
「別做夢了!」
潘健遲環顧四周,從小窗里便可看到院中警戒森嚴,實無辦法可想,況且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蹲下來看了看易連愷腳踝上的傷,想了想,突然解開棉衣扣子,撕破自己襯衣的衣襟,要將那腳銬纏起來,這樣一來,那鐵銬就不會再磨傷腳踝了,易連愷看他蹲在那裡,一點點小心地用布條纏著鐵銬,忍不住冷笑:「愚蠢!」
潘健遲直起身子來,說道:「我也不是來救你,我只是來還一個人情。我欠了秦桑,所以不能讓你死了。」
易連愷一腳就踹在他的心窩上,將潘健遲直踹得一個趔趄,易連愷咬牙切齒道:「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當初沒一槍崩了你,讓你多活了這一年!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人?」
潘健遲卻輕鬆地笑了笑:「公子爺,少費些力氣吧,養好傷再說。」
雖然他對易連愷執禮甚恭,可是易連愷脾氣暴躁,更兼被關在此處,愈發戾氣十足。所以不是打就是罵,百般折辱,潘健遲卻似乎絲毫不介意。
這日獄卒送了飯菜來,易連愷又破口大罵,舉手就將整碗熱湯砸在潘健遲身上,幸好冬天穿衣甚厚,並沒有燙著,不過湯菜淋漓一身,也十分狼藉不堪。潘健遲只將菜葉撣了撣,渾若無事去替易連愷添飯,易連愷卻連碗都砸了,又將他臭罵了一頓。那獄卒忙收拾了碎碗,不一會兒重新送了飯菜來,這次卻是一套精緻的銀餐具,那獄卒道:「二公子說了,公子爺只管發脾氣,所以給您換了這銀的,一是砸不壞,二是萬一有歹人在飲食中下毒,您也瞧得出來。」
易連愷冷笑了一聲,那獄卒卻對潘健遲道:「潘副官,二公子說了,他這位三弟素來脾氣不好,苦了潘副官了,好在潘副官也知道三公子的脾氣,必不會見怪。還有,叫我帶潘副官去洗澡換件衣服,大冷天的別凍病了,又將病氣過給三公子就不好了。」
潘健遲被那獄卒帶出去,卻仍舊送到他剛來那晚住的屋子裡,只是不見了閔紅玉。他也並不多問,洗澡更衣,剛剛收拾清爽出來,只見外面坐著一個人,正是易連慎。
他見到易連慎,似乎沒有任何意外,淡淡地道了聲:「二公子。」
易連慎取出銀煙盒來,抽了一支香菸,在桌子上慢慢頓了頓,卻不急著點火,說道:「潘先生,我一直覺得你是個聰明人,所以我也一直沒鬧明白,你怎麼會來蹚這混水。」
潘健遲道:「二公子有話請直說,不用繞彎子。」
「好。」易連慎慢慢抬起頭來,盯著他的眼睛,「東西在哪裡?」
「我不知道。」潘健遲說,「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真的不知道。」
易連慎微微一笑:「潘先生,你我曾經達成過協議。我安排一場刺殺,你捨命去救易連愷,一旦事成,他定然能對你十分信任。當初你將這個計劃說得天花亂墜,現在你卻對我說,你不知道?」
「傷後我沒能再見過易連愷,而且他對我也不是完全的信任。他知道我和秦桑有舊情,他以為我會去昌鄴,我現在突然來了這裡,所以他生了疑心。」
「其實我也有疑心。」易連慎微微向前傾身,「你是他的副官,你跟我三弟妹有舊緣,按理說你應該幫著他,為什麼你卻要和我合作呢?」
「奪妻之恨。」
易連慎忽地一笑:「你拿這種話誆誆別人倒也罷了,誆我,就免了吧。說吧,你到底是哪一派的人。李重年?姜雙喜?還是慕容宸?」
潘健遲坦然道:「那我也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哪一派的人都不是,我們希望,重新立憲,選舉合法政府,取締現在的軍政主義。」
易連慎恍然大悟:「原來你是革命黨。」
「所以,二公子,我願意與你合作。李重年勢大,他硬攻下符遠,便可通電獨立,割據一方。但如果二公子您拿到那樣東西,自然就可以消除李重年,不過我希望,如果我幫您拿到您想要的東西,您要支持我們重新立憲。」
「沒有問題。」易連慎十分輕鬆地說,「我跟老頭子們不同,我個人是最贊成取締軍政,重新立憲,恢復內閣選舉。」
潘健遲點了點頭:「如此,我必全力以赴,襄助二公子。」
「可是他都不相信你,怎麼會對你說實話。」
潘健遲微微笑了笑,說道:「二公子放心,東西肯定不在他身上。他臨走之前,肯定把東西放在妥當的地方,所以他現在有恃無恐,任憑二公子動用酷刑,他也是不會說的。」
「那你有什麼辦法?」
「三公子平生所重,其實只有一個秦桑。如果我們可以挾制秦桑,不愁他不說。」
「可是現在秦桑只怕已經到了昌鄴,高佩德素來對老頭子忠心耿耿,未必會買我的帳,老實把人交出來。這個閔紅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讓她把秦桑帶來,她竟然把秦桑送走,我要是不剝了她的皮,我也不姓易。」
潘健遲似乎稍稍意外,說道:「原來閔小姐也是二公子的人?」
易連慎「哼」了一聲,說道:「她算什麼我的人,我把她放到老三身邊,原來指望著她能成一步好棋,結果她反倒跟老三沆瀣一氣。盡做些吃裡爬外的事情,這賤人,我遲早一槍崩了她。你說,東西會不會在她那裡?」
潘健遲想了想,說道:「我知道她拿過秦桑一樣東西,但不知道那樣東西是不是。」
易連慎搖了搖頭,說道:「東西絕不會交給秦桑,老三的性子我知道,他越是待見秦桑,越不會把東西給她,怕給她招禍。我這個三弟,為人精細聰明,就是有點太痴心。連老大都知道押住秦桑要挾他,所以他不會把東西給秦桑。」
「那就還有個法子,叫高佩德拿秦桑來換易連愷,高帥深受易帥之恩,必然肯答應交換。到時候只要秦桑在二公子手裡,若有所命,三公子不敢不從。」
「你不是與秦桑有舊?」易連慎笑了笑,「怎麼出這樣的主意,豈不是半分憐香惜玉之心都沒有?」
潘健遲道:「大丈夫行事,哪能講究兒女私情。為了大局著想,只好犧牲她了。」
易連慎望著他半晌,見他神色坦然,才說道:「你們這些人,真是讓我鬧不懂。」他又搖搖頭,說,「你這主意無趣,易連愷如果真不想活了,誰也攔不住他,只怕還沒有換,他就已經死了。」
潘健遲微微一笑:「計若是用得巧,也不怕易連愷不中圈套。再說高帥所重,唯有易連愷,秦桑對其來說,實在是無足輕重。況且高帥乃是大帥多年的舊部,如果二公子以誠相待,說不定他反而會拋棄成見,助二公子一臂之力。」
「你有什麼法子讓高佩德肯幫著我?當初在符遠城中,老父病危,他都不肯幫我,要不是慕容宸號稱要過江南下,他說不定調兵就殺到符遠來了。」易連慎說道,「這個老頑固,也不知道老三許了他什麼好處,竟然讓他忠心耿耿。要說他是父帥的舊部,我和老三的事情,他應該不偏不倚才對。」
潘健遲淡淡地道:「二公子,恕我說句不中聽的話,只怕大帥還有什麼手諭之類的東西曾經給過高帥,不然高帥也不至於這般厚此薄彼。二公子亦是大帥之子,又在軍中多年,易連愷黃口小兒,雖多得高帥照拂,但誰都曉得,易連愷不是領軍的將才。依照常理,二公子這般籠絡,他就算不偏幫二公子,也會做出一碗水端平的樣子。既然高帥執意與二公子為難,那肯定是因為大帥曾經有過吩咐,不教他與二公子交結往來。」
易連慎沉吟道:「這麼一說,倒還有幾分道理。要說老頭子偏心老三,那也不是一件兩件事情。不過事到如今,那樣東西不找出來,我心裡著實不踏實。」
潘健遲道:「易連愷如今是二公子的階下囚,我倒有個主意,就是不知道二公子願不願意聽一聽我的拙見。」
易連慎含笑道:「你但說便是。」
潘健遲說道:「既然東西不在易連愷身上,二公子不妨來個『捉放曹』,唱上一出將計就計的好戲。」
易連慎眯起眼睛,慢慢地道:「你是說……」
「要不放了三公子,怎麼找得出那樣要緊的東西?」潘健遲說道,「易連愷性格孤僻,天性多疑,並無一個實質上的親信,不然也不會被大少爺輕而易舉就得了計去。依在下愚見,東西定不會交給閔紅玉。他這樣的孤家寡人,最最狡兔三窟,萬萬放心不下將東西交給旁人,以我之見,東西既不會在閔姑娘手中,更不會在秦桑那裡,二公子不妨將計就計,假意中計,讓易連愷逃了去。他一旦脫身,必然會想法子取走那件要緊東西,二公子再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贓並獲,也非難事。再者,亦可以試一試閔紅玉,東西到底在不在她那裡,這般一試便知,亦算是一舉兩得。」
易連慎道:「你這主意不錯,不過到底怎麼樣才叫『捉放曹』?」
潘健遲便三言並作兩語,將全盤計劃托出,告訴易連慎。易連慎聽後,只是沉吟不語,並不置可否。潘健遲見他如此,便問道:「二公子不相信我?」
「一個連自己所愛之人都可以出賣的人,我當然不相信。」易連慎淡淡地說,「姓潘的,你演戲演過了頭,回去牢里好好待著吧。」
潘健遲再不多說,知道說也無用。轉身推開門,跟著衛兵仍舊回到牢里,進門才發現,閔紅玉竟然也在屋子裡,只不過她遠遠站在炕前,眼睛紅紅的,倒似哭過一般。潘健遲雖然與她相交不久,卻知道她性情堅韌,是輕易不會哭泣的那種女子,不由微覺詫異。他看見易連愷和衣睡在炕上,雙目微閉,呼吸急促——因為受了極重的內傷,所以他每次呼吸,都是這樣吃力,也不知道睡著了沒有。
於是潘健遲便向閔紅玉微微點一點頭,問:「閔小姐,你怎麼來啦?」
閔紅玉將足一頓,說道:「你願意死在這裡,就死在這裡吧。我拿那東西換十萬銀元,下半輩子哪怕揮金如土,也盡夠我過的了。」
易連愷似乎恍然未聞,潘健遲也不多說,閔紅玉咬一咬牙,向潘健遲道:「他是不想活了,你跟不跟我走?」
潘健遲只作不解:「走到哪裡去?」
「我原本是打算我們三個人全身而退,看來是不成啦。」閔紅玉鎮定了些,抽出手絹拭了拭眼角,說道,「他既然不想活了,你跟我遠走高飛吧。」
潘健遲說道:「這裡四面高牆,如何能遠走高飛?」
閔紅玉道:「我與易連慎談妥了,他放我們倆走,等我們到了安全的地方,我就將東西放在哪裡告訴他。」
「蠢物!」睡在那裡的易連愷終於開口,聲音低沉無力,卻十分清楚。閔紅玉笑了笑:「你以為我做不到嗎?我到了外國使館,就拍電報給他,告訴他去哪裡取。」
潘健遲道:「易連慎不會信你。」
「可是他把我們關在這裡,也照樣拿不到東西。眼看李重年攻入符遠,他要再不行動,可就來不及了。」
易連愷閉著眼睛,似睡非睡,並不說話,似乎對他身邊二人之語絲毫不放在心上。閔紅玉看到他這般模樣,不由得心中惱怒,頓足道:「你便睡死在這裡好了!」轉身向窗外大聲道,「來人啊!」
只聽腳步聲響,不一會兒便出現一個獄卒,說是獄卒,自然仍舊是尋常衛兵打扮,站在那裡恭敬地問:「閔小姐有什麼吩咐?」閔紅玉說道:「我肚子餓了,開一桌上好的宴席來。」
那衛兵問:「是送到小姐房裡去嗎?」
閔紅玉說道:「就送到這裡來。」
那衛兵答應了一聲自去了,過了半個鐘頭的樣子,果然又折返回來。這次來的時候後頭跟著兩個廚子模樣的人,手裡提著提盒之物,那衛兵便將中間的炕桌上鋪上桌布,兩個廚子打開提盒,將一樣樣的冷熱菜餚擺出來,除了四個涼碟,四樣乾果之外,還有好幾樣熱菜,並一大碗高麗參燉的雞湯。那衛兵道:「廚房說,還有魚翅因為要紅燒的緣故,所以過一會兒才能送過來。請小姐先吃著。」
閔紅玉點一點頭,那廚子安下牙箸,輕巧地擱在一隻白瓷筷架上,這才拿著空提盒退下去。
閔紅玉也不客氣,先拿碗盛了一碗湯,說道:「先吃,吃飽了咱們再從長計議。」
潘健遲見她這般做派,倒也不奇怪,雖然與她相識並不久,但知道她就是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只見她推了推易連愷,說道:「真這般做作不成?你要不好好吃飽飯,哪裡有力氣跟你那二哥鬥智鬥勇?」
易連愷並不理她,仍舊臉朝著內里,似乎是睡著了。閔紅玉見他這樣子,便「哼」了一聲,拿起勺子來,自己嘗了一口那雞湯,說道:「這個真不錯。」又招呼潘健遲,「潘副官,聽說他中午把飯菜都砸了,害你也餓肚子,坐下來吃點東西墊墊飢。」
潘健遲猶未答話,閔紅玉已經落筷如風,將所有的菜餚都夾著嘗了一遍,說道:「好了,我都先吃了,哪怕有毒呢,也先毒死我。」
潘健遲見她這樣子,方才慢慢說道:「二公子不會下毒的。」
閔紅玉拿筷子點住一盤餚肉,含笑道:「是啊,就算他要下毒,只怕也只想毒死我一個呢。」
她言笑晏晏,似乎不再生氣,一邊說話,一邊喝湯。又過了一會兒,廚房送了魚翅來,閔紅玉倒了一碟醋,又挾了魚翅浸了,贊道:「這裡的紅燒翅做得真真不錯,不過就是泡發的時間不夠,還有點欠火候。」
她一邊說一邊吃,可是易、潘二人都不答話。閔紅玉最後推開碗碟,說道:「我可吃飽了。」
潘健遲略略苦笑,而易連愷仍舊一動不動睡在那裡,似乎對身邊事渾然不覺。閔紅玉見他始終無動於衷,不由得氣惱,說道:「你這個人簡直太不識時務了,如今身陷囹圄,除了我之外,哪裡有人會來救你?」
易連愷此時方才「哼」了一聲,連眼睛都懶得睜開,卻慢慢說道:「你哪裡是來救人,分明是來害人。」
閔紅玉見他肯搭腔,終於不再默不做聲,便已經十分欣喜,說道:「自然是來救你的,不信你問潘副官。」
易連愷說了這麼一句話,卻再也不搭理她。閔紅玉想盡千方百計,仍舊得不到他隻言片語,只得悻悻而去。
她離去之後,獄卒進來收拾桌子,潘健遲坐在炕上,見他們仍舊用食盒將家什裝了出去,收拾整齊了,重新將門鎖上。聽到門上鎖的聲音,潘健遲一動未動,而易連愷亦睡在那裡,呼吸均勻,似乎是睡著了。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潘健遲跳下炕去,往屋外張望,只見院中衛兵走動,巡邏的甚是森嚴,可是大約易連愷被關押了多日,抑或易連慎有過嚴令,所以亦沒有人往這屋內窗中多看一眼,只是認真巡防而已。
潘健遲輕輕咳嗽了一聲,易連愷眼珠微微一動,可是並沒有睜開眼睛。潘健遲又輕聲叫了聲「三公子」。易連愷仍舊不為之所動,潘健遲心下甚急,將適才藏起的東西慢慢推到易連愷手邊,易連愷手指一顫,忽然就睜了雙眼。嘴唇似乎都未嘗翕動,聲音更是低不可聞:「哪裡來的?」
潘健遲只說:「剛才。」
易連愷這才明白適才閔紅玉那場做派,原來是為著要將此物趁人不備交給潘健遲。他看了眼那黑沉沉的槍膛,搖了搖頭,說道:「這女人。」
潘健遲不知他是何意,只裝作想要休息,也在炕邊躺下,正躺在易連愷對面,壓低了聲音道:「公子爺,咱們想法子闖出去吧。困在這裡是個死,闖出去說不定能有一分勝算。」
易連愷並不搭話,只將那支小小的駁殼槍往他手邊一推,潘健遲心中焦急,說道:「公子爺,事不宜遲。再不走易連慎不知道還有什麼酷刑,咱們走吧。」
易連愷仍舊不語,潘健遲低語:「公子爺旁的不想,只想一想少奶奶,她還在等著您。」
易連愷這才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走不了。」
潘健遲低聲道:「不試怎麼知道?咱們將門騙開,就此闖出去,這院子裡的地勢我進來的時候留心察看過,雖然牆高,但是易連慎住的地方,離這裡隔了好幾層,等他們衝過來,咱們說不定到了後門。」
易連愷仍舊不語,潘健遲道:「公子爺素來果毅決斷,為何如今猶豫不決?」
易連愷仍舊不語,潘健遲不由得急了:「公子爺,再不走可真的走不了了。」
易連愷哼了一聲,似乎傷口疼痛。潘健遲不由分說,大聲叫道:「快來人啊!公子爺暈過去了!」他連叫了兩聲,只見外面腳步聲匆忙,湧進來三個人,為首的正是適才送飯來的獄卒,那人見易連愷睡在炕上一動不動,以為他真的暈過去了,於是搶上來查看。
他剛剛走到炕邊,還沒俯下身去,只覺腰上一硬,錯愕間不由得一愣,就這麼電光火石的一剎那,易連愷已經一躍而起,舉起手中鐐銬,狠狠往他頭上砸去。那鐐銬全是鑄鐵所制,十分沉重,這下子頓時血流滿面,「咕咚」一聲就倒在了地上。而另兩名士兵還未及呼喊,潘健遲抬起手來,「砰砰」兩槍,一槍一個撂倒。易連愷抓起那兩人手中的兩桿長槍,潘健遲拿了獄卒的另一桿毛瑟槍,拉開虛掩的門,搶先闖了出去。
外面院中巡邏的衛兵聽到槍聲,早知道不妙,紛紛朝這邊奔過來。但潘健遲槍法精妙,一槍一個點射,沖在前面的數人倒斃,其餘的人頓時生了怯意,四散開來尋找掩體。
潘健遲知道易連愷雙腕皆傷,無法端槍瞄準,所以率先沖在前頭。兩個人隱身在廊柱之後,他手槍中的子彈已經用盡,便回手別在腰間,端起長槍拉好槍栓,向易連愷丟了個眼色。
易連愷雖然從來沒有與他配合過,但卻難得立時就明白他的意思。他雖然雙腕無力,開槍不准,可是端起槍來胡亂射擊,只驚得餘下的衛兵大氣也不敢出,只聽彈殼飛濺,「嘣嘣」亂響,不停地落在地上。
潘健遲在他開槍的時候,早就就地一個滾兒,翻到了走廊的另一邊,借著柱子的掩護,一槍一個,又打死了好幾個人。他槍法精準,餘下還有兩個人噤若寒蟬,抱頭縮在窗後,卻是再也不敢冒險探身出來開槍。就這麼一會兒工夫,易連愷已經抓住機會衝過去。潘健遲一槍擊碎了院門上的鎖,和易連愷一起直闖了出去。
他們兩個剛剛出院門,只擔心遇上大隊的衛兵,結果方走了幾步路,忽然聽見西北角一片喧譁,有人大叫「彈藥庫失火啦」!只見檐頭濃煙滾滾,不停地有稀疏的槍聲響起,向西一望,一大片黑沉沉的屋宇都被煙霧籠罩起來。火勢看起來不小,他們這樣闖出來也沒遇見多少人,想必其他人都去彈藥庫救火了,而縱然有人聽到這邊槍響,也不及過來察看。
他們趁亂一直向後走,走廊里偶爾遇見幾個衛兵,都被潘健遲一槍一個撂倒,反揀了不少槍枝彈藥。這裡都是易連慎帶出來的親隨,裝配齊全,武器精良。潘健遲背了好幾條槍,更掛了幾條子彈袋,而易連愷只揀了兩條槍,十分沉著地跟在他身後。
潘健遲雖然不清楚院中地形,但知道這種宅院,往後去一定會有後門,所以與易連愷一起穿過重重院落。且戰且走。剛到後院附近,忽然聽到「砰」一聲巨響,震得地面似乎也震了幾震,那屋子外面裝的玻璃窗子「咣啷啷」亂響,而屋頂上的瓦掉下來好幾塊,「噼里啪啦」砸在地上,甚是令人心驚。潘健遲知道必然是彈藥庫爆炸了,他不知道那彈藥庫存了有多少子彈*,想必這樣的爆炸還會有多次,所以更不遲疑,只是催促易連愷:「快走。」
易連愷看見西北面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似乎連房子都塌了好幾間,卻略一沉吟,問道:「是閔紅玉嗎?」
潘健遲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他們倆都只怕夜長夢多,所以徑直用槍轟開後院的鐵鎖,潘健遲匆匆向外一望,見巷中無人,便推門回身向易連愷招了招手。
時近黃昏,城中聽得槍聲爆炸聲,早就商鋪上板,行人斷絕。這裡本來就是軍事重鎮,更兼連年戰事,所以老百姓養就一種謹小慎微的習慣,一聽到槍聲就關門閉戶,鎖家不出。所以他們一直穿過巷子,只見街頭空蕩蕩的,並無一人一車。
潘健遲心中焦急,知道鎮寒關地方狹小,又處於兩山山隘之間,若是易連慎回過神來緊閉關門,他們困在城中,便是插翅難飛,所以眼下之計,唯有闖出關去。可是街頭並無一馬一車,怎麼樣闖關,可真是一籌莫展。正在尋思的時候,易連愷突然咳嗽一聲,身子微晃。他本來端著長槍,幸好長槍拄地,才沒有跌倒。潘健遲連忙扶了他一把,只見易連愷一手捂著嘴,卻勉力搖了搖頭,似乎在示意自己沒事。潘健遲知道他身上有傷,料想他跟著自己這樣闖出來,已經精疲力盡。他心下焦急,想著要到何處去尋個車馬才好,正這樣盤算著,忽然聽到汽車喇叭一響,看著一輛軍用的吉普車,飛一般地朝著他們衝過來。
潘健遲以為是易連慎的下屬,所以一手攙著易連愷,另一隻手將槍一頓,「咔嚓」一聲子彈上膛,便要隔著擋風玻璃擊斃開車的人,將車奪過來。那車子直衝過來,速度似乎一點兒也沒減,仿佛想將他們撞死在當地。潘健遲單手端槍不穩,所以眼見著車子直衝過來亦不慌張,只待更近一點便開槍射擊。只見車子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近得幾乎連開車人的臉都快要看清楚了。那開車的人卻突然剎車,只聽輪胎「吱」地一響,已經硬生生將汽車停下來。那人探身出來,叫道:「快上來!」
竟然是閔紅玉。她穿了一身易連慎軍中的服裝,潘健遲幾乎沒能認出來。直到聽到她的聲音,才怔了一下。閔紅玉跳下車來,將他們扔在地上的一桿槍拾起來,潘健遲連忙扶了易連愷上車,閔紅玉隨手將那桿槍放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然後發動車子,將汽車掉轉了一個方向,直接向城門關開去。
潘健遲見她開車的動作十分流利,不由得道:「你竟然會開車?」想想這句話似乎十分不敬,便又添了一句,「你怎麼來啦?」
閔紅玉笑了一聲,說道:「只為一點慈悲心,未見公子到來臨。」因為這齣京戲大紅大紫,這句唱詞更是家喻戶曉,雖然潘健遲不怎麼看戲,也知道這是《能仁寺》中的唱段,原是十三妹見安公子被誑去黑風崗,所以急急追上去,想要救他一命的唱詞。此時潘健遲聽她還有心思唱戲,料必她是胸有成竹,於是說道:「你今天大展手腳,倒真是做得十三妹。」
閔紅玉笑道:「得啦,出得城去才算是事成了一半,還有一半,得咱們三人盡行走脫了,才算是真成了呢。」
她駕駛著汽車直奔城關,遠遠看到關隘前置的鐵蒺藜,便略減了車速。將車窗上的玻璃搖下一半,伸出手來揮著一個綠色的派司,遠遠就衝著那哨卡的衛兵嚷:「快快開卡!城中混進來奸細放火,我奉司令之命令,出城去求助友軍!」
那關卡上的哨兵早就聽到彈藥庫爆炸之聲,更兼看到城防司令部的屋子冒出滾滾濃煙。所以再不疑心有他,立時就搬開了鐵蒺藜,放他們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