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頁
待舟中更無旁人,顧炎武等這才又再申謝當年相救的大德。韋小寶謙遜一番,跟著說起吳六奇和陳近南先後遭害的經過,眾人相對唏噓不已。
顧炎武道:「江湖上流言紛紛,都說韋香主貪圖富貴,戕師求榮。呂兄、查兄和兄弟幾人,卻知決計不確。想我們三人和韋香主素不相識,韋香主竟肯甘冒奇險,殺了吳之榮那廝,救得我們性命,以這般義薄雲天的性情,怎能去殺害恩師?」
查繼佐道:「我們聽江湖上朋友說起此事的時候,總是竭力為韋香主分辯。他們卻說,韃子皇帝聖旨中都這樣說,難道還有假的?可是韋香主身在曹營心在漢,種種作為也不能跟外人明言。自來英雄豪傑,均須任勞任怨。以周公大聖大賢,尚有管蔡之流言,何況旁人?因此韋香主也不必放在心上。」韋小寶聽不懂他說什麼周公管蔡,只有唯唯諾諾。
呂留良道:「韋香主苦心孤詣,謀幹大事,原也不必在這時求天下人諒解。只要最後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出來,大家自會明白先前是錯怪了你。」
韋小寶心想:「我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做出來?啊喲,不好,他們又是來勸我行刺皇上。怎麼跟他們來個推三阻四、推五阻六才好?我得先把門兒給閂上了。」說道:「兄弟本事是沒有的,學問更加沒有,做出事來,總是兩面不討好。兄弟灰心得很,這次是告老還鄉,以後是什麼事都不幹了。」
呂毅中見他年紀比自己還小著一兩歲,居然說什麼「告老還鄉」,忍不住「嗤」的一聲,笑了出來,顧炎武等也都覺得好笑,相顧莞爾。
黃梨洲微笑道:「韋香主英雄年少,前途不可限量。無知之徒的一時誤會,那也不必計較。」韋小寶道:「這個較是要計一計的。黃先生,你做了一部好書,叫做……叫做明……明阿姨什麼什麼花花綠綠的?」黃梨洲大為奇怪:「這人目不識丁,怎會知道我這部書?」說道:「是《明夷待訪錄》。」韋小寶道:「是了,是了。你這部書中講到有個美貌姑娘,叫做明明阿姨嗎?又有許多話痛罵皇帝的,是不是?」
黃梨洲等都吃了一驚,均想:「連這人都知道了,只怕又是一場大大的文字獄。」
顧炎武道:「也不是罵皇帝。黃兄這部著作見解精闢,說明為君之道,該當如何。」
韋小寶道:「是啊。皇上這些日子中天天讀黃先生這部書,不住贊你做得好,呱呱叫,說不定要請你去做狀元,做宰相。」黃梨洲道:「韋香主取笑了,哪有此事?」韋小寶於是將康熙如何大讚《明夷待訪錄》一事說了,眾人這才放心。黃梨洲道:「原來韃子皇帝倒也能分辨是非。」
韋小寶趁機說道:「是啊。小皇帝說,他雖不是鳥生魚湯,但跟明朝那些皇帝比較,也不見得差勁了,說不定還好些。他做皇帝,天下百姓的日子,就過得比明朝的時候好。不過做人嘛,總歸愛自稱自贊,兄弟沒學問,沒見識,也不知道他的話對不對。」
顧查黃呂四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想起了明朝各朝的皇帝,自開國的明太祖直至末代皇帝崇禎,若不是殘忍暴虐,便是昏庸糊塗,比之康熙,人人天差地遠。他四人是當代大儒,熟知史事,不願抹煞了良心說話,不由得都默默點頭。
韋小寶道:「所以啊。皇帝不太壞,天地會眾兄弟更是好的。皇帝要我去滅了天地會,我決計不干。天地會眾兄弟要我去行刺皇帝,我也決計不干。結果兩邊都怪我,兄弟左思右想,只好告老還鄉了。」
顧炎武道:「韋香主,我們這次來,不是要你行刺皇帝。」韋小寶喜道:「那好得很,只要不是行刺皇帝,別的事情兄弟義不容辭。不知四位老先生、兩位小先生有什麼吩咐?」顧炎武推開船窗,向外眺望,但見四下里一片寂靜,回過頭來,說道:「我們來勸韋香主自己做皇帝!」
桌球一聲,韋小寶手裡的茶碗掉在地下,摔得粉碎,他大吃一驚,說道:「這……這不是開玩笑嗎?」
查繼佐道:「決不是開玩笑。我們幾人計議了幾個月,都覺大明氣數已盡,天下百姓已不歸心於前明。實在是前明的歷朝皇帝把百姓害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韃子占了我們漢家江山,要天下漢人剃頭結辮,改服夷狄衣冠,這口氣總咽不下去。韋香主手綰兵符,又得韃子皇帝信任,只要高舉義旗,自立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風景從。」
韋小寶兀自驚魂不定,連連搖手,道:「我……我沒這個福分,也做不來皇帝。」
顧炎武道:「韋香主為人仗義,福澤更深厚之極。環顧天下,若不是你來做皇帝,漢人之中更沒第二個有這福氣了。」
呂留良道:「我們漢人比滿洲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們一個,哪有不勝之理?當日吳三桂起事,只因他是斷送大明江山的大漢奸,天下漢人個個對他切齒痛恨,這才不能成功。韋香主天與人歸,最近平了羅剎,為中國立下不世奇功,聲望之隆,如日中天。只要韋香主一點頭,我們便去聯絡江湖好漢,共圖大事。顧先生在江湖上德高望重,他說出來的話,人人都會聽的。」
韋小寶的心怦怦亂跳,他做夢也想不到竟會有人來勸他做皇帝,呆了半晌,才道:「我是小流氓出身,拿手的本事只是罵人賭錢,做了將軍大官,別人心裡已然不服,哪裡還能做皇帝?這真命天子,是要天大福氣的,我的八字不對,算命先生算過了,我要是做了皇帝,那就活不了三天。」
顧炎武道:「江湖上流言紛紛,都說韋香主貪圖富貴,戕師求榮。呂兄、查兄和兄弟幾人,卻知決計不確。想我們三人和韋香主素不相識,韋香主竟肯甘冒奇險,殺了吳之榮那廝,救得我們性命,以這般義薄雲天的性情,怎能去殺害恩師?」
查繼佐道:「我們聽江湖上朋友說起此事的時候,總是竭力為韋香主分辯。他們卻說,韃子皇帝聖旨中都這樣說,難道還有假的?可是韋香主身在曹營心在漢,種種作為也不能跟外人明言。自來英雄豪傑,均須任勞任怨。以周公大聖大賢,尚有管蔡之流言,何況旁人?因此韋香主也不必放在心上。」韋小寶聽不懂他說什麼周公管蔡,只有唯唯諾諾。
呂留良道:「韋香主苦心孤詣,謀幹大事,原也不必在這時求天下人諒解。只要最後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出來,大家自會明白先前是錯怪了你。」
韋小寶心想:「我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做出來?啊喲,不好,他們又是來勸我行刺皇上。怎麼跟他們來個推三阻四、推五阻六才好?我得先把門兒給閂上了。」說道:「兄弟本事是沒有的,學問更加沒有,做出事來,總是兩面不討好。兄弟灰心得很,這次是告老還鄉,以後是什麼事都不幹了。」
呂毅中見他年紀比自己還小著一兩歲,居然說什麼「告老還鄉」,忍不住「嗤」的一聲,笑了出來,顧炎武等也都覺得好笑,相顧莞爾。
黃梨洲微笑道:「韋香主英雄年少,前途不可限量。無知之徒的一時誤會,那也不必計較。」韋小寶道:「這個較是要計一計的。黃先生,你做了一部好書,叫做……叫做明……明阿姨什麼什麼花花綠綠的?」黃梨洲大為奇怪:「這人目不識丁,怎會知道我這部書?」說道:「是《明夷待訪錄》。」韋小寶道:「是了,是了。你這部書中講到有個美貌姑娘,叫做明明阿姨嗎?又有許多話痛罵皇帝的,是不是?」
黃梨洲等都吃了一驚,均想:「連這人都知道了,只怕又是一場大大的文字獄。」
顧炎武道:「也不是罵皇帝。黃兄這部著作見解精闢,說明為君之道,該當如何。」
韋小寶道:「是啊。皇上這些日子中天天讀黃先生這部書,不住贊你做得好,呱呱叫,說不定要請你去做狀元,做宰相。」黃梨洲道:「韋香主取笑了,哪有此事?」韋小寶於是將康熙如何大讚《明夷待訪錄》一事說了,眾人這才放心。黃梨洲道:「原來韃子皇帝倒也能分辨是非。」
韋小寶趁機說道:「是啊。小皇帝說,他雖不是鳥生魚湯,但跟明朝那些皇帝比較,也不見得差勁了,說不定還好些。他做皇帝,天下百姓的日子,就過得比明朝的時候好。不過做人嘛,總歸愛自稱自贊,兄弟沒學問,沒見識,也不知道他的話對不對。」
顧查黃呂四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想起了明朝各朝的皇帝,自開國的明太祖直至末代皇帝崇禎,若不是殘忍暴虐,便是昏庸糊塗,比之康熙,人人天差地遠。他四人是當代大儒,熟知史事,不願抹煞了良心說話,不由得都默默點頭。
韋小寶道:「所以啊。皇帝不太壞,天地會眾兄弟更是好的。皇帝要我去滅了天地會,我決計不干。天地會眾兄弟要我去行刺皇帝,我也決計不干。結果兩邊都怪我,兄弟左思右想,只好告老還鄉了。」
顧炎武道:「韋香主,我們這次來,不是要你行刺皇帝。」韋小寶喜道:「那好得很,只要不是行刺皇帝,別的事情兄弟義不容辭。不知四位老先生、兩位小先生有什麼吩咐?」顧炎武推開船窗,向外眺望,但見四下里一片寂靜,回過頭來,說道:「我們來勸韋香主自己做皇帝!」
桌球一聲,韋小寶手裡的茶碗掉在地下,摔得粉碎,他大吃一驚,說道:「這……這不是開玩笑嗎?」
查繼佐道:「決不是開玩笑。我們幾人計議了幾個月,都覺大明氣數已盡,天下百姓已不歸心於前明。實在是前明的歷朝皇帝把百姓害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韃子占了我們漢家江山,要天下漢人剃頭結辮,改服夷狄衣冠,這口氣總咽不下去。韋香主手綰兵符,又得韃子皇帝信任,只要高舉義旗,自立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風景從。」
韋小寶兀自驚魂不定,連連搖手,道:「我……我沒這個福分,也做不來皇帝。」
顧炎武道:「韋香主為人仗義,福澤更深厚之極。環顧天下,若不是你來做皇帝,漢人之中更沒第二個有這福氣了。」
呂留良道:「我們漢人比滿洲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們一個,哪有不勝之理?當日吳三桂起事,只因他是斷送大明江山的大漢奸,天下漢人個個對他切齒痛恨,這才不能成功。韋香主天與人歸,最近平了羅剎,為中國立下不世奇功,聲望之隆,如日中天。只要韋香主一點頭,我們便去聯絡江湖好漢,共圖大事。顧先生在江湖上德高望重,他說出來的話,人人都會聽的。」
韋小寶的心怦怦亂跳,他做夢也想不到竟會有人來勸他做皇帝,呆了半晌,才道:「我是小流氓出身,拿手的本事只是罵人賭錢,做了將軍大官,別人心裡已然不服,哪裡還能做皇帝?這真命天子,是要天大福氣的,我的八字不對,算命先生算過了,我要是做了皇帝,那就活不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