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段時間也拜訪了不少客戶,不是了解情況觀望的,就是找人聊天的,有誠意的還真不多。

  我一進門,就看見她將頭埋在零亂的辦公桌上,髮絲有些蓬亂。

  見我來了,她抬起頭,我看見了一張憔悴而未經任何修飾的臉,我的第一感覺是,她遇到不好的事情了,上次見她時還是相當注重儀表的一個人。

  她帶我進了洽談室,還小心地關緊了門,然後黯然地坐在了我的對面,臉色陰沉。

  見她不說話,我也不能任憑氣氛這麼尷尬下去,於是小心地問:“陳姐,身體不舒服嗎?”

  只見她“刷”地一下,瞬間淚崩。

  我嚇了一跳,忙遞上紙巾,“陳姐,對不起,是我太冒失了,讓您傷心了。”

  她全然不理我的道歉,甚至不顧我的存在,接過紙巾掩面大哭,直到我的一包紙巾都用光了,她才停止了哭泣。

  “不好意思,為難你了,不關你的事。”她抬起紅腫的眼睛對我說。

  我有些懵,不知她到底怎麼了,只好充當知心姐姐的角色,“陳姐,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就說出來吧,悶在心裡會生病的。”

  “我離婚了。”她說著淚水又止不住。

  我去,又一個離婚的女人,我的心倏地下墜。

  那天看微博上報導說據最新統計,明海市的離婚率高達33%,看到這個數字,還是相當驚訝的。

  原來街上匆匆而過的人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經過離婚之痛的。

  我只是他們中間普普通通的一員,並不見得是最不幸的那個,這樣想來,心內的結也就沒那麼緊了。

  “他出軌了,找了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被發現後屢教不改,像中了邪似的,我實在忍無可忍,就提出了離婚。”陳女士說得聲淚俱下。

  我又何嘗好受?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一句著名的話是這樣說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而此刻我卻覺得不幸的家庭也會驚人的相似,起碼我和陳丹青的不幸就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陳姐,既然他不懂得珍惜,那就隨他去好了,前面還有更好的人生在等著我們。”我勸慰道。

  陳丹青把用過的紙巾全部丟進紙簍,“你懂什麼?他拍拍屁股走了,可憐我那剛滿四歲的兒子,還整天找爸爸,我能怎麼辦?說他爸是個壞人,被別的女人勾引跑了嗎?”

  田書芳說過,儘量不要和客戶發生正面衝突,除非這個客戶你決定丟掉了,雖然陳丹青的態度非常不好,而且這件事與我無關,但我忍住了,沒有掉頭走開。

  我能夠體諒她此刻的心情,我當時剛離婚時也是瘋了一樣,到寧欣怡家裡大鬧了一場。

  當然,我也解決不了她的問題,只能默默地傾聽著她的訴說。我想她找我來,也就是找人來說說,心裡痛快一下,也沒指望我能為她解決什麼困難。

  之所以找我的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我是個陌生的人,她大可以隨意傾吐,不像對熟人,說了又怕人笑話,尤其是她們這些寫字間裡的白領,很要面子的。

  我猜想,這大概也是她最後一次見我吧?無妨,我只當自己是個一次性的垃圾桶好了,如果我坐在這個位置,能夠讓她疏解一些心結,我也算功德一件了。

  “小愛,你是不知道,他太過分了,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因為事情辦得順利,提前回到家裡,進門時竟發現他把那個小三兒領到了家裡,那場面……我真的沒有形容。”陳丹青繼續倒著她的苦水。

  而對面的我,聽到這裡,潸然淚下竟不自知。

  陳丹青見狀,意外地問:“你怎麼了?小愛。”

  我微笑著說:“沒事,陳姐,我只是覺得我們或許真的有緣,聽你的遭遇就像重複自己的經歷。”

  “什麼?你也因老公有外遇離婚了?”陳丹青一把抓住我的手。

  我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是前夫,三個月前,他和我十年的閨蜜好上了。”

  陳丹青的眼裡由方才的悲傷轉為驚訝,“真的?那你不生氣嗎?”

  我儘量保持著笑容,“生氣只能讓自己變老變醜,而生活還得繼續。”

  陳丹青一下摟住我的肩,“對不起,我不應該對你說這些,讓你跟著我傷心了,原來我們都是遇到了渣男的離婚女人,之前我真的沒想到會是這樣。”

  “沒關係,陳姐,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一段低谷,但你這麼優秀,工作能力這麼強,會生活得很好,也一定會遇到你的真命天子的。”我安慰著陳丹青,心裡也著實這樣想的。

  “你也很棒,小愛,你真堅強,我真沒看出來,你也是剛剛從婚姻的傷痛中走出來,以後我要多跟你接觸,吸收正能量。”陳丹青轉身給我接了一杯水,遞到我手裡。

  我淡淡一笑,心裡慚愧,“我哪裡棒?這個月的業績還沒影呢。”

  “還差多少?我買。”陳丹青直接把銀行卡取了出來。

  我連忙擺手,“不行,陳姐,我不能在你不認可的情況下收人情保單。”

  陳丹青把銀行卡推到了我面前,“誰說我不認可?我算看明白了,這年頭男人是靠不住了,還不如給自己買份保險,誰也搶不走,最靠譜。”

  卷一 第69章 居安思危

  這就成交了?

  我手裡拿著陳丹青簽過字的保單,檢查了好幾遍,生怕出什麼差錯,再節外生枝。

  陳丹青還不住地誇我辦事認真,我卻實話實說,告訴她自己做這份工作才不久,業務不太熟練,所以馬虎不得。

  陳丹青笑了,“小愛,你和其他保險推銷員真不一樣,他們都吹得天花亂隊的,說這個東西有多好,自己的經驗有多豐富,但我都沒有動心,唯獨相信你。”

  我把保單小心地放進文件袋,給她一個淺笑,“所以說我們有緣呢。”

  她拍拍我的肩,“你好好做,如果我周圍有人要買保險,一定找你。”

  這就是培訓中所說的轉介紹。其實陌生拜訪只是一種沒有客戶來源時的補充辦法,而壽險銷售的最終成功一定來源於轉介紹。

  轉介紹的成功率是相當高的,因為這些客戶的信任感是來源於介紹人,而不必由我們親自培養,這樣就省去了中間很多的過程以及時間成本,而直接進入成交階段。

  所以,保險銷售員的另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和已經成交的客戶建立良好的服務關係,最好能成為朋友。

  如果他真心認為保險是個好東西,並且也對你足夠信任,那麼他就會為你介紹周邊的朋友,甚至代替你去激發他們的需求和興趣,介紹保險產品。

  試想,如果每個客戶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話,大批優質的新客戶就會源源不斷地找上門來,還會為每個月的業績考核發愁嗎?

  憑藉著陳丹青這一單,我在本月初就完成了當月的考核,並且一舉完成了季度考核,這樣壓力就小了很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