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我快要失去信念準備尋找下一個機會的時候,一個陌生的座機號碼打到我手機上。我帶著三分疑惑三分僥倖接聽了電話,我還幻想著這是通口國企公司另一個號碼。現實沒有任何的娛樂性,我再一次飽嘗失望的滋味。但是這個電話給我帶來一絲慰藉,是九通恆泰鋁業約我前去商量工資待遇以及簽就業協議的通知。

  恆泰鋁業的面試是一個星期前的事情。那天胡亂填完測試題之後,我自知機會渺茫,權當積累面試經驗,壓根沒想過後續簽協議的事項,連該公司電話號碼都給刪了。所以一開始沒認出電話來源。

  雖然不是我心中期盼的結果,好歹是一次工作機會,我決定前去了解情況。下午,我帶著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按約定時間趕到恆泰鋁業,徑直上三樓財務部,再次見到精明幹練的中年婦女孫經理。她給我介紹工作崗位,做成本,一周六天,如果沒有問題,年後開始實習,實習期工資一千,等畢業轉正漲到一千五,有社保,加班不計加班工資,月末酌情補發獎金。

  對於成本崗位,我也略有了解,因為涉及原料、產量、半成品、損耗等等方面的數據統計,工作時間往往需要與生產加工同步,加班乃是家常便飯。所開工資條件處於九通市應屆畢業生普通水平,我比誰都清楚自己專業實力,這一點並無異議。他們公司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考慮最後選擇我,自然不是因為我在眾多應聘者當中一枝獨秀,否則不會耽誤一個多星期時間。其間應該發生過許多轉折性的變化,機緣巧合之下最後他們把目光定在我身上。只是加班時間不計工資,僅僅補發一點象徵性的獎金,讓人難以接受。

  在我猶豫不決的當口,口袋裡的手機突然響起,我本來準備隨手掛掉,低眼一瞟屏幕,看見是通口那家國企的號碼。心中一喜,鼻子發酸,淚水差點滾出來。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我日思夜想的公司終於來電話,雖然晚了幾天,但是時機真的再好不過,之前的焦慮和失望、落魄與迷惘,這一刻都變得那麼的美好。我的夢想快要實現,世紀路步行街,金茂大廈二十六樓,我來了。

  我按下靜音消了鈴聲,對桌對面的孫經理說:“可不可以容我考慮一天。”

  她往後靠了靠,昂了昂下巴說:“好吧。”

  我沒來得及注意她的表情,起身離開座位,快走到辦公室門口迅速接了電話,幸虧電話尚未掛掉。

  對方問我是不是陸皓宇同學。聽聲音我依稀辨別出對方正是那天面試時坐在左首的財務部經理。

  我壓抑住兔奔鹿撞的心平靜地回答了一聲是。

  對方繼續說道:“我們是中鐵大橋集團。陸同學,那天面試的時候,你的表現很不錯,你思維敏捷,見解獨到,我們非常欣賞——”

  我謙虛地說哪裡哪裡,您過獎。心裏面甜絲絲美滋滋,靜候後面好消息。

  “但是,”對方話音一轉,“我們公司選擇員工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考慮,我們最後選擇了另外一位同學,實在遺憾——”

  後面的話我沒聽清,我也不知道自己最後回答了什麼。掛了電話,我已經下到一樓,我朝四周看了半天才明白自己身在何處。

  第二天吃完早餐,從食堂會宿舍的路上我給恆泰鋁業回電話,說我決定接受這份工作,什麼時候簽協議。

  電話那頭孫經理冷冷地說:“陸先生,對不起,成本崗位已經確定了人選。”沒等我反應過來,電話斷了,裡面只剩下嘟嘟的聲音。

  “媽的。”我飛腳踢在路邊凸起的邊沿上,青灰色的磚塊紋絲不動,腳趾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

  苦盡甘來

  經過一個月的尋尋覓覓,班上陸續有人拿到offer。他們每天晚上聚在一起談論自己的公司、薪水和福利待遇。這群人順利找到工作,前程無憂,禁不住志得意滿,談論的時候聲音洪亮,不時爆發出爽朗的鬨笑,讓整棟宿舍樓都充滿了喜悅的氣氛。每當聽聞某位同學簽了名企,大家更是嘖嘖稱讚,齊聲恭賀他從此直步青雲,用不了多久房子票子妻子就全有了。被贊的同學滿臉紅光地謙遜道哪裡哪裡小職員一名就是個干苦工的。我也會送上一些祝福的話,只是內心更添失落。

  秦建一不小心拿到一家大型汽車集團的錄用通知。他對於這份工作機會的獲取概括為實力與運氣的集中體現。一周前他抱著見世面的心態參加這家公司的“科大”宣講會。跑過去一看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宣講會就是該公司派幾個人對著下面上千個學生沒完沒了地吹牛,介紹自己的建廠歷史、技術多先進、資金多雄厚、產品多暢銷、員工多幸福,總之就是把自己公司吹得天上有地上無,要多牛逼有多牛逼。秦建見這幫人越吹越來勁,越吹越噁心,卻遲遲不收簡歷,就準備提早閃人。

  此刻時間已經過去兩個小時。這幫人可能看出下面學生漸漸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於是改為互動環節,讓學生提問,如果提問環節表現突出,可以直接獲得面試機會。這樣一來,下面立即群情激昂,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提問發言。秦建耐著性子又聽了半個小時,這些學生純粹為了表現自己,譁眾取寵,所提的問題帶著對該公司明顯的諂媚。有的說貴公司現在已經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下一步將有怎樣的宏圖大計;有的說我國的小汽車市場即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你們公司是否做好在小汽車領域獨樹一幟的準備。

  學生踴躍舉手發言,主持人拿著話筒四處傳遞。秦建看著滿大廳自娛自樂的人覺得乏味,於是起身準備離開。正巧主持人走在附近,見秦建一米八大高個突然站起來,以為是急著要話筒提問,居然調侃道:“這位同學真是迫不及待啊,竟然直接站起來要發言,好,我們聽聽他有什麼問題。”說著伸腰把話筒遞過去。

  上千雙眼睛齊刷刷地望著自己,有的期待有的羨慕有的不屑有的不忿,不管怎樣,這台階輕易下不去了。眾目睽睽之下,秦建不得不接下話筒,又不能承認自己沒話可說,只是想走人。本來中國大學之間的口水仗歷久不息,同城大學更是相互視作仇敵,為了全國排行榜的名次先後在論壇里爭吵不休,誰也不服誰。今天到場的學生估計哪所學校都有,強敵環伺的場面,一個處理不當,丟人事小,砸自己學校的招牌就難容於天地。

  虧得秦建反應快,略一思索當即提出兩個頗為尖銳的問題:第一,勝敗的決定因素不是誰強而是誰更強。你們剛才介紹的所有情況只能證明自己的優勢,卻無法證明比對手更強大。你們是否透徹分析過每一個競爭對手的優劣長短,然後針對性地制定戰勝它的計劃;第二,當你在思考如何戰勝對手的時候,對手也一定在苦思打敗你的良策,那你如何才能夠一方面讓自己的優勢更優,另一方面又防止對手攻擊你的弱勢呢。

  宣講的人到哪所學校都是吹完牛收了簡歷走人,根本沒想到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只得說:“這位同學問得非常好,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們公司對這一方面當然也有充分的研究,只是設計商業秘密,這裡不便透露,我們有機會到公司詳談。這位同學你可以把簡歷留給我們,我們面試的時候再聊,好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