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連忙把這邊的號碼給了門房,然後坐在那裡等卓越的電話。快十二點了,卓越才打電話過來,聲調親切而激昂:“燕兒,謝謝你關心 ! 我沒事,你們還好吧?”

  “挺好的。我想問問你 --- 你上次說想請黃海來 D 市幫你的,後來你 --- 請了沒有?”

  “沒有,請了也沒用,鋼廠那些傢伙麻木得很,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但現在不同了,我們把北京的慘況一講,就有很多工人願意參加罷工了 ---- ”

  她驚慌地問:“你們 --- 還在 --- 搞 -- ?”

  “當然哪,難道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放棄不搞?他媽的 ! 沒想到政府還真動手了 ---- 真他媽的不是人 --- 竟然敢下令開槍 ! 這個下令的人脫不了干係的,一定會被綁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不過他們這樣干,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現在 38 軍和 27 軍矛盾很大,黨內也是矛盾重重,很可能會搞成軍閥割據 --- 那也比靜坐絕食好百倍 ---- ”

  她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不過她從來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他的那些理想和計劃,她一直都是當男人的誇誇其談來聽了。她把話題轉到她關心的事上:“你沒請黃海到 D 市來?那他 --- 那幾天 --- 不在 D 市?”

  “不在。”他警覺地問,“怎麼啦?”

  她焦急地說:“他 ---- 我聯繫不上他了 --- 他電話打不通 ---- 他也 --- 沒給他 --- 家打 --- 電話 --- 還是那事之前 --- 打了的 --- 後來就沒再打過 --- 他這麼細心的人 --- 出了這麼大的事 --- 他怎麼會 --- 怎麼會不給 --- 我 --- 他家打電話呢?你說他是不是 --- 也 --- ”

  他沉痛地說:“恐怕是凶多吉少 --- ”

  她哭了起來:“姚小萍說你跟北京有聯繫,你能不能找人幫忙打聽一下?我 --- 代替他爸爸媽媽謝謝你了 ---- ”

  “誰說我跟北京有聯繫?我們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我只跟 E 市有聯繫, E 市才跟北京有聯繫,但他們現在忙得很 --- 你叫誰去打聽?死的人成千上萬,如果一個個都叫他們去打聽,他們從哪裡打聽起?”

  她一聽“成千上萬”,知道黃海真的是凶多吉少了,哭著問:“你 --- 能不能看在 --- 我們夫妻一場的份上 --- 找你以前 K 大的熟人 --- 幫忙 --- 到 A 大打聽一下?就算我 --- 求你了 ! ”

  “那邊的大學怕學生鬧事,都放假了,學校早就走空了,我到哪裡去找人打聽?他家裡人呢?他們不管自己的兒子的嗎?怎麼要你來管?”

  她茫然地問:“他家裡人 --- 怎 --- 怎麼管?”

  “到北京去找啊 ! 他家裡人怎麼不去北京找找呢?聽說各個醫院都停滿了屍體,停屍房老早就放不下了,就放在走廊上,自行車棚里,臭氣熏天。如果沒人去領屍,醫院就把屍體處理掉了 ---- 。北京那邊只要是那兩天出去沒回來的,家裡人都是每個醫院挨家去找 --- ”

  她聽得手腳發軟,連孩子都抱不住了:“你 --- 你 --- 聽誰說的?我 --- 我不信 --- ”

  “你又要問,我說了你又不相信,那你問我幹什麼呢?你不相信我,你自己回去聽聽外電報導就行了。外國記者都是講事實的,要新聞不要命,遇見這樣的事,都是沖在前面,鑽天覓fèng地打聽。早幾天就報導說死了幾千,傷了幾萬了。你那裡閉塞,可能什麼都不知道。不過你放心,烈士的鮮血不會白流的,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的革命熱情都空前高漲 ---- 比前幾個月還要高漲 --- 所以說 --- 黃海他們的血 --- 不是白流的 --- 人民大眾的眼睛都是被血擦亮的 --- 一滴血比十萬句口號都管用 --- ”

  她被他一路的“血”“血”嚇呆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就知道嚶嚶地哭。他警告說:“你可別自己跑北京去啊,你一個女人,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還跑那地方去找人,還不如說是去找死。你自己不要命我管不了,但你別害了孩子 ---- ”

  她聽了他這番話,才發現自己情急之下把什麼都暴露出來了。她不敢多話,匆忙說了一串“謝謝”就掛了電話。

  她連夜就要趕到黃海家去報信,好讓他父母去北京找他。她媽媽阻攔不住,只叫她把孩子放家裡,叫她弟弟陪著騎車過去。兩個人拼了命緊趕慢趕,到黃海家時已經半夜三更了。黃海的父母顯然也知道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他們到那裡的時候,老兩口都還沒睡,屋裡亮著燈。他們剛一敲門,裡面就把門打開了,黃海的媽媽肯定是哭過了,兩眼紅腫,看見她也不打聽姓名,直接就問:“是不是海兒他 --- ”

  她慌忙解釋說:“沒有,沒有,我還沒跟他聯繫上,你們也 --- 沒聯繫上吧?我 --- 剛剛跟我 --- 一個同學聯繫過了,他 --- 比較熟悉北京的情況 --- 他說 --- 最好請家人到北京去 --- 找 --- ”

  黃海的媽媽又哭了起來,他爸爸焦急地問:“你們是不是有了什麼消息?海兒他是 --- 失蹤了嗎?還是已經 --- 遇難了?”

  “不是,不是,都沒有,只是因為聯繫不上 --- 我那同學說 --- 凡是這兩天 --- 聯繫不上的 --- 他們家裡的人都到各家醫院 --- 找人去了 ---- 我帶著孩子不方便 --- 就拜託你們了 --- ”

  黃海的父母聽說“孩子”,都很驚訝,但沒問什麼,只說第二天一早就出發去北京,但他們說最近幾天因為學生在鐵路線上靜坐示威,去北京的火車經常被迫中斷,所以他們決定花錢請人開車送他們去北京。

  石燕把父母單位的電話號碼交給他們,懇求他們一有消息就通知她,還讓他們告訴黃海,她和孩子都挺好的,叫他別掛念。

  但黃海的父母一走就沒了音信,局勢卻一下明朗起來,鄧小平接見了平暴部隊,通緝令列出了首批 21 個在逃要犯,電視上播放了暴徒們製造反革命動亂的實況,解放軍戰士被暴徒殺死燒死,有的還被開膛破肚,吊在某橋下展覽示眾。一時間,“洞洞拐”群情沸騰,說起這事,都是義憤填膺。殺害人民解放軍,毀我長城,真是反了他們了 ! 咱們就是軍工廠,以前都是軍人編制,反對解放軍就是反對我們 ! 看那架勢,如果他們看見被通緝的人,可能根本不會送公安,直接打死算了。

  石燕嚇得不敢提黃海的名字了,心也沉到了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了卓越的詭計,把黃海的父母送進火坑裡去了。說不定政府早就張了網在那裡,專門等那些上京找人的自投羅網,不然鄧小平怎麼等到現在才大張旗鼓接見平暴部隊呢?難道他就是在等著抓黃海的父母?她本來還在為通緝名單里沒黃海而高興,這下才看出自己的愚昧來了。既然要株連九族,怎麼會傻乎乎地把黃海的名字放在通緝令里呢?那九族不早就跑掉了?也許那 21 個早就死了,所以把他們的名字掛在那裡殺雞嚇猴,真正要抓的人名單,是通過內部渠道傳遞的。

  她食不甘味,夜不能眠,驚恐地發現自己的奶水越來越少,終於到了餵不飽兒子的地步。她父母和姚媽媽到處打聽催奶的偏方,她自己也逼著自己心情開朗,大碗地灌各種催奶藥湯,但都沒有效果,最後只好用奶粉代替。

  當她發現靖兒沒有她的奶也能生活下去的時候,她更加自暴自棄了。姚媽媽說她成了“神仙”,不吃不喝還能像個鐵人一樣成天抱著孩子到處走。她現在就像她父母的跟屁蟲一樣,總在她父母單位那裡晃,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等電話,就是在附近轉悠,轉兩圈就跑到她父母辦公室去查看有沒有人打電話給她。大家只說是她休產假,閒著沒事,又跟丈夫兩地分居 ,神神叨叨也不奇怪。但有好心人提醒她媽媽,說燕兒是不是帶孩子太累了,怎麼瘦成這樣?你女婿也不回來看看,忙什麼呢?該不是在忙動亂吧?嚇得她父母連聲否定。

  就在她快要崩潰的時候,黃海的父母上她家來了,兩個人風塵僕僕,滿臉倦意,走的時候是兩位中年人,回來的時候就成了兩位老年人了,真的有“洞中才數日,北京已百年”的感覺。她不敢問起黃海,只按捺著一顆砰砰亂跳的心,等他們自己說起這事。

  但“兩位老人”沒說什麼,只謝謝了她,然後交給她一個小包,就說雇的車還在外面等著,他們得回去了。她強撐著把“兩位老人”送到門口,看他們的車走了,便抖索著返回臥室,先靠在床上,然後打開了那個小包。

  她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那塊跟她的一模一樣但顏色不同的石頭,她一下子哭了起來,因為那是黃海帶在身邊的一塊石頭,是他在一個旅遊景點買的,一共兩塊,形狀大小一樣,上面寫的字也一樣,就是顏色不同。

  賣石頭的人說這是世間罕有的“鴛鴦石”,天然生成,分公母的,一“鴛”一“鴦”,兩塊石頭生成的地方可能不同,但它們會藉助河流或小溪,慢慢地向同一個方向靠攏,直至匯合,而一旦匯合,就不再分離。但這種最終能匯合的“鴛鴦石”是很少的,大多數都陷在河底的泥里不能自拔,或者被人撿走了。如果你把一個單獨的“鴛”或者是“鴦”從河裡撿起來,那你就害了它們了,它們自知今生匯合無望,會自我毀滅,化神奇為腐朽,所以你在河裡看見的是一塊美麗無比的石頭,但等你從水裡撈起來放在手裡,就變成一塊不起眼的普通石頭了,所以“鴛鴦石”是無價之寶,不要說擁有,就是見過的人都很少。

  黃海說他喜歡這個傳說,喜歡上面的字,就花大價錢買了這對石頭,被同行的人大力嘲笑了一通,連那個賣石頭的都笑得合不攏嘴。

  艾米:至死不渝(111) 2008-03-22 07:44:49

  石燕把自己那塊石頭找了出來,對照著黃海父母帶來的那塊看,確定那塊石頭只能是黃海的,因為跟她這塊一模一樣,就是顏色不同,肯定是一“鴛”一“鴦”。其實也就是兩塊形狀相似但顏色不同的石頭,黃海說連形狀都可能是用機器磨出來的,但他說他喜歡那個傳說,很合他的心境,所以明知道是編出來騙人的,他也心甘情願受騙。

  她想不出為什麼黃海要托他父母把這塊“鴛鴦石”交給她,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知道自己會遭遇不測,所以他事先就把石頭託付給什麼人了,而那個人把這些遺物轉給了黃海的父母。

  她不甘心地翻檢那個小包,看能不能找到一封信或別的什麼東西,既然黃海想到了把“鴛鴦石”託付給誰,他一定會設法留下幾行字。她果然找到一封信,但筆跡卻很陌生,有些地方有點像黃海的字,但很多地方都不像,也不像是有人故意模仿,而像是一個曾經字寫得很好,但因為丟太久而荒廢了的人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