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我自己也有這種感覺,但是一直沒有更好的思路。您知道,我對那個時期的生活不太熟悉,所以編起故事來有些力不從心。”
“那是,你那個時候還太小。”楊先生又喝了一口咖啡,“你書中的主人公跟我的年齡差不多。所以,看了你的小說,我不僅很受感動,而且很有感想,真可以說是浮想聯翩啊。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您可以具體談談您的感想嗎?”這是作者最渴望聽到的。
“怎麼說呢?我覺得你可以把那段內容寫得更詳細些。我告訴你,大概是你的小說刺激了我的文學潛質,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替你編了一段。”
“是嗎?那可太好啦!您快講給我聽聽吧。”何人喜出望外。
“我不是作家,不會寫小說,只能給你提供一些故事情節,你再拿去加工吧。”楊先生的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習慣地用左手去捋他的長鬍鬚,但是抓空了。他的手不自然地在空中停頓一下,又放回椅子的扶手上。他眯起眼睛看著深藍色的夜空,慢慢地講述起來——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捲了神州大地。趙夢龍和李艷梅自然也被卷了進去。不過,大概和他們的小資產階級家庭出身有關,他們沒有成為狂熱的“造反派”,只是隨大流而已。由於他們對當時的政治鬥爭有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語言,所以他們之間就萌生了“共同的情感”。在“大串聯”的時候,他們一起遊覽了革命聖地,如延安、韶山、井岡山等。正是在那些革命聖地,他們建立了“革命感情”,決心做“革命伴侶”。
大學畢業的時候,正趕上北京市的中學開始“複課鬧革命”,需要政治課教師。於是,趙夢龍和李艷梅都被分配到中學教政治,而且在同一所學校。這主要是李艷梅的功勞。在人際交往方面,李艷梅比趙夢龍略勝一籌。
趙夢龍對教學工作非常認真,也很有才幹。即使在那個不重視知識不尊重教師的時代,他的講課也很受學生歡迎。他跟學生的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在政治方面,他是一個“逍遙派”。除了必須參加的學校活動之外,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養熱帶魚上。他自己製作玻璃魚缸和恆溫電加熱器,還定期騎車去郊區撈魚蟲。有些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
雖然李艷梅也不屬於“政治動物”,但是對趙夢龍的“逍遙”很不以為然。她按時參加政治學習,積極靠近黨組織,希望早日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員。有時,她也勸趙夢龍不要在政治上落伍。對於她的勸告,趙夢龍總是笑著說,在政治上,你代表我;在生活中,我照顧你。因此,這種分歧絲毫也不影響她對趙夢龍的愛情。有時,她反而感到趙夢龍更加可愛。
然而,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他們剛參加工作不久,又是在中學教書,所以不能公開談情說愛。他們非常謹慎,在學校里不單獨交談;在飯廳里不坐在一起;下班後也不一起走出校門。但是趙夢龍很有做“地下工作”的天才,他總能想出避開熟人與李艷梅約會的辦法。因此,在一起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同事們都不知道他們是“朋友”。對愛情來說,這種秘密交往並非壞事,因為這加深了他們對幸福的體驗。總之,他們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愛情之中,忘記了生活中的酷暑嚴寒。
有一天,學校教師政治學習,新來的革委會副主任給大家講話。趙夢龍和李艷梅意外地發現那人竟然是他們的老同學孫飛虎。
原來,孫飛虎從“五七幹校”回到北京之後,在沈青的幫助下,離開了原單位,調到教育局工作。由於他很能幹,還有上邊的人關照,所以很快就入了黨,還當上了科長。後來,他又主動要求調到李艷梅所在的學校當革委會副主任。
老同學重逢,自然都有一番喜悅和興奮。孫飛虎也不在老同學面前擺官架子,主動請趙夢龍和李艷梅去飯館吃飯。三人暢談了這幾年的生活經歷和對現實社會的看法。
孫飛虎非常關心李艷梅,特別是在入黨的問題上。他經常讓李艷梅寫思想匯報,而且確實把李艷梅列入了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而他就是李艷梅的“聯繫人”。
趙夢龍對孫飛虎的做法有一種本能的反感,但是他也找不出公開反對的理由。有一次,他含蓄地對李艷梅講出心中的憂慮,李艷梅還笑他心胸狹隘。李艷梅讓他放心,孫飛虎就是個熱心腸,沒有別的意思,還說自己知道應該同別人保持什麼樣的距離。趙夢龍無話可說。
這時候,學校里傳出流言——孫飛虎和李艷梅在大學時就是“朋友”。當這話終於傳入趙夢龍的耳朵時,他找到了李艷梅。李艷梅認為這不過是那些無聊的人在捕風捉影。趙夢龍提出要公開他們之間的戀愛關係,因為他們的年齡已經符合晚婚標準了,別人無可非議。李艷梅認為時機不好,人們剛傳說她和孫飛虎原來是“朋友”,她就公開和趙夢龍的戀愛關係,別人肯定會對她議論紛紛。趙夢龍也覺得從李艷梅的角度考慮,確實有這個問題,就同意了。當然,他完全相信李艷梅對自己的愛情是不會改變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那是,你那個時候還太小。”楊先生又喝了一口咖啡,“你書中的主人公跟我的年齡差不多。所以,看了你的小說,我不僅很受感動,而且很有感想,真可以說是浮想聯翩啊。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您可以具體談談您的感想嗎?”這是作者最渴望聽到的。
“怎麼說呢?我覺得你可以把那段內容寫得更詳細些。我告訴你,大概是你的小說刺激了我的文學潛質,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替你編了一段。”
“是嗎?那可太好啦!您快講給我聽聽吧。”何人喜出望外。
“我不是作家,不會寫小說,只能給你提供一些故事情節,你再拿去加工吧。”楊先生的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習慣地用左手去捋他的長鬍鬚,但是抓空了。他的手不自然地在空中停頓一下,又放回椅子的扶手上。他眯起眼睛看著深藍色的夜空,慢慢地講述起來——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捲了神州大地。趙夢龍和李艷梅自然也被卷了進去。不過,大概和他們的小資產階級家庭出身有關,他們沒有成為狂熱的“造反派”,只是隨大流而已。由於他們對當時的政治鬥爭有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語言,所以他們之間就萌生了“共同的情感”。在“大串聯”的時候,他們一起遊覽了革命聖地,如延安、韶山、井岡山等。正是在那些革命聖地,他們建立了“革命感情”,決心做“革命伴侶”。
大學畢業的時候,正趕上北京市的中學開始“複課鬧革命”,需要政治課教師。於是,趙夢龍和李艷梅都被分配到中學教政治,而且在同一所學校。這主要是李艷梅的功勞。在人際交往方面,李艷梅比趙夢龍略勝一籌。
趙夢龍對教學工作非常認真,也很有才幹。即使在那個不重視知識不尊重教師的時代,他的講課也很受學生歡迎。他跟學生的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在政治方面,他是一個“逍遙派”。除了必須參加的學校活動之外,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養熱帶魚上。他自己製作玻璃魚缸和恆溫電加熱器,還定期騎車去郊區撈魚蟲。有些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
雖然李艷梅也不屬於“政治動物”,但是對趙夢龍的“逍遙”很不以為然。她按時參加政治學習,積極靠近黨組織,希望早日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員。有時,她也勸趙夢龍不要在政治上落伍。對於她的勸告,趙夢龍總是笑著說,在政治上,你代表我;在生活中,我照顧你。因此,這種分歧絲毫也不影響她對趙夢龍的愛情。有時,她反而感到趙夢龍更加可愛。
然而,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他們剛參加工作不久,又是在中學教書,所以不能公開談情說愛。他們非常謹慎,在學校里不單獨交談;在飯廳里不坐在一起;下班後也不一起走出校門。但是趙夢龍很有做“地下工作”的天才,他總能想出避開熟人與李艷梅約會的辦法。因此,在一起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同事們都不知道他們是“朋友”。對愛情來說,這種秘密交往並非壞事,因為這加深了他們對幸福的體驗。總之,他們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愛情之中,忘記了生活中的酷暑嚴寒。
有一天,學校教師政治學習,新來的革委會副主任給大家講話。趙夢龍和李艷梅意外地發現那人竟然是他們的老同學孫飛虎。
原來,孫飛虎從“五七幹校”回到北京之後,在沈青的幫助下,離開了原單位,調到教育局工作。由於他很能幹,還有上邊的人關照,所以很快就入了黨,還當上了科長。後來,他又主動要求調到李艷梅所在的學校當革委會副主任。
老同學重逢,自然都有一番喜悅和興奮。孫飛虎也不在老同學面前擺官架子,主動請趙夢龍和李艷梅去飯館吃飯。三人暢談了這幾年的生活經歷和對現實社會的看法。
孫飛虎非常關心李艷梅,特別是在入黨的問題上。他經常讓李艷梅寫思想匯報,而且確實把李艷梅列入了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而他就是李艷梅的“聯繫人”。
趙夢龍對孫飛虎的做法有一種本能的反感,但是他也找不出公開反對的理由。有一次,他含蓄地對李艷梅講出心中的憂慮,李艷梅還笑他心胸狹隘。李艷梅讓他放心,孫飛虎就是個熱心腸,沒有別的意思,還說自己知道應該同別人保持什麼樣的距離。趙夢龍無話可說。
這時候,學校里傳出流言——孫飛虎和李艷梅在大學時就是“朋友”。當這話終於傳入趙夢龍的耳朵時,他找到了李艷梅。李艷梅認為這不過是那些無聊的人在捕風捉影。趙夢龍提出要公開他們之間的戀愛關係,因為他們的年齡已經符合晚婚標準了,別人無可非議。李艷梅認為時機不好,人們剛傳說她和孫飛虎原來是“朋友”,她就公開和趙夢龍的戀愛關係,別人肯定會對她議論紛紛。趙夢龍也覺得從李艷梅的角度考慮,確實有這個問題,就同意了。當然,他完全相信李艷梅對自己的愛情是不會改變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