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朋友當月沒來親戚,驗孕後發現懷孕,她沒選擇偷偷打掉,而是找上鑽石王,鑽石王明確告訴她,他不可能娶她,給了她十萬塊,讓她把孩子拿掉。女朋友不干,說要一百萬。鑽石王很畜生,可以,一百萬,你再陪我一個月。

  對於挖了外甥牆角,鑽石王完全不在意,對丁子道:「女人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玩玩就好了,這女人已經學會很多姿勢,我幫你付錢,你拿去玩一個月再扔掉嘛。」

  丁子氣急敗壞和鑽石王打在一起,酒店保安到達,一看這情況,通知酒店總經理,酒店總經理得知這麼荒唐的事,他知道丁子身份,聯繫上了丁海。

  接下去丁子用自己身份狠狠的羞辱了女朋友,女朋友崩潰而哭,讓他得到了一時的爽感,但事後非常空虛。他恨上所有人,此後,他竟然被部門開除。丁海得知,他和一位同性朋友玩在一起,去那些酒吧夜夜笙歌。

  丁山道:「我哥和我找到他,要把他帶回家,他用一種很冷淡的表情看著我們,說,他不想再當一個循規蹈矩的人,讓我們走,不要管他。當時我很詫異,不至於吧,性格變化太大了。我先帶我哥走,通過了解我們才知道,丁子的媽媽竟然對此事無動於衷,不僅如此,還勸說丁子,舅舅是一輩子的舅舅,女朋友可以隨時換,這是很流行的一些網民說的,老媽只有一個的理論,是一種價值觀。丁子是希望他母親能討個公道,最少希望得到母親的安慰,但是他的母親……呵呵?」

  丁山道:「我哥會在外面找人,一個原因我哥不對,但我嫂子更不對,作為一個嫁過來女人,我哥對她非常好,而她呢?她只惦記著娘家,錢雖然不是問題,但情感上會出問題。一個成功男人希望自己是太陽,老婆圍繞自己轉的。對丁子傷害最深三個人,他女朋友,鑽石王和他母親。我覺得丁子不怪他女朋友,恨只恨後面兩個人。」

  「人性是最難經受考驗的,我挺理解丁子女朋友,自己和一個普通小白領,每月收入一萬出頭,買房買車養孩子,哪一件都是奢侈品,鑽石王帶給她虛榮,金錢,讓她得到了滿足。這是一個受人唾棄,但是又符合人性的故事,除了丁子是富二代外。」蘇誠問:「丁先生,就你意思是說,丁子和他母親關係並不好?」

  「這件事發生後,兩人關係非常糟糕。我哥找我嫂子,那時候他們已經離婚很多年,我嫂子不饒人,我哥外面有人導致離婚,她尖酸刻薄的說了一大堆,我哥忍氣吞聲,希望她能解決這問題。在我嫂子看來,丁子是我丁家血脈,和她王家關係不算很大,加上對我哥的積怨,完全不理會我哥拜訪的目的。後來我嫂子知道丁子不喜歡女人後,也驚慌起來,開始指責,嘲諷丁子,內心是希望丁子能改,但是態度是落井下石,丁子不僅不改,而且還去美國和人結婚了。丁子帶『老婆』回國,拜訪了我嫂子,挑釁的意思,那次鬧的很不愉快。」

  蘇誠道:「這麼聽起來,丁子對母親恨意更深。」

  「可以這麼說。」丁山回答。

  蘇誠問:「丁子母親這麼多年,一直一個人嗎?」

  「恩,一直一個人,我嫂子這方面還是相當不錯。不過……我嫂子禮佛,每月開銷非常大。」

  禮佛在現代是屬於有錢人的奢侈品,寺門朝南開,沒錢莫進來。很多寺廟只認錢,不認人。高香,一柱起步就是數百。開光的東西起步價最少上千,頭炷香就扯淡了,高的百萬,低的也要數萬。

  「給三座寺廟捐了三尊金身?」蘇誠大為驚訝:「多少錢?」

  「三千萬。」

  「臥槽。」蘇誠和左羅驚呆了。

  「每尊二十公斤黃金,加上加工費……我嫂子已經沒什麼錢,每個月鑽石王會打幾萬給她,她有多少錢就花在廟裡多少錢。很多人知道她大方,尼姑,和尚都會找她化緣。現在化緣化的是錢,不是緣。她去年還找我借了二十萬,說夢到了自己老爹在陰間過得很苦,就要做什麼什麼的,她說自己如果有錢,還要修座橋。」

  蘇誠看了左羅一眼:解決了兩個矛盾。丁子心態大變後,對母親仇視態度,否則不至於母親要找丁山借錢。丁子是具備弒母可能的,同時因為丁子母親將金錢用於禮佛……鑽石王死亡,丁子母親有錢後,會花多少錢去禮佛……兩個矛盾解決了。

  蘇誠問道:「丁先生,從你的態度可以聽出來,似乎你不太喜歡丁子,我直說,你的每一句都似乎在加重丁子的嫌疑。而且丁先生這麼聰明,已經讀出我們的意思,仍舊不聞不問我們為什麼懷疑丁子,而是自古自說。」

  丁山笑道:「你這麼說太讓我尷尬了……沒錯,是這樣,我丁山從不否認事實。」

  蘇誠問:「那丁先生剛才說的都是真的?」

  丁山想了一會:「部分誇大了一些,但事實都是真的。比如丁子母親禮佛,你們可以查下C市,三家全國著名寺廟這十幾年來收了她多少錢。誇大的部分是她找我借錢,我沒借。」A市也有寺廟,但是寺廟如同公司一樣,收到稅務部門等監管,收多少香火錢要按照比例上稅,和尚的收入也要納稅,作為功德錢按照善款對待,受到內務局的監督和審查,不能中飽私囊,否則定為貪污公款。這行為導致了很多混佛界的人強烈批評和牴觸,當時法官回答時候就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你的職業,民族,性別,國籍,膚色。此後,大寺廟搬遷離開A市,小寺廟倒閉,留下兩座寺廟現今少了些銅臭味,多了些佛味。但缺乏營銷手段,他們始終默默無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