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中國曾經最出色的跳遠教練,馮主任是這場比賽的特約嘉賓,“事實上今天大部分選手發揮得都比較差,這個跟抽籤順序安排有關係,跟整體的比賽氛圍也有關係。今天場上實力最強的其實就是布特里妮,她有實力而且年紀正好,其次就是伊加和小陳。”

  “抽籤把小陳抽到第一個,她第一跳的時候其實目測就超過6米9、非常接近7米了,但是很可惜,犯規了,腳尖有一點點壓線。但她這個一下子就把其他選手給嚇住了,包括布特里妮、包括伊加,因為她們心裡都是想要爭冠軍的,之前很可能她們兩個彼此之間互相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小陳這一跳,她們忽然發現這裡還有個意料之外的對手,一下子就慌了。”

  “其實如果是別的選手、哪怕是之前從來沒上過場的選手跳成這樣,可能都不會給別人這麼大的壓力,但是小陳吧,人的名樹的影,大家都知道百米運動員練跳遠一般成績不會差到哪裡去的,何況她這樣的百米運動員,之前可能大家還都想著她剛練了幾個月可能還不行,但這一下別人就不得不重視她。”

  “結果這一重視就發揮失常了。”沈文斌接話,他看場地上裁判們正在更換新的橡皮泥板,那就接著往下聊,“那陳煥之她這次的發揮怎麼樣呢?”

  “小陳發揮倒是還可以的。”馮主任開始把話往回圓,“跳遠和短跑不一樣,犯規有的時候是難以避免的,能夠不犯規、穩穩妥妥地就贏了那當然好,但如果需要挑戰自己極限的速度、極限的起跳,有的時候就必須冒著犯規的風險。小陳如果照著6米6這個成績跳,那她跳十次十次都不犯規,但這是贏不了的。”

  沈文斌:“對手太強大了。”

  馮主任點頭,“對,所以她必須爭取跳到6米8、6米9的樣子,這樣才有機會爭獎牌。然後因為她表現出來的實力,所以逼得想要拿金牌的選手也必須冒著犯規的風險挑戰自己的極限,而其他選手就沒有這個顧慮,你看拉德維卡、伊萬諾娃她們就不慌,保持了一貫水準,6米72、6米74這樣。挑戰極限除了實力更重要的是運氣,布特里妮運氣還可以,6米82暫時還能排到第一,但是伊加就不行,而且她第二跳也沒跳好,一下子把自己逼到絕路了。從她過去的技術特點來看,在6米6這個成績區間上,她不是像小陳那麼穩,說跳就能跳的。”

  沈文斌:“即使6米6遠遠低於她的成績極限。”

  “對,即使遠遠低於她的極限。”馮主任說到這裡,忍不住又為陳煥之強吹一波,“事實上在現役運動員里幾乎沒有人能夠像小陳這樣在6米6這個區間穩定成這樣,能跳到這個成績的人當然很多,特別多,可能每年都有幾十個,但她們都不是說像小陳這樣,說跳立馬就能跳,從她平時的訓練紀錄來看,可能跳個100次都不會失手一次,這個其實延續了她在短跑上的穩定性,就是實力到那兒了以後,就能穩定地、持續地發揮出來。如果伊加也有這樣的穩定性,那她現在就不會這麼被動了。”

  裁判示意可以開始了,被動的伊加走上跑道,開始做準備的動作。

  田有利忍不住手指頭沾點口水舉起來,旁邊劉鑫源推他一下,“幹嘛呢?別比劃不雅手勢,一會兒拍到了怎麼辦。”

  “沒有,我就看看順風逆風。”田有利揣起手,嘆氣,“可千萬得來個大逆風。”可今晚的體育場內空氣幾乎紋絲不動,氣流緩慢得像是在室內。

  “我看逆風也頂不了多大事兒,還得指望著巴西人犯規。”劉鑫源說完心虛地看看不遠處也緊張地趴在欄杆上的巴西教練,看完了才想起來反正人家聽不懂中文,也無所謂了。

  伊加起跑了,本來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的陳煥之卻忽然受不了似的轉開了臉,兩秒種她又忍不住把臉轉回來了,正好看到伊加高高跳起的瞬間,她在空中划過一條平滑的弧線,以近乎教科書般完美的姿勢落地了。

  伊加順著俯衝的慣性站起來,她站在沙坑裡沒有動,只是扭頭看著裁判,她在沙坑中留下的痕跡目測接近6米8了。

  陳煥之聽著耳邊觀眾們不由自主的大聲驚嘆,已經預備好給對手鼓掌了——現在名氣大了、要臉了,她打算做個有風度的失敗者,反正她遲早會捲土重來的,而伊加,這恐怕是她最後一屆世錦賽了。

  然後裁判舉起了小紅旗。

  踩線犯規。

  陳煥之把不知道什麼時候直起來的背又輕輕地靠回椅背上,舒了口氣。沒過幾秒,她就又站起來開始脫衣服做準備——作為第八名,在後三跳中她將同樣是第一個出場,馬上就該她了。

  而伊加,她站在沙坑中,直到負責平沙器的裁判催促,她才恍如夢醒般抬腿走出沙坑。她本來打算去休息區拿自己衣服和背包,她得離開了,這屆世錦賽對她來說已經落下帷幕了,可是不知怎麼的,她卻直直地衝過了休息區直到看台邊緣,看著欄杆另一側的教練,她終於忍不住趴在欄杆上大哭起來。

  可是這一切都跟陳煥之沒關係了,此時此刻,她已經站在跑道上,開始準備自己的第四跳。

  “……接下來是陳煥之了,她現在不必有任何壓力,只要努力挑戰自己的極限、看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行了。”沈文斌說,“我感覺今天運氣是站在她這邊的,賽前誰能想到伊加的成績只有6米17啊,她可是資格賽的第一跳就有6米86了。”

  “跳遠的魅力就在於此,在比賽結果出來之前,它對每個人來說都充滿了可能性。”馮主任說,“這跟百米不一樣,百米如果你能行,那一般只要不是什麼病了、受傷了之類的不可抗力,那想讓自己不行都難。如果你不行,想靠心理調節超常發揮,那也很難。但跳遠不一樣,心理因素對發揮水平的影響太大了。”

  沈文斌:“就像陳煥之之前在賽後採訪說的那樣?有實力不一定能贏,只是輸的可能性小一點。”

  其實陳煥之也不是光挑戰極限就行,她現在仍然有兩種選擇,用更熟悉的極速技能或者更有針對性的飛躍技能,一個成功率大概六七成,一個成功率只有五成。

  但這是訓練中幾十上百次跳下來總結的數據,在比賽中她只有三跳,而且她已經跳過了三次,接下來越往後體力越是匱乏、伴隨著體力下降對身體的控制力更是會斷崖式下降。

  所以80%的比賽在前三跳就已經決出了冠軍、90%的跳遠選手最好成績都出現在前兩跳。

  名為後三跳,但陳煥之覺得她真正的機會只有這一次了。

  倒計時牌上的時間只有15秒了,陳煥之躬身開始起跑。

  她打開了飛躍技能,在跳起來的那一瞬間,她真的覺得自己像飛起來一樣,這一次落地時衝力之大,讓她甚至向前打了個滾才站起來。

  幾乎在同一時間,裁判舉起了白旗,成績有效。

  十幾秒後,觀眾們壓抑已久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測量成績也出來了,6米97。

  陳煥之暫時升至排名第一位。

  之後就看布特里妮能否接過來這個挑戰了。

  第170章

  布特里妮不能。

  在最後三跳的八人中,只有陳煥之和拉德維卡兩人超越了自己之前的成績,陳煥之第四跳一跳升仙自不必說,而拉德維卡也抓住了最後一個機會,在第六跳以6米76的成績成功逆轉原第三名的伊萬諾娃,為自己掙到了一枚銅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