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沈文斌一邊看著蒙特萊恩助跑的步伐一邊說,“我們可以看到她的加速方式是比較平緩的,這樣加速會比較均勻容易控制……好的,大家可以看到她跳得相對其他選手來說更高一些,一般我們認為這樣的選手她的跑跳結合技術更成熟一點,更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裁判已經示意成績有效了,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落地回放。”
回放就有虛擬標線了,沈文斌目測了一下,“應該有6米6左右,這也是肯定能進入後三跳的成績了,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她有更精彩的發揮。”
實際測量結果是6米62,排名第三。
蒙特萊恩鬆了口氣,但又忍不住有些失望,這並不是她訓練中的真實水平表現,但成績如此也只能接受現實,想辦法後面拼一拼了。
陳煥之友好地拍了拍坐在她旁邊的蒙特萊恩,這算是她在國際跳遠項目上認識的第一個朋友了,“冷靜點,加油,你的實力可不止於此。”
蒙特萊恩一時間看起來有點懵,她點點頭,過了幾秒才像是反應過來似的扭頭說,“你……”
陳煥之也看她,“嗯?”
蒙特萊恩本來想問待會兒的100米複賽她感覺怎麼樣,後來又覺得這樣會不會顯得對陳煥之很沒有信心?事實上她對她超級有信心啊,世界紀錄保持者對應大學生運動會的複賽,怎麼想都毫無問題——正常情況下,現在別說跳,光助跑距離兩次加起來就快一百米了,而陳煥之的助跑速度光目測就覺得肯定是超級消耗體力的。
“沒什麼,”蒙特萊恩說,“我之前感冒了,有一個多禮拜沒訓練,後面肯定就能調整過來了。”
“哦哦,怪不得,你加油,該我了。”陳煥之一看第十一跳次的選手已經在往回走了,趕緊過去跟裁判申請免跳。
“我們可以看到陳煥之已經在上跑道開始準備……咦?她直接去找裁判了。”沈文斌幾乎是在裁判接受免跳申請的同時收到了消息,“是這樣,陳煥之的第三跳第四跳申請免跳了。對了,現在100米複賽的第一組已經快開始了,陳煥之是第三組,還有一些時間,不過也要早做準備。目前來看她的成績排在第一位進入後三跳肯定沒問題,如果在第三跳過後仍然能保持這個名次,那她將在八位選手中跳次排到最後,這樣當她複賽回來如果她仍有餘力,那麼還可以再試一下衝擊更好的成績。”
說歸說,沈文斌自己也覺得不可能,“不過這樣對她的體力要求太高了,而且人在疲勞狀態下很容易動作變形——尤其是對那些技術動作還不太成熟的選手來說——而技術變形就很容易帶來額外的風險,比如肌肉拉傷或者肌肉疲勞發炎等等,希望田徑隊的教練們還是要考慮到這一點。好的,陳煥之已經背包離開了賽場,她應該是去檢錄了,讓我們繼續關注其他選手的比賽情況。”
說是直播跳遠決賽,到了8點整輪到陳煥之所在的第三組上場時,導播還是毫不猶豫地把畫面切到了跑道上,而觀眾們也沒啥意見:本來大部分人對跳遠就沒啥興趣,只是為了看一下陳煥之而已。跳遠愛好者們完全可以看網絡直播跳遠決賽完整版嘛。
甚至很多觀眾本身對陳煥之也不是很有興趣,只是別人都看,他們也就難免好奇地要去看一眼,否則第二天上班上學了都不知道該跟人聊啥。
陳煥之站在跑道上試跑了一下,慢慢地走回自己所在的第四道深吸了一口氣,現在的感覺確實跟平時跑前那種精力充沛渾身充滿力量的感覺不一樣,但也不至於累到腿軟,問題在於她跑的時候要發揮出多少實力,發揮出80%夠不夠妥妥地進入決賽?
是的,陳煥之所謂的妥妥的,指的是直接排到小組前兩名晉級,而不是靠未晉級成績里取兩個最好的晉級。
剛才進去檢錄前,劉鑫源給她簡單說了一下第一組的成績,第一名是牙買加一個二線選手卡麗,今年21歲,她跑了11秒05,不過第二名的成績就差得遠了,11秒47,第三名11秒59。
然後沒等第二組開始比賽陳煥之就進去檢錄處了,鵬城體育場隔音做的還挺好,在裡面一點聽不到外面廣播的聲音,等到第三組上場,第二組的成績又已經從大屏幕上撤下來了。
也就是說她不知道第二組是個什麼水平,也沒個地方參考一下第三組是個什麼水平。
雖說拿到分組資料的時候劉鑫源就已經把其他選手的歷史最好成績、賽季成績之類的收集好了,不過越是靠近大賽的時候,這些越是什麼都不代表,尤其都是二十來歲年輕選手,幾個月成績就能漲起一大截。
陳煥之左右看看,沒什麼熟悉的面孔,不光是沒有經常跟她在決賽里遇見的那幾個頂尖選手,連平日裡鑽石聯賽上偶爾各個主辦方塞進來的外卡選手都沒看到。
應該沒什麼高手……吧。
陳煥之扭了扭脖子:跑個11秒3左右應該夠了,剩下的到終點前再調整吧。
發令員一聲槍響,陳煥之一如既往地一衝出去就領先了兩邊的選手。
她雖然沒有使足了勁,但也覺得還是百米比賽上跑起來舒服,只要大步往前邁、掄起了腿,別的什麼都不用考慮,不像是跳遠,跑著跑著還得心裡掐著點,不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吧,反正眼睛也不能閒著,最後幾步調整的時候不光靠眼睛,簡直恨不得全身汗毛都能反射個聲波感受一下距離,不止身體累,心也累呀。
陳煥之在觀眾們終於興奮起來的震耳欲聾的加油聲中,埋頭向前沖了七八十米,她左右兩邊微微側頭一看,最少在視線範圍內是沒人了。
還好這一組的水平果然不太高。主辦方給力。
陳煥之鬆了口氣,已經隨著速度一起提高到了極限的步伐也慢慢縮小、速度也稍微降了下來,在她最後衝線的時候,眼角餘光看見右面第七道有個選手也一起沖了過去,兩個人幾乎是同時衝過了終點線。
“呼……”陳煥之喘了兩口,感覺只能說還行。這時候大屏幕上打出了成績排行,她以0.01秒之差排在第二。
好吧。陳煥之過去跟那個巴哈馬的姑娘握了握手,“恭喜你。”
她看起來好像一時半會兒還不能接受自己戰勝了陳煥之的現實,只是愣愣地跟陳煥之握手,等陳煥之都快離開賽場了,才聽到後面傳來的歡呼聲。
拒絕了混合區的採訪,陳煥之從工作人員那裡領到了自己的包,她不能橫穿賽場,只好從外面的通道里繞了一大圈回到跳遠賽場,先坐地上把鞋換回專門的跳遠釘鞋,然後去隔著看台欄杆問田有利,“田教練,現在什麼情況?”
“現在是第五跳,跳次排到第二個人了,你現在仍然排行第一所以別擔心。”田有利語速飛快,“你現在怎麼樣?”
陳煥之遲疑了一下,“應該能,但是我體力不足,很難保證成績。”
田有利明白,不光是很難保證成績,還有犯規的問題呢,體力充足的時候都控制不好的步點、體力不足的時候能控制成啥樣?
他很快做出決斷,“先看看別人第五跳的成績,有人超過你就跳第五跳,沒人超過就棄權。”
陳煥之想了下,“這樣田教練,我估計我也很難跳兩次了,不如第五跳直接免跳讓我先多休息幾分鐘,有人成績超過我我就直接最後一跳,沒人能超過我當然最好了,也就不用跳了吧。”
回放就有虛擬標線了,沈文斌目測了一下,“應該有6米6左右,這也是肯定能進入後三跳的成績了,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她有更精彩的發揮。”
實際測量結果是6米62,排名第三。
蒙特萊恩鬆了口氣,但又忍不住有些失望,這並不是她訓練中的真實水平表現,但成績如此也只能接受現實,想辦法後面拼一拼了。
陳煥之友好地拍了拍坐在她旁邊的蒙特萊恩,這算是她在國際跳遠項目上認識的第一個朋友了,“冷靜點,加油,你的實力可不止於此。”
蒙特萊恩一時間看起來有點懵,她點點頭,過了幾秒才像是反應過來似的扭頭說,“你……”
陳煥之也看她,“嗯?”
蒙特萊恩本來想問待會兒的100米複賽她感覺怎麼樣,後來又覺得這樣會不會顯得對陳煥之很沒有信心?事實上她對她超級有信心啊,世界紀錄保持者對應大學生運動會的複賽,怎麼想都毫無問題——正常情況下,現在別說跳,光助跑距離兩次加起來就快一百米了,而陳煥之的助跑速度光目測就覺得肯定是超級消耗體力的。
“沒什麼,”蒙特萊恩說,“我之前感冒了,有一個多禮拜沒訓練,後面肯定就能調整過來了。”
“哦哦,怪不得,你加油,該我了。”陳煥之一看第十一跳次的選手已經在往回走了,趕緊過去跟裁判申請免跳。
“我們可以看到陳煥之已經在上跑道開始準備……咦?她直接去找裁判了。”沈文斌幾乎是在裁判接受免跳申請的同時收到了消息,“是這樣,陳煥之的第三跳第四跳申請免跳了。對了,現在100米複賽的第一組已經快開始了,陳煥之是第三組,還有一些時間,不過也要早做準備。目前來看她的成績排在第一位進入後三跳肯定沒問題,如果在第三跳過後仍然能保持這個名次,那她將在八位選手中跳次排到最後,這樣當她複賽回來如果她仍有餘力,那麼還可以再試一下衝擊更好的成績。”
說歸說,沈文斌自己也覺得不可能,“不過這樣對她的體力要求太高了,而且人在疲勞狀態下很容易動作變形——尤其是對那些技術動作還不太成熟的選手來說——而技術變形就很容易帶來額外的風險,比如肌肉拉傷或者肌肉疲勞發炎等等,希望田徑隊的教練們還是要考慮到這一點。好的,陳煥之已經背包離開了賽場,她應該是去檢錄了,讓我們繼續關注其他選手的比賽情況。”
說是直播跳遠決賽,到了8點整輪到陳煥之所在的第三組上場時,導播還是毫不猶豫地把畫面切到了跑道上,而觀眾們也沒啥意見:本來大部分人對跳遠就沒啥興趣,只是為了看一下陳煥之而已。跳遠愛好者們完全可以看網絡直播跳遠決賽完整版嘛。
甚至很多觀眾本身對陳煥之也不是很有興趣,只是別人都看,他們也就難免好奇地要去看一眼,否則第二天上班上學了都不知道該跟人聊啥。
陳煥之站在跑道上試跑了一下,慢慢地走回自己所在的第四道深吸了一口氣,現在的感覺確實跟平時跑前那種精力充沛渾身充滿力量的感覺不一樣,但也不至於累到腿軟,問題在於她跑的時候要發揮出多少實力,發揮出80%夠不夠妥妥地進入決賽?
是的,陳煥之所謂的妥妥的,指的是直接排到小組前兩名晉級,而不是靠未晉級成績里取兩個最好的晉級。
剛才進去檢錄前,劉鑫源給她簡單說了一下第一組的成績,第一名是牙買加一個二線選手卡麗,今年21歲,她跑了11秒05,不過第二名的成績就差得遠了,11秒47,第三名11秒59。
然後沒等第二組開始比賽陳煥之就進去檢錄處了,鵬城體育場隔音做的還挺好,在裡面一點聽不到外面廣播的聲音,等到第三組上場,第二組的成績又已經從大屏幕上撤下來了。
也就是說她不知道第二組是個什麼水平,也沒個地方參考一下第三組是個什麼水平。
雖說拿到分組資料的時候劉鑫源就已經把其他選手的歷史最好成績、賽季成績之類的收集好了,不過越是靠近大賽的時候,這些越是什麼都不代表,尤其都是二十來歲年輕選手,幾個月成績就能漲起一大截。
陳煥之左右看看,沒什麼熟悉的面孔,不光是沒有經常跟她在決賽里遇見的那幾個頂尖選手,連平日裡鑽石聯賽上偶爾各個主辦方塞進來的外卡選手都沒看到。
應該沒什麼高手……吧。
陳煥之扭了扭脖子:跑個11秒3左右應該夠了,剩下的到終點前再調整吧。
發令員一聲槍響,陳煥之一如既往地一衝出去就領先了兩邊的選手。
她雖然沒有使足了勁,但也覺得還是百米比賽上跑起來舒服,只要大步往前邁、掄起了腿,別的什麼都不用考慮,不像是跳遠,跑著跑著還得心裡掐著點,不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吧,反正眼睛也不能閒著,最後幾步調整的時候不光靠眼睛,簡直恨不得全身汗毛都能反射個聲波感受一下距離,不止身體累,心也累呀。
陳煥之在觀眾們終於興奮起來的震耳欲聾的加油聲中,埋頭向前沖了七八十米,她左右兩邊微微側頭一看,最少在視線範圍內是沒人了。
還好這一組的水平果然不太高。主辦方給力。
陳煥之鬆了口氣,已經隨著速度一起提高到了極限的步伐也慢慢縮小、速度也稍微降了下來,在她最後衝線的時候,眼角餘光看見右面第七道有個選手也一起沖了過去,兩個人幾乎是同時衝過了終點線。
“呼……”陳煥之喘了兩口,感覺只能說還行。這時候大屏幕上打出了成績排行,她以0.01秒之差排在第二。
好吧。陳煥之過去跟那個巴哈馬的姑娘握了握手,“恭喜你。”
她看起來好像一時半會兒還不能接受自己戰勝了陳煥之的現實,只是愣愣地跟陳煥之握手,等陳煥之都快離開賽場了,才聽到後面傳來的歡呼聲。
拒絕了混合區的採訪,陳煥之從工作人員那裡領到了自己的包,她不能橫穿賽場,只好從外面的通道里繞了一大圈回到跳遠賽場,先坐地上把鞋換回專門的跳遠釘鞋,然後去隔著看台欄杆問田有利,“田教練,現在什麼情況?”
“現在是第五跳,跳次排到第二個人了,你現在仍然排行第一所以別擔心。”田有利語速飛快,“你現在怎麼樣?”
陳煥之遲疑了一下,“應該能,但是我體力不足,很難保證成績。”
田有利明白,不光是很難保證成績,還有犯規的問題呢,體力充足的時候都控制不好的步點、體力不足的時候能控制成啥樣?
他很快做出決斷,“先看看別人第五跳的成績,有人超過你就跳第五跳,沒人超過就棄權。”
陳煥之想了下,“這樣田教練,我估計我也很難跳兩次了,不如第五跳直接免跳讓我先多休息幾分鐘,有人成績超過我我就直接最後一跳,沒人能超過我當然最好了,也就不用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