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徐指導倒不介意,他現在看著黃婭鷗真是怎麼看怎麼喜歡,最後那三十米衝刺沖得真好呀,就算放到短跑項目里也是個人才了,接力隊後繼有人、可造之材。他現在只想哈哈大笑誇獎一下自己的慧眼識英雄,才不會浪費精力對小姑娘的言辭吹毛求疵呢。
“對對,你贏了。”徐指導笑眯眯地點頭,“去跟她們慶祝吧。”
“哦哦。”
黃婭鷗一直一個人在欄架間奮鬥,還不太適應這種集體的感覺,她暈暈乎乎地一回頭,正好撞上來找她的蘇圓圓,人高馬大地幾乎能把蘇圓圓整個套住,倆人一個捂下巴一個捂頭頂,齜牙咧嘴地攜手回賽場慶祝去了。
巴慧君幽幽地嘆了口氣,“希望她記得自己今天還得跑兩槍100米欄。”
實際上黃婭鷗雖然還記得,但也真沒什麼體力跑了,預賽上拼盡全力才跑了13秒35,跟她的個人最好成績差了足有半秒多,直接被淘汰了。
賽後紅著臉喘著氣站到了巴慧君面前,被賞了一個腦瓜崩又揉揉,巴慧君有點無奈,“走吧,去換衣服休息。”
然後開始發愁,這就是個邀請賽,時間衝突把100米欄影響了就算了,畢竟就像徐指導說的,她們四個這種組合幾乎從來沒在正式比賽中出現過,總得來個零的突破,可如果以後大賽上時間也衝突了,那該保哪一個棄哪一個?隊裡認為該選哪一個、黃婭鷗自己又認為該保哪一個?
這個答案之殘酷,巴慧君真是不忍心想啊。
因為晚上除了100米決賽還有200米的預賽,陳煥之在100米預賽中連技能都不開,直接平跑還要儘量保留幾分力氣,本來以為預賽小組第一沒戲了,結果到了跑的時候一看,80%的100米選手和200米選手重合,一個比一個更保守,她的11秒08依然是妥妥的小組第一。
而蘇方方比起考慮晚上的100米決賽+200米預賽該怎麼分配體力,更重要的是先拼一下衝進100米決賽去,她在預賽里沖了個11秒28,相當不錯的成績,壓著小組第三的線跟陳煥之一起闖進了決賽。
到了下午六點半決賽的時候,蘇方方在第二道上,她往手指上沾了點口水感受了一下風向,“順風,不過風好像有點大。”風速計在終點她們現在也看不到。
“無所謂了。”陳煥之左扭扭右扭扭地做完了拉伸又開始蹦躂,她這次被分到了第三道,正好跟蘇方方相鄰還能聊聊天,這場比賽中唯一一個能跑進11秒的頂級高手就是愛德華茲,但從08年受傷以後,她也花了很久才振作起來,所以哪怕現在場邊正有五六家中文媒體等著,陳煥之依然毫無壓力。
蘇方方也拍打了幾下自己的肩膀和大腿,陳煥之現在屬於贏了理所應當,輸了就是天大的新聞、中國田徑遲早藥丸,但她看起來好像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領軍人物,輸了任何一場比賽都會引起地震——當然這也許不是她的心理素質好,只是純粹的對自己太有信心。
這場比賽是如此之小,哪怕有陳煥之這個現任的世界第一女飛人做招牌,也沒能吸引到更多的觀眾,在主持人介紹的時候,陳煥之向場邊招招手,一片稀稀拉拉的掌聲,最賣力的來自當地的留學生和華人,一共就二十幾個人,居然還拉了一個紅色條幅,上書“世界之王陳煥之”——而且是中英雙語的。拉條幅的留學生們顧盼之間頗有些自傲的神色,仿佛在說,我們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我們是說,在座的各位……什麼的。
這條幅是決賽前剛剛打起來的,陳煥之一見就笑了,怎麼這麼欠揍、這麼可愛,這麼實誠呢。
行了,就衝著這個條幅、這些可愛的觀眾,也得讓他們覺得來看這場比賽不虧本呀,絕對一分也不保留的。
陳煥之已經很久沒有在比賽中用過快速反應技能了,這技能持續時間只有兩秒,升多少級也只有兩秒,每一次用都是一次壓發令員節奏的賭博,這會讓她分心,而且現在經過幾年來的訓練,她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小菜鳥了,哪怕不用這技能,自己的起跑反應時間也已經跨入世界一流水平,就算用了技能、壓的時間還正正好,那提升也是非常微小的,也許0.005秒?
隨著發令槍響,劉鑫源看著陳煥之起跑,突然握緊了拳頭,他本來對這比賽只是平平,並不怎麼上心,世界大賽都參加多少回了,區區一個地區高校邀請賽實在沒什麼好緊張的。但現在他突然有了點別樣的期待,因為他發現這次陳煥之的起跑特別快。
如果只有單獨一個人,0.15和0.12秒雖然同樣是頂級的起跑反應水平,可肉眼幾乎不能分辨其中的區別,但在一整排8個人中,這區區0.03秒的差別就像是暗室中的蠟燭一樣顯眼了。
每個人在分析陳煥之的時候都會說,她的後程衝刺優勢太大了、巨大、別人跟她比簡直不是一個層次之類之類,但這並不代表她的前半程就比誰慢,只是不能像後程一樣拉開更大的距離罷了。
但是這次,她幾乎是頭三步過後就把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後,這可不只是因為其他人的水平低——愛德華茲同樣是被甩在後面的一員。
現場解說員又快又急的英語劉鑫源聽不太明白,他也沒心思細聽,只是瞟一眼大屏幕想看看有沒有打出來起跑反應時間,下一刻就要馬上把視線又轉移回陳煥之的身上,生怕落下了某一個瞬間,一時間恨不得自己兩個眼珠能分工合作一個看大屏幕一個看陳煥之,又恨不得直接有人給他念一下省得他來回看。
沒過多久——陳煥之甚至還沒有跑過30米的標記——大屏幕上終於顯示了每個人的起跑反應時間,“ 0.122”的字樣映在劉鑫源眼中,他的心臟“咚”地一聲,幾乎停跳了。
上次陳煥之平世界紀錄10秒49的時候,她的起跑反應時間是0.141秒,現在0.122秒,那她的最終成績會是多少?
劉鑫源一邊告訴自己不是這個比法,不是說起跑反應時間快了多少最終成績一定會快多少的,整個100米要跑47步,這47步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不能發揮到上次那麼好,可能性太多了……可是他一邊這麼對自己說,一邊不知不覺屏住了呼吸,眼睛一刻不離地盯著陳煥之的身影。
在他的眼中,陳煥之的身前、或者身後,還有一條誰也看不到的線,就像是游泳比賽中的那條代表世界紀錄的線,現在這條虛幻的線也具現在了劉鑫源的眼中。
23年了,包括劉鑫源在內,世界上的教練和運動員們無數次分析過那次夢幻的10秒49,他們了解每一秒、每0.01秒的時候,那條線應該在哪裡,現在劉鑫源就在看著這條線。
看著這線一會兒超過陳煥之,一會兒和陳煥之重合,漸漸地,陳煥之仿佛超過了那條線、又仿佛沒有。
“快一點、再快一點……”劉鑫源幾乎是咬著牙喃喃自語,旁邊徐指導看了他一眼,有點不明白這區區一場邀請賽有什麼值得他如此緊張。
當然,陳煥之跑得很快,但她一貫這麼快,連第二名愛德華茲都已經被她甩開了五六米,這讓人很難憑肉眼判斷她的速度與平日有什麼不同。
不過徐指導又看了一眼,發現劉鑫源額角開始冒汗了,在這二十度的微風裡冒汗。他在這一刻突然意識到了,眼前正在發生的這一幕代表著什麼。
“對對,你贏了。”徐指導笑眯眯地點頭,“去跟她們慶祝吧。”
“哦哦。”
黃婭鷗一直一個人在欄架間奮鬥,還不太適應這種集體的感覺,她暈暈乎乎地一回頭,正好撞上來找她的蘇圓圓,人高馬大地幾乎能把蘇圓圓整個套住,倆人一個捂下巴一個捂頭頂,齜牙咧嘴地攜手回賽場慶祝去了。
巴慧君幽幽地嘆了口氣,“希望她記得自己今天還得跑兩槍100米欄。”
實際上黃婭鷗雖然還記得,但也真沒什麼體力跑了,預賽上拼盡全力才跑了13秒35,跟她的個人最好成績差了足有半秒多,直接被淘汰了。
賽後紅著臉喘著氣站到了巴慧君面前,被賞了一個腦瓜崩又揉揉,巴慧君有點無奈,“走吧,去換衣服休息。”
然後開始發愁,這就是個邀請賽,時間衝突把100米欄影響了就算了,畢竟就像徐指導說的,她們四個這種組合幾乎從來沒在正式比賽中出現過,總得來個零的突破,可如果以後大賽上時間也衝突了,那該保哪一個棄哪一個?隊裡認為該選哪一個、黃婭鷗自己又認為該保哪一個?
這個答案之殘酷,巴慧君真是不忍心想啊。
因為晚上除了100米決賽還有200米的預賽,陳煥之在100米預賽中連技能都不開,直接平跑還要儘量保留幾分力氣,本來以為預賽小組第一沒戲了,結果到了跑的時候一看,80%的100米選手和200米選手重合,一個比一個更保守,她的11秒08依然是妥妥的小組第一。
而蘇方方比起考慮晚上的100米決賽+200米預賽該怎麼分配體力,更重要的是先拼一下衝進100米決賽去,她在預賽里沖了個11秒28,相當不錯的成績,壓著小組第三的線跟陳煥之一起闖進了決賽。
到了下午六點半決賽的時候,蘇方方在第二道上,她往手指上沾了點口水感受了一下風向,“順風,不過風好像有點大。”風速計在終點她們現在也看不到。
“無所謂了。”陳煥之左扭扭右扭扭地做完了拉伸又開始蹦躂,她這次被分到了第三道,正好跟蘇方方相鄰還能聊聊天,這場比賽中唯一一個能跑進11秒的頂級高手就是愛德華茲,但從08年受傷以後,她也花了很久才振作起來,所以哪怕現在場邊正有五六家中文媒體等著,陳煥之依然毫無壓力。
蘇方方也拍打了幾下自己的肩膀和大腿,陳煥之現在屬於贏了理所應當,輸了就是天大的新聞、中國田徑遲早藥丸,但她看起來好像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領軍人物,輸了任何一場比賽都會引起地震——當然這也許不是她的心理素質好,只是純粹的對自己太有信心。
這場比賽是如此之小,哪怕有陳煥之這個現任的世界第一女飛人做招牌,也沒能吸引到更多的觀眾,在主持人介紹的時候,陳煥之向場邊招招手,一片稀稀拉拉的掌聲,最賣力的來自當地的留學生和華人,一共就二十幾個人,居然還拉了一個紅色條幅,上書“世界之王陳煥之”——而且是中英雙語的。拉條幅的留學生們顧盼之間頗有些自傲的神色,仿佛在說,我們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我們是說,在座的各位……什麼的。
這條幅是決賽前剛剛打起來的,陳煥之一見就笑了,怎麼這麼欠揍、這麼可愛,這麼實誠呢。
行了,就衝著這個條幅、這些可愛的觀眾,也得讓他們覺得來看這場比賽不虧本呀,絕對一分也不保留的。
陳煥之已經很久沒有在比賽中用過快速反應技能了,這技能持續時間只有兩秒,升多少級也只有兩秒,每一次用都是一次壓發令員節奏的賭博,這會讓她分心,而且現在經過幾年來的訓練,她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小菜鳥了,哪怕不用這技能,自己的起跑反應時間也已經跨入世界一流水平,就算用了技能、壓的時間還正正好,那提升也是非常微小的,也許0.005秒?
隨著發令槍響,劉鑫源看著陳煥之起跑,突然握緊了拳頭,他本來對這比賽只是平平,並不怎麼上心,世界大賽都參加多少回了,區區一個地區高校邀請賽實在沒什麼好緊張的。但現在他突然有了點別樣的期待,因為他發現這次陳煥之的起跑特別快。
如果只有單獨一個人,0.15和0.12秒雖然同樣是頂級的起跑反應水平,可肉眼幾乎不能分辨其中的區別,但在一整排8個人中,這區區0.03秒的差別就像是暗室中的蠟燭一樣顯眼了。
每個人在分析陳煥之的時候都會說,她的後程衝刺優勢太大了、巨大、別人跟她比簡直不是一個層次之類之類,但這並不代表她的前半程就比誰慢,只是不能像後程一樣拉開更大的距離罷了。
但是這次,她幾乎是頭三步過後就把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後,這可不只是因為其他人的水平低——愛德華茲同樣是被甩在後面的一員。
現場解說員又快又急的英語劉鑫源聽不太明白,他也沒心思細聽,只是瞟一眼大屏幕想看看有沒有打出來起跑反應時間,下一刻就要馬上把視線又轉移回陳煥之的身上,生怕落下了某一個瞬間,一時間恨不得自己兩個眼珠能分工合作一個看大屏幕一個看陳煥之,又恨不得直接有人給他念一下省得他來回看。
沒過多久——陳煥之甚至還沒有跑過30米的標記——大屏幕上終於顯示了每個人的起跑反應時間,“ 0.122”的字樣映在劉鑫源眼中,他的心臟“咚”地一聲,幾乎停跳了。
上次陳煥之平世界紀錄10秒49的時候,她的起跑反應時間是0.141秒,現在0.122秒,那她的最終成績會是多少?
劉鑫源一邊告訴自己不是這個比法,不是說起跑反應時間快了多少最終成績一定會快多少的,整個100米要跑47步,這47步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不能發揮到上次那麼好,可能性太多了……可是他一邊這麼對自己說,一邊不知不覺屏住了呼吸,眼睛一刻不離地盯著陳煥之的身影。
在他的眼中,陳煥之的身前、或者身後,還有一條誰也看不到的線,就像是游泳比賽中的那條代表世界紀錄的線,現在這條虛幻的線也具現在了劉鑫源的眼中。
23年了,包括劉鑫源在內,世界上的教練和運動員們無數次分析過那次夢幻的10秒49,他們了解每一秒、每0.01秒的時候,那條線應該在哪裡,現在劉鑫源就在看著這條線。
看著這線一會兒超過陳煥之,一會兒和陳煥之重合,漸漸地,陳煥之仿佛超過了那條線、又仿佛沒有。
“快一點、再快一點……”劉鑫源幾乎是咬著牙喃喃自語,旁邊徐指導看了他一眼,有點不明白這區區一場邀請賽有什麼值得他如此緊張。
當然,陳煥之跑得很快,但她一貫這麼快,連第二名愛德華茲都已經被她甩開了五六米,這讓人很難憑肉眼判斷她的速度與平日有什麼不同。
不過徐指導又看了一眼,發現劉鑫源額角開始冒汗了,在這二十度的微風裡冒汗。他在這一刻突然意識到了,眼前正在發生的這一幕代表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