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該煉就本命法器了,但是什麼材料都沒有。

  ……宅了八個多月,是不是該出門走走?

  ☆、第十九章

  “您要出門遊歷?!”尹皓驚道。

  少年的嗓門有些過大,一邊的少女不贊同地看了他一眼。

  尹皓立刻捂住嘴巴。

  兩人一神此刻正在田邊。

  收穫是從昨天開始的,滄瀾的人族主食是大米小麥,但這種植物精貴得很,不好侍弄,大珉遺族在這裡定居下來得時候又已經到了暮春,擔心時候不夠,便又種了一些從南蠻群山裡帶來的東西,季蒔看著果實覺得有些像紅薯。

  因為勞作太熱只穿了一條寬鬆到膝蓋的燈籠褲的赤膊大漢抬起一筐紅薯放到田埂上,抬起頭便看到了尹湄和尹皓。

  至於季蒔,他不主動現身出來,這些凡人是看不到他的。

  大漢驚喜道:“首領!祭師!”

  經過了八個月,尹湄的權威已經穩固下來,雖然還有不少老人在嘀嘀咕咕,但如今雖然不能說人人溫飽,吃食確實是比從前多上很多,這是只要眼不瞎就能看到的好處,想要獲得民心只要利益就可以。

  一個月前十三歲的少女頭戴羽冠,身著彩衣,長相稚嫩,卻很有威儀,她的目光停留在一筐筐擺放在田埂上的紅薯上,很快微笑地抬起頭道:“收穫不錯?”

  “是啊首領,”大漢高興道,“今年過冬不用發愁了。”

  尹湄點點頭,和大漢告別,帶著尹皓繼續進行巡視。

  直到走到了一處比較偏遠沒有人勞作的地方,少女首領才回過頭,詢問現出身形的季蒔:“您要出門遊歷?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嗎?”

  姐弟兩個之間的智商情商水平差距頓時高下立現。

  季蒔淡淡道:“你不用擔心什麼,我神廟在此,等會兒你們立一座神像在神台上,只要香火不停,這邊發生什麼事情本神自然能感應到,秋收已經結束,大地必須修養一段時間,不過東海這邊冬日不會太冷,爾等可以乘著農閒再墾荒,至於梳理地氣和治病賜福,尹皓現在也能做到。”

  “哎?我嗎?”尹皓鬆開捂住嘴的手,再次驚訝。

  “沒錯,就是你,”季蒔對於他的這個祭師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情,“你阿姐管理數千人的部族,如今已經獨當一面,倒是你,明明是個男子漢,卻天天在本神的神廟中混吃混喝不思進取,再這樣放任你,本神擔憂自己的祭師會變成一個大胖子。”

  “我哪有混吃混喝?”尹皓反駁,“吃吃喝喝的明明是猴子好嗎?你不知道小桃現在已經發展成帶著它的七大姑八大姨來神廟吃果子了。”

  說得好像你沒有混在猴子堆里一起吃一樣啊少年,季蒔斜瞥他。

  說真的,這小子混在猴群里,要不是穿了衣服,不然和猴子們真是一樣看不出區別。

  小桃是季蒔幾個月前為小猴子起的名字,順便一提的是,小桃是只公猴。

  “若本神回來,見你修為沒有長進,或者有長進卻比不過你阿姐的話,你會知曉後果的。”

  威脅了這麼一句,季蒔繼續對尹湄道:“若有事情,點燃香火祭祀,本神自會回來。”

  尹湄拉了一把尹皓,少年少女一起鞠躬,應道:“是。”

  季蒔點點頭,架起祥雲飄然返回春山上的神廟中。

  出門遊歷,他也是需要做一些準備的。

  在這幾個月中,除了梳理地氣蘊養土地,季蒔不是什麼事都沒做。

  他要忙的事情多得去了,比如說學習這個世界的文字,還要加上和滄瀾文字一樣不是一個體系的篆文,等於同時學習兩門外語。

  還有另外一些,比如粗淺的修道四藝——符,器,丹,陣,比如閱讀玉簡了解滄瀾,比如要用尹首領的骨灰混著陶土——季蒔竭力不讓自己想起某個以犬類為主題的少女向動畫片——給自己捏一個不會被人發現是假身的身體,比如要祭煉幾個法器法寶,比如結合純山公留下的幾個樣本設計他想要的本命法寶。

  昨日突破時,他心裡突然一動,原本只有個模糊影子的本命法寶設計圖突然鮮明起來。

  他要做一方印章。

  和純山公留下的,有大法力的,能夠赦封神靈,或許來自於某位可憐身死道消的天神的封神印不同,季蒔想要的本命法寶,更接近於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之首廣成子的番天印。

  翻手無情,專拍腦門,一旦被拍必然死狀悽慘。

  這不就是板磚嘛。

  當年混過兩年的季蒔最熟悉的武器就是板磚了,第二熟悉的是西瓜刀。

  修真版的板磚不同凡響,季蒔通過自己目前所學的各種神通法門分析,所謂番天印最少也必須要有兩個功能。

  一是定身。

  二是重力。

  定身的神術他通過純山公留下的那把大弓中學過,可惜只對比自己修為低的人才有大作用,對上修為高的人,能有那麼一剎那作用都是季蒔運氣好,不過季蒔覺得還有改進的餘地。

  至於重力,本來就是屬於大地的法則,但季蒔想要參悟透,必須得多花上功夫。

  至於隨心所欲變大變小這一點,反而是最容易做的。

  本命法寶事關將來前途,他必須早早把材料準備好。

  季蒔閱讀完各種玉簡,終於找到一種方案。

  那就是取萬山之玉,大地之精,集齊各種山魂,煉製為一枚印章。

  若煉製成功,這枚印章將象徵為整個滄瀾的大地與山,重量和法力不可小視,想要當板磚用用,應該是極好的。

  這設想是很不錯,但目前季蒔身上唯一能用上的玉就只有春山的山魂玉卵。

  為了收集材料,這一次出門遊歷,他得一步一步走遍整個滄瀾,感悟大地之德,收集一萬座山的玉石,想來等這法寶完成。他大概可以進階陰神了。

  不過這一次遊歷並不只有收集法寶材料的事情,作為神道修士,光從本身也不靠譜的尹皓那裡道聽途說可不行,要真正了解滄瀾目前的仙道與神道,他必須真身在紅塵中走一遭。

  這樣想著的季蒔,目光瞥向封神印。

  嗯,順便添加幾個小夥伴,就是再完美不過的事情了。

  ***

  季蒔遊歷的第一站,是有三十六座大小仙城的中原。

  他要看看仙道目前如何,自然要去修道者最多的地方。

  從東陵趕往中原,只要順著河流逆流一路向西就可以,擁有假身後季蒔可以修煉大地神訣,其中有縮地成寸,一步千里之術,赤腳站在大地之上,神力與大地溝通,一步可以邁出很遠。

  季蒔目前的境界做不到將千里縮為一寸一步跨過,但一步走個三四里還是能做到的,若能有人在高山上望見他,就只能見到一黃衫男子赤腳慢悠悠一步一步走,似乎走得很慢,但眨眼間一座山就翻了過去。

  這樣行走也是修行的一種,季蒔不急不慢練習著,兩三天便跨過了東陵的重重山。

  這一日,他到了一座大集上。

  這大集不是修仙小說中常見的修道者們用來以物易物相互交易的坊市,而是百姓們自發形成的集市。

  滄瀾有大小仙城三十六座,每一座都各有精巧,用空間之道擴大面積,但能容納下的人數相比如渺渺眾生實在是太小了一些,又有各種限制不允許城外之人隨便進駐,所以沒有居住在仙城中的凡人還是很多的。

  比如曾經的大珉遺族,比如這個大集上正進行交易的凡人們。

  這些凡人居住在東陵起伏的丘陵中,聚集為一個個村莊。

  因為洪水緣故,這一片普遍貧瘠,對於修仙者來說沒有什麼好東西,也很少來,所以這裡的凡人一生都難得見一次修道者,最多偶爾聽聽傳說故事。

  也因此,相比於仙城中被洗腦,相信神靈就是邪惡的凡人來說,東陵的凡人這種觀念並不牢固,只要施以恩惠,很容易被發展為季蒔的信徒。

  季蒔暫時沒有這麼做。

  大張旗鼓的發展信徒是他進階陰神才會考慮的事情,那個時候他不可能繼續遮掩自己神道修士的身份,而且對香火的需求量更多。

  但目前,他只是抱著輕鬆的心態漫步走進這大集之中,打算好好觀察一下滄瀾的民生百態。

  大集之中賣各種東西的都有,季蒔停在一處攤子前,打量攤子上的貨物。

  這個攤子上賣的東西是石雕,有古拙的大件和珍奇的玲瓏小件,季蒔粗略一看,就看到石雕上顯露出的點點靈性。

  粗糙的原石經過匠人的細細琢磨雕刻,被水洗淨後露出光滑漂亮的內在,所產生的靈性。

  這是匠人塑造的奇蹟。

  同時也是和土地相關的大道之一。

  或許可以學習學習,季蒔想。

  他在這攤子前站得有些久,埋首雕刻手中青岩的石匠抬起頭來,原本想要招呼客人一聲,見到季蒔卻不由發起呆來。

  這位俊美的公子非富即貴……不像是會出現在這個地方的人。

  東陵貧瘠,東陵大集也無趣得很,有錢人更喜歡去中原的仙城,千里迢迢一次回來,也有對外的談資,紛紛看不起東陵大集,石匠很久沒有在大集中見到像這位客人一樣的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