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這時候李慕君忽然想到一個可能:“北軍是大夏的精英,如果靈郡王在通州外佯攻,卻派出精銳直取北軍後背會如何?”
季賢達的心裡‘咯噔’一下,周圍的大臣也是冷汗淋漓,說起來通州距北孟可比京城近。
“陛下,如果不改之前救援,季王爺一路北去最多可以調集十萬軍隊。可如果靈郡王入陛下猜測,這些分散的軍隊恐怕很多被擊潰。”
最麻煩這時代通訊不便,李慕君沒法知道,靈郡王會不會繞道陳粱山,以北去北孟。明明是除夕之夜,一年中最祥和幸福的夜晚,可也許是連著兩道八百里加急,讓京城顯得安靜異常。
李慕君只想了一會說道:“季愛卿,朕命你為征北大元帥,帶四萬禁軍及京師右營五萬大軍,一路徵調軍隊,最短時間擊潰瓦刺。”
“那京城怎麼辦?”劉慶先失聲問道“陛下的安危誰來保護。”
剛剛要把京師左右大營全部調走,大臣們就有些猶疑,如今竟然連禁軍也調走了。
“還有一萬兩千禁軍,明日再派人從別的東邊和南邊慢慢調集軍隊過來。”李慕君不急不躁的慢慢說“至於朕?”
大臣們關切的望向皇帝,季賢達看著心上人平靜的神色,心裡去有了感悟。
“並不能確定靈郡王會分兵取北孟,還是全力拿下通州進入大夏腹地。如今援軍減少以防萬一,朕要御駕親政。”皇帝親臨可以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氣。
果然……季賢達心裡既自豪有痛心,他的君君。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花刺和西蕃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是只要北境不破,他們也沒有能力拿下大夏,真的進入大夏腹地,咱們還可是派兵攔截,遲早能擊退敵人。”楊士誠連忙開口阻攔。
“正是,不如留下周厚德,另派人去支援。”
“實在不行也可以先議和。”
李慕君輕輕的轉動手上的馬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那西境十二關將士百姓呢?通州的五萬將士和百姓呢?”
現在東方是正欲破曉的十分,冬夜的寒冷仿佛凝固到人的身上,皇帝面色平靜的說:“為了大夏千萬百姓,你們願意文諫死,武戰死。朕作為君王守護江山社稷,子民遭受屠戮朕自然要護在前邊。”
君王死社稷,在場的大臣也罷,禁軍眼眶酸澀,心裡的感動不可言書,自古以來有幾個君王把百姓的命放在前邊。
“陛下”季賢達忍下心裡的不舍,抬頭對御馬上的女孩說道“就如陛下所言,但是陛下必須帶著王府的三千護衛。”
李慕君靜靜的低頭,看黑夜裡季賢達明亮的雙眼,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相信微臣,會在最短的時間擊破瓦刺,前去與陛下回合。”
“好”
“微臣府里有四個侍女,她們是微臣從北境帶回來的,都上過城牆殺過敵,陛下帶著貼身伺候,比王嬤嬤更可靠。”
“……好”李慕君明白這幾個侍女是可以信任的。
第57章 親政、親征
原本是送周厚德率領大軍去救通州,結果最早開拔的卻是換上戎裝的季賢達。東方將明未明的時候李慕君騎在馬上,看季賢達率領九萬大軍,懷揣征討令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楊士誠心思沉重的勸說:“其實還不到陛下御駕親征的地步。”
“楊愛卿,該說的朕都說了,朕一直懂楊愛卿一心為民的憂慮,希望愛卿也能懂朕為君之心。”這時辰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隨著平靜的話語一團團白霧,從皇帝嘴裡呵出。
楊士誠很想自己替皇帝前去,可是他再是內閣首輔執掌大夏權柄,也沒有皇帝的名頭好用。他下了決心對皇帝說道:“既然這樣,不如今天就昭告天下,萬歲親政的事情。”
自從開始清算蘭氏一系,李慕君等於已經開始執掌大夏,只是差一道昭告天下的公文。皇帝淡淡的點頭:“這些事情等今日早朝,楊愛卿決定即可,朕走後朝政一如往日由楊愛卿主持。還有朕如果意外被俘或戰死,那麼帝位禪讓於中書舍人蘭靖遠。”
“什麼?微臣萬死不敢!”一直跟著記錄的蘭靖遠‘撲通’一聲跪倒。
周圍的幾位文臣武將,還有京師左右營的將領,齊齊變了臉色統統跪下失聲高呼:“陛下!”
李慕君神色淡然的騎在高高的駿馬之上,平靜的開口:“自父皇去後,朝政仰賴楊愛卿日夜操勞,外有諸位將士保家衛國,大夏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如今狼煙四起,朕知道不親征,將士們遲早也能把敵人趕出大夏。可是朕是一國之君是萬民之主,怎能看安樂的百姓被敵人踐踏。若朕一身可救萬民,朕不辭一死。”
李慕君轉向楊士誠:“楊愛卿有棟樑能臣之才,卻沒有帝王的胸懷。蘭靖遠雖然沒有十分才華,可他心懷大仁大義,這是朕一時間能找到的最好人選……”
其實季賢達比蘭靖遠更合適,不過李慕君絕不會留下讓他為帝的話柄,季賢達太有能力,也太鋒芒過剩。
皇帝沉下聲線:“諸卿,我等受萬民敬仰,享萬民供奉,自然該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慕君的視線靜靜的掃過周圍跪著的人“諸卿如此,方不虧是我大夏之脊樑,朕更該如此,才是大夏第一人。”
“陛下聖明!”明明是一群德高望重的老臣,可是他們再一次在胸膛里體會到了歲月的激情,年輕的熱血。
周圍的禁軍不知是誰帶領的一個個跪下來,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護駕的王府護衛也跪下來,十五萬將士都跪在皇帝的腳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此時此刻只有這美好的祝福,能表達他們心中的敬仰。
皇帝也走了,蘭靖遠作為有可能的下一任帝王,被朝臣和禁軍護在中間,他看著慢慢遠去的大軍,堅定的說道:“陛下一定能旗開得勝,平安歸來。”
楊士誠有些欣慰,皇帝果然很會挑人。蘭靖遠絕不會為帝位對皇上心懷不軌,相反他一定會督促朝臣們派兵調糧支援前線。
李慕君坐在搖晃的馬車上,車外是季賢達給她的侍女,再外圍是季賢達精心訓練出的三千火器營。是的,這些王府護衛,現在改作皇帝的火器營只聽皇帝的命令。
因為是急行軍,所以馬車的速度並不慢。李慕君搖搖晃晃中,摸了摸身旁的大包袱,包袱里是一身厚實的女裝,她摸著軟軟的包袱,眼裡含了一點笑意。這包袱是季賢達回府召王府護衛,和四個侍女的時候,強行敲開店鋪買的。
“君君如果一旦有危險,你就換上女裝,只要他們不知道你是皇帝,你總能活下來。”那時候季賢達心中有千萬不舍,可是他的心上人卻是一國之君,有自己的原則和責任。可這樣的李慕君更讓他痴迷不已,他握緊皇帝的手“無論如何你都要活下來,相信我只要你能活下來,不管你身在何處我都能找到你,把你帶回來。”
季賢達的心裡‘咯噔’一下,周圍的大臣也是冷汗淋漓,說起來通州距北孟可比京城近。
“陛下,如果不改之前救援,季王爺一路北去最多可以調集十萬軍隊。可如果靈郡王入陛下猜測,這些分散的軍隊恐怕很多被擊潰。”
最麻煩這時代通訊不便,李慕君沒法知道,靈郡王會不會繞道陳粱山,以北去北孟。明明是除夕之夜,一年中最祥和幸福的夜晚,可也許是連著兩道八百里加急,讓京城顯得安靜異常。
李慕君只想了一會說道:“季愛卿,朕命你為征北大元帥,帶四萬禁軍及京師右營五萬大軍,一路徵調軍隊,最短時間擊潰瓦刺。”
“那京城怎麼辦?”劉慶先失聲問道“陛下的安危誰來保護。”
剛剛要把京師左右大營全部調走,大臣們就有些猶疑,如今竟然連禁軍也調走了。
“還有一萬兩千禁軍,明日再派人從別的東邊和南邊慢慢調集軍隊過來。”李慕君不急不躁的慢慢說“至於朕?”
大臣們關切的望向皇帝,季賢達看著心上人平靜的神色,心裡去有了感悟。
“並不能確定靈郡王會分兵取北孟,還是全力拿下通州進入大夏腹地。如今援軍減少以防萬一,朕要御駕親政。”皇帝親臨可以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氣。
果然……季賢達心裡既自豪有痛心,他的君君。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花刺和西蕃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是只要北境不破,他們也沒有能力拿下大夏,真的進入大夏腹地,咱們還可是派兵攔截,遲早能擊退敵人。”楊士誠連忙開口阻攔。
“正是,不如留下周厚德,另派人去支援。”
“實在不行也可以先議和。”
李慕君輕輕的轉動手上的馬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那西境十二關將士百姓呢?通州的五萬將士和百姓呢?”
現在東方是正欲破曉的十分,冬夜的寒冷仿佛凝固到人的身上,皇帝面色平靜的說:“為了大夏千萬百姓,你們願意文諫死,武戰死。朕作為君王守護江山社稷,子民遭受屠戮朕自然要護在前邊。”
君王死社稷,在場的大臣也罷,禁軍眼眶酸澀,心裡的感動不可言書,自古以來有幾個君王把百姓的命放在前邊。
“陛下”季賢達忍下心裡的不舍,抬頭對御馬上的女孩說道“就如陛下所言,但是陛下必須帶著王府的三千護衛。”
李慕君靜靜的低頭,看黑夜裡季賢達明亮的雙眼,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相信微臣,會在最短的時間擊破瓦刺,前去與陛下回合。”
“好”
“微臣府里有四個侍女,她們是微臣從北境帶回來的,都上過城牆殺過敵,陛下帶著貼身伺候,比王嬤嬤更可靠。”
“……好”李慕君明白這幾個侍女是可以信任的。
第57章 親政、親征
原本是送周厚德率領大軍去救通州,結果最早開拔的卻是換上戎裝的季賢達。東方將明未明的時候李慕君騎在馬上,看季賢達率領九萬大軍,懷揣征討令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楊士誠心思沉重的勸說:“其實還不到陛下御駕親征的地步。”
“楊愛卿,該說的朕都說了,朕一直懂楊愛卿一心為民的憂慮,希望愛卿也能懂朕為君之心。”這時辰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隨著平靜的話語一團團白霧,從皇帝嘴裡呵出。
楊士誠很想自己替皇帝前去,可是他再是內閣首輔執掌大夏權柄,也沒有皇帝的名頭好用。他下了決心對皇帝說道:“既然這樣,不如今天就昭告天下,萬歲親政的事情。”
自從開始清算蘭氏一系,李慕君等於已經開始執掌大夏,只是差一道昭告天下的公文。皇帝淡淡的點頭:“這些事情等今日早朝,楊愛卿決定即可,朕走後朝政一如往日由楊愛卿主持。還有朕如果意外被俘或戰死,那麼帝位禪讓於中書舍人蘭靖遠。”
“什麼?微臣萬死不敢!”一直跟著記錄的蘭靖遠‘撲通’一聲跪倒。
周圍的幾位文臣武將,還有京師左右營的將領,齊齊變了臉色統統跪下失聲高呼:“陛下!”
李慕君神色淡然的騎在高高的駿馬之上,平靜的開口:“自父皇去後,朝政仰賴楊愛卿日夜操勞,外有諸位將士保家衛國,大夏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如今狼煙四起,朕知道不親征,將士們遲早也能把敵人趕出大夏。可是朕是一國之君是萬民之主,怎能看安樂的百姓被敵人踐踏。若朕一身可救萬民,朕不辭一死。”
李慕君轉向楊士誠:“楊愛卿有棟樑能臣之才,卻沒有帝王的胸懷。蘭靖遠雖然沒有十分才華,可他心懷大仁大義,這是朕一時間能找到的最好人選……”
其實季賢達比蘭靖遠更合適,不過李慕君絕不會留下讓他為帝的話柄,季賢達太有能力,也太鋒芒過剩。
皇帝沉下聲線:“諸卿,我等受萬民敬仰,享萬民供奉,自然該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慕君的視線靜靜的掃過周圍跪著的人“諸卿如此,方不虧是我大夏之脊樑,朕更該如此,才是大夏第一人。”
“陛下聖明!”明明是一群德高望重的老臣,可是他們再一次在胸膛里體會到了歲月的激情,年輕的熱血。
周圍的禁軍不知是誰帶領的一個個跪下來,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護駕的王府護衛也跪下來,十五萬將士都跪在皇帝的腳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此時此刻只有這美好的祝福,能表達他們心中的敬仰。
皇帝也走了,蘭靖遠作為有可能的下一任帝王,被朝臣和禁軍護在中間,他看著慢慢遠去的大軍,堅定的說道:“陛下一定能旗開得勝,平安歸來。”
楊士誠有些欣慰,皇帝果然很會挑人。蘭靖遠絕不會為帝位對皇上心懷不軌,相反他一定會督促朝臣們派兵調糧支援前線。
李慕君坐在搖晃的馬車上,車外是季賢達給她的侍女,再外圍是季賢達精心訓練出的三千火器營。是的,這些王府護衛,現在改作皇帝的火器營只聽皇帝的命令。
因為是急行軍,所以馬車的速度並不慢。李慕君搖搖晃晃中,摸了摸身旁的大包袱,包袱里是一身厚實的女裝,她摸著軟軟的包袱,眼裡含了一點笑意。這包袱是季賢達回府召王府護衛,和四個侍女的時候,強行敲開店鋪買的。
“君君如果一旦有危險,你就換上女裝,只要他們不知道你是皇帝,你總能活下來。”那時候季賢達心中有千萬不舍,可是他的心上人卻是一國之君,有自己的原則和責任。可這樣的李慕君更讓他痴迷不已,他握緊皇帝的手“無論如何你都要活下來,相信我只要你能活下來,不管你身在何處我都能找到你,把你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