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朝中大臣貫會見風使舵,朝廷上下對夏言皆奉承討好,以期這小祖宗能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那自己仕途或可順遂許多。
但這小祖宗也不是那麼好討好的,畢竟是天家貴胄,什麼樣的奇珍異寶沒見過?什麼樣的美味珍饈沒吃過?這小祖宗對人也全憑喜好,若是他喜歡了,則真心相交,若不喜歡,你就是堆再多寶貝在他面前也無濟於事。
依著這性格,夏言長到十五歲,真心交好的朋友就只有一個,是當朝大將軍的兒子李瀾光。
李瀾光與夏言同歲,五歲起就選做夏言的伴讀,是夏言從小的玩伴。
有傳聞皇上有意將皇位留給夏言,因此,將李瀾光選給夏言做伴讀,是為了以後借李家的勢,使夏言的稱帝之途走得更為坦蕩些。
但三皇子夏言似乎並不熱衷於帝位,選來國子監給皇子們上課的大學士,每每能被三皇子氣得吐血,直呼“此子不可教!”
只是夏言倒從不管這些,每天就和李瀾光鬼混。
這李瀾光本就是將軍兒子,自小大大咧咧,喜愛舞刀弄槍,最是不喜書生那套之乎者也。
這樣一來,兩人倒是臭味相投,整日就想著整整這個太監,逗逗那個宮女,日子倒過得悠哉悠哉。
裕和王朝的皇子們被管教得極為嚴格,每日卯時就得起床去念學,辰時有一盞茶的功夫吃早飯,吃完早飯直到巳時都得老老實實坐在國子監聽那幾個老學究講四書五經,家國天下。
午時能有一個時辰的吃飯午休時間,然後午時之後直到酉時都得學弓箭騎射。
當然,這是對於其他皇子而言的,夏言不喜歡那幾個老頭兒嘮嘮叨叨的樣子,相比起來,他對下午的騎射等課程還比較有興趣。
他仗著自己最受寵愛,每到文化課時,經常溜出去觀花賞鳥逗宮女兒,所以才能將這些個老學究氣個半死。
但偏偏每次到了測試,夏言總能拿到皇子中的最高分,皇帝見狀,總是滿心歡喜,也就不多苛責他。
可以說,那個高坐在龍椅上的男人,將自己畢生的溫情都給了夏言的母親和夏言。
皇帝都不表態,這些個師父們自然也就默認了夏言的紈絝,好在夏言雖然紈絝,但總能有分寸。
裕和王朝有規定,皇子們十六歲生辰一過,必須出宮遊歷,時間半年至一年不等,以期其體會民間疾苦,將來若是當選儲君,登上帝位,能盡心盡力為百姓謀福利。
遊歷回來之後,行動上就會自由得多,能夠隨意進出皇宮了。
但是皇子們在年滿十六歲之前,很少能被允許出宮,這一點,即使是夏言也不例外。
因此夏言長到十五歲,出宮的次數倒是屈指可數,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李瀾光的府邸。
夏言還有半年就滿十六歲,還是一個少年,自然是滿心期待半年後的外出遊歷的。
對於夏言外出遊歷的事情,最為高興的自然是李瀾光,他琢磨著夏言到時候出宮了,兩人去哪個地方玩兒,並且因此和夏言好是爭論了一番。
最後二人決定,先出宮再說,至於後面去什麼地方,等後面再商議,好容易挨到過了生辰,夏言迫不及待的就收拾好了東西出宮了。
夏言出了皇宮,先去李瀾光的家裡住了幾天,原本二人是打算從長安出發,向東去,去裕和朝的一個附屬小國看看的。
但是偏巧的,這幾天長安城出了一件大事。
慶王女兒,年芳十五的陽寧郡主公開選婿,不論身家,不看門第,只要未曾娶妻,都可參加。
選婿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參選的男子只要回答上陽寧郡主的問題,就視為通過。
第二部分則是第一輪通過的男子比武,最後勝出者即為郡主夫婿。
裕和王朝民風開放,像這種女子公開招婿的例子也不少,比如之前的長安第一才女李詩詩也曾公開選婿,也是引得長安城的才子傾巢而出,最後同當今尚書之子成就一段良緣,這件事一時傳為長安城的佳話。
只是這一次,全長安城九成九的未婚男兒全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比之之前李詩詩招夫婿的排場大得多,算得上長安城全城轟動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基本上都圍繞在這次郡主的公開選婿上。
原因嘛,不僅是因為陽寧郡主出身高貴,為慶王獨女,還因為陽寧郡主乃是全長安城公認的第一美人。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是所有男兒的終極夢想,若是娶了陽寧郡主,那麼不費吹灰之力,這兩者皆可得。
可想而知,這次選婿對於長安城的男子吸引力有多大。
夏言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面,自然是不肯錯過,李瀾光也聽說過陽寧郡主的芳名,也是極為有興趣。
於是二人一琢磨,一拍即合,決定湊這次熱鬧。
第四十一章
三天後,二人一同前往選婿地點,二人來得不算晚,可這時候看場上已經擠滿了許多人。
場地上有許多官兵維持秩序,場地上搭了一個一米高台,高台後面有一個涼亭,涼亭用白紗遮住了,此刻裡面空無一人。
涼亭斜前方搭了一個涼棚,棚頂用錦繡遮了,裡面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有各色糕點酒水,桌子後是一面屏風,屏風前此刻已經站了兩個婢女。
高台下是一片很大的場地,以一條手臂粗細的紅繩分為兩半,紅繩的另一邊繞在高台台階中間,將台階也分隔成兩邊。
但這小祖宗也不是那麼好討好的,畢竟是天家貴胄,什麼樣的奇珍異寶沒見過?什麼樣的美味珍饈沒吃過?這小祖宗對人也全憑喜好,若是他喜歡了,則真心相交,若不喜歡,你就是堆再多寶貝在他面前也無濟於事。
依著這性格,夏言長到十五歲,真心交好的朋友就只有一個,是當朝大將軍的兒子李瀾光。
李瀾光與夏言同歲,五歲起就選做夏言的伴讀,是夏言從小的玩伴。
有傳聞皇上有意將皇位留給夏言,因此,將李瀾光選給夏言做伴讀,是為了以後借李家的勢,使夏言的稱帝之途走得更為坦蕩些。
但三皇子夏言似乎並不熱衷於帝位,選來國子監給皇子們上課的大學士,每每能被三皇子氣得吐血,直呼“此子不可教!”
只是夏言倒從不管這些,每天就和李瀾光鬼混。
這李瀾光本就是將軍兒子,自小大大咧咧,喜愛舞刀弄槍,最是不喜書生那套之乎者也。
這樣一來,兩人倒是臭味相投,整日就想著整整這個太監,逗逗那個宮女,日子倒過得悠哉悠哉。
裕和王朝的皇子們被管教得極為嚴格,每日卯時就得起床去念學,辰時有一盞茶的功夫吃早飯,吃完早飯直到巳時都得老老實實坐在國子監聽那幾個老學究講四書五經,家國天下。
午時能有一個時辰的吃飯午休時間,然後午時之後直到酉時都得學弓箭騎射。
當然,這是對於其他皇子而言的,夏言不喜歡那幾個老頭兒嘮嘮叨叨的樣子,相比起來,他對下午的騎射等課程還比較有興趣。
他仗著自己最受寵愛,每到文化課時,經常溜出去觀花賞鳥逗宮女兒,所以才能將這些個老學究氣個半死。
但偏偏每次到了測試,夏言總能拿到皇子中的最高分,皇帝見狀,總是滿心歡喜,也就不多苛責他。
可以說,那個高坐在龍椅上的男人,將自己畢生的溫情都給了夏言的母親和夏言。
皇帝都不表態,這些個師父們自然也就默認了夏言的紈絝,好在夏言雖然紈絝,但總能有分寸。
裕和王朝有規定,皇子們十六歲生辰一過,必須出宮遊歷,時間半年至一年不等,以期其體會民間疾苦,將來若是當選儲君,登上帝位,能盡心盡力為百姓謀福利。
遊歷回來之後,行動上就會自由得多,能夠隨意進出皇宮了。
但是皇子們在年滿十六歲之前,很少能被允許出宮,這一點,即使是夏言也不例外。
因此夏言長到十五歲,出宮的次數倒是屈指可數,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李瀾光的府邸。
夏言還有半年就滿十六歲,還是一個少年,自然是滿心期待半年後的外出遊歷的。
對於夏言外出遊歷的事情,最為高興的自然是李瀾光,他琢磨著夏言到時候出宮了,兩人去哪個地方玩兒,並且因此和夏言好是爭論了一番。
最後二人決定,先出宮再說,至於後面去什麼地方,等後面再商議,好容易挨到過了生辰,夏言迫不及待的就收拾好了東西出宮了。
夏言出了皇宮,先去李瀾光的家裡住了幾天,原本二人是打算從長安出發,向東去,去裕和朝的一個附屬小國看看的。
但是偏巧的,這幾天長安城出了一件大事。
慶王女兒,年芳十五的陽寧郡主公開選婿,不論身家,不看門第,只要未曾娶妻,都可參加。
選婿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參選的男子只要回答上陽寧郡主的問題,就視為通過。
第二部分則是第一輪通過的男子比武,最後勝出者即為郡主夫婿。
裕和王朝民風開放,像這種女子公開招婿的例子也不少,比如之前的長安第一才女李詩詩也曾公開選婿,也是引得長安城的才子傾巢而出,最後同當今尚書之子成就一段良緣,這件事一時傳為長安城的佳話。
只是這一次,全長安城九成九的未婚男兒全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比之之前李詩詩招夫婿的排場大得多,算得上長安城全城轟動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基本上都圍繞在這次郡主的公開選婿上。
原因嘛,不僅是因為陽寧郡主出身高貴,為慶王獨女,還因為陽寧郡主乃是全長安城公認的第一美人。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是所有男兒的終極夢想,若是娶了陽寧郡主,那麼不費吹灰之力,這兩者皆可得。
可想而知,這次選婿對於長安城的男子吸引力有多大。
夏言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面,自然是不肯錯過,李瀾光也聽說過陽寧郡主的芳名,也是極為有興趣。
於是二人一琢磨,一拍即合,決定湊這次熱鬧。
第四十一章
三天後,二人一同前往選婿地點,二人來得不算晚,可這時候看場上已經擠滿了許多人。
場地上有許多官兵維持秩序,場地上搭了一個一米高台,高台後面有一個涼亭,涼亭用白紗遮住了,此刻裡面空無一人。
涼亭斜前方搭了一個涼棚,棚頂用錦繡遮了,裡面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有各色糕點酒水,桌子後是一面屏風,屏風前此刻已經站了兩個婢女。
高台下是一片很大的場地,以一條手臂粗細的紅繩分為兩半,紅繩的另一邊繞在高台台階中間,將台階也分隔成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