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徐禮斷然不許蓉姐兒再往楚家去,可她聽了碧螺回來稟報這件案中案,哪裡還能睡得著,卻不能一個人進那地方,她只覺得骨頭都瘮的打抖。
這還是她頭一回同徐禮爭起來:“我必然要去,這是滾釘板挨千刀的事!都走到這一步,再沒甚個好退的,咱們等一日是一日,趙氏同她女兒卻再等不得了。”
徐禮摟了她拍背:“趙氏說的還待查實,他那外室如何,送出去的孩子又在哪裡,當時進府經了誰的手,既是灃青本地口音,那又是誰接生的,只要人在,總能尋出馬腳來,你這麼貿貿然上門,打糙驚蛇怎辦?”
“敵不動便只好我動,蛇埋在長糙里,不打糙,它且躥不出來!”蓉姐兒虎了一張俏臉,沉了聲揚眉毛:“虎毒且不食子,他卻想害死嫡親女兒,給個外室子讓路,福姐兒便似吊在油鍋上,哪裡還能等得一刻!”趙氏雖不說,碧螺也猜知幾分,她是不會再活了,便是女兒怕是也牽掛不住她了。
徐禮聽她如此,卻還是讓她再挨半日,等州府中派了兵丁來,再往楚家去。蓉姐兒原是想著來軟的,不意徐禮竟立時就來硬的,她咬咬唇兒:“你不必為著我,他不敢怎樣,來的人,還是去查該查的地方。”
升斗小民哪裡見過這樣仗陣,早就自先怯了,楚家的事一出,立時就倒過了風向,只等著徐禮開口,呂先兒的說書段子,早就已經預備好了。
徐禮見她執意,伸手摸到肚皮上,蓉姐兒叉了腰挺一挺:“再不怕,我我兒子是個膽大的。”可不是膽大,經了這許多事,還穩穩的,比原先還吃得更多了些。
徐禮眼角一松,到底放心不下,派了人一路把蓉姐兒送到楚家,蓉姐兒也沒想著單刀付會,早早就送了帖子把平五同石家夫人一道請了來,又特特叫了州府里送仵作來的衙役混了一道,叫上尋軍鋪屋的人,聲勢浩大的往楚家門上去。
出來的卻不是“楚大奶奶”,而是一向不曾露過面的楚家三奶奶,她丈夫自小跛足,從不與人爭,娶的也是小家娘子,見著縣夫人連話都不會說,說要見福姐兒,也是忙不迭的便去了。
福姐兒初通世事,見著蓉姐兒見她滿頭珠翠,還笑嘻嘻的,說要接了她去,她還點頭,蓉姐兒見著宅中不對,才出二門口便問一聲:“怎不見你家太太?”
福姐兒嘆一聲:“太太病著,我一整日都不曾見過太太。”蓉姐兒臉上色變,回去一說,徐禮便笑:“不怕,她再出不得這四個水門。”
到傍晚果有人來報,說在漁船裡頭找著了她,還有一兒一女,慌亂中稱是回娘家去,叫差役請回了楚家,這回卻好,正是漁船回來開晚市的時候,一河道的人都瞧見了。
等到夜裡仵作同坐婆穩婆一道見了徐禮,因著死者是未嫁姑娘,徐禮不便查看傷勢,一直等在大堂,三人往前回報,兩個婆子道柊兒還是處子,身上多處摔傷擦傷,頭髮枯黃指甲乾脆,同那趙氏一樣症狀,俱是那荒年才會有的餓病。
案子到得此時,只缺一個首告,趙家只派了一個管事過來,竟不曾有族中人來,徐禮便用上了那個撞上門來的趙氏子弟,由著他當了首告,也不須他出面,叫呂先兒扮了村夫,只說偷牛進來,把外頭大事一說,再挑兩句:“我看這太爺是想扳倒楚家,你不如接了這官司當首告,還免了趙氏那頓板子,她自楚家要回來那些東西,豈有不謝你之理?”
閒漢原不想著攬事,小民都怕訴訟,他不過想撈兩個盤纏,關得幾日便能放出去,此時聽見畫出這樣一塊餅,心底也還思量:“本家都不出頭,我這是哪一門子,犯不得這個傻。”
“不接才是真傻,楚家那樣大一塊肥肉,你就不想著啃一口?”呂先兒把手叉在袖裡,兩隻手抬起來作個擦鼻涕的模樣,還大聲吸了吸:“但凡這事兒落到我身上,還不攆著上,胎沒投著,該你得的財不要,利世仙官爺爺都不饒你。”
叫他得著了,可不是偏財,這東西來得巧,又說的趙丙心動,等放飯時,便拿筷子敲碗沿,說要告狀,獄卒鼻子時頭哼哼,等聽見他說要為趙氏出頭當首告,趕緊去報給徐禮知道,這占了妻弟的名分,便不是妻告夫了。
徐禮前頭事一樣樣安排好了,蓉姐兒這裡卻犯起難為,福姐兒先還肯留下來玩,等到夜裡便急著要回去,不告訴她趙氏在此地還好,一告訴她,邁著腿就要往外頭跑。
蓉姐兒扶了腦袋:“我可只帶過茂哥兒,這一個怎麼也無法。”她怕趙氏,怕到了骨子裡頭,說要帶了她去見,扒著門框只不肯,說趙氏要吃人,要咬她。
“總不好把她關起來?”便是趙氏先是聽說福姐兒來了臉上還現了點笑影,一聽見她嚷成那樣,立時又闔上了眼睛,碧螺忍不過,急的來尋蓉姐兒。
福姐兒卻怎麼也不信親娘沒瘋,是她親爹誣陷,還一味的扯了蓉姐兒的袖子:“縣太太,我娘早早得了瘋病,自我生下來便是,她的話,再不能信的!”
第223章 不平氏路見不平,清明人眼觀清明
蓉姐兒見她哭的那樣,實無精神好言好語的同她說,只得把身邊的綠芽派了過去,綠芽見她不過十歲年紀,遭了這樣的事,帶她到耳房裡頭又是軟言安慰又是細語勸解。
福姐兒卻只是不信,她還想著家去,等綠芽說得口乾,她收了眼淚,小心翼翼抬頭問道:“姐姐,你求求縣夫人,叫我家去罷。”
綠芽啞口無聲,半個字也說不出來,這姑娘只是不信親爹會害了親娘,卻不敢再說親娘是瘋子的話,還當她娘真箇騙住了縣老爺,家裡要吃官司,心口咚咚地跳個不住,只想著早點回去,好告訴太太去。
她身邊跟來的兩個丫頭,早早就叫蓉姐兒支了出去,同楚家來的那個婆子分開關著,綠芽見怎麼也說不動她,便退出去快步到正房去。
蓉姐兒忙了一日,又叫福姐兒鬧了一場,肚裡一飢便心口燒得慌,火氣都大起來,拿了把織花扇子叫蘭針給她扇風,廚房裡做的熱食一口都吃不下,只想吃涼皮冷麵,還是甘露去蒸了一籠小餃兒,這才隨口吃了,見著綠芽不等她開口先問:“她可信了?”
綠芽搖一搖頭:“怕是不會信的,長到這樣大了,自來聽的便是她親娘害了瘋病,哪裡肯信呢。看著倒是個聰明的丫頭,這上頭倒糊塗起來,她還知道先按下來點頭應了,只求著回家呢。”
“她哪裡不信,是不肯信!”蓉姐兒嘆一口氣,卻也怪不得這個孩子,她才多大點子,硬生生叫她信天下有這樣的慘事落到她身上,還不如信母親得了癔症更好。
蓉姐兒原就沒甚麼耐性,心裡曉得福姐兒可憐,可見她這付油鹽不進的模樣卻又為著趙氏辛酸,人既從楚府裡頭帶出來了,再沒有送回去的道理,便是關,也得關著她,到開堂審案的那一日。
她一揮手:“那兩個丫頭挑一個回去侍候著她,另一個,若是楚家來人接,教她回話。”
楚家果然來接人了,卻根本沒有用上那個丫頭,只甘露出去說了一句,說縣太太喜歡楚家姐兒,懂規矩討喜歡,要留下來作個伴。
楚家來的那個小管事早如驚弓之鳥,甘露一笑便趕緊低了頭,縮了脖子開口道:“是咱們,是咱們太太,身子不好,想叫姐兒回去侍疾。”
甘露盯了他看,等他抬眼了才掩了嘴一聲笑:“太太,哪一門子的太太?她母親便在衙中,親生的嫡母不侍疾,倒去孝敬一個二房,楚家真是好大的規矩。”
這句一出,那個小管事半個不字兒都道不出來,又抬了空轎退了回去,把這番話回給楚大,楚大怔在當場,連他都已然覺著這個女兒是二房生的了。
埋了那許多年的事,要尋出來實非易事,那一戶人家早就不在本縣,所幸趙氏被關是六年多年的事,而那戶人家搬走是近兩年的事,按著年紀來算,那個男孩該是比福姐兒大著幾歲,這些年便是不能認祖歸宗,楚大也該時常去看他。
卻不料竟是半點也無線索,蓉姐兒不便往正堂去,徐禮再忙總是抽空到後邊用飯,也不講究什麼菜色了,拿湯淘了飯呼呼兩碗下得肚去,只填飽了肚皮便又往堂前去。
吃飯沒個定準,邁了腳坐下便吃,吃完了碗一放,又抬腿就走,蓉姐兒怕他餓著,粥不管飽,老吃湯淘飯又怕壞了腸胃,便撿了自家吃的肉菜,每回用飯,單撿出一碟子來,有菜有肉,尋個沙鍋出來,底下鋪上厚厚一層蒸米飯,再把這些菜擺上去,放在爐子上溫著,等他來了就有熱的吃。
徐禮也不仔細挑撿了,去了骨的雞肉鴨肉同飯拌在一起,燜的久了油花都滲到飯粒里去,他拿勺子把鍋底兒都刮個乾淨,蓉姐兒原就是吃不飽的時候,見他吃的這樣香,伸頭過去也想要,徐禮側了臉一笑,挖了一大勺。
蓉姐兒張了嘴全吃了,嘴兒油油的,腮幫子鼓起來,陪他一道吃,吃了這一鍋子飯,再喝茶消食,徐禮便細細把做的案卷給蓉姐兒看。
他原也不曾寫過,俱是照著先頭那個縣令留下的來寫,案情如何,牽扯幾人,死傷如何,光是趙氏一人陳上來的案情,便寫了滿滿三頁。可卻去哪裡尋找證人,趙氏一個也只片面之詞,她身邊那個親近的,賣的賣,調的調,竟沒一個能出來作證。
蓉姐兒翻閱細看,徐禮只覺得肚中還飢,見那沙鍋已空,便抬手去拿點心吃,自家拿了一個,伸手送到蓉姐兒唇邊,她張口咬了,一口咽下去道,闔上案卷皺眉問道:“這事兒趙家竟無人幫著出頭?”
徐禮輕嘆一聲:“豈止無人肯出頭,只怕趙氏的親娘也還蒙在鼓裡,如今只好等趙丙首告,才能傳了趙家人到堂作證。”
蓉姐兒面上憂色更深:“楚家的魚米蠶絲一向是同趙家往來,莫不是黑了心腸,想著舍卻一個女兒,把生意長久做下去?”
徐禮早已想到此節,沉了臉:“既行到這一步,還怕這個不成,我連狀子叫人寫了,只須趙丙呈上來便是,首告成了,煩呂先兒到臨江縣去走一遭,便是逼也要逼得趙家人來!”
這卻是下策,說是姓趙,也只沾一個趙字,說是族弟,若真往嚴了說,拐著十七八道彎,那便是個騙盤纏的混人,真箇當了首告,楚家肯花大價錢,也不知他反不反口:“如今是趕鴨子上架,此事再拖不得,屍身若是爛了,豈不付了柊兒一片忠心赤誠,我還想了個法兒,還須趙家出頭才好。”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趙家再不肯出頭,也怕別個在背後指戳他脊樑,呂先兒連話本子都寫好,便叫《白塔記》,他打小聽書,何處頓措,何處轉折,何處驚堂,樣樣都拿捏得當。
這還是她頭一回同徐禮爭起來:“我必然要去,這是滾釘板挨千刀的事!都走到這一步,再沒甚個好退的,咱們等一日是一日,趙氏同她女兒卻再等不得了。”
徐禮摟了她拍背:“趙氏說的還待查實,他那外室如何,送出去的孩子又在哪裡,當時進府經了誰的手,既是灃青本地口音,那又是誰接生的,只要人在,總能尋出馬腳來,你這麼貿貿然上門,打糙驚蛇怎辦?”
“敵不動便只好我動,蛇埋在長糙里,不打糙,它且躥不出來!”蓉姐兒虎了一張俏臉,沉了聲揚眉毛:“虎毒且不食子,他卻想害死嫡親女兒,給個外室子讓路,福姐兒便似吊在油鍋上,哪裡還能等得一刻!”趙氏雖不說,碧螺也猜知幾分,她是不會再活了,便是女兒怕是也牽掛不住她了。
徐禮聽她如此,卻還是讓她再挨半日,等州府中派了兵丁來,再往楚家去。蓉姐兒原是想著來軟的,不意徐禮竟立時就來硬的,她咬咬唇兒:“你不必為著我,他不敢怎樣,來的人,還是去查該查的地方。”
升斗小民哪裡見過這樣仗陣,早就自先怯了,楚家的事一出,立時就倒過了風向,只等著徐禮開口,呂先兒的說書段子,早就已經預備好了。
徐禮見她執意,伸手摸到肚皮上,蓉姐兒叉了腰挺一挺:“再不怕,我我兒子是個膽大的。”可不是膽大,經了這許多事,還穩穩的,比原先還吃得更多了些。
徐禮眼角一松,到底放心不下,派了人一路把蓉姐兒送到楚家,蓉姐兒也沒想著單刀付會,早早就送了帖子把平五同石家夫人一道請了來,又特特叫了州府里送仵作來的衙役混了一道,叫上尋軍鋪屋的人,聲勢浩大的往楚家門上去。
出來的卻不是“楚大奶奶”,而是一向不曾露過面的楚家三奶奶,她丈夫自小跛足,從不與人爭,娶的也是小家娘子,見著縣夫人連話都不會說,說要見福姐兒,也是忙不迭的便去了。
福姐兒初通世事,見著蓉姐兒見她滿頭珠翠,還笑嘻嘻的,說要接了她去,她還點頭,蓉姐兒見著宅中不對,才出二門口便問一聲:“怎不見你家太太?”
福姐兒嘆一聲:“太太病著,我一整日都不曾見過太太。”蓉姐兒臉上色變,回去一說,徐禮便笑:“不怕,她再出不得這四個水門。”
到傍晚果有人來報,說在漁船裡頭找著了她,還有一兒一女,慌亂中稱是回娘家去,叫差役請回了楚家,這回卻好,正是漁船回來開晚市的時候,一河道的人都瞧見了。
等到夜裡仵作同坐婆穩婆一道見了徐禮,因著死者是未嫁姑娘,徐禮不便查看傷勢,一直等在大堂,三人往前回報,兩個婆子道柊兒還是處子,身上多處摔傷擦傷,頭髮枯黃指甲乾脆,同那趙氏一樣症狀,俱是那荒年才會有的餓病。
案子到得此時,只缺一個首告,趙家只派了一個管事過來,竟不曾有族中人來,徐禮便用上了那個撞上門來的趙氏子弟,由著他當了首告,也不須他出面,叫呂先兒扮了村夫,只說偷牛進來,把外頭大事一說,再挑兩句:“我看這太爺是想扳倒楚家,你不如接了這官司當首告,還免了趙氏那頓板子,她自楚家要回來那些東西,豈有不謝你之理?”
閒漢原不想著攬事,小民都怕訴訟,他不過想撈兩個盤纏,關得幾日便能放出去,此時聽見畫出這樣一塊餅,心底也還思量:“本家都不出頭,我這是哪一門子,犯不得這個傻。”
“不接才是真傻,楚家那樣大一塊肥肉,你就不想著啃一口?”呂先兒把手叉在袖裡,兩隻手抬起來作個擦鼻涕的模樣,還大聲吸了吸:“但凡這事兒落到我身上,還不攆著上,胎沒投著,該你得的財不要,利世仙官爺爺都不饒你。”
叫他得著了,可不是偏財,這東西來得巧,又說的趙丙心動,等放飯時,便拿筷子敲碗沿,說要告狀,獄卒鼻子時頭哼哼,等聽見他說要為趙氏出頭當首告,趕緊去報給徐禮知道,這占了妻弟的名分,便不是妻告夫了。
徐禮前頭事一樣樣安排好了,蓉姐兒這裡卻犯起難為,福姐兒先還肯留下來玩,等到夜裡便急著要回去,不告訴她趙氏在此地還好,一告訴她,邁著腿就要往外頭跑。
蓉姐兒扶了腦袋:“我可只帶過茂哥兒,這一個怎麼也無法。”她怕趙氏,怕到了骨子裡頭,說要帶了她去見,扒著門框只不肯,說趙氏要吃人,要咬她。
“總不好把她關起來?”便是趙氏先是聽說福姐兒來了臉上還現了點笑影,一聽見她嚷成那樣,立時又闔上了眼睛,碧螺忍不過,急的來尋蓉姐兒。
福姐兒卻怎麼也不信親娘沒瘋,是她親爹誣陷,還一味的扯了蓉姐兒的袖子:“縣太太,我娘早早得了瘋病,自我生下來便是,她的話,再不能信的!”
第223章 不平氏路見不平,清明人眼觀清明
蓉姐兒見她哭的那樣,實無精神好言好語的同她說,只得把身邊的綠芽派了過去,綠芽見她不過十歲年紀,遭了這樣的事,帶她到耳房裡頭又是軟言安慰又是細語勸解。
福姐兒卻只是不信,她還想著家去,等綠芽說得口乾,她收了眼淚,小心翼翼抬頭問道:“姐姐,你求求縣夫人,叫我家去罷。”
綠芽啞口無聲,半個字也說不出來,這姑娘只是不信親爹會害了親娘,卻不敢再說親娘是瘋子的話,還當她娘真箇騙住了縣老爺,家裡要吃官司,心口咚咚地跳個不住,只想著早點回去,好告訴太太去。
她身邊跟來的兩個丫頭,早早就叫蓉姐兒支了出去,同楚家來的那個婆子分開關著,綠芽見怎麼也說不動她,便退出去快步到正房去。
蓉姐兒忙了一日,又叫福姐兒鬧了一場,肚裡一飢便心口燒得慌,火氣都大起來,拿了把織花扇子叫蘭針給她扇風,廚房裡做的熱食一口都吃不下,只想吃涼皮冷麵,還是甘露去蒸了一籠小餃兒,這才隨口吃了,見著綠芽不等她開口先問:“她可信了?”
綠芽搖一搖頭:“怕是不會信的,長到這樣大了,自來聽的便是她親娘害了瘋病,哪裡肯信呢。看著倒是個聰明的丫頭,這上頭倒糊塗起來,她還知道先按下來點頭應了,只求著回家呢。”
“她哪裡不信,是不肯信!”蓉姐兒嘆一口氣,卻也怪不得這個孩子,她才多大點子,硬生生叫她信天下有這樣的慘事落到她身上,還不如信母親得了癔症更好。
蓉姐兒原就沒甚麼耐性,心裡曉得福姐兒可憐,可見她這付油鹽不進的模樣卻又為著趙氏辛酸,人既從楚府裡頭帶出來了,再沒有送回去的道理,便是關,也得關著她,到開堂審案的那一日。
她一揮手:“那兩個丫頭挑一個回去侍候著她,另一個,若是楚家來人接,教她回話。”
楚家果然來接人了,卻根本沒有用上那個丫頭,只甘露出去說了一句,說縣太太喜歡楚家姐兒,懂規矩討喜歡,要留下來作個伴。
楚家來的那個小管事早如驚弓之鳥,甘露一笑便趕緊低了頭,縮了脖子開口道:“是咱們,是咱們太太,身子不好,想叫姐兒回去侍疾。”
甘露盯了他看,等他抬眼了才掩了嘴一聲笑:“太太,哪一門子的太太?她母親便在衙中,親生的嫡母不侍疾,倒去孝敬一個二房,楚家真是好大的規矩。”
這句一出,那個小管事半個不字兒都道不出來,又抬了空轎退了回去,把這番話回給楚大,楚大怔在當場,連他都已然覺著這個女兒是二房生的了。
埋了那許多年的事,要尋出來實非易事,那一戶人家早就不在本縣,所幸趙氏被關是六年多年的事,而那戶人家搬走是近兩年的事,按著年紀來算,那個男孩該是比福姐兒大著幾歲,這些年便是不能認祖歸宗,楚大也該時常去看他。
卻不料竟是半點也無線索,蓉姐兒不便往正堂去,徐禮再忙總是抽空到後邊用飯,也不講究什麼菜色了,拿湯淘了飯呼呼兩碗下得肚去,只填飽了肚皮便又往堂前去。
吃飯沒個定準,邁了腳坐下便吃,吃完了碗一放,又抬腿就走,蓉姐兒怕他餓著,粥不管飽,老吃湯淘飯又怕壞了腸胃,便撿了自家吃的肉菜,每回用飯,單撿出一碟子來,有菜有肉,尋個沙鍋出來,底下鋪上厚厚一層蒸米飯,再把這些菜擺上去,放在爐子上溫著,等他來了就有熱的吃。
徐禮也不仔細挑撿了,去了骨的雞肉鴨肉同飯拌在一起,燜的久了油花都滲到飯粒里去,他拿勺子把鍋底兒都刮個乾淨,蓉姐兒原就是吃不飽的時候,見他吃的這樣香,伸頭過去也想要,徐禮側了臉一笑,挖了一大勺。
蓉姐兒張了嘴全吃了,嘴兒油油的,腮幫子鼓起來,陪他一道吃,吃了這一鍋子飯,再喝茶消食,徐禮便細細把做的案卷給蓉姐兒看。
他原也不曾寫過,俱是照著先頭那個縣令留下的來寫,案情如何,牽扯幾人,死傷如何,光是趙氏一人陳上來的案情,便寫了滿滿三頁。可卻去哪裡尋找證人,趙氏一個也只片面之詞,她身邊那個親近的,賣的賣,調的調,竟沒一個能出來作證。
蓉姐兒翻閱細看,徐禮只覺得肚中還飢,見那沙鍋已空,便抬手去拿點心吃,自家拿了一個,伸手送到蓉姐兒唇邊,她張口咬了,一口咽下去道,闔上案卷皺眉問道:“這事兒趙家竟無人幫著出頭?”
徐禮輕嘆一聲:“豈止無人肯出頭,只怕趙氏的親娘也還蒙在鼓裡,如今只好等趙丙首告,才能傳了趙家人到堂作證。”
蓉姐兒面上憂色更深:“楚家的魚米蠶絲一向是同趙家往來,莫不是黑了心腸,想著舍卻一個女兒,把生意長久做下去?”
徐禮早已想到此節,沉了臉:“既行到這一步,還怕這個不成,我連狀子叫人寫了,只須趙丙呈上來便是,首告成了,煩呂先兒到臨江縣去走一遭,便是逼也要逼得趙家人來!”
這卻是下策,說是姓趙,也只沾一個趙字,說是族弟,若真往嚴了說,拐著十七八道彎,那便是個騙盤纏的混人,真箇當了首告,楚家肯花大價錢,也不知他反不反口:“如今是趕鴨子上架,此事再拖不得,屍身若是爛了,豈不付了柊兒一片忠心赤誠,我還想了個法兒,還須趙家出頭才好。”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趙家再不肯出頭,也怕別個在背後指戳他脊樑,呂先兒連話本子都寫好,便叫《白塔記》,他打小聽書,何處頓措,何處轉折,何處驚堂,樣樣都拿捏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