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活、思想、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生活形態等等的把握,都是準確的。這些寫准了,讀
小說就使人進入甚至沉浸於那個時代,使我們產生這樣一種思緒:儘管我們曾經是多麼幼
稚,但那個時代依然是美妙的,令人神往的。
實際上,用藝術去篡改生活,篡改歷史,那才是一種真正的幼稚。這部小說對當時各種
人物的描寫,尤其是對那些在今天看來是僵化的或不好的人物的描寫,都是有節制的作者是
從社會的象度來評判、來檢討的,沒有從個人的好惡出去否人物,這是一種歷史的俯瞰。所
描寫的那一群人給人留下特別清晰的印象,這是很不容易的。「莫斯科在你的筆下清晰可
見」,這是對作品的最高褒獎。一部作品所描寫的人物和環境給人留下特別清晰的印象,這
是起碼的,也是最不容易的。
小說的結尾也好,最後那一段特別好,這種結尾只有在那種時代,帶一種深遠的詩意,
給人一種特別溫馨的感動。但我感到,小說結尾時對對幾個人物命運的照應,周蔚和韋村賢
的筆墨稍微輕了點。我認為,在快要結尾的某個時候,對所與的人和生活有一點歷史的或哲
學的概括,對《月亮的環形山》有一點點題的筆墨,會更好,比如說在婚禮的描寫上,可以
講到:來了的,沒來的,活著的,死了的,這些人的生活在後人看來,是簡單的,平常的,
甚至是平庸的,但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他們各自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崇高的追求……這
樣的總結,也許會給人更多的啟發。應有一個小段落和一種小細節,點一下,現在雖然有,
但不夠,呂哲之死與窯洞婚禮的銜,應該更具匠心。要有一個重筆,無論思想上或內容上都
需要一個重筆,讓奔騰洶湧的東西有個歸宿。當然需要全書的一貫風格。另外,中秋節主人
公與老同學的會面有一點生硬。這雖是小疵,但一部交響樂出現幾個不和諧的間樂就會毀掉
整部交響曲,不可不注意。
總體上講,這部小說沒有一處是鬆懈的或勉強的,到處顯示一種遊刃有餘。這顯然是幾
十年藝術積累的功底的體現。
把幾十年的積累用於一種合適的大舞台舒展地展現了出來,可以看出,作者把原來的散
文和詩的功夫全用過去了,但又遠遠地區別於以往的散文詩歌作品。真正從藝術的角度出
發,就應該客觀地化開地看特這一部作品,這無疑是陝西長篇小說創作的重大收穫,是一部
高品位的長篇力作。
通過這部小說,作者應該乘勝追擊。藝術應該實事求是地區別有價值的和沒有價值的東
西。這部書完全是有價珠東西。作者姑且把以前的作品都看作這部書的準備,什麼也不要
想,一定要把下邊的東西完成。我的經驗就是,什麼也不要想,把要寫的東西寫下去。我相
信,作者一定能寫好。土地的尋覓
我和俗溪最初相識在文化革命這幕戲劇的尾聲部分。而在幕社會戲劇中,我伙扮演的角
色原來是屬於兩個相互敵視的「營壘」,漫長而無謂的爭鬥,耗盡了所有人的熱情,帶來的
是精神上的死一般的寂寥。文化革命作為沒有勝利者的戰爭結束了,但可悲的是,失敗者之
間的對產情緒仍然十分強烈,意外的是,我和谷溪卻在這個時候成了朋友。把我們聯繫起來
的是文學(這是一個久違了的字眼)。在那時之前,谷溪已經是省內有些名氣的青年詩人,
早在一九六五年就出席過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共同的愛好使我拋棄了
派別的偏見,一起熱心地投入到一個清風習習的新天地里,忘卻了那場多年做不完的惡夢。
儘管那時候的作品甚至連一篇也不能編入現在的結集裡,但它在人生的篇章中永遠占有不可
磨滅的一面——那是在乾枯的精神土地上長出的幾棵稀有的綠草,至今仍然在記憶中保持著
鮮活。在此期間,谷溪和朋友們編輯出版了詩集《延安山花》。當時在國內外行銷幾十萬
冊,可以說這是文化革命後期中國大陸上第一本有泥土氣息和文學意識的詩歌集子,不能不
引起社會廣泛的注意。後來,谷溪又和大家奔波著出了一張文藝小報《山花》(一九九二年
將慶祝它誕生二十周年)。今國內許多有影響的作家和詩人當年都在這張小報上發表過他們
最初的作品,有的甚至是處女作。一時間,我們所在的陝北延川縣文藝創作為全國所矚目,
幾乎成了個「典型」。所有這一切,都和谷溪分不開,他熱情組織了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以
後,我感到詩歌這碗誘人的湯水不適合我的脾胃,就改行塗抹起了小說,但谷溪一直痴心不
改,始終熱戀著他的繆斯,以至今天有了這本凝聚著他幾十年心血的詩集。
詩人谷溪最初的職業是位火夫。那時他剛剛告別了少年。
貧困的家境使他勉強讀完高中後,便開始自謀生路;和油鹽醬醋打起了交道,無論在此
小說就使人進入甚至沉浸於那個時代,使我們產生這樣一種思緒:儘管我們曾經是多麼幼
稚,但那個時代依然是美妙的,令人神往的。
實際上,用藝術去篡改生活,篡改歷史,那才是一種真正的幼稚。這部小說對當時各種
人物的描寫,尤其是對那些在今天看來是僵化的或不好的人物的描寫,都是有節制的作者是
從社會的象度來評判、來檢討的,沒有從個人的好惡出去否人物,這是一種歷史的俯瞰。所
描寫的那一群人給人留下特別清晰的印象,這是很不容易的。「莫斯科在你的筆下清晰可
見」,這是對作品的最高褒獎。一部作品所描寫的人物和環境給人留下特別清晰的印象,這
是起碼的,也是最不容易的。
小說的結尾也好,最後那一段特別好,這種結尾只有在那種時代,帶一種深遠的詩意,
給人一種特別溫馨的感動。但我感到,小說結尾時對對幾個人物命運的照應,周蔚和韋村賢
的筆墨稍微輕了點。我認為,在快要結尾的某個時候,對所與的人和生活有一點歷史的或哲
學的概括,對《月亮的環形山》有一點點題的筆墨,會更好,比如說在婚禮的描寫上,可以
講到:來了的,沒來的,活著的,死了的,這些人的生活在後人看來,是簡單的,平常的,
甚至是平庸的,但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他們各自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崇高的追求……這
樣的總結,也許會給人更多的啟發。應有一個小段落和一種小細節,點一下,現在雖然有,
但不夠,呂哲之死與窯洞婚禮的銜,應該更具匠心。要有一個重筆,無論思想上或內容上都
需要一個重筆,讓奔騰洶湧的東西有個歸宿。當然需要全書的一貫風格。另外,中秋節主人
公與老同學的會面有一點生硬。這雖是小疵,但一部交響樂出現幾個不和諧的間樂就會毀掉
整部交響曲,不可不注意。
總體上講,這部小說沒有一處是鬆懈的或勉強的,到處顯示一種遊刃有餘。這顯然是幾
十年藝術積累的功底的體現。
把幾十年的積累用於一種合適的大舞台舒展地展現了出來,可以看出,作者把原來的散
文和詩的功夫全用過去了,但又遠遠地區別於以往的散文詩歌作品。真正從藝術的角度出
發,就應該客觀地化開地看特這一部作品,這無疑是陝西長篇小說創作的重大收穫,是一部
高品位的長篇力作。
通過這部小說,作者應該乘勝追擊。藝術應該實事求是地區別有價值的和沒有價值的東
西。這部書完全是有價珠東西。作者姑且把以前的作品都看作這部書的準備,什麼也不要
想,一定要把下邊的東西完成。我的經驗就是,什麼也不要想,把要寫的東西寫下去。我相
信,作者一定能寫好。土地的尋覓
我和俗溪最初相識在文化革命這幕戲劇的尾聲部分。而在幕社會戲劇中,我伙扮演的角
色原來是屬於兩個相互敵視的「營壘」,漫長而無謂的爭鬥,耗盡了所有人的熱情,帶來的
是精神上的死一般的寂寥。文化革命作為沒有勝利者的戰爭結束了,但可悲的是,失敗者之
間的對產情緒仍然十分強烈,意外的是,我和谷溪卻在這個時候成了朋友。把我們聯繫起來
的是文學(這是一個久違了的字眼)。在那時之前,谷溪已經是省內有些名氣的青年詩人,
早在一九六五年就出席過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共同的愛好使我拋棄了
派別的偏見,一起熱心地投入到一個清風習習的新天地里,忘卻了那場多年做不完的惡夢。
儘管那時候的作品甚至連一篇也不能編入現在的結集裡,但它在人生的篇章中永遠占有不可
磨滅的一面——那是在乾枯的精神土地上長出的幾棵稀有的綠草,至今仍然在記憶中保持著
鮮活。在此期間,谷溪和朋友們編輯出版了詩集《延安山花》。當時在國內外行銷幾十萬
冊,可以說這是文化革命後期中國大陸上第一本有泥土氣息和文學意識的詩歌集子,不能不
引起社會廣泛的注意。後來,谷溪又和大家奔波著出了一張文藝小報《山花》(一九九二年
將慶祝它誕生二十周年)。今國內許多有影響的作家和詩人當年都在這張小報上發表過他們
最初的作品,有的甚至是處女作。一時間,我們所在的陝北延川縣文藝創作為全國所矚目,
幾乎成了個「典型」。所有這一切,都和谷溪分不開,他熱情組織了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以
後,我感到詩歌這碗誘人的湯水不適合我的脾胃,就改行塗抹起了小說,但谷溪一直痴心不
改,始終熱戀著他的繆斯,以至今天有了這本凝聚著他幾十年心血的詩集。
詩人谷溪最初的職業是位火夫。那時他剛剛告別了少年。
貧困的家境使他勉強讀完高中後,便開始自謀生路;和油鹽醬醋打起了交道,無論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