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悄悄把手機移遠的葉回吞了口口水,然後繼續問,“大神,你打電話幹嘛啊。”

  “給你一個打我的機會。”大神的聲音很沉,還略微帶點笑意,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葉回總感覺自己的腦袋隨著大神說話的語調嗡嗡的響,好像產生了共振。

  “打個鬼。”葉回脫口而出,“語音怎麼打啊。”

  “想要視頻?”

  “誰稀罕啊!”

  大神好像被他炸毛反應逗樂了,笑聲從聽筒里傳出來,近的好像就有人在他耳邊笑,是那種十分愉悅的笑,笑的他喉嚨直發癢,不知道為什麼,他的腦袋更嗡了,就像有人在他腦袋裡放了一隻小蜜蜂。

  他下意識的問出來,“大神,你那邊是不是有人在裝修啊?嗡的我腦袋直響啊”這話一出口葉回就知道自己傻/逼了,他很清楚那聲音是自己腦袋裡發暈的聲音,而不是從聽筒里傳出來的。

  不過大神好像沒聽到他說什麼,純當這是他的自言自語,葉回鬆了口氣,一開始緊繃的神經在此時微微放鬆了,“大神,你沒事打什麼電話?”

  “都這麼熟了不能打個電話?”

  葉回想了想,一本正經的回答,“我覺得我們還沒有熟到可以打電話。”

  “這樣啊。”大神微微拉長了尾音,葉回感覺腦袋剛剛消失的嗡嗡聲又捲土重來了,正當他打算給個台階給大神下的時候,原本電話那頭的沙沙聲消失了。

  葉回愣了愣,一看手機已經恢復了聊天界面。

  臥勒個槽?大神把語音掛了?

  #坐過山車般的十分鐘#

  第15章 搖滾之旅

  正當葉回看著屏幕一臉不知所措的時候,手機又振動起來。

  ......大神又打過來了。

  我/去!這人怕不是腦袋有泡吧!

  葉回很無奈的接了電話,“......大神,你是不是覺得逗我特好玩啊......”

  “怎麼了?”大神笑了,隨即又說,“你說覺得我們沒有熟到可以打電話?現在呢?”

  你/他/媽/我過了十秒就熟起來的全世界就你一個了,葉回翻了個白眼,還是回答了,“熟,特熟。”

  “恩。”大神又笑了,葉回腦袋嗡嗡直響,但又很想聽大神講話,“大神你是不是特別閒啊?”

  “不閒,等你說呢。”

  “說啥......”葉回有點迷茫,又突然恍然大悟,嘀咕道,“就知道你打電話沒安什麼好心。”

  這回段容與聽清了,頗有點無奈,“我怎麼沒安好心了,讓你說個事就沒安好心了?恩?”

  “咳咳,大神說正事,我們說正事。”

  “恩,你說吧,我聽著。”

  葉回聽到那邊“喀喇”一聲,又聽到紙張摩擦的聲音,想到大神可能在做筆記,一時有點緊張。

  “大神......你不會在做筆記吧......”

  “恩。”又是簡單的單音節回答,葉回的心卻讓這聲嗯猛的提了幾個高度,懸的他心慌。

  “我......”

  “別緊張。”

  “屁。”葉回反駁,“誰緊張了啊。”

  “我想想啊...大神你這問的太突然了,我都沒有準備好,不如改天我們......”試圖矇混過關的葉回很快被發現,段容與頓了頓,建議道,“不如我來問你問題,你來回答吧。”

  “恩......”畢竟是金主大大,不管怎樣硬著頭皮也要上的,葉回喪氣的點了點頭。

  “認真聽。”葉回聽到電話那頭有紙張翻動的聲音,接著大神好像找到了什麼,翻動的聲音停止了,“第一個問題,搖滾是什麼?”

  葉回思考了一會,囁嚅到,“大神你這問的很刁鑽啊......”

  “你說我準確的描述搖滾,給它下一個精確的定義是很困難,但按自己所理解去描述搖滾又是相對而來簡單的。”

  “......卡爾·貝爾茲在他那本《搖滾故事》中視搖滾為“民間藝術”,一種下意識的俚語表達方式。查理·勒特則稱搖滾為“城市之聲”,認為它是都市少年們創造的新音樂吶喊。”

  “美國黑人音樂家Chuck Berry用他的作品給搖滾樂下的定義,這同樣是一首50年代搖滾樂誕生初期的作品《Johnny B Goode》。它講述了一個彈吉他的年輕人走向成功的故事,它以敘事的手法給搖滾樂加上了一個十分誘人的光環,搖滾樂可以讓一個普通人走向成功與輝煌。這個普通人可以沒有任何的樂理知識,不懂音樂,只要他有理想,只要他勇敢地把自己心裡想的唱出來,只要他願意。”

  “恩。”大神這聲淡淡的回答讓葉回安心了不少,同時也略微有點心虛的繼續說,“咳......以上皆來源度娘。”

  電話那頭傳來大神沉沉的笑聲,葉回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強行正經到,“別笑,認真聽啊。”

  第16章 葉先生

  “而我覺得搖滾是......”

  這是葉回第一次對別人說起搖滾,還是說自己對搖滾的看法,心裡打鼓似的惴惴不安。

  “咳......搖滾的定義其實很模糊,它存在於各種音樂中,但在我心中,它是一個時代,那些不能說的,說不出口的,都用搖滾,來唱給你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