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潛清,難得你們年輕人為我們這幫老頭子想得這麼周到,地方不錯!”孫霄英四處看看,滿意地點點頭。

  “嗯,比我們家那油輪有氣氛多了,年年都在那上面,實在是無趣!”周鵬景進門就看見木質的門窗上,雕刻著30年代的鏤花圖案,門窗不新,甚至有一種被風雨腐蝕的歷史厚重感,地板被踩得吱吱呀呀,和桌几上陳舊的古董留聲機交相輝映。旁邊的君子蘭,靜謐地沉默著。他是上海人,50年代生,父母早在解放前就已舉家搬離上海,來到香港打拼。雖然自己常常因公務到上海出差,但父母舊照片上的上海,卻遍尋無蹤。自己在香港這麼些年,卻也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

  “老周啊,又拿你們家的油輪得瑟!”幾位長輩中,只有林宥楓一人是從政的,他倒也不避諱,和另外三家走得很近。

  第14章 前塵往事

  其實他們四人相遇於微時,當時都只是20多歲的小伙子,李翔和林宥楓在同一間大學,是死黨,周鵬景和孫霄英都是經人介紹,從香港輾轉到內地做生意的,沒想到被人騙了,血本無歸。平時為了生計,也就難免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有一次天很冷,又是夜裡,他們倆在A大門口轉悠,借著下雪路滑撞到了林宥楓身上,摸走了他的錢包,很快被發現,李翔身手很好,一下子就把人給抓住了,結果幾個人不打不相識,年輕人在一起,幾句話一說,就稱兄道弟了。孫周二人沒有林李那麼多文化,不過門路是有一些的,也挺敢闖。林李二人就常常給他們出主意,李翔本來就是經濟學出生,腦子轉的又快,沒幾年孫周二人就小賺了一筆,用後來的話講,叫“倒爺”,手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貨品,就是靠著頭腦和積累下來的關係。李翔知道這不是長遠的法子,自己畢業的時候,正巧大變天了。不過那時候剛剛80年代初,還沒什麼人下海,李翔的父親在國企,是個不大不小的幹部,他很順利地在國企里幹了幾年,看時機差不多了,才出來單幹。而林宥楓,就著父親在政界為他鋪好的路越走越順,甚至頻頻遷升,也就打消了下海的打算。李翔出來單幹後,主要往房地產這一新興行業發展,但他眼光比較獨到長遠,知道這和以前他們做“倒爺”時差不了多少,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他是熟知的,房地產錢最好賺,可是說白了也就是泡沫經濟,不能把重心全放在這上面。所以他在抓住大利潤的同時,又不忘石油化工這些國家極為重視的企業,以及油鹽醬醋等危機影響不了的生活必需品。

  林李二人家境比較殷實,之前孫周二人做生意,都是他們拿錢應急,又常常幫他們通人脈,出主意,後來他們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一一上市,並主動拿出相當可觀的股份,贈予他們。所以這幾人各自名下的公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其中實力最強的,莫過於李氏集團。而它到了李潛清手中,更加如日中天,李潛清和他父親一樣,思維縝密,對於國內外形式看得很清,各種手段則更勝一籌,君臨天下,勢不可擋。

  “看看,這日子,是一天天好過了,可是咱們幾位,年紀也越來越大了。一輩子,眨眼就這麼過去了,不服老都不行啊!”周鵬景搖搖頭,望著一起同甘共苦打江山另外三位。

  “周叔您不老,我們幾位小輩,還要靠您幾位好好指點。我們見識淺薄,沒有你們看著護著,還不定成什麼樣!”

  “阿翔,瞧瞧你兒子,多會說話,就這樣還能吃虧?這幾年我都看著呢,新一輩里是沒什麼人能敵過他的了,就連咱們這些個老謀深算的,20多年積累來的經驗教訓,恐怕和他也是不能比的。你這兒子,到底是怎麼教的?”

  李翔笑笑:“遺傳吧。”

  在場幾位都忍俊不禁,林宥楓拍了拍摯友:“潛清這點上可沒有遺傳到你,萬幸啊!你以為你還是年少輕狂那時候呢!還是那麼自大。記不記得,他那時候說你什麼?大躍進為什麼會退出歷史舞台,那是因為人家要給你讓路!你回他……”

  “我告訴他,我會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不管需要多久,這輩子都搭進去也不要緊,終會有這麼一天的。他那時候大概不相信,只是笑……”

  “你做到了。”林宥楓靜靜地說道,其他兩位均不做聲。

  “可是他看不到了。他、他說和平時代永遠不需要個人主義。”李翔頓了頓,深深嘆了口氣:“他有他的信仰,我有我的,可是信仰這東西,又不能當飯吃。他,他就是死在信仰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