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呃——娃我已經有了,男人與閨蜜也都不必提防——都躺地里了,速速發兵書與我!”
“你莫強裝,哪有女主小說男人死了的,我與你說,枯木總會逢春,你只要對守活寡的現狀淡然處之,男人玩膩了、玩不動了、玩出一身花柳毛病下面爛完了,總會有回頭想起老妻,需要老妻端屎捧尿的一天,我再發幾部精妙的古今宅斗之法與你,包你遇到的每個男女小三——不管是他從路上撿來的女乞丐,墳地里騙來的狐狸,還是從青樓里追來的表子,路上強過的難民,戲院裡玩過的小唱,都有來無回,最後天天給男人換尿布擦口水餵三餐的肯定還是你……”
“嘔!”
先前羅怡大魔王也曾求過現代資料,遭遇大抵如此。所以只有自力更生,什麼瑞士槍陣、輕重騎兵、土改水利、教會高爐,半個字兒也不與qq好友提。橫豎那頭千篇一律,只會發些宅斗一百零八法、生子三百六十五式等“古今通用。女人最要緊之物”過來,還不如去看看公元前科技大全,撿些在這個時代還算超前的拿出來實驗實驗,搞不好還能更進一步,弄個女皇噹噹,再多收些又美貌又能幹的男女朝臣……
之所以還要試驗,是因為大魔王已經發現,並不是科學就一定適用。比如有人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見解:“男尊女卑沒什麼,女人不打仗,平均壽命長,相比男人的“尊”其實自有優勢,剛強易折,盲目追求平等是蠢。”
“女人壽命長”是現代科學證明的,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適用嗎?不適用。
因為很多女人,根本活不到天然老死,因為男尊女卑的緣故,一部分出生的時候就被溺死。還有一部分一直吃剩飯、被虐待……在古代,因為生孩子而死亡也十分常見,有個墓誌這樣記載一個富裕的北宋官宦小姐的一生——她生了四個孩子。全部夭折,她自己在生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死,死的時候不過二十多歲——這個白富美還沒活到當時的平均壽命。
女性平均壽命超過男性,還是近代的事情了,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經歷了幾十年戰爭後,男性比女性多兩千萬!
這就是“自有優勢”!
剛強易折,不夠強則可能落地即死,根本沒有“柔弱者長生”的機會……
連現代科學。在古代環境下都不一定適用,公元前的科技武技。在實踐前更得好好試驗了,否則。真是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比如,羅怡就曾經跟許多人一樣,以為拉幾個流民,發幾支長槍,訓練一下步法,就能組成“瑞士槍陣”,結果可想而知——訓練對瑞士方陣來說固然重要,可是隨便找幾支長槍,練出赤衛隊的可能性都比練出瑞士槍陣的可能性大。
因為,瑞士槍陣所用的長槍,是長達20英尺(六米)的變態貨色,也許有人對“六米”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這麼說吧,現在一層樓的樓高,也就三米不到,所以,一支瑞士長槍豎起來,很有可能會把三樓陽台上曬的衣服挑下來,槍頭為防劈砍還包裹了一米長的鐵皮,根本不是兩三米長的紅纓槍那種就比士兵高一點,就槍尖是鐵頭的輕巧貨色……就是身強力壯的蒙古族pla,要想拿著這種變態武器走路,也不是一天能做到的,更何況瑞士長槍的用法,也非常有講究,對敵的時候,不是像獅心理查對付阿拉伯輕騎兵那樣,將長矛尾駐地,矛尖上挑對敵,而是相反,士兵雙手舉長槍,長槍尾在最高位置,槍尖向下對敵,此外,通常所說的“瑞士方陣”,其實是由三個小方陣組成的,他們的慣用戰術,就是當敵人攻擊“品”字形瑞士方陣的第一個小方陣時,另外兩個方陣從側翼運動向前,包圍對手,這需要各方陣很高的配合,一個方陣“遇敵如風”或是“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就得不到勝利。
所以,訓練一個瑞士方陣,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辦到的,也難怪現代的梵蒂岡教皇衛隊,拿的還是瑞士兵早期用的長戟而不是長槍(也有可能是那種變態武器實在太長,拿了不方便在城市裡活動,一不小心就會把朱麗葉陽台上的花盆打將下來或是長槍不利近身肉搏,不能像戟兵那樣方便與刺客搏鬥的考慮)。瑞士人使用長槍,也不是因為“便宜、省鐵”,他們早期剛做傭兵的時候更窮,連鎧甲和頭盔都置辦不起,是有名的無甲兵,然而用的長戟,是斧頭加矛尖,用的鐵並不少,後期改用長槍的時候,部分瑞士人已經寬裕到可以配備頭盔與胸甲甚至當時被認為最好的、很多騎士都買不起的米蘭甲了,可見,“便宜、省鐵”不是瑞士人用長槍的理由,之所以改用長槍,是長槍比長戟長一倍,更能對付重騎兵長槍的緣故。
而羅怡在觀摩過後,也發現它在對敵的時候有很大的限制,首先機動力不足(相對輕騎兵而言)不能勝任偵察、斷敵人糧道等工作,其次就是遠程不夠,跟馬其頓方陣一樣,需要騎兵與遠程兵種的配合,否則就會被動挨打,當然,這種刺蝟陣的殺傷力還是挺大的,也難怪兵書稱瑞士人為最好的傭兵(雖然也有兵書說,義大利人認為他們“最好”是因為他們從不逃跑)不過要是指望光靠他們去橫掃啥,那是想多了,他們自己還需要其他兵種配合呢,肆虐義大利的僱傭騎兵,最後還是被法國騎兵橫掃的。
第389章 我要當皇帝
其實不光是瑞士槍陣,世界上哪一支有名的強軍是由單一兵種組成的呢?偵察、遮蔽、掩護、突擊、攻堅、占領、斷後……諸兵種各有擅長,平原、山區、水澤……各兵種自有用武之地,便是蒙古鐵騎,後面也跟著他們俘虜和招募的工匠組成的工程兵隊伍,否則不能一再擊破城池。偏偏有一些人,不知有意無意,在各大論壇上散布“騎兵無用論”,理由是馬匹太貴、馬匹太嬌氣、馬匹吃得多、馬打仗會死——好像人打仗就不會死似的——若按著他們的理論,天底下最適合冷兵器戰爭的是女人,因為價格便宜,吃得又少,耐力又強……
幸而羅怡穿越之前不大看軍事帖,也就被那個“三米長的瑞士長槍”騙了一回,所以對建立騎兵還是很上心,早早地就預備好了馬種,並吸收了匈奴人的經驗,讓小孩子從騎羊開始練習騎she,再從中挑選好苗子組成輕騎兵。這些人因為是從小訓練的緣故,紀律性遠高於一般徵召而來的士兵,所以在大魔王的指揮下,能打出遊牧民族經典的“詐敗”風箏戰術,倘若是一般的紐斯特里亞貴族騎士,能約束他們聽從命令,不提前冒進也不見敵馬上逃跑就——算了,這種高難度的事情,連有烏爾里希公爵加持的前前任正統國王都沒有辦到過,還是別難為穿越大魔王了,倘若他們能這麼有紀律,就那幾百個遠道而來的北方人早就教他們給趕下大海去了,卡拉曼人來也未必能討得了什麼好,也就沒穿越大魔王什麼事兒了。
也不光是紐斯特里亞一國的貴族騎士如此無法無天,近的科洛姆納國,好些貴族已經不聽王命、自立小朝廷久矣。遠的帝國大貴族和皇帝不對付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不對付到什麼地步呢?永恆之城的教皇有了麻煩,照例要皇帝派兵彈壓,隨後教皇給皇帝加封。以示皇帝威權,現下紐斯特里亞自稱前任教皇在手這麼大的事兒。永恆之城的那位三催四請,急得眼睛冒火,這忙皇帝著實該幫,偏生他雙手兩腳都在和自家的貴族騎士干架,實在抽不出手來揍紐斯特里亞大魔王這群反了天的,也就嘴上支援了幾炮,逼得永恆之城的那位無奈,和真理教結盟的主意都拿了。
既然教皇都能和真理教結盟了。那麼皇帝在被手下的貴族們給按得四腳朝天的時候,也難免靈機一動——
“什麼!我要做皇帝?”
羅怡大魔王乍聽這道喜訊,喜歡得兩眼翻白,嘴巴張得能塞下十個餃子,要不是接書信的時候還坐在椅子上,椅子又是先前特特請木匠固定在地上(以免手下們打架的時候掄起來當兇器)怕是一個後仰當場就躺地上了。
乖乖龍地咚!區區一個國土不怎樣大、民眾不怎樣多的紐斯特里亞王國,都讓她忙得晝夜顛倒,如今憑空一頂皇冠飛來,這還不把她壓扁啊!
“是的陛下!”“沒錯陛下!”“千真萬確陛下!”一眾朝臣爭先恐後向她賀喜,恭維她馬上又要金光閃閃地升上一級。成為這片大陸上的最高統治者——暫時還是名義上的——不過他們個個都拍胸脯保證,很快就會變成現實意義上的——當然,他們自己也可以都跟著升級的升級。發財的發財——在這種關係到他們自己利益的時候,他們都是要多積極又多積極,要多勤快有多勤快的——在王子公主失蹤案時的那些官僚作風,此刻一點兒都看不見,就像統統換了個人似的。
“可是他的兒子應該不像他說得那麼甘心放棄皇位吧!”大魔王徒勞地掙扎道,“也許只是口頭上說的,當事人並不知曉,畢竟這可是皇位呀!他又是正統繼承人,現在卻給我這樣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他怎麼肯呢?也許只是老子的外交技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陛下。您有所不知,”總主教侃侃而談。他深知通往皇帝寶座的路也同樣通往永恆之城,女王不肯相信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陷阱她總該相信,“皇帝已經吃了好幾次敗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現在將皇位獻給您,他的兒子還能做瓦肯亞人的國王,要是沒有我們的援軍,他和他的兒子能在修道院裡終老也是神明親自護佑了。”
“總主教說的話是確實的,”老雅各布在旁邊保證道,“他丟失了大片國土,我們商會在那裡囤積的商品受的損失我已經寫在報告裡了——倘若陛下能繼承皇位,光復帝國領土,將古代帝國的秩序與法律重新建立在古代帝國的領土上,那不僅陛下的英名會萬世傳頌,而且陛下和我們商會的損失也一定能得到彌補……”
大魔王惱怒而不甘地盯著老雅各布,這句話著實地擊中了她的軟肋,古代帝國的秩序與法律她是一無所知,但是“商會的損失”這幾個字她還是聽得懂的,然而她還是不肯就這樣落入火坑,哦,錯了,是去當皇帝:“我並沒有皇家的血統呀!他手下的貴族們怎麼能服氣呢?”
“噗!”參謀長哈哈大笑,“您說得好像現在還坐在皇帝寶座上的這位,跟古代帝國的皇帝們有什麼血緣關係似的——待會兒請總主教大人給您加個冕——若您嫌棄位分不夠,不如先封他做了教皇——不就成了,至於他手下的貴族們,他現在的手下們要是服氣他,也輪不到您當皇帝了呀!橫豎總是不服氣的,不如先做了再說!”
“就是!”弗朗西斯破天荒心情很好地給參謀長點了個贊,“他們不服氣,揍他們揍到服氣為止!”
“……”我們這是在紐斯特里亞朝廷上討論是否當皇帝,還是山寨里討論是否去劫道啊?大魔王羅怡聽到手下們這些真面目畢露的說話,感到了深深的無力,那是預見到未來當女皇的生活,也絕不會比現在當女王輕鬆的無力感。
第390章 落難鳳凰不如雞
遠在他鄉的小路易,並不知曉自己的母親即將要升級當女皇,自己的身份也將從王子變成皇子的喜訊,即便知道了,以他目前的處境來說,這也著實沒有什麼值得慶賀的——不管他的身份是王子還是皇子,總還是北方人的俘虜,而且,他還剛剛送別了奧拉布大叔。
倘若奧拉布大叔的年齡小上十歲,或是沒有在卡拉曼人手裡受過那樣的虐待,或是在渡海後能得到有營養的食物和一段平靜的時光調養,他也許可以健康地活上很多年,可以再次看到他在真理土地上懷念了無數次的紐斯特里亞的海岸和圖爾內斯特大教堂的銀色圓頂,可以歡喜地迎接自己孫兒的降世並帶他們到圖爾內斯特大教堂去還願禮拜,然而,沒有如果,北方人看在他有養馬的才能上沒有特別地苛待他,但是他身體的元氣已經在殘酷的奴隸生涯和提心弔膽的逃亡中消耗殆盡,那次下河救路易著涼後便一病不起,而這種病在沒有抗生素的時代是能害死一個壯小伙的。
他在凌晨的時候過世,一雙混濁的眼睛仍然不甘心地望著那蒼白的天光,似乎要在天上望到魂牽夢繞的故鄉,路易替他闔上了雙眼,覺得應該為他念一段經文,但他在學校里所學的有限,宗教知識就更少了,這時候絞盡腦汁能想起來為他念的只有一段過節時候唱的聖歌:“孩子們頭戴花環,鳥兒歡樂飛旋,在這神聖的日子裡,我們列隊去山上,看那藍天白雲,看這奇妙的世界。造物所造的世界,我們都要歸到‘它’那裡去,為它添磚加瓦……”
即便是這歌。他也沒有來得及念完,因為無論是北方人。還是別的什麼奴隸主,都不會覺得有必要為了給一個老奴隸完整的葬禮而耽擱行程的。路易能為奧拉布大叔所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抱了幾塊石頭壓住他的屍身,好叫野狗和烏鴉不能馬上吞食他。
北方人的隊伍繼續前進,一座座的教堂、修道院、村莊因為他們的到來而燃起滾滾黑煙,這個國家的守備力量似乎比曾經的紐斯特里亞更加空虛,很快,路易就知道了這是為什麼。
“你莫強裝,哪有女主小說男人死了的,我與你說,枯木總會逢春,你只要對守活寡的現狀淡然處之,男人玩膩了、玩不動了、玩出一身花柳毛病下面爛完了,總會有回頭想起老妻,需要老妻端屎捧尿的一天,我再發幾部精妙的古今宅斗之法與你,包你遇到的每個男女小三——不管是他從路上撿來的女乞丐,墳地里騙來的狐狸,還是從青樓里追來的表子,路上強過的難民,戲院裡玩過的小唱,都有來無回,最後天天給男人換尿布擦口水餵三餐的肯定還是你……”
“嘔!”
先前羅怡大魔王也曾求過現代資料,遭遇大抵如此。所以只有自力更生,什麼瑞士槍陣、輕重騎兵、土改水利、教會高爐,半個字兒也不與qq好友提。橫豎那頭千篇一律,只會發些宅斗一百零八法、生子三百六十五式等“古今通用。女人最要緊之物”過來,還不如去看看公元前科技大全,撿些在這個時代還算超前的拿出來實驗實驗,搞不好還能更進一步,弄個女皇噹噹,再多收些又美貌又能幹的男女朝臣……
之所以還要試驗,是因為大魔王已經發現,並不是科學就一定適用。比如有人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見解:“男尊女卑沒什麼,女人不打仗,平均壽命長,相比男人的“尊”其實自有優勢,剛強易折,盲目追求平等是蠢。”
“女人壽命長”是現代科學證明的,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適用嗎?不適用。
因為很多女人,根本活不到天然老死,因為男尊女卑的緣故,一部分出生的時候就被溺死。還有一部分一直吃剩飯、被虐待……在古代,因為生孩子而死亡也十分常見,有個墓誌這樣記載一個富裕的北宋官宦小姐的一生——她生了四個孩子。全部夭折,她自己在生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死,死的時候不過二十多歲——這個白富美還沒活到當時的平均壽命。
女性平均壽命超過男性,還是近代的事情了,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經歷了幾十年戰爭後,男性比女性多兩千萬!
這就是“自有優勢”!
剛強易折,不夠強則可能落地即死,根本沒有“柔弱者長生”的機會……
連現代科學。在古代環境下都不一定適用,公元前的科技武技。在實踐前更得好好試驗了,否則。真是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比如,羅怡就曾經跟許多人一樣,以為拉幾個流民,發幾支長槍,訓練一下步法,就能組成“瑞士槍陣”,結果可想而知——訓練對瑞士方陣來說固然重要,可是隨便找幾支長槍,練出赤衛隊的可能性都比練出瑞士槍陣的可能性大。
因為,瑞士槍陣所用的長槍,是長達20英尺(六米)的變態貨色,也許有人對“六米”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這麼說吧,現在一層樓的樓高,也就三米不到,所以,一支瑞士長槍豎起來,很有可能會把三樓陽台上曬的衣服挑下來,槍頭為防劈砍還包裹了一米長的鐵皮,根本不是兩三米長的紅纓槍那種就比士兵高一點,就槍尖是鐵頭的輕巧貨色……就是身強力壯的蒙古族pla,要想拿著這種變態武器走路,也不是一天能做到的,更何況瑞士長槍的用法,也非常有講究,對敵的時候,不是像獅心理查對付阿拉伯輕騎兵那樣,將長矛尾駐地,矛尖上挑對敵,而是相反,士兵雙手舉長槍,長槍尾在最高位置,槍尖向下對敵,此外,通常所說的“瑞士方陣”,其實是由三個小方陣組成的,他們的慣用戰術,就是當敵人攻擊“品”字形瑞士方陣的第一個小方陣時,另外兩個方陣從側翼運動向前,包圍對手,這需要各方陣很高的配合,一個方陣“遇敵如風”或是“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就得不到勝利。
所以,訓練一個瑞士方陣,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辦到的,也難怪現代的梵蒂岡教皇衛隊,拿的還是瑞士兵早期用的長戟而不是長槍(也有可能是那種變態武器實在太長,拿了不方便在城市裡活動,一不小心就會把朱麗葉陽台上的花盆打將下來或是長槍不利近身肉搏,不能像戟兵那樣方便與刺客搏鬥的考慮)。瑞士人使用長槍,也不是因為“便宜、省鐵”,他們早期剛做傭兵的時候更窮,連鎧甲和頭盔都置辦不起,是有名的無甲兵,然而用的長戟,是斧頭加矛尖,用的鐵並不少,後期改用長槍的時候,部分瑞士人已經寬裕到可以配備頭盔與胸甲甚至當時被認為最好的、很多騎士都買不起的米蘭甲了,可見,“便宜、省鐵”不是瑞士人用長槍的理由,之所以改用長槍,是長槍比長戟長一倍,更能對付重騎兵長槍的緣故。
而羅怡在觀摩過後,也發現它在對敵的時候有很大的限制,首先機動力不足(相對輕騎兵而言)不能勝任偵察、斷敵人糧道等工作,其次就是遠程不夠,跟馬其頓方陣一樣,需要騎兵與遠程兵種的配合,否則就會被動挨打,當然,這種刺蝟陣的殺傷力還是挺大的,也難怪兵書稱瑞士人為最好的傭兵(雖然也有兵書說,義大利人認為他們“最好”是因為他們從不逃跑)不過要是指望光靠他們去橫掃啥,那是想多了,他們自己還需要其他兵種配合呢,肆虐義大利的僱傭騎兵,最後還是被法國騎兵橫掃的。
第389章 我要當皇帝
其實不光是瑞士槍陣,世界上哪一支有名的強軍是由單一兵種組成的呢?偵察、遮蔽、掩護、突擊、攻堅、占領、斷後……諸兵種各有擅長,平原、山區、水澤……各兵種自有用武之地,便是蒙古鐵騎,後面也跟著他們俘虜和招募的工匠組成的工程兵隊伍,否則不能一再擊破城池。偏偏有一些人,不知有意無意,在各大論壇上散布“騎兵無用論”,理由是馬匹太貴、馬匹太嬌氣、馬匹吃得多、馬打仗會死——好像人打仗就不會死似的——若按著他們的理論,天底下最適合冷兵器戰爭的是女人,因為價格便宜,吃得又少,耐力又強……
幸而羅怡穿越之前不大看軍事帖,也就被那個“三米長的瑞士長槍”騙了一回,所以對建立騎兵還是很上心,早早地就預備好了馬種,並吸收了匈奴人的經驗,讓小孩子從騎羊開始練習騎she,再從中挑選好苗子組成輕騎兵。這些人因為是從小訓練的緣故,紀律性遠高於一般徵召而來的士兵,所以在大魔王的指揮下,能打出遊牧民族經典的“詐敗”風箏戰術,倘若是一般的紐斯特里亞貴族騎士,能約束他們聽從命令,不提前冒進也不見敵馬上逃跑就——算了,這種高難度的事情,連有烏爾里希公爵加持的前前任正統國王都沒有辦到過,還是別難為穿越大魔王了,倘若他們能這麼有紀律,就那幾百個遠道而來的北方人早就教他們給趕下大海去了,卡拉曼人來也未必能討得了什麼好,也就沒穿越大魔王什麼事兒了。
也不光是紐斯特里亞一國的貴族騎士如此無法無天,近的科洛姆納國,好些貴族已經不聽王命、自立小朝廷久矣。遠的帝國大貴族和皇帝不對付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不對付到什麼地步呢?永恆之城的教皇有了麻煩,照例要皇帝派兵彈壓,隨後教皇給皇帝加封。以示皇帝威權,現下紐斯特里亞自稱前任教皇在手這麼大的事兒。永恆之城的那位三催四請,急得眼睛冒火,這忙皇帝著實該幫,偏生他雙手兩腳都在和自家的貴族騎士干架,實在抽不出手來揍紐斯特里亞大魔王這群反了天的,也就嘴上支援了幾炮,逼得永恆之城的那位無奈,和真理教結盟的主意都拿了。
既然教皇都能和真理教結盟了。那麼皇帝在被手下的貴族們給按得四腳朝天的時候,也難免靈機一動——
“什麼!我要做皇帝?”
羅怡大魔王乍聽這道喜訊,喜歡得兩眼翻白,嘴巴張得能塞下十個餃子,要不是接書信的時候還坐在椅子上,椅子又是先前特特請木匠固定在地上(以免手下們打架的時候掄起來當兇器)怕是一個後仰當場就躺地上了。
乖乖龍地咚!區區一個國土不怎樣大、民眾不怎樣多的紐斯特里亞王國,都讓她忙得晝夜顛倒,如今憑空一頂皇冠飛來,這還不把她壓扁啊!
“是的陛下!”“沒錯陛下!”“千真萬確陛下!”一眾朝臣爭先恐後向她賀喜,恭維她馬上又要金光閃閃地升上一級。成為這片大陸上的最高統治者——暫時還是名義上的——不過他們個個都拍胸脯保證,很快就會變成現實意義上的——當然,他們自己也可以都跟著升級的升級。發財的發財——在這種關係到他們自己利益的時候,他們都是要多積極又多積極,要多勤快有多勤快的——在王子公主失蹤案時的那些官僚作風,此刻一點兒都看不見,就像統統換了個人似的。
“可是他的兒子應該不像他說得那麼甘心放棄皇位吧!”大魔王徒勞地掙扎道,“也許只是口頭上說的,當事人並不知曉,畢竟這可是皇位呀!他又是正統繼承人,現在卻給我這樣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他怎麼肯呢?也許只是老子的外交技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陛下。您有所不知,”總主教侃侃而談。他深知通往皇帝寶座的路也同樣通往永恆之城,女王不肯相信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陷阱她總該相信,“皇帝已經吃了好幾次敗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現在將皇位獻給您,他的兒子還能做瓦肯亞人的國王,要是沒有我們的援軍,他和他的兒子能在修道院裡終老也是神明親自護佑了。”
“總主教說的話是確實的,”老雅各布在旁邊保證道,“他丟失了大片國土,我們商會在那裡囤積的商品受的損失我已經寫在報告裡了——倘若陛下能繼承皇位,光復帝國領土,將古代帝國的秩序與法律重新建立在古代帝國的領土上,那不僅陛下的英名會萬世傳頌,而且陛下和我們商會的損失也一定能得到彌補……”
大魔王惱怒而不甘地盯著老雅各布,這句話著實地擊中了她的軟肋,古代帝國的秩序與法律她是一無所知,但是“商會的損失”這幾個字她還是聽得懂的,然而她還是不肯就這樣落入火坑,哦,錯了,是去當皇帝:“我並沒有皇家的血統呀!他手下的貴族們怎麼能服氣呢?”
“噗!”參謀長哈哈大笑,“您說得好像現在還坐在皇帝寶座上的這位,跟古代帝國的皇帝們有什麼血緣關係似的——待會兒請總主教大人給您加個冕——若您嫌棄位分不夠,不如先封他做了教皇——不就成了,至於他手下的貴族們,他現在的手下們要是服氣他,也輪不到您當皇帝了呀!橫豎總是不服氣的,不如先做了再說!”
“就是!”弗朗西斯破天荒心情很好地給參謀長點了個贊,“他們不服氣,揍他們揍到服氣為止!”
“……”我們這是在紐斯特里亞朝廷上討論是否當皇帝,還是山寨里討論是否去劫道啊?大魔王羅怡聽到手下們這些真面目畢露的說話,感到了深深的無力,那是預見到未來當女皇的生活,也絕不會比現在當女王輕鬆的無力感。
第390章 落難鳳凰不如雞
遠在他鄉的小路易,並不知曉自己的母親即將要升級當女皇,自己的身份也將從王子變成皇子的喜訊,即便知道了,以他目前的處境來說,這也著實沒有什麼值得慶賀的——不管他的身份是王子還是皇子,總還是北方人的俘虜,而且,他還剛剛送別了奧拉布大叔。
倘若奧拉布大叔的年齡小上十歲,或是沒有在卡拉曼人手裡受過那樣的虐待,或是在渡海後能得到有營養的食物和一段平靜的時光調養,他也許可以健康地活上很多年,可以再次看到他在真理土地上懷念了無數次的紐斯特里亞的海岸和圖爾內斯特大教堂的銀色圓頂,可以歡喜地迎接自己孫兒的降世並帶他們到圖爾內斯特大教堂去還願禮拜,然而,沒有如果,北方人看在他有養馬的才能上沒有特別地苛待他,但是他身體的元氣已經在殘酷的奴隸生涯和提心弔膽的逃亡中消耗殆盡,那次下河救路易著涼後便一病不起,而這種病在沒有抗生素的時代是能害死一個壯小伙的。
他在凌晨的時候過世,一雙混濁的眼睛仍然不甘心地望著那蒼白的天光,似乎要在天上望到魂牽夢繞的故鄉,路易替他闔上了雙眼,覺得應該為他念一段經文,但他在學校里所學的有限,宗教知識就更少了,這時候絞盡腦汁能想起來為他念的只有一段過節時候唱的聖歌:“孩子們頭戴花環,鳥兒歡樂飛旋,在這神聖的日子裡,我們列隊去山上,看那藍天白雲,看這奇妙的世界。造物所造的世界,我們都要歸到‘它’那裡去,為它添磚加瓦……”
即便是這歌。他也沒有來得及念完,因為無論是北方人。還是別的什麼奴隸主,都不會覺得有必要為了給一個老奴隸完整的葬禮而耽擱行程的。路易能為奧拉布大叔所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抱了幾塊石頭壓住他的屍身,好叫野狗和烏鴉不能馬上吞食他。
北方人的隊伍繼續前進,一座座的教堂、修道院、村莊因為他們的到來而燃起滾滾黑煙,這個國家的守備力量似乎比曾經的紐斯特里亞更加空虛,很快,路易就知道了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