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宮還不累,纓姐兒馬上就要離京,本宮還有許多話要和她說。雉娘也留下,你初有身子,許多事情恐怕還不清楚,本宮是過來人,正好有些東西可以教你。”

  永安公主說完,雉娘和梁纓自然答應。

  永蓮公主立中屋子裡,顯得十分的突兀。她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永蓮你要是有事就先走吧,皇姐今日不能招呼你,你自便吧。”永安公主說完,招呼雉娘和梁纓坐近一些。

  永蓮公主氣得一把掀開珠簾,就要往外面走。正好撞見一個宮女,宮女立刻跪下請罪。

  永安瞧見,訓斥道,“何事如此慌張?”

  “稟公主殿下,宮中來人報信,說皇后的鳳駕已經過了次衛門,正往公主府來。”

  “母后要來?”永安公主就要起身,被嬤嬤按住,“殿下,您還不能起身?”

  她想了想,重新躺回。

  外面傳來梁駙馬的聲音,隔著帘子和永安公主說皇后駕臨的事情。還說他現在要帶著府中的客人去外面接駕。

  公主表示已知曉。

  雉娘和梁纓起身,她們也要出去接駕。永蓮雖氣,倒是不能馬上走,總得接完駕後,和皇后知會一聲才能離開。

  鞏氏也已到公主府,她是受公主之邀來的。可是她不認識其它的夫人,加上本來的出身,難免有些怯場,還是韓王妃看出她的不自在,在陪著她說話。

  看到雉娘出來,她明顯鬆一口氣。雉娘也很驚訝,她不知道娘會來。

  眾位夫人們對著永蓮公主,又是一番行禮。永蓮冷冷地看著鞏氏和雉娘,率先走出去。

  皇后的鳳輦入府,夫人們跪滿一地。皇后連命眾人快快起身,她是作為皇外祖母的身份觀外孫的洗三禮,讓眾人不必太過拘謹。

  韓王妃看到皇后駕到,忙和梁駙馬商議,洗三禮等會就能開始。

  皇后一眼就看到站在夫人們後面的雉娘和鞏氏,朝她們微微一笑。然後邀鞏氏一起去內室看永安公主,永蓮看到,也要跟進去。

  “你剛才不是已經看過你皇姐?月子房裡血腥氣重,你本就身子不好,就不用再陪本宮進去。”皇后婉拒她,她應下,臉色更加難看,覺得夫人們都在暗地嘲笑她,越發的感到渾身不自在。

  皇后進去後看到永安公主氣色不錯,終於放心。

  永安一臉的感動,撒著嬌道,“母后,您能來,真給兒臣長臉。以後我們家理哥兒長大了,會記得皇外祖母的好。”

  “你生孩子這麼大的事情,母后怎麼能不來。本宮的好外孫在哪?快抱出來讓外祖母瞧瞧。”

  嬤嬤早有眼色地去抱小公子,理哥兒還睡著,小臉紅紅皺皺的。

  永安公主有些嫌棄地道,“在駙馬和外人的面前,兒臣一直忍著不說,母后,你看看,我們理哥兒怎麼長得跟猴子似的,好醜。”

  “快把你的話收回去。”皇后責怪地看她一眼,輕拍著手中的襁褓,“剛出生的孩子都是這般的,等百天過後再看,必然是個小仙童。你看這鼻子眼睛,長得都像駙馬,長大一定氣宇不凡。”

  “真的嗎?”永安公主也湊進看,左看右看也沒看出什麼,“母后,您不會是安慰兒臣吧,這哪裡長得像駙馬,駙馬有這麼丑嗎?”

  “出生時臉越紅的孩子,長大後膚色越白。”鞏氏小聲地說著。

  “你秀姨說得沒錯,你就等著看吧。”

  皇后把孩子交到嬤嬤的手上,坐在塌邊上詢問女兒的身體,不時地滿意點頭。

  問完女兒後,轉過頭來問鞏氏,鞏氏回答一切都好。

  “剛才本宮還一直納悶,還以為秀姨你不會來呢?”

  鞏氏低著頭,小聲地答著,“公主相邀,是臣婦的榮幸。”

  “你呀,就是太知禮。永安是晚輩,你是她的親姨,你能來,是她的榮幸。”皇后拍著鞏氏的手,拉著她一起坐下。

  永安笑得明快,“母后說得沒錯,幸虧秀姨賞臉。”

  皇后也跟著笑起來。洗三的時辰一到,她拍拍女兒的手,和鞏氏走出內室。

  眾人看著皇后和鞏氏相攜出來,除了韓王妃,所有人都在心裡重新估量鞏氏的份量。以前是聽說皇后對自己的親妹看重,但沒有親眼所見,想著自小不一起長大的姐妹,身份又相差太多,能有多少的情份。

  趙夫人由妾變妻的事情誰不知道,皇后若是忌諱,必然就只是做做樣子,不可能會和趙夫人親近。

  親眼見著,才知道傳言不虛,皇后娘娘看趙夫人的眼神都是不一樣的,雖然一樣的凌厲,卻溫和不少。

  正廳內放著的金盆中,已經盛滿水,散發著一股蒲糙和艾糙的清香。旁邊放置一桶清水,宮女垂手立在旁邊。在韓王妃的示意下,恭敬地把桶中的金勺雙手呈到皇后的面前。

  皇后接過金勺,從桶中舀起一勺水,添進金盆中,她身後的琴嬤嬤拿出一張銀票,放在旁邊的茶盤裡。

  收生姥姥不敢抬頭看,口中說著最好的吉祥話兒,心裡一直在“撲鼕鼕”地跳著。皇后出手,那銀票她不用看也知道數額不低,這次真是要發大財。

  皇后添過水後,輪到韓王妃,韓王妃準備的是金元寶,永蓮公主的也是金元寶。然後夫人們依次輪著添水。雉娘和梁纓給的是金錁子,鞏氏和很多夫人一樣,都是銀錁子。

  偷看著水中金燦燦的金元寶金錁子和白花花的銀錁子,收生姥姥是越發的激動。

  添水完後,就是新生兒受洗。收生姥姥小心翼翼地從嬤嬤的手中接過小公子,假意地解開小公子的衣服,灑了兩滴水,嬰兒受到驚,立馬大哭起來。

  收生姥姥趕緊說祝詞,快速是用艾炙在小公子的腦門上炙一下,禮成。

  嬤嬤伸出雙手接過小公子,抱回內室。

  皇后觀完禮後,就要擺駕回宮,眾夫人恭送,雉娘和鞏氏依舊是站在比較靠後的位置。皇后由宮女們扶著坐在鳳輦上,朝她招手。

  她上前。

  粉色的襦裙遮住她的身姿,嬌美得如盛開的鮮花,艷麗出塵。風吹來時,裙子波動,隱能看到微凸的小腹。皇后看著,欣慰點頭,示意她再上前一些。等她近到鳳輦前,順手將自己袖子中的佛珠手串捋下,遞到她的手中。

  雉娘低頭接過,捧在手中,立馬覺得一股沁涼之氣。只見這串佛珠一共由十八顆東珠串成,佛頭和佛塔都是翡翠的,上面還墜著一枚玉佩,玉佩是碧玉的,通體油潤,必是珍貴無比。

  韓王妃離得近,將佛珠看看清清楚楚。她甚為吃驚,這串佛珠,她是知道的。是皇后娘娘懷二皇子時,特意尋來的。放在佛堂的香案上供了九九八十一天,親自抄了九十九頁經書,燒給佛祖,然後請乾門寺覺悟大師開過光的。

  這佛珠,先不說本身的價值,對於皇后自己來講,意義不凡。就這麼隨手送給胥少夫人,看來皇后對胥少夫人真是疼愛。

  永安公主懷孕時,皇后也送過一串佛珠,也是由覺語大師開光的,但卻沒有這一串珍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