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夫人哦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胥良岳看看兄長,朝雉娘眨下眼,“嫂子,不會是大哥讓你寫字的吧?”

  “你三天前的文章作好了嗎?等下和我一起去書房。”胥良川淡淡地看他一眼,慢條斯理地說著。

  胥良岳方才還有雉娘擠眉弄眼,聽到兄長這麼說,頓里萎靡下來,求救地看著祖母。

  胥老夫人裝作沒有看到的樣子,長孫愛弟,對岳哥兒嚴厲,那是最應該不過的事情,孫子們的學業,她從不插手。

  胥良岳又哀怨地看著自己的親娘,山長夫人理都不理她,招呼雉娘吃飯。

  他的肩膀垮下來,朝雉娘露出同病相憐的表情,看得雉娘都想發笑,方才的不快煙消雲散。

  “大哥,再寬限我一日,明日一定好。”萬般無奈之下,胥良岳朝兄長求饒。

  胥良川看一眼終於露出笑意的妻子,淡淡地道,“明日辰時。”

  胥良岳哀號一聲,認命地耷著腦袋。

  雉娘忍俊不禁,猛然間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低頭偷笑。

  就寢時,胥良川用熱布巾給她敷手,敷完後,她轉動手腕,覺得好受不少。

  兩人脫衣入睡,他修長的四肢纏上來,灼熱的氣息噴到她的脖子裡,她將他往外一推。

  “夫君,妾身覺得你說得對,習字確實能讓人修身養性。妾身決定明日起,堅決執行您的要求,每日練字,常常自省,絕不能因為其它的事情影響自己習字的決心。”

  他的眼眸危險地眯起,“所以…包括夫妻之事。”

  “沒錯,我發現習字別有一番樂趣,說不定多年後,我還能成為一代大家,字帖流傳後世,為了這個目標,我一定要修身養性,苦心鑽研…”

  她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溫軟的唇給堵住。

  兩唇分開里,他嘆一口氣,“娘子,為夫錯了,不應該讓你習字,你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當為夫沒有說過。”

  “這哪行,我可不是半途而廢的人。”

  她的眼裡跳動著狡黠,語氣卻是無比的認真。

  他磨牙切切,這個小騙子,又在騙人,他為何就吃這一套呢。

  “可以的,你寫的字本就不錯,無需再練。”

  她得意地笑起來,“ 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勉強同意吧。是你不讓我寫的,不是我自己不願意寫。看看,我為了你,放棄了成為一代大家的理想,你以後可不能再嫌我字寫得不好。”

  他目光灼灼,暈黃的燭火中,她的面容被紅帳映得如夢如幻,眼神靈動,眸子晶亮,靈氣十足。

  漆黑的眸色深暗,他身子一沉,再次堵上她的嘴。

  第79章 肖想

  過了兩日, 方大儒和方老夫人風塵僕僕地趕到京中。方老夫人心急如焚, 一路上都在偷偷地埋怨丈夫當年沒有將鞏素娟的身份說明。

  她又不敢明著說,只能是愁著個臉, 眼裡透著幽怨。

  如果她知道鞏素娟不是丈夫養在外面的女人, 哪裡還會將鞏憐秀趕出去。現如今倒好,鞏憐秀是皇后的嫡妹, 她們方家做了好人收養母女倆,反倒半點好也沒有落下,不知皇后娘娘會不對方家心生怨恨。

  方大儒當初也不知道鞏素娟嫁的哪裡,他也僅是和鞏老先生有過一點交情,鞏素娟不願透露,以他的性子, 也不會去追問。

  看著老妻忿忿的樣子,他懶得搭理。他哪裡沒有說,他分明每次都說得清楚, 鞏素娟和他沒有半點關係, 是她不相信而已。還趁著他不在臨洲將憐秀趕走,如今得知憐秀的身份,又怪他當初隱瞞。

  婦人之見。

  方大儒拂著袖子,走在前面。

  方老夫人一住進胡府,和胡大學士的夫人寒喧後, 就直奔主題。此次進京,一是為了鞏憐秀之事,另一件就是兩個孫女的婚事。

  她的女兒胡夫人面色不虞, 兩個嫂子心氣高,連趙家都看不上,倒是蔡家遞了話,想讓她牽個線。她跑了一次趙家,趙家也沒個準話。

  等方老夫人見過親家後,就和自己的女兒說著私房話。她從女兒的口中得知皇后娘娘對鞏氏母女重視,起了心思。

  她深思熟慮後,對女兒道,“依你之言,以後趙家應該不差,再說因為當年的誤會,憐秀對我多少有些怨恨。不如將你的侄女嫁入趙家,一來能修復兩家的關係,二來也何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娘,你可別提,嫂子們心氣高著呢,瞧不上趙家。那蔡家托我去趙家探過話,趙家也沒個准信。”胡夫人起到這事就生氣,她曾建議過兩位嫂子,那趙家是個好人家,誰知兩個嫂子都不願意。恰巧蔡家存了心思,讓她去趙家探話,她賭著氣,就跑了一趟。

  “你兩個嫂子被京中富貴迷了眼,也不想想咱們方家雖然是詩書之家,可朝中無人,你能嫁入胡府,那還是你爹和胡學士的交情。”方老夫人一臉的怒其不急,“她們連趙家都看不上,可是在京中和哪家搭上了話?”

  胡夫人搖搖頭,“我看沒有,最近我也常帶著靜怡和靜然出門做客,可京中的夫人們哪個不是心明眼亮,咱們家雖然名聲極佳,卻遠在臨洲。問過的有,真正想結親的少,除了一兩個為庶子謀算的,試探著和我套過話,被我回絕了。我們方家的姑娘,哪裡能嫁給庶子。”

  方老夫人氣苦,也都是老爺,不願意出仕,也攔著兒子們不許科舉,否則他們方家哪能被人這般看輕。

  “那照這麼說,你的兩個侄女在京中難已找到什麼好人家?”

  “大嫂的心思娘也清楚,以前一直想讓靜怡嫁入胥家。胥家門第高,娶媳卻偏愛小門小戶,咱們家和胥家也是世交。誰知道半路殺出個趙家,硬生生地給截了去。我仔細觀察著,大嫂心未死,胥家不是還有個二公子嘛。”

  方老夫人一拍桌子,“就這麼辦,我和你爹明日先去胥家拜訪,後天再去趙家。你的兩個侄女,靜怡配家二公子是夠的,靜然那裡,我和你二嫂說,可以考慮和趙家結親。”

  胡夫人一臉的佩服,“還是娘果斷,依女兒看,這兩門親事都是極好的。”

  方老夫人圓圓的臉上這才露出一絲笑意,又見過外孫外孫女,才回到歇息的屋子。

  翌日一大早,老夫妻兩人就帶著兒媳們和孫女們登了胥家的門。

  胥家在頭天晚上就接到方大儒進京的消息,胥老夫人估摸著他們就會上門來,果不其然。

  方大儒見到雉娘,臉上十分的感慨,雉娘行著禮,口中不再稱呼外祖父,恭敬地稱著,“方先生。”

  “好,你和你娘能找到親人,我很欣慰。”方大儒有些悵然,卻依舊面露笑意。

  雉娘真誠地又行禮,“雉娘替外祖母和母親感謝先生的大恩。”

  “好孩子。”方老夫人一把托起她,“都是一家人,說這麼生份的話做什麼,雖然事情查清,你娘不是方家的女兒,但在我的心裡,她永遠都是方家的姑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