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是因為夫妻倆太過能幹,讓雉娘起了疑。

  他的小姑娘,從來就是這般的聰明通透,他忍不住伸手,揉一下她的發。

  雉娘展顏一笑,既然不是他的人,那海婆子一家就是皇后的人。

  她有些不明白,皇后對她也太過用心了些。許是娘受的苦太多,皇后有心補償吧。

  第75章 謝恩

  次日,雉娘和胥良川進宮謝恩。皇后早早就起身, 前夜裡祁帝宿在德昌宮, 又恰逢休沐日, 帝後二人坐在殿內等著胥氏夫婦。

  雉娘出嫁時,所有嫁妝都是皇后所備,皇后又是她的親姨母,於情於理,他們夫妻二人都要進宮謝恩。

  琴嬤嬤讓小太監在宮門口等著, 一見夫婦倆現身, 小太監忙不迭地去德安宮報信,皇后收到信, 嘴角的笑容就沒有停過,祁帝也面色帶笑。

  兩人進殿後, 皇后慈愛地望著雉娘,見她嬌羞又不失禮節, 眉眼含春, 散發出花朵綻放時的芳香。她微低著頭, 展現出恰到好處的恭順, 背脊卻挺得筆直,如弱柳一般,任憑風吹,枝條亂飛,枝幹始終不屈。

  憐秀將她教得很好,早年的磨難並未扼殺她本來的純良。遇事時剛柔相濟, 並不一味爭強好勝,事到跟前,也不避不退,行事有幾分像自己。

  她身邊的男子如松竹一般,將她襯得更加嬌美如芙蓉。兩人一個淡然一個嬌羞,相依而立,似神仙眷侶。

  皇后欣慰地看著他們,命人賜座。

  祁帝也定定地看了殿下的女子一眼,這女子的模樣像極了皇后當年初到祝王府時,嬌小又柔弱,骨子裡透著一股倔強。

  他慢慢地將目光轉向胥良川,“雉娘是皇后的親外甥女,也是朕的外甥女,將她交付給你朕是很放心的。聽胥愛卿說你年後的春闈要試水,朕相信你的才能,必能名列前茅。”

  “陛下謬讚,良川必定全力以赴。”

  “好,胥家代代相傳,朕相信到你這一代,也必定不會比先輩們失色。”

  胥良川伏跪在地,“胥家人誓死效忠陛下,兢兢業業,鞠躬盡瘁。”

  “胥家人的心意朕一向清楚,你快快起身。”

  胥良川再三謝恩,起身歸座。

  皇后的嘴角一直微揚著,“雉娘初為人婦,可還習慣?”

  “回娘娘的話,祖母和婆婆都是十分和善的人,對雉娘很好。”雉娘輕聲地答著。

  琴嬤嬤突然捂著嘴輕笑一下,皇后詫異地回頭,“琴姑,方才是你在笑嗎?”

  “娘娘,奴婢失禮了,實在是想到胥夫人的性子,又見到少夫人的長相,奴婢忍不住,請娘娘責罰。”

  皇后被勾起好奇心,“本宮責罰你做什麼?你且說來聽聽,胥夫人的什麼性子,讓你能笑出聲來。”

  琴嬤嬤躬著身子,將笑意收到眼角,“回娘娘,奴婢聽說胥夫人有個愛好,最愛美色,尤其好顏色姝麗的美人。想著以少夫人的相貌人品,必然會深受胥夫人的喜愛。”

  “你這麼一說,本宮倒是想起來,是有這麼回事。”皇后莞爾,想起韓王妃曾經打趣胥夫人的話,對祁帝道,“看來這世間,不止男子愛重顏色,女子也同樣喜好美人。像胥夫人這般的性子倒是不多見。”

  祁帝想起一直嚴肅古板的胥閣老,也露出一絲笑意。不知道他竟有如此古怪愛好的夫人。他神色揶揄地挑了一下眉,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胥良川,胥良川面色紋絲不動,仿佛在閒看流水,靜聽落花。他暗道,胥卿這兒子倒是比當父親的更加出色,沉穩淡然的性子比胥卿還要勝幾分。

  雉娘心裡倒是不太為意的,不過面上還是一副嬌羞的模樣。人人愛美,女子亦然。婆婆喜歡美人,她只有慶幸自己這皮囊還算不錯,否則少不得要在其它地方花心思,費心討好婆婆一番。

  皇后越發的滿意,雉娘像她,能得別人的喜歡,她隱有驕傲之感,笑意越發的深,祁帝略坐一會,便起身去前殿。

  胥良川和雉娘彎腰恭送。

  祁帝一走,殿中的氣氛變得溫馨起來,皇后巨細無遺地問著她在胥府的事情,臉上的笑容一直掛著。雉娘輕聲地回著,將祖婆婆和婆婆都誇了一番。直到外面的太監高呼德妃娘娘到,皇后娘娘收斂笑意,正色起來。

  隨著太監的報唱,殿內走進一位宮裝婦人,珠翠環頭,拖地三尺的錦袍上用金線繡著花開富貴。她年約三十來歲的模樣,長得端莊大氣,神色帶笑又不失穩重,一舉一動都十分妥當,失一分不足,多一分為過。

  她從邁進殿中,到立在殿中間,走了剛好二十步,一步不差。

  “臣妾見過陛下,皇后娘娘。”

  “你起身吧。本宮說過今日不用過來請安,你為何還要多禮。”皇后已經恢復以往高貴冷艷的模樣,平靜地看著德妃。

  德妃的身後,是永蓮公主。永蓮公主一進殿中,目光就鎖住胥良川,再移到他身邊的雉娘身上。

  “娘娘體恤臣妾,臣妾卻不能恃寵而嬌。正好蓮兒一直對胥少夫人念念難忘,與臣妾說起少夫人是如何的肖似娘娘,臣妾起了好奇之心,也想一賭芳顏,還望娘娘莫要見怪。”

  “本宮怎麼會怪罪與你,不過是怕你太過勞累。永蓮一向身子弱,你這些年費心費力,本宮都看在眼裡。不過是替你心疼,讓你好好歇一歇。”

  德妃聽皇后提到永蓮的身子,臉色黯淡一下,復又恢復如常,“娘娘憐憫,臣妾感念在心。蓮兒最近身子已經好轉不少,也多虧娘娘一直放在心上。”

  永蓮公主貌似德妃,卻比德妃長得更加精緻。許是身子弱的緣故,看起來可人心疼。

  皇后泛起憐惜之色,連忙讓琴嬤嬤給她們看座,又命宮人在永蓮的凳子墊上軟墊,“宮中主子少,陛下又只得永安和永蓮兩個女兒,在本宮的心中,無論是太子二皇子,還是永安永蓮,都是本宮的兒女,哪有不疼的道理。”

  德妃謝恩,“娘娘仁慈,是臣妾之幸。”

  永蓮公主也跟著道,“蓮兒多謝母后掛心,今日是蓮兒央求母妃來的。蓮兒常年呆在宮中,沒有玩伴。皇姐出嫁後,更覺宮中冷清,連個說女兒話的人都沒有。那日初見胥少夫人,與之一見如故,想著能邀她來宮中做陪,說說話也是好的。誰知胥少夫人要備嫁,一直不得閒,永蓮不忍打擾。方才聽說胥少夫人進宮謝恩,便急急前來,竟忘記胥公子也在。”

  她蒼白的臉頰上閃過一絲紅暈,很快低下頭去。

  皇后神色微冷,溫和地道,“好孩子,你一向都是良善的,母后是放心的。只是胥少夫人初為人婦,不比在閨中做姑娘,事情肯定是多的,她要是以後空閒下來,你再邀她來宮中也不遲。”

  “是,母后,蓮兒知道了。”永蓮公主乖巧地應著,頭仍未抬起。

  好半晌,許是臉色恢復如常,永蓮公主這才敢抬起頭來,“胥少夫人不要怪我心急就好,實在是本宮較少和人打交道。以後如果相請,還望胥少夫人賞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