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董氏,心情又低沉起來。

  雉娘沒有心思關注其它人,拿著書就離開書房。

  一邁出門,就見文師爺朝這邊走來,她打個招呼,文師爺瞧見她手中的書,儒雅的臉帶著笑意,“三小姐來找大人借書?”

  雉娘點下頭,略有些心虛。

  “大人這裡的書都太過枯燥無味,想來不適合三小姐這樣的姑娘看,下官那裡還有些遊記異志,不知三小姐可感興趣?”

  那敢情好,本來就不識得幾個字,還要看這樣枯燥無味的書,更是頭疼,若換成雜書就要好不少,至少沒有那麼無趣。

  “那就謝過師爺,遊記異志皆可。”

  文師爺睿智的眼中帶著隱隱的笑意,“好,我稍晚些送過來。”

  雉娘又向他道謝,邁著步子往院子裡走。

  她身姿輕盈,彎腰間更顯柔美,文師爺朝她再頷首,走進書房。

  傍晚時分,趙縣令回西屋時,帶著四五本書,交給雉娘,雉娘讓他代為感謝文師爺,抱著書就回了房。

  遊記看起來就簡單一些,猜字也好猜,她艱澀地看完一兩頁,覺得頭暈腦脹,又不敢問別人,就怕露陷。

  她旁敲側擊地詢問烏朵,烏朵從桌子底下的小匣子裡翻出原主以前的習字帖,她不動聲色地接過,一個人關在房間裡臨摹字帖。

  文師爺送來的幾本書,也天天翻看,好在連看了幾天,摸出一些門道,也能明白大概的意思。

  邊看邊寫,慢慢也初有成效,字帖中夾著原主以前的字稿,看起來也不是什麼有靈氣的姑娘,寫得字只能算是工整,她練了幾天,就已趕上。

  日子不緊不慢地過著,趙家突然接到蔡知府家小姐的帖子,邀請縣主去府城做客。

  鳳娘將帖子放在一邊,淡淡地對黃嬤嬤開口,“上次走得匆忙,錯過蔡家宴席,此次定要赴約,你去通知二小姐和三小姐,一同前去。”

  黃嬤嬤派人通知二人,趙燕娘喜不自勝,將裁好的新衣翻出來,往身上比劃,又寶石頭面翻出來,戴在身在,站在妝鏡前,左顧右看,很是滿意。

  雉娘倒是平常心,鞏姨娘卻歡喜得差點落淚,最近這段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過舒服,家中沒有主母,她和老爺天天歇在一起,蜜裡調油一般。

  縣主又心善,還是長姐,以後有她帶著雉娘,雉娘肯定嫁得不會太差,她所求的不多,只要男方家境尚可,雉娘嫁過去當正頭娘子就行。

  府城比起渡古縣,自然要繁華數倍,能見的人也多,說不定有些家境不錯的人家看中雉娘,聘為正妻,那就再好不過。

  她心中期盼著,將衣拒里新做的衣裙收拾好,千叮萬囑要雉娘那天好好裝扮一下,雉娘拗不過她,只能點頭同意。

  第33章 送東西

  自趙鳳娘回來的第二天, 趙守和便回了閬山書院,順便將京中的家書給段表弟帶去, 段鴻漸聽說鳳娘歸家, 本就要來看鳳娘,很快又聽聞姐妹幾人要去府城, 正好與趙守和一起回趙家, 特意來為姐妹幾人送行,府城離渡古縣有一天一夜的路程, 若順著通都運河而下,運何直通無阻,比馬車要快上一倍。

  幾番考量,鳳娘決定走水路, 也好見識一下運河兩岸的風光。

  出發當日, 趙縣令和兒子外甥親自將姐妹幾人送上船, 段鴻漸看雉娘的眼神帶著一絲陰鬱,有些想不通為何在雉表妹的心中, 自己竟是那麼的不堪,雉娘看都懶得看他一眼, 徑直上了船。

  趙燕娘湊近和段鴻漸打招呼, 段鴻漸愛理不理的,她覺得失面子, 暗罵他一頓,以為自己真的是香餑餑,比起那胥家大公子, 連捧腳都不配。

  她哼了一聲,昂著頭走上船,段鴻漸的目光更加的鬱卒。

  船被鳳娘給包下,只有她們姐妹幾人,還有各自的丫頭婆子。

  雉娘身邊只有烏朵一人,倒沒有太多的事情。

  鳳娘排場最足,兩位嬤嬤和兩位宮女隨行侍候,燕娘則帶上木香和曲婆子,護送鳳娘回來的京中侍衛早已離京,此次出行,趙縣令雇了幾個壯丁,壯丁們住在底艙,輕易不會上甲板來。

  揮手向送行的人告別,船起錨開航,運河上船隻往來,絡繹不絕,出了渡古地界,兩岸的風景慢慢映入眼帘,此時已快入秋,頗為涼慡,站在甲板上,微風徐徐,愜意又舒服。

  沿河古樸的建築,帶著歷史的滄桑,隱約可見河邊浣洗衣服的婦人,三兩地調笑著,嗓門哄亮,迎面駛來的船隻擦身而過,也能見到一些婦人稚童,這個時代不如想像中的封閉,對於女子也相對開明。

  雉娘思忖著,若真有一天,她脫離趙家,能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有多大,想來若不是長成這般模樣,過著平淡的生活,只要肯吃苦,應該不會太難。

  姐妹三人都在甲板上,鳳娘的宮女們早就擺好點心,沏好茶水,姐妹三人坐在一起,河面上,慢慢地劃來一隻小船。

  小船上坐著一位農家裝扮的姑娘,熟練地劃著名船漿。

  燕娘露出不屑的神情,“這女子也真是有傷風化,獨身在外,還招搖過市。”

  趙鳳娘看她一眼,淡淡地道,“燕娘休要胡說,我朝對女子本就沒有那麼嚴苛,再說這位姑娘出現在此處,也是為了生計,她應是漁家女,自小就長在運河上,靠販賣些小食給過往的船隻,賺取家用,通都運河上,有很多這樣的姑娘。”

  那姑娘許是看見她們船上都是女子,慢慢地將船划過來,被日頭曬得泛紅透黑的臉上,帶著慡朗,側邊垂著一條粗粗的大辮子。

  “幾位小姐,可要嘗些小食,我家的糟魚筍乾絲兒和鹹鹵豆子都是極好的。”

  她的面前,放著幾隻大罈子,想來就是裝著糟魚筍乾絲兒和鹹鹵豆子,這幾樣小食都是水鄉一帶的特產,水鄉魚多,天氣炎熱時,鮮魚不易保存,糟起來可以吃很久,筍乾絲兒和鹹鹵豆子都是煮好曬乾的,透著一股咸香,越嚼越有滋味,是尋常百姓最愛的佐茶小食,在運河兩岸的茶樓里,都有得賣。

  趙鳳娘命黃嬤嬤每樣都買了一些,漁女收好銀錢連聲道謝,將小船劃開,去問另一艘船隻上的客人,雉娘遠遠地聽著,似乎還有男人調戲的聲音,那漁女也是見慣場面的,不軟不硬地避開。

  她嘆口氣,自己還是太天真,這漁女姿色平常,都能惹來他人的調笑,若是換成她,哪裡能應付這些不堪的玩笑。

  獨自生活,怕是不易,以目前看來,趙家還是她的避風港,雖然這港彎漏風又飄搖,卻可以暫時躲避風雨。

  買回來的糟魚還未蒸過,暫不能食用,先放在一邊,黃嬤嬤將筍乾絲兒和鹹鹵豆子盛在瓷碟中,端上來,

  都是些普通的小食,看起來黑黑褐褐又乾巴巴的,燕娘有些嫌棄,沒有動筷,鳳娘分別嘗了一嘗,就放下筷子,倒是雉娘,吃得多些。

  “三妹妹就愛這樣上不了台面的東西。”

  趙燕娘出口譏諷,雉娘抬頭看她一眼,輕聲回道,“二姐姐,何謂上得了台面,食物豈有貧賤之分,都是長在泥中或是生在水裡,哪樣是能上檯面,又有哪樣是上不了台面,雉娘不知,還望二姐賜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