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楊紫安眉頭一皺道:
“你這是說的甚外道話,你我可是外人,不說現在,就說前些年,我可有什麼事情是瞞著你的,你若如此,可真真辜負了我這些年的心了”
蕙畹不禁一愣,自己不過一句玩話,不想他竟是惱了起來,遂側目打量他,見他臉色沉鬱,眸中似有怨氣未疏,暗自想了想,遂明白了一二分,想是自己這一次家去,沒提前知會他的緣故,他心裡彆扭的堵起氣來了,想明白了個中情由,蕙畹不禁失笑,不想越大越成了孩子了,多大的事情,值得這樣入心去,想來自己勢必要哄他一哄才是,想到此,開口道:
“你知我向來最厭煩應酬的,這一程卻躲不過去,也擔心娘親,故動了回家的念頭,卻是這兩日才動的心思,可巧你忙的緊,我們竟沒得了見面的空,故也就沒知會你,本是我錯在先,紫安哥哥大人大量,就寬了妹妹這一會如何”
蕙畹話說的俏皮可愛,令紫安也繃不住,哧一聲笑了出來,伸手一點她的額頭道:
“就你這丫頭諂媚的緊,真真我也是沒法子,你道我是那般小氣之人嗎,只因母妃去後,父王身體又不好,我也無兄姐姊妹,本孤淒的很,幸好有了你在身邊,我們雖未成就大禮,可是咱們兩個的情分,論起來,父母尚且靠後些,可你這次家去,臨行了才來知會我,我心裡可能好受嗎”
一番話說的蕙畹不禁有些慚愧的低下頭去,紫安目光閃過一抹笑意道:
“下不為例,但是這次也是要罰的”
蕙畹驚愕的抬頭道:
“罰什麼,你說話的口氣,怎的和洪師傅一模一樣了”
紫安卻緊緊握住蕙畹的手,低聲道:
“我的罰卻和洪先生不同”
說著緩緩靠近,直到炙熱的唇貼在蕙畹的額頭上,蕙畹才不禁一愣,紫安一觸急開,臉卻已經通紅通紅的,蕙畹也感覺渾身有些燙燙的難受,臉上如火燒一般,耳中聽得遠處秋桂和小順子兩人的低笑聲,遂更加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過了半響,紫安才又輕聲道:
“三日後,你和父王回平安城,恐那時我已不在京了,想來不能相送,別的倒還罷了,只記得要給我寫信,不可寫的過短,三天一封,不可間斷,不然回來我必不饒你”
聲音低沉卻含著淡淡的離愁,蕙畹不禁抬起頭來,還沒分開,此時的紫安眸中,就已經寫滿了思念,蕙畹心裡一暖,吶吶的道:
“你......放心,我會好......好的,你也要答應我,自己保重,好好的......”
說道最後,聲音里卻不由自主的帶著些微哽咽。紫安眸光柔和的盯著她,看了半響,一伸手把她緊緊摟在懷裡,低聲道:
“嗯!咱們都好好的......”
正文一家團聚
兩天後,楊紫安出了京,三天後,蕙畹隨著平安王回了平安城。博文被外放到江浙地區的一個小縣去做父母官,這也是必須經過的一段磨練,博武卻不知怎的,得了青眼,被楊紫青留在了京里,進鴻臚寺做了一個主簿,鴻臚寺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管招待外賓的,官職不大,卻是皇上的近臣,頗有前途。
宗民點了翰林院正六品的侍講,算是三人中,品級最高的,但是卻沒有實權,不過一個普通的文官罷了,因博文外放了官,故邱張兩家忙亂的在一個月內就行了大禮,娶進了蕙畹的大嫂邱珺瑤,進門沒多久就隨著博文去江浙上任去了,劉氏雖擔心,卻也是沒法子的事情,因怕他兩人畢竟年輕,挑了幾個穩重踏實的僕人,隨著兩人去了。
博武在京有小叔照應,劉氏倒還略略放了心,卻只暗暗讓小嬸打聽京里待嫁的閨秀,掂量著給博武也尋一門可心的親事去,大嫂進門前的那段日子,家裡著實忙亂了一陣,過後就清慡了,蕙畹也過上了她夢寐以求的米蟲生活,看看書,寫寫字,作作畫,悶了,去別院散散,和紫安魚雁往來,也甚是殷勤。
楊紫安規定的三天一封信,蕙畹只能事無巨細的,把自己的生活小事也細細道來,紫安也是,甚至許多公事,都會和蕙畹說的,並且詢問她的意見,楊紫安很清楚,正如洪先生所說,雖然不知道蕙畹某些奇詭的想法,是從何處得來的,但是卻非常實用,所以也不會迂腐的只把她看成一個閨閣少女,或是自己的未婚妻子,她還是一個可以和自己心靈相通的知己,共同做事的朋友。
這種三天一封書信的習慣,一直持續到兩人婚後,只要楊紫安點了外差,兩人必是如此的,這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平淡和樂的光陰,總是過的飛快,忽一下,三個春夏悄然流過。三年裡博文和邱珺瑤誕下張家的嫡長女,身為祖父的張雲卿,起了名字叫睿婕,張雲卿暗暗希望,自己這第一孫女能像蕙畹一樣聰明機敏。
博武的婚姻卻至今無有音訊,博武雖心思活動,但秉性卻有些固執,尋了幾家閨秀,他竟都不不允,眼看著就耽誤到了二十,婚姻之事卻還不成,劉氏難免著急,可巧,張雲卿任期滿了,皇上下了旨,命他進京述職。
聖旨到了平安城,即使張家再故土難離,也只能收拾了,舉家遷往京城,平安府這裡只留下了幾個看家的老僕人,這一行浩浩蕩蕩的竟有十來輛車之多,劉氏心裡也計量了這一年功夫了,蕙畹眼瞧著就過了十四,最遲明年也該嫁了,這三年,她和世子來往親密,也不避嫌,小時還好,這一天天大了,劉氏也恐被那起子嚼舌頭的小人瞧了去,弄出不好的口舌之禍,故也想著兩人既然這樣分不開,所幸早些成婚也就是了。
更兼搏武的婚姻實在的也不能等了,這次進京勢必要盯著他成了家,自己才放心,且雲昊夫妻也在京,等博文夫妻進京來,這分開南北的一大家子,終是團圓了。因此,劉氏這才收拾的異常徹底,打算著進京好好的住上一陣子,況雲昊也來信說了,估摸著這次皇上召張雲卿進京,十有八九是要留在京里了,所以張家這次倒真真像搬家一樣。
蕙畹這一停,也有半年多不見楊紫安了,因他身份貴重,很多事情是可代替楊紫青出去辦的,加上辦事老練穩重,近兩年皇上越發倚重,竟是經常遣出京去各處巡檢,所以兩人聚少離多,現在還在南邊去查檢稅銀之事呢,前日來信說,下月可回京,正好那時也入了夏,想必皇上不會再派他外務了才是。
且平安王已經上了請婚折,入了秋最遲明年春可望行佳禮,蕙畹一開始本不大滿意,畢竟自己還不到十五,可是這裡的女孩子,大都是這個年紀就出嫁,而且劉氏說的好,世子可是不小了,看在他一等你這些年的份上,房裡連個丫頭都沒有,再拖恐也實在說不過去。
蕙畹想想也有道理,遂也沒反對,攬境自照,蕙畹發現,古代女子好像發育的蠻早的,自己現在不到十五歲,可是看上去卻相當於十七八的樣子,倒也不顯幼小。早在去年,劉氏就張羅著給她置辦嫁妝,蕙畹也很清楚,自己嫁的畢竟不是尋常人家,皇室宗親,自是不能簡單,讓人家瞧了笑話去。
蕙畹本就是張劉兩家唯一的女孩,且都清楚的知道,兩家如今的光景,卻有七八分都是從這丫頭身上得來的,故幾個舅舅都天南海北可著勁的搜羅了那珍奇之物,預備給蕙畹添妝,因知道蕙畹這場婚事,是皇上親自主婚,定不會在平安城行大禮,故都送到了京城侍郎府封存起來。
大件的家具床榻等物,三舅也尋了那上等的木材,聚集了南邊的精工巧匠,無比給侄女打造貴重體面的家具箱籠,可以說,蕙畹和紫安的婚事,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但是沒有諸葛亮,這東風恐怕也不是召之即來的。
話說一路行來,秋桂掀起車簾,向前望了望道:
“小姐,快到了呢,這都瞧見城門樓子了”
蕙畹抬頭看了她一眼道:
“你這京城來的次數也不少了,怎的還這樣蝎蝎螫螫的,小心讓人聽了笑話了去”
秋桂道:
“可是咱們已經三年沒來了”
蕙畹放下手裡的書卷,嘆了口氣道:
“你這次何必非要跟著我進京呢,大娘既然給你定下了親事,你不該拖得,我這裡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等你成了親,我尋個機會,把你們要到王府去,我們不是還在一塊嗎”
秋桂卻道:
“我跟著小姐一晃也這些年了,小姐又待我極好,我自是要親自伺候小姐行了佳禮才能放心,原先應了父母替我尋的這親事,就是圖他是個老實本分的,我也不想怎樣,只想著還能伺候小姐,就是我的造化了,讓他等一等又何妨”
蕙畹目光泛起一絲晶瑩,開口道:
“你這丫頭就是有些執拗,算了,隨你吧,只有我一天,你就跟著我,也就是了”
兩人正說體己話,就聽見吳貴在外面道:
“瞧著前面像是二老爺府里的何管家,在那裡候著呢”
說話間到了城根前,果然是何管家,何必急忙上前來行禮,迎著他們這一行人直接去了侍郎府,何必早就遣人來報了信,故一到了府門前,張雲昊和劉映雪早就領著博英和蕙晴,站在門口候著了,張雲卿和劉氏一下了馬車,張雲昊和劉映雪就要上前行大禮,張雲卿夫妻急忙扶住兩人。
劉氏看著雲昊,不免有眼角有些cháo濕,細細想來,這一別竟是好些年了,叔嫂原就親比母子,故云昊一見劉氏,也是有些分外喜悅,開口道:
“請恕弟失禮,未能出城迎候兄嫂”
說著又是深深一躬,劉氏扶住他,仔細端詳片刻,卻是又大了好些了,這些年竟然沒得了見面的機緣,劉映雪牽過一兒一女道:
“快來見過大伯大伯母”
兩個小的要下跪磕頭,卻被劉氏一把摟在懷裡道:
“這可使不得,雖是春天,地上畢竟寒涼,回頭病了可怎麼好,一家子罷了,咱們進去再說吧”
說著摸了摸兩人的頭,著意的親近了一會兒,才放開。兩個小的一眼瞧見蕙畹,雖然三年未見,卻也不認生,一左一右撲到蕙畹身上揉搓,蕙畹挨個抱了抱才作罷,一家人說笑著進了府里,張雲昊已把東邊的院子收拾了出來,供兄嫂落腳,待安置妥當了,張雲昊才讓兄嫂上座,自己和劉映雪正經八倍的行了大禮,讓一兒一女也磕了頭才作罷。
張雲卿劉氏自是備下了見面禮給了兩個小的,博峻和蕙畹也拜見了小叔,一家子才落座說話,劉氏卻道:
“怎麼不見博武”
小嬸道:
“聽說近日來了個外國的時節,博武正忙著呢,想必抽不開身來,嫂子放心,我已經遣了小廝去盯著,他一出了衙門,就讓他趕緊家來”
“你這是說的甚外道話,你我可是外人,不說現在,就說前些年,我可有什麼事情是瞞著你的,你若如此,可真真辜負了我這些年的心了”
蕙畹不禁一愣,自己不過一句玩話,不想他竟是惱了起來,遂側目打量他,見他臉色沉鬱,眸中似有怨氣未疏,暗自想了想,遂明白了一二分,想是自己這一次家去,沒提前知會他的緣故,他心裡彆扭的堵起氣來了,想明白了個中情由,蕙畹不禁失笑,不想越大越成了孩子了,多大的事情,值得這樣入心去,想來自己勢必要哄他一哄才是,想到此,開口道:
“你知我向來最厭煩應酬的,這一程卻躲不過去,也擔心娘親,故動了回家的念頭,卻是這兩日才動的心思,可巧你忙的緊,我們竟沒得了見面的空,故也就沒知會你,本是我錯在先,紫安哥哥大人大量,就寬了妹妹這一會如何”
蕙畹話說的俏皮可愛,令紫安也繃不住,哧一聲笑了出來,伸手一點她的額頭道:
“就你這丫頭諂媚的緊,真真我也是沒法子,你道我是那般小氣之人嗎,只因母妃去後,父王身體又不好,我也無兄姐姊妹,本孤淒的很,幸好有了你在身邊,我們雖未成就大禮,可是咱們兩個的情分,論起來,父母尚且靠後些,可你這次家去,臨行了才來知會我,我心裡可能好受嗎”
一番話說的蕙畹不禁有些慚愧的低下頭去,紫安目光閃過一抹笑意道:
“下不為例,但是這次也是要罰的”
蕙畹驚愕的抬頭道:
“罰什麼,你說話的口氣,怎的和洪師傅一模一樣了”
紫安卻緊緊握住蕙畹的手,低聲道:
“我的罰卻和洪先生不同”
說著緩緩靠近,直到炙熱的唇貼在蕙畹的額頭上,蕙畹才不禁一愣,紫安一觸急開,臉卻已經通紅通紅的,蕙畹也感覺渾身有些燙燙的難受,臉上如火燒一般,耳中聽得遠處秋桂和小順子兩人的低笑聲,遂更加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過了半響,紫安才又輕聲道:
“三日後,你和父王回平安城,恐那時我已不在京了,想來不能相送,別的倒還罷了,只記得要給我寫信,不可寫的過短,三天一封,不可間斷,不然回來我必不饒你”
聲音低沉卻含著淡淡的離愁,蕙畹不禁抬起頭來,還沒分開,此時的紫安眸中,就已經寫滿了思念,蕙畹心裡一暖,吶吶的道:
“你......放心,我會好......好的,你也要答應我,自己保重,好好的......”
說道最後,聲音里卻不由自主的帶著些微哽咽。紫安眸光柔和的盯著她,看了半響,一伸手把她緊緊摟在懷裡,低聲道:
“嗯!咱們都好好的......”
正文一家團聚
兩天後,楊紫安出了京,三天後,蕙畹隨著平安王回了平安城。博文被外放到江浙地區的一個小縣去做父母官,這也是必須經過的一段磨練,博武卻不知怎的,得了青眼,被楊紫青留在了京里,進鴻臚寺做了一個主簿,鴻臚寺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管招待外賓的,官職不大,卻是皇上的近臣,頗有前途。
宗民點了翰林院正六品的侍講,算是三人中,品級最高的,但是卻沒有實權,不過一個普通的文官罷了,因博文外放了官,故邱張兩家忙亂的在一個月內就行了大禮,娶進了蕙畹的大嫂邱珺瑤,進門沒多久就隨著博文去江浙上任去了,劉氏雖擔心,卻也是沒法子的事情,因怕他兩人畢竟年輕,挑了幾個穩重踏實的僕人,隨著兩人去了。
博武在京有小叔照應,劉氏倒還略略放了心,卻只暗暗讓小嬸打聽京里待嫁的閨秀,掂量著給博武也尋一門可心的親事去,大嫂進門前的那段日子,家裡著實忙亂了一陣,過後就清慡了,蕙畹也過上了她夢寐以求的米蟲生活,看看書,寫寫字,作作畫,悶了,去別院散散,和紫安魚雁往來,也甚是殷勤。
楊紫安規定的三天一封信,蕙畹只能事無巨細的,把自己的生活小事也細細道來,紫安也是,甚至許多公事,都會和蕙畹說的,並且詢問她的意見,楊紫安很清楚,正如洪先生所說,雖然不知道蕙畹某些奇詭的想法,是從何處得來的,但是卻非常實用,所以也不會迂腐的只把她看成一個閨閣少女,或是自己的未婚妻子,她還是一個可以和自己心靈相通的知己,共同做事的朋友。
這種三天一封書信的習慣,一直持續到兩人婚後,只要楊紫安點了外差,兩人必是如此的,這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平淡和樂的光陰,總是過的飛快,忽一下,三個春夏悄然流過。三年裡博文和邱珺瑤誕下張家的嫡長女,身為祖父的張雲卿,起了名字叫睿婕,張雲卿暗暗希望,自己這第一孫女能像蕙畹一樣聰明機敏。
博武的婚姻卻至今無有音訊,博武雖心思活動,但秉性卻有些固執,尋了幾家閨秀,他竟都不不允,眼看著就耽誤到了二十,婚姻之事卻還不成,劉氏難免著急,可巧,張雲卿任期滿了,皇上下了旨,命他進京述職。
聖旨到了平安城,即使張家再故土難離,也只能收拾了,舉家遷往京城,平安府這裡只留下了幾個看家的老僕人,這一行浩浩蕩蕩的竟有十來輛車之多,劉氏心裡也計量了這一年功夫了,蕙畹眼瞧著就過了十四,最遲明年也該嫁了,這三年,她和世子來往親密,也不避嫌,小時還好,這一天天大了,劉氏也恐被那起子嚼舌頭的小人瞧了去,弄出不好的口舌之禍,故也想著兩人既然這樣分不開,所幸早些成婚也就是了。
更兼搏武的婚姻實在的也不能等了,這次進京勢必要盯著他成了家,自己才放心,且雲昊夫妻也在京,等博文夫妻進京來,這分開南北的一大家子,終是團圓了。因此,劉氏這才收拾的異常徹底,打算著進京好好的住上一陣子,況雲昊也來信說了,估摸著這次皇上召張雲卿進京,十有八九是要留在京里了,所以張家這次倒真真像搬家一樣。
蕙畹這一停,也有半年多不見楊紫安了,因他身份貴重,很多事情是可代替楊紫青出去辦的,加上辦事老練穩重,近兩年皇上越發倚重,竟是經常遣出京去各處巡檢,所以兩人聚少離多,現在還在南邊去查檢稅銀之事呢,前日來信說,下月可回京,正好那時也入了夏,想必皇上不會再派他外務了才是。
且平安王已經上了請婚折,入了秋最遲明年春可望行佳禮,蕙畹一開始本不大滿意,畢竟自己還不到十五,可是這裡的女孩子,大都是這個年紀就出嫁,而且劉氏說的好,世子可是不小了,看在他一等你這些年的份上,房裡連個丫頭都沒有,再拖恐也實在說不過去。
蕙畹想想也有道理,遂也沒反對,攬境自照,蕙畹發現,古代女子好像發育的蠻早的,自己現在不到十五歲,可是看上去卻相當於十七八的樣子,倒也不顯幼小。早在去年,劉氏就張羅著給她置辦嫁妝,蕙畹也很清楚,自己嫁的畢竟不是尋常人家,皇室宗親,自是不能簡單,讓人家瞧了笑話去。
蕙畹本就是張劉兩家唯一的女孩,且都清楚的知道,兩家如今的光景,卻有七八分都是從這丫頭身上得來的,故幾個舅舅都天南海北可著勁的搜羅了那珍奇之物,預備給蕙畹添妝,因知道蕙畹這場婚事,是皇上親自主婚,定不會在平安城行大禮,故都送到了京城侍郎府封存起來。
大件的家具床榻等物,三舅也尋了那上等的木材,聚集了南邊的精工巧匠,無比給侄女打造貴重體面的家具箱籠,可以說,蕙畹和紫安的婚事,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但是沒有諸葛亮,這東風恐怕也不是召之即來的。
話說一路行來,秋桂掀起車簾,向前望了望道:
“小姐,快到了呢,這都瞧見城門樓子了”
蕙畹抬頭看了她一眼道:
“你這京城來的次數也不少了,怎的還這樣蝎蝎螫螫的,小心讓人聽了笑話了去”
秋桂道:
“可是咱們已經三年沒來了”
蕙畹放下手裡的書卷,嘆了口氣道:
“你這次何必非要跟著我進京呢,大娘既然給你定下了親事,你不該拖得,我這裡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等你成了親,我尋個機會,把你們要到王府去,我們不是還在一塊嗎”
秋桂卻道:
“我跟著小姐一晃也這些年了,小姐又待我極好,我自是要親自伺候小姐行了佳禮才能放心,原先應了父母替我尋的這親事,就是圖他是個老實本分的,我也不想怎樣,只想著還能伺候小姐,就是我的造化了,讓他等一等又何妨”
蕙畹目光泛起一絲晶瑩,開口道:
“你這丫頭就是有些執拗,算了,隨你吧,只有我一天,你就跟著我,也就是了”
兩人正說體己話,就聽見吳貴在外面道:
“瞧著前面像是二老爺府里的何管家,在那裡候著呢”
說話間到了城根前,果然是何管家,何必急忙上前來行禮,迎著他們這一行人直接去了侍郎府,何必早就遣人來報了信,故一到了府門前,張雲昊和劉映雪早就領著博英和蕙晴,站在門口候著了,張雲卿和劉氏一下了馬車,張雲昊和劉映雪就要上前行大禮,張雲卿夫妻急忙扶住兩人。
劉氏看著雲昊,不免有眼角有些cháo濕,細細想來,這一別竟是好些年了,叔嫂原就親比母子,故云昊一見劉氏,也是有些分外喜悅,開口道:
“請恕弟失禮,未能出城迎候兄嫂”
說著又是深深一躬,劉氏扶住他,仔細端詳片刻,卻是又大了好些了,這些年竟然沒得了見面的機緣,劉映雪牽過一兒一女道:
“快來見過大伯大伯母”
兩個小的要下跪磕頭,卻被劉氏一把摟在懷裡道:
“這可使不得,雖是春天,地上畢竟寒涼,回頭病了可怎麼好,一家子罷了,咱們進去再說吧”
說著摸了摸兩人的頭,著意的親近了一會兒,才放開。兩個小的一眼瞧見蕙畹,雖然三年未見,卻也不認生,一左一右撲到蕙畹身上揉搓,蕙畹挨個抱了抱才作罷,一家人說笑著進了府里,張雲昊已把東邊的院子收拾了出來,供兄嫂落腳,待安置妥當了,張雲昊才讓兄嫂上座,自己和劉映雪正經八倍的行了大禮,讓一兒一女也磕了頭才作罷。
張雲卿劉氏自是備下了見面禮給了兩個小的,博峻和蕙畹也拜見了小叔,一家子才落座說話,劉氏卻道:
“怎麼不見博武”
小嬸道:
“聽說近日來了個外國的時節,博武正忙著呢,想必抽不開身來,嫂子放心,我已經遣了小廝去盯著,他一出了衙門,就讓他趕緊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