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教授坐下來,笑著說:“也還好,正好要吃飯了。點了菜好,節約時間。這位同學想學生物?”

  陳昕緊張地點頭:“對。”

  劉教授說:“那說說有什麼迷惘的地方吧。”

  陳昕舔了一下唇,看一眼程鑫,程鑫朝他微笑點了下頭,陳昕開口說:“我、我很喜歡生物,有、個朋友勸我別、別報這個。”

  程鑫在一旁補充說:“劉叔叔,陳昕的成績非常好,平時考試在我們學校甚至市里都是第一名,他的理想是做科研,所以想知道選擇生物這條路到底正不正確。”

  劉教授點頭說:“你想學生物,那必定是喜歡生物才選擇這個吧。科研這條路非常艱辛,如果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選擇生物很不錯。”

  陳昕點頭,又有些羞澀地說:“其實我、還不太了解做、做科研具、體研究什麼。”

  劉教授說:“這個就多了,本科的話,學的都很基礎,包括生物的各個門類,比如微生物、細胞、基因、遺傳等等,而研究生研究的方向就比較細緻了,比如專門的遺傳與發育、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等,甚至更加細緻。生物這門學科系統龐雜,非常複雜,人類研究了這麼多年,其實也才管中窺豹,需要做的事還相當的多,這是個非常有前景的學科。但是要出成績也很不容易,所以這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格外有耐心……”

  整個吃飯的過程中,劉教授一直就生物這門學科在侃侃而談。陳昕仔細側耳聆聽著,不住地點頭,偶爾也插上幾句話,心中對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劉教授也並非一味夸生物的好,說到了科研人員的清貧,也說了自己在做研究時的苦悶,蔣思捷對陳昕說的那種情況確實存在,不過任何精尖學科都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的基礎之上,再加上自身的智慧,才是科學與技術成就的實質,所以說完全不費腦那是不可能的。

  程鑫的菜點得相當符合劉教授的口味,劉教授很是滿意。這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賓主相談甚歡。吃完飯,程鑫和陳昕再三表示感謝,送走了劉教授。

  兩人目送計程車駛入流光溢彩的街道中,程鑫將手搭在陳昕肩上:“怎麼樣?有決定了嗎?”

  陳昕回眸一笑:“有了。”雖然清貧和苦悶,但是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奉獻心血和精力,難道不是件幸福的事嗎?

  程鑫笑起來:“那就好,咱們找個地方走走吧,明天你就要回去了,真不想你回去。”

  陳昕又何嘗想離開呢。“謝謝你!”他由衷地感謝程鑫,沒有誰會這麼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將、來你也會考、到北京的對不對?”這是陳昕第一次正式提到自己和程鑫的未來,他想和程鑫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程鑫看著他,用力點頭:“當然。我會陪著你的。”

  陳昕笑了,就知道他不會丟下自己不管的:“我幫你。”他們要攜手共進,永遠不離不棄。

  縱使程鑫不舍,陳昕也不願,但這個世界不只有他們倆,所以該做的事還是得做,陳昕還是在程鑫的千叮嚀萬囑咐中踏上了歸途,回去繼續給雙胞胎兄弟補課。

  臨開學前幾天,程鑫才回來,他兌現了自己對陳晞許下的諾言,只要他進步了,就接他來自己家玩幾天。陳晞期末考試數學得了滿分,語文得了94分,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名,拿到通知書就開始惦記要去程鑫家玩,知道程鑫去了上海打球,還頗失落了一陣,程鑫回來接他去玩,簡直要把他給高興壞了。

  因為請了幾天假,陳昕在曹繼又家做了不到一個月的家教,他堅持只拿了五千元的補課費。曹爸曹媽對兒子這個不亢不卑的同學印象非常好。

  要開學了,徐俊賞才終於從北京回來了,這個暑假他一直都在北京上培訓班,決心不可謂不大,他已經想好了要報中戲。假期的最後幾天,幾個夥伴才算是真的放假,大家湊到一塊兒放鬆了幾天,然後正式步入高三。

  班級還是原來的班級,同學還是原來的同學,班主任還是傷愈後的方雋,經過一個暑假的調養和康復,方雋的傷總算是好了,走路已經正常,只是還不能進行高強度運動。他們的科任老師有了一些調整,學校將原來高三的老師重新分配了一下,周嵩被安排到高三六班教語文,這個消息簡直把陳昕高興壞了,總算又能上周老師的課了。

  其實周嵩不想帶高三,高三課多、壓力大,來日昇之後,他的小說就寫得斷斷續續的,斷更那是常態,尤其是方雋受傷之後,幾乎成了月更黨。好在他是在晉江寫文,讀者都被坑習慣了,只要你寫得好,再久不更,也還是有讀者蹲坑的。訂閱自然也是嘩啦啦的掉,不過也沒辦法,雖然對不起讀者,三次元的生活也還是最重要的。這次還是方雋央求他來教高三的,說兩人怎麼也要聯手一把,況且還有陳昕和六班這群叫人欣慰的學生,周嵩很喜歡六班上學期表現出來的那股子擰成一股繩的狠勁兒,覺得這應該是個很有意思的班集體,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全校人氣最旺的語文老師來教他們,讓六班的學生如同撿了寶似的,別提多興奮了。方雋還不忘跟學生們表功:“周老師肯來教你們,還多虧了我,要不然他就去教高一了。”

  大家就問:“老師你是怎麼做到的?”

  方雋洋洋得意:“周老師住我家對門,他家的貓天天來我家蹭吃蹭喝。咱們班原來的朱老師不想帶高三,我就跟周老師說想讓他來教我們班語文,他抹不開面子,就答應了,嘿嘿。”

  陳昕和程鑫在最後一排聽方雋鬼扯,都朝對方悄悄地做了個鬼臉。陳昕雖然不能肯定方雋和周嵩的關係,但從上學期從方雋受傷那件事中已經猜到了些什麼,但他也沒去八卦老師的事,畢竟他們都是自己尊敬的老師。程鑫知道,但難能可貴地沒跟任何人說起過這件事,甚至連陳昕也沒說過,他想到了自己,如果將來有人發現他和陳昕的關係,也不希望別人在背地裡議論起他們。

  新的學年就這樣開始了。剛開學,學校就給大家來了個下馬威,組織高三全年級師生開了個動員大會,其目的就是給大家敲警鐘,已經是高三了,離高考只剩下兩百七十多天,時間不是用年來計算,也不是用月來計算,而是用天來計算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來奮鬥,再苦再累也就是這麼幾天了。

  陳昕被選作理科生代表,張熠輝作為文科生代表,上台跟同學們分享學習心得。這一次,程鑫還被選去發言了,因為他是本校創建以來進步最為顯著突出的學生,學生還給他特別頒發了一個進步獎,給他發了一千元的獎金,這是程鑫長這麼大第一次拿獎金,還真的實現了他和陳昕一起上台領獎金的夙願。學校認為程鑫的事跡對後進生尤其具有勵志榜樣作用,應該跟大家分享一下學習心得,刺激更多的後進生努力向上。

  陳昕的發言其實沒多大新意,他的學習心得在高二的開學典禮上就分享了,不過這會兒再給大家重申一下也沒什麼不好,他這次發言最大的不同是比上次流利得多,而且整個人都顯得從容而自信。大家都感到非常驚奇:這一年他的變化真是非常驚人,他身上發生了什麼?連周嵩也暗暗驚訝,難道真是跟程鑫在一起的作用?

  張熠輝其實也是非常厲害的,他因病住院耽誤了一個多月的課,成績依舊沒有下滑,文科第一的寶座一直穩坐著,他成績雖然不及陳昕,但在知名度和活躍程度上比陳昕更受人矚目,他的學習經驗也還是挺受人期待的。

  最令人期待的發言非程鑫莫屬,他可是他們這個年紀的風雲人物,幾乎沒人不認識他:高一的時候因為打架記了留校察看處分,高二的時候帶領籃球隊殺入省賽,並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現在連學習成績也趕上來了,真是令人唏噓,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使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校霸轉變成了先進模範,這背後的原因才真的耐人尋味。程鑫的發言稿還是陳昕寫的,他照本宣科念完了。他對出這種風頭很不樂意,把他樹立為進步典範,那就等同於拉著學會了說話的大猩猩上台供人參觀,他本來挺抗拒的,但是想到可以和陳昕一起上台發言,這才勉為其難上去的。

  開完會後,大家就真的進入高三階段了。首先表現在課程緊湊了,歷史政治地理都退出了他們的課堂,再也沒有音樂、美術、計算機課,唯一保留的副課就是體育了,不過這大概也就是理論上需要體育課,事實上視情況而定。學校改了作息時間表,白天九節課,加早晚自習,一共十三節課,高三上學期的晚自習上到十點二十,下學期的晚自習則要上到十點五十了。

  大家看著課表,紛紛都哀嚎煉獄時代已經來臨。哀嚎歸哀嚎,學也是要學的,畢竟這個時候你還不搏什麼時候才搏呢?

  高三等同於書山題海,各種各樣的習題集、測試卷,什麼《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試題調研》、《600分考點700分考法》、《專項訓練》、《高考錯題本》等等,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真題集。資料書一本一本發下來,試卷一沓一沓發下來,桌斗里、桌面上全都擺滿了,每個人桌上都有一堵厚厚的書牆,書牆後面是一群眼帶黑眼圈面帶菜色的可憐孩子。

  陳昕是那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人,他學習一向有自己節奏和步伐,聽課也是選擇性聽的,只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校抓得緊,高二就基本將高三的必修內容講完了,到了高三,通常都只剩下系統梳理和複習了。更多時候,都是他和老師在課堂上討論更多的解題思路。有時候老師們犯懶,還會讓他上台來給大家講題,高三六班的人從上學期起就已經習慣了這種上課模式。甚至某道題目老師講得繞了的時候,大家都會把目光投向陳昕,希望他能有更簡單的思路,這個時候,陳昕如果有更簡便的方法,就會上去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可以說,比起老師來,陳昕更像是六班學生的主心骨。

  第99章 方雋發現了

  陳昕發現上高三之後,周遭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而變得最多的還是大家的心態。好像一進入高三, 他們在家長眼中就顯得重要起來、嬌貴起來了。他發現身邊多了不少陪讀的家長,雖然知道學校有陪讀的, 他並沒有親見過,進入高三之後, 他班上就有幾個同學的家長在校內租了教職工宿舍或者在學校外面租了民房,每天三頓給孩子做飯送飯, 有一個女生甚至還以神經衰弱睡不好為由, 請了假跟著母親在校外住。

  這天中午,幾個好朋友在一起吃飯聊天, 曹繼看著餐盤裡的菜,忍不住吐槽:“臥槽,每天都是這幾樣菜來回打轉,我都要吃吐了。什麼時候我媽也來陪讀呀,兩個兒子都在這裡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