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王后悔自己剛才嚇到他,便將情人的手攥在掌心輕輕撫弄安慰。

  不一時,女皇出現,四周立刻山呼萬歲,在場眾人行三跪九叩之禮,聲震皇都,黑壓壓的,甚為壯觀。

  女皇宣布武舉開始後,不久便起身乘坐龍輦離開,至決賽時方回返。此舉是為了避免武舉時間過長,出現意外,傷及天子龍體。百姓們得以見天子龍顏,已是十分不易,也無甚抱怨。

  武舉分為三部分:一為擂台,即刀劍相拼,比誰的拳頭硬;二為騎射,比誰的馬術好,槍法准;三為筆試,即考沙場用人、點兵之術。今日舉行的是擂台。能進來打擂台的舉子們,均是過了筆試初試的。

  初始的幾場擂台賽頗為沒勁,儘是些達官貴人家的子弟,卷面成績雖然過關,可到了真槍實戰就焉了。

  看著一群花拳繡腿在擂台上跳舞。盧尚秋不禁連打幾個哈欠,心道:這些人的功夫簡直連當年的楊元慥都不如。不過,如果元弟荒廢了習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春天的日頭暖洋洋地照著,文武百官看著無聊,有的甚至乾脆睡著了,連那一開始比誰都興奮的太平公主也一直捂著嘴打哈欠。

  這時只聽宦官喏道:“雍州舉子吳大牛。”

  這名字忒土氣,觀眾席上傳出一陣鬨笑聲。一名九尺彪形大漢“咚”地一聲躍上擂台,此人光著上身,身上塊塊肌肉緊繃,左肩上一片麒麟刺青。他使的武器是一把三丈大錘,方才那一聲便是大錘砸在地上的聲音。眾人皆竊竊私語,真是人不可貌相,這看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人居然通過了筆試。

  此人人如其名,力大如牛,將手中大錘揮舞得虎虎生風,甫一上台便橫掃一片,一時間無人能打敗他。

  此時輪到一劍客與吳大牛對決,此劍客執一一丈青銅寶劍,劍法犀利。兩人勢均力敵,鬥了三十來個回合,吳大牛一時不慎,大錘揮得慢了,劍花一閃,被劍客割下一片褲腿,左小腿滲出血來。一干人等見大牛負傷,紛紛為他捏了一把汗。豈料那大漢作困獸斗,將一把大錘轉得飛快,幾乎遜於無形。

  “流星錘!”底下有人驚呼。

  劍客亦是看得呆了,等回過神來,只得舉劍抵擋,生生接下一招。只聽“噹啷”一聲,那劍客手中的青銅寶劍居然被大牛生生震成兩截。大錘從劍客頭上揮下,削下他半個髮髻,只差幾寸他便要腦漿開花,血濺當場。

  宦官唱道:“舉子吳大牛勝!”

  對面席上的膘騎大將軍豎起了大拇指。

  此後吳大牛無人能敵,甚至有一名官家舉子因為懼怕他的流星錘,竟不戰而逃,生生棄賽。

  太陽西沉,終於到了最後一名武舉舉子,女皇也重新出現在天子寶座上觀戰。

  宦官高唱:“洛州舉子慧恕。”

  只見一人持長棍輕輕一躍,便飛上了擂台,竟是個光頭和尚,濃眉大眼,腦袋瓜上九個戒疤分明,穿的是本地少林寺的僧袍。

  “好輕功!”台下有人出聲讚嘆。

  待到來人站定亮相,眾人均低了頭議論紛紛,沒想到女皇武舉的號召力那麼大,說是不啻背景出身,竟然連少林出家的持棍僧也跑來打擂台。

  慧恕向女皇叩拜完畢便起身,執了僧棍擺出架勢。

  那和尚轉過來的一瞬,盧尚秋屏住了呼吸。這個和尚的眉眼好生熟悉,在他的記憶里,仿佛也有這麼一張顏,已經留存了很久很久,久到刻在心上。

  未待他多想,那邊擂台上已經拼將起來。

  慧恕和尚一身好輕功,手中僧棍看似弱不禁風,卻是蘊含深厚內力,加上少林羅漢棍法與不知名的刀法融會貫通,宜攻宜守,靈活多變,一時間與吳大牛的流星鐵錘拼了個不相上下。

  那和尚棍法身手、身型相貌均令盧尚秋感到份外眼熟,令他一顆心懸著,屏氣觀戰。梁王只覺身邊人的手不由自主地攥緊自己,轉頭卻見盧尚秋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少林僧人,眼中浮現緊張焦急之色,不禁面色陰沉。

  不一會兒,台上兩人就已交手百招,從台上打到台下,從台下打回台上,仍是未分出勝負。

  “不行了,不行了,沒力氣了,不打了。”吳大牛之前已經連勝數場,漸漸體力不支,連忙叫停,靠在大錘上喘粗息。慧恕和尚尊重對手,便也停了手,放吳大牛恢復體力。

  “接著打啊,還沒看過癮呢。”底下有人起鬨叫場。

  這麼好看的武鬥突然一下就終止了,群眾開始騷動,這邊官席里也開始不耐煩。

  宦官喝道:“台上舉子未分出勝負時,不得肆意歇息。”

  慧恕轉了身,向宦官拱手表示抱歉。豈料就在這眨眼一瞬間,吳大牛突然躍起,執了鐵錘朝和尚腰際攻去。

  盧尚秋情不自禁朝那和尚大叫:“小心!”

  慧恕和尚聽得聲音,連忙回身招架。吳大牛這一擊使了全身力氣,慧恕被迫使輕功彈開,鐵錘堪堪擦過他腰眼,將他手中僧棍震脫。

  和尚失了武器,觀眾群里傳來惋惜的聲音。達官貴人席中更有人叫道:“背後偷襲,勝之不武!”

  宦官向聖上請示後,走過來宣布:“今日擂台比試,優勝者為雍州舉子吳大牛。”

  眾人皆嘆息,不過各人縱使再有異議,也妄想推翻皇帝的決定。

  吳大牛在擂台中間歡呼雀躍。

  慧恕和尚向王爺席中出聲之人抱拳還禮表示謝意,又向在座觀眾一一拱手道:“請大家稍安勿躁,且待明日騎射比試。”

  作者有話要說:

  一號攻,後娘我等了你幾百年了~你終於出來跑龍套了~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梁王一直在生氣,盧尚秋看得出來。他不知道自己哪裡又得罪了王爺,比武退場時,王爺的眼光仿佛要將自己大卸八塊似的。

  他不僅看得出來,還切身感受了王爺的怒火。是夜他被王爺壓在榻上沒完沒了地打樁,過程粗暴,令他吃盡了苦頭。

  翌日,他手腳打顫,兩腿無法合攏,完全不能下地行走,自然也錯過了精彩的騎射比賽。

  ***

  第二日的騎射比賽在洛陽城北的皇家獵苑舉行。選手為十名,分別取昨日擂台比賽表現前五名和之前筆試成績前五名。

  獵苑面積很大,內設五個固定靶,十個移動靶,考生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分別向固定靶投中五把鋼刀,向移動靶射中十隻羽箭,方能得滿分;而且難上加難的是,全程須在馬背上完成。所以,騎射比的是馬術、準頭和巧勁,蠻力派不上多大用場。

  只聽得一聲哨響,馬廄的門吱呀打開,十匹膘肥體壯的棗紅駿馬由宦官牽著過來,供各舉子按照擂台賽的名次依次挑選。

  前八位官家舉子均表現不俗,最好的成績是有人五把鋼刀全中,羽箭中了八支。

  接下來便輪到擂台第二名的慧恕和尚。

  不要小看這個慧恕和尚,他從小跟他爹學習打獵,是個騎射好手,馬背上的功夫再熟稔不過,又加上他本人在少林玄鳴門下修行整整十年,得了玄鳴真傳,內力不凡,輕功了得,全程只射失一記移動靶,比官家舉子最優者還要多中一枚羽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