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祈福?!”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在場的幾人問道,“大帥神仙,你是說,這棵小樹,天天夜裡叫那麼一陣子,這不是鬧鬼,而是給全村人祈福?!”

  大家都瞪大眼睛看著大帥,他們都為大帥這個說法感到奇怪,不過,大帥是村民心目中的活神仙,他的話,誰不相信呢!然而,這麼稀奇古怪的叫聲,竟然是祈福?!

  大帥笑道:“我的話,你們感到很意外是吧,可是,我說的是實話。確確實實是實話。”

  大帥一邊說,一邊向那棵動植物所在的地方走去,沖眾人一招手,道:“你們跟我來。”

  眾人跟著大帥來到小樹旁,大帥用手指著這棵小樹上面的枝叉,道:“你們看,它的枝條像什麼?”

  像什麼?

  眾人被大帥說糊塗了,肉眼凡胎,誰又能看出一棵小樹的枝條像什麼!

  大帥見眾人迷惑,接著道:“上面這根胳膊粗的枝條,它實際上是一根法杖,下面這根短粗如碗的枝條,就是它的一隻手啊,這是它用一隻手,托著法杖,對天求福,白天,它向太陽求,夜裡,它向月亮或者星星求,因為夜裡求福時,光線太暗,它怕月亮或者星星看不到,所以發出一種祈禱聲音,通過這種聲音,和月亮和星星溝通。這實際上跟和尚念經一個道理,和尚念經,不是跟上天溝通嗎?”

  任何植物都是大自然造化的抽象藝術,何況這本來就不是一棵平凡植物!所以,經大帥這一“點化”,眾人像是開了眼竅似的,越看,越覺得大帥說得對;越看,越覺得那兩棵枝條就是一隻手托著法杖。

  “還真是的,”一直注視著小樹的王老頭先說話了,“我從我爸爸傳下來的那張老畫上,見過這種叫作法杖的東西,法杖是一種很厲害的法器,可以降妖除魔,也可以呼風喚雨,當然也可以為生眾祈福。你們看,這棵小樹上而的枝叉,可不就是法杖嗎?而且這是一根九頭法杖!是最高級別的法杖!”

  向來不甘心落在王老頭後面的錢老頭,聽王老頭這樣一說,立刻接道:“對對對!我上山打獵的時候,進過一個破廟,裡面和尚手裡拿的法杖,就是這個樣子!”

  平時就給村民們算命治病的趙水仙,剛才聽她師傅大帥一說這棵小樹是在為全村祈禱,思路就開始向大帥的思想上轉了,作為忠實徒弟,當然要儘快地跟上師傅的思路,這時候她聽王老頭和錢老頭這樣說,接著道:“嗯,我也看出來了,它下面托著法杖的這隻手,有八根手指頭!我就說嘛,這棵小樹,根本就不是妖樹,我師傅是神仙,怎麼會弄來妖樹呢,我師傅弄來的樹,只會是仙樹,這就是一棵仙樹啊!沒錯,我師傅說的是大實話,它就是天天夜裡為村民們祈福,仙樹當然要做好事啊!”

  原來最主張處理掉這棵“妖樹”的楊萬能,聽神仙如此說,又見眾人都看出來它是一棵仙樹,而自己平素以“萬能”著稱,此時哪能眼拙?於是也聲音提高八度地道:“水仙說得對極了,其實我已經對村民們說過了,這棵樹是大帥神仙用法力從山上移下來的,水仙說得是啊,神仙怎麼會移來一棵妖樹呢,唉,都是一些愚昧無知的村民,無根無據地瞎吵吵!幸虧咱們的趙村長英明,頂住壓力,沒讓村民們刨了這棵仙樹,否則,豈不壞了大事!”

  原來這不是一棵妖樹,而是一棵仙樹啊,它的叫聲不是嚇人的,而是為人們祈福!這消息立刻傳遍全村,村民們本來就對大帥信任有加,既然他說這是仙樹,是祈福,那還有假!

  人對外界事物的感覺,無論是景物,還是聲音,並非完全取決於外界事物本身屬性,也不完全取決於感官的判斷,還常常取決於心境如何,心境一變,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就會大變。村民們原先聽信那是一棵妖樹,所以對它的聲音恐怖、厭惡,而現在神仙說了,它原來是一棵仙樹,是給村民們祈福的,於是,村民們對它聲音的判斷一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全反過來了,不但對這叫聲不再恐懼,不再厭惡,而且對它頂禮膜拜,每當這棵小樹鳴叫之時,村民們便打開門窗,仄起耳朵來仔細聽,生怕漏掉一個音符,因為漏掉了音符,自己得到的福就少了。那裡村民們沒有錄音機,要是有錄音機的話,怕是爭先恐後地錄下來了。

  大帥知道,自己一番臨場發揮的說詞,居然如此徹底地說服了眾人,這得益於自己是眾人心目中的神仙,得益於自己為村民們做了一些神仙才能做到的好事。然而,雖然現在把眾人說服了,村民們不但不再要求動這棵小樹,還對頂禮膜拜了,可誰又知道,這棵神秘的動植物,以後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這棵動植物那奇異的叫聲,哪裡是祈福,分明就是它對選中的目標施加一種力量,分明是為了達到它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要是哪天它弄出個禍事來,自己又怎麼對村民們交待?

  這,只能以後再說了。反正大帥要保住這棵動植物。

  平息了這場風波,大帥開始安心種地了。

  大帥要開荒的地方,是一塊鹽鹼地,地皮上,結著厚厚的一層鹽鹼,大風起處,鹽鹼飛揚,漫天皆白。荒地上還有埋過夭折的孩子的小墳頭,小墳頭上長著不怕鹽鹼的荒糙。

  只有大力改造過的鹽鹼地,才可以種莊稼。趙村長給大帥的這塊地,大概有兩三畝,全是從來沒有改造過的鹽鹼地,只有一種植物在這塊地上生長:稀稀拉拉的鹼蓬糙。

  這種植物不怕鹽鹼,在鹽鹼土中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嫩的時候可以把它的針形葉子擼下來,用開水一抄,放些大蒜香油,涼拌著吃,味道還不錯。不用放鹽,因為它本身就是鹹的。

  大帥盤算著,要在這上面種出蔬菜來,必須先要改造好這塊鹽鹼地。

  對改造荒地,大帥並不外行,他從11歲就在家鄉的小村莊裡參加過這種改造土地的勞動。

  他和蘭花一起,每人*著一把鐵杴,一杴一杴地鏟地里的鹽鹼土,要根治鹽鹼地,必須鏟去上面厚達5公分左右深的鹼土才行。鏟掉上面的鹼土,底下一般是板結的黃土,用鐵杴把板結黃土掘開大約四十公分深,在土裡施以糙木灰,或者動物糞便,拌勻,土地便改造成了。最好在四周再挖一圈排水溝,這樣夏天的時候,雨水淋在土裡,慢慢滲到排水溝里,就把剩餘的鹼性帶走了。

  多年不干農活,大帥覺得手生了,不過如今他是變異了的身體,干起這種農活來還是不很費勁的,倒是蘭花,畢竟是個小女孩子,不一會兒就大汗淋淋氣喘吁吁了。

  不過,和大帥一起開荒種地,這是蘭花自己願乾的充滿希望和歡樂的活兒,所以她身體再累,心卻不累,相反,心裡充滿激情和歡樂,臉上神情開琅,不斷和大帥說這說那,可謂樂此不疲。

  大帥忙裡偷閒地看著蘭花汗汵汵的嬌嫩臉蛋,額前幾絡秀髮,被汗水濕貼在臉上,風吹來,掀動蘭花紅地白碎花的衣服,少女身上的青春特徵便時隱時現,蘭花這一幹活,更顯農村少女特有的活性。

  大帥欣賞過蘭花身上的青春活力,再抬頭看看一片忙碌的田野,又有一陣陣和熙的微風吹來,夾裹著春天泥土的芬芳,不斷地拂在臉上,打入胸懷,大帥覺得心情便更加大好起來,不禁想到,要是拋卻都市的喧囂,躲避到這桃源小山村里來,過一種靜謐的田園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富有詩意的人生!

  然而,大帥畢竟是年輕的一代,真要是讓他永遠告別燕京城,永遠離開都市生活,完全拋卻自己的事業,拋卻城鄉綜合貿易新興集團,還有那裡的王湘雲、李貴芳、張銀玲、馬本源、丁大寶、孟秋雄、馬唱、陸莉等人,實話實說,大帥還真割捨不下。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齡段里,興趣、理念、追求是不同的。也許,若干年後,當大帥厭倦了都市生活,厭倦了你死我活的爭鬥,厭倦了煩人的都市喧囂,大帥的想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大帥和蘭花兩人正貓腰撅腚地忙活著,大帥忽覺得身後多了一個人。

  憑靈敏的感覺,大帥就知道是王小丫來了。

  自從大帥和王小丫一起登上靈芝峰,一起經歷山洞夢幻一般的種種危險之後,王小丫覺得她和大帥神仙有了一種特殊關係了,作為一個14歲的小女孩子,當然不會像成年女孩子那樣理解她和大帥的關係,卻也懞懞懂懂地覺得自己和大帥有著不一樣的親密關係了。

  只要大帥一進入桃源,王小丫就像跟屁蟲似地跑來了,她恨不得和大帥形影不離。對此,蘭花已經開始有了高度的警覺。

  今天王小丫剛吃完早飯,在自家門口餵豬時,一眼看到大帥和蘭花在開荒,為了能和大帥在一起,王小丫就拿著一個筐和一根扁擔來和大帥一起勞動了。

  王小丫的小嘴唇上,還沾著一小塊吃飯時留下的綠豆皮,像是給她那鮮嫩的小嘴一個點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