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帥發種子時,特別囑咐,這是“仙種”,所以絕對不能用農藥,要是生了蟲子,說明這是好莊稼,要是不生蟲子,說明用了農藥,這種莊稼就沒有了仙氣,變得一錢值了,而且神仙不會再發種子給這樣的村民,要是莊稼發生了病蟲害,大家也不著急,神仙治理蟲子,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大帥想了下,又特別囑咐道,“仙種”是一種純天然品品,是吸納天地之靈氣培植出來的,所以不能用化肥,哪怕號稱再行進的化肥也不能用,否則即使結出了蔬菜和糧食,也沒有了天地之靈氣,這樣的糧食同樣不值錢。要是覺得村裡的人畜糞便不夠用,神仙也有辦法,教給大家製造天然肥料。

  大帥從小在農村長大,治理蟲子啊,用糙木灰積肥啊,都是懂得的,回頭再向湘雲學一些,不信不能生產出純天然有機產品,再說這些種子來自21世紀,跨越了整整30年,經受了時間扭曲激變,可能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更大吧,就算是真的發生了病蟲害,大帥也相信自己能找到治理辦法。

  大帥在村民心目中本來就是一個小神仙,現在又把他師傅乞乞道人抬出來,強調“仙種”的特殊性,村民哪個不敢聽,所以當場就表示,堅決按照大帥神仙的話去做,堅決不用農藥和化肥。趙村長還讓大家相互監督,發現哪個不按照大帥神仙的話去做,立刻把種子沒收。

  趙水仙過來領種子時,悄悄地問大帥道:“師傅,有沒有黃瓜籽?”

  大帥聽蘭花說過,她媽媽特愛吃黃瓜,過去成立生產隊時,趙水仙曾經為摘吃村里兩根黃瓜,被趙村長罰過工分,還讓她當眾作檢討。那個王二子有個粗暴的哥哥,這個男人曾經圖謀趙水仙而不成,為此記恨在心,抓住這個機會,當眾侮辱趙水仙,把兩根大黃瓜,用繩子一拴,當眾掛在趙水仙的脖子上,讓大黃瓜在趙水仙的胸前蕩來蕩去,引得村民們大笑,有的還發出*聲浪氣。一個從島外來的小媳婦當眾出醜,趙水仙差點上了吊。

  當然,這種極端行為,只能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那是過去的事了。

  聽趙水仙說要黃瓜種子,大帥在眾人面前,不便對她多說,只能含糊其詞:“黃瓜種?沒有啊,現在真的是沒有啊,不過,我和我師傅乞乞道人說說,以後泡泡黃瓜種子試試。”

  既告訴趙水仙沒有,又給她留個念想。

  大帥弄來的28種種子裡,確實沒有黃瓜種子。趙水仙這一問,倒提醒了大帥,因為他也愛吃黃瓜。心裡就記下了,下次找湘雲要更多的種子時,別忘記要黃瓜種子。而且要那好吃的黃瓜新品種。湘雲那裡,有一種新培植的黃瓜,只有手指大小,卻極其好吃,不知種到桃源里來,會是怎樣。

  “嗯,行,師傅,以後你有了再給我吧。”趙水仙給了大帥一個莞爾。不知為什麼,趙水仙現在看大帥時,眼光不像是原來那麼莊重,不像是看自己的師傅,倒像是看一個她喜歡的男人。

  劉大帥的心性可不是丁大寶那樣的,不過他當然看出了趙水仙這種眼光里的意味,目光便閃開了。

  村民也不是一刀切的,那些不列入劉大帥前10名的,特別是趙村長過來給大帥提醒的幾個人,當然更不可多給,因為他們是公認的懶漢,只能給他們幾粒。讓他們先種種再說,他們嘗到甜頭,或許明年他們就好好種了。

  高大樹的閨女高翠翠也舉著個碗來了,這姑娘長得高高大大,外號叫“大洋馬”,在人群中高人一頭,大帥想起上次她打尜時的表現,那勁頭絕對勝過男孩子。大帥心想這丫頭可能是個種田好手,又見趙村長沖他點頭暗示,證明了自己的判斷,於是大帥除了糧食種子之外,還給了她白蘿蔔籽和胡蘿蔔籽各40粒。

  大帥聽蘭花說過,高翠翠這丫頭死恨王二子,小時候孩子們一起藏貓貓,王二子為防止別人發現而鑽進兩個緊挨著的玉米秸垛之間的洞中,對方的人來找時,被高翠翠用高大的身軀壓在身下保護著,可王二子卻趁機使壞,在下面摸高翠翠的大腿根,氣得高翠翠扇了王二子幾個嘴巴子,從此不再理他。

  不過高翠翠在人們面前不提那檔子事,而王二子卻從此想著高翠翠,還在孩子們面前吹噓說高翠翠已經是他老婆了,她的大腿多麼多麼粗,這事傳到了高翠翠的耳朵里,發誓找機會教訓他。

  王二子自恃家裡有條人見人怕的大黑狗,揚言要是高翠翠找她麻煩,他要是打不過高翠翠,就放大黑狗咬高翠翠。而高翠翠偏偏最怕狗。

  這時候,王二子端著個大臉盆,大大咧咧地來了,非要大帥神仙給他裝半臉盆種子不可。

  高翠翠當著大夥的面,把他一頓臭罵,不過大帥最後給了王二子10粒綠豆,那綠豆粒在盆里滾來滾去,滾出來一粒,王二子也沒發現,被一個大嬸揀了去。

  蘭花最懂事理了,她不向前擠,在後面候著,直到大家領完了,才湊上前來,大帥面對這個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生活的丫頭,心裡湧起一陣波瀾,除了給她所有品種的種子外,最後又給她40粒白蘿蔔籽和40穗胡蘿蔔籽,最後又往她碗裡額外放了40粒黃豆。

  這個數量,超過了她媽媽的數量,趙水仙遠遠地看著,嘴角忍耐不住地笑,給了她女兒,不就等於給她嗎,她家等於是要了兩份,在碧水灣村,這是獨一無二的一家。

  村里人都知道蘭花和大帥神仙的特殊關係,自然不說什麼。

  人們都領到了種子,大都滿足地離去了,當然,有貪心之人也不滿足,一路走著,好像嘴裡還嘀嘀咕咕的說著什麼。

  給趙村長的種子,當然是最多的。劉大帥準備的28個品種,全按照最高標準需求量給了趙村長。

  因為,從宏觀上說,這個桃源,是大帥的,而在具體管理上,是村幹部的,種地啊,一應事務啊,畢竟都在趙村長手裡掌握著。

  要想規模種植,種出名堂,眼下還得依靠趙村長。

  這時候已經是三月上旬,田地翻耕其實已經完成了,為了農作物長勢更好,大帥提議,把土地再翻耕一遍,不為別的,是為了再施些底肥,用土地耙子耙得溜平溜平,然後格外小心地把神仙劉大帥帶來的種子下種。

  碧水灣處在這個海島的一個拐彎處,這裡的土地質量並不好,多年來產的糧食在這個孤島行政縣裡是老末,曾經是個有名的窮村子,上世紀60年代挨餓的時候,就這個村里餓死的人最多。

  趙村長的老婆,就是那時候活活餓死的。當時他老婆才20歲出頭,一個十分勤儉的農村姑娘,她的墳據說就在大帥上次發現那棵動植物的山頭上。由於村里太貧窮了,趙村長的媳婦死了後,再沒有討到媳婦,和一個女兒過生活。

  村裡的村民生活狀況,趙村長這算是好的,畢竟還娶過媳婦,生過孩子,其他的好多人,更是慘了,老大不小了,連女人毛都沒有碰過,目前村裡有遠近聞名的“八大禿子”,其實他們不是腦袋禿,而是老光棍,所以號稱為禿子。

  章節 第159章 送給蘭花“挨摸必死”

  馮蘭花的老爸,也是文革年代鬧饑荒時餓死的。

  那時候蘭花的媽媽還不是“大仙”,而是從外鄉來的一個20來歲的小媳婦,年輕丈夫一死,頓時沒有了主意,蘭花是靠鄉親們這個一把小麥、那個一把高粱餵活的。後來趙水仙把自己家鄉的一個老算命先生給人算命的星星點點知識用了出來,漸漸地當了“大仙”,再後來,又跟村裡的赤腳醫生學了些醫術,一邊算命一邊給人看病,趙水仙為人聰明,在實踐中提高很快,半是仙術半是醫術地治好了不少村民,村民們信賴她勝過信賴村裡的赤腳醫生,歲月流逝,村民們漸漸地不再叫她趙水仙,而叫她趙大仙了。

  46歲的趙村長,這些年裡做夢都想把村裡的糧食產量搞上去,做夢都想讓村民們吃飽飯,做夢都想讓自己的村民們有吃不完的雪白大米飯和白面饅頭。做夢都想續弦再娶個老婆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然而這是一個閉塞落後的小山村,無論土地質量還是農業技術,都是最落後的,多年來糧食產量低,遇到自然災害,產的糧食不夠吃。

  去年大帥這個活神仙出現了,不可思議地種出了吃不完的水果,一下子改變了村裡的狀況,但是,水果僅僅是一個方面,村民們生活還要靠糧食和蔬菜。當然,趙村長最先看到了美好的希望,他的夢想――不光是多產糧食和蔬菜的夢想,還有那個不能和他人說的夢想,就要變為現實了。他看到了自己新的人生,畢竟,他只有46歲。

  第二天,大帥和趙村長就帶領男女老少,把28種種子種到了地里。

  有些村民,除了把種子種到自家地里之外,還在自己房前屋後的巴掌地里種下了各自拿到的種子。

  大帥給大家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新的盼頭,也帶來了空前的勞動幹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