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欣嫩谷與卡理斯瑪  完

  年表

  (符號*表示文中提到的歷史事件)

  1415年

  康斯坦茨大公會議裁決波希米亞神學家揚·胡斯信仰異端,將其火刑處決*。

  1497年

  維爾納·馮·萊涅生於梅明根。

  亞瑟·卡爾洛夫生於海德堡。

  1504年

  亞瑟隨母親回到波希米亞。

  1509年

  亞瑟在母親病故後被舒陶芬伯爵召回海德堡。

  1510年

  亞瑟從海德堡城堡出走;在康斯坦茨結識莉狄亞·瓦爾維一家。

  萊涅被父母送入海德堡的修道院學校。

  1514年

  阿爾布萊希特·馮·布蘭登堡(24歲)成為美因茨大主教與選帝候*。

  1516年

  萊涅與亞瑟在海德堡相遇;後者經沃芬貝格執事長推薦進入海德堡神學院。

  1517年

  亞瑟與萊涅受邀拜訪美因茨宮廷。

  阿爾布萊希特准許羅馬在德意志地區出售贖罪券*。

  馬丁·路德在維騰堡發表九十五條論綱,並致信阿爾布萊希特*。

  亞瑟離開海德堡,前往康斯坦茨投奔瓦爾維一家。

  海德堡神學院暴動與宗教審判。

  萊涅在海德堡受封神職。

  1519年

  查理五世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路德與羅馬教廷代表在萊比錫進行神學辯論*。

  1520年

  萊涅在康斯坦茨殺害瓦爾維一家並逮捕亞瑟,將其關押在海德堡。

  僱傭兵長官約翰尼斯·馮·蘭德克收留流浪中的莉狄亞。

  萊涅被任命為埃默巴赫主教。

  1521年

  查理五世在沃爾姆斯召開帝國會議,路德申明改革立場*。

  1522年

  沃芬貝格協助亞瑟從海德堡越獄。

  萊涅前往特里爾面見大主教里夏德·馮·格萊芬。

  蘭德克擔任特里爾大主教衛隊長。

  騎士弗蘭茨·馮·濟金根向特里爾大主教宣戰*。

  1523年—1524年

  濟金根在蘭德施圖爾城堡戰敗身死*。

  萊涅返回埃默巴赫。

  亞瑟、阿爾伯特·漢萊因以及莉狄亞在埃默巴赫會合。

  莉狄亞刺殺萊涅未遂。

  農民戰爭爆發*。

  蘭德克卸任特里爾大主教衛隊長,被調往埃默巴赫。

  農軍包圍埃默巴赫。

  阿爾布萊希特將萊涅召至美因茨。

  埃默巴赫宣布脫離天主教會進行自治。

  1525年

  萊涅以美因茨大主教代理人身份與農軍代表談判。

  阿爾伯特指使埃默巴赫代表在美因茨伏擊亞瑟。

  亞瑟與萊涅在美因茨重逢。

  埃默巴赫瘟疫與大火。

  農民戰爭以失敗告終*。

  1526年

  萊涅和亞瑟在梅明根修道院探望海倫娜修女。

  後記

  《世界之灰》最初在網絡上連載於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其中《世界上第一棵聖誕樹》作為聖誕別章發表於2004年聖誕,《欣嫩谷與卡理斯瑪》則作為補遺篇發表於2007年2月。如今看來,它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涉及技術性與知識性的疏漏,藉此機會儘可能地做了訂正;而其他的,就只好留在那裡見證作者寫作時的稚嫩與衝動了。

  多年以來,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遠遠超乎了我自己所想像的。令我欣慰的是,那些人物形象,還有那些已經寫下、或未曾被寫下的瞬間,它們從未遠離過我,並且仍時時以意想不到的新面孔浮現出來。我也要感謝多年以來,讀者們對這個故事的分享、喜愛與批評,是你們使一個單薄的想法得以從僅僅一人的腦海擴展開去,像在無數的鏡子中得到了它千變萬化的樣貌。不過,我再過多地剖白與表達自己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故事之外,作者的話是無足輕重的。在潛藏的無數可能性面前,我希望做一個在虛構世界下掩起面目、微不足道的自己。

  在此我想特別感謝少年A不厭其煩的設計與排版,特別是終將本文付諸實體的努力。

  願我們下個故事見。

  dome

  2013年8月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