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愛到濃時情已殤》作者:沈南汐【完結+番外】

  文案:

  陳默菡從來都知道,自己只是陳豫北的一個責任。

  是他給了她一個家,給了她不一樣的生活,乃至生命。

  所以,她這一生,註定要烙上陳豫北的印記。

  內容標籤:豪門世家近水樓台情有獨鍾虐(河)戀情深

  搜索關鍵字:主角:陳默菡、陳豫北┃配角:┃其它

  編輯評價:

  少女趙默菡是烈士遺孤,爺爺病重舅舅窩囊舅母自私,父親的戰友陳豫北找到患病的她並成為其監護人。隨著女孩成長,陳豫北意識到自己需要婚姻,但遭到默默激烈反對。最終陳豫北知道這個女孩是自己一生的責任。在她的生命中,他是父親,是兄長,更是愛人;而她是他的救贖,是他的一根肋骨。

  這是一個少女成長的史詩,是化蛹為蝶的艱辛歷程;也是一個有鋼鐵般意志的男人情深意重靜待花開的故事。文中有激情有甜蜜,也有痛苦和眼淚,故事娓娓道來,告訴我們一個女孩從柔弱惶恐無錯,到自信從容勇敢,都因為一個叫陳豫北的男人。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死不瞑目

  又是一場大雪。

  悍馬在鄉間的公路上顛坡著,震的人腦仁子疼。

  縣裡的人坐在前排指點著,司機老秦穩穩地開著車,儘量減少車的震感。

  陳豫北坐在後排,邊上是北佳集團的御用律師李逸群。

  在接近中午的時候,車子終於前停在了一戶農舍門前。這裡是離A市二百多公里的地方,屬於Z省的C市所屬的一個縣,窮困像一頭狼一樣,把這塊貧瘠的土地咬的只剩下了黃土。

  三間土坯房矮小而簡陋,破敗的外牆,灰暗的窗戶,屋頂的茅糙上壓了厚厚的一層雪,像是隨時會塌掉。

  聽到車響,從旁邊農戶的門內走出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看了車子一眼,慢慢走近他們。

  縣裡的人下車問:“這是趙子善的家嗎?”

  老太太像是被震了一下,呆在那兒,半天才反映過來說:“是啊,你們找誰?”

  縣裡的人說:“我們是從縣裡來的,要看看趙子善的父親。”

  “哦,跟我來吧。”老太太說著,走過來打開這邊的院門,引他們進來。

  幾個人貓著腰進到屋內,這才發現屋子裡冷的很,沒有一點熱乎氣兒,炕上躺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咳嗽聲空洞而無力。見他們進來,只是欠了欠頭,擺手示意他們坐下。

  縣裡的人有些羞愧:“烈士家的條件怎麼會這樣,這鄉里的工作怎麼做的。”

  陳豫北皺著眉頭,上前看了看老人:“大爺,我是趙大哥的戰友,叫陳豫北,我來看您來了。”

  老人這才轉動著不太靈活的眼珠子,打量了他一眼,見這小伙子高高的個子,挺拔的身材,氣宇軒昂的樣子,可能是想到自己的兒子了,眼裡閃過一抹激動。然後抬了一下手,像是要拉著陳豫北,但終是放下:“好,好,快坐。”

  陳豫北也沒多說什麼,這樣的生活狀況根本不需要他多問。

  “大哥的孩子呢?”

  “被她舅舅接回去了。”引他們進屋的老太太說。

  “鄉里小學離的太遠,老爺子身體這樣也不能照顧孩子,她舅舅說城裡的學校好,被她舅舅接到縣裡去上學了。”老人慢慢地說。

  “老人病成這樣也不治,家裡條件這麼差,為什麼不修修房子?”陳豫北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趙子善犧牲後,大約有十幾萬元的撫恤金,加上戰友和原單位的捐款,估計有三十萬元左右,每年還固定有幾千元的撫恤。

  “這老爺子說,那錢不能動,那是給孫女兒的。”老太太又接口說。“孩子那么小,父母都不在了,身體又不好,老是鬧病,總要給孩子留下點傍身的錢啊。”老太太邊說邊抹眼淚。

  老人的兒子犧牲後,鄉里委託村兒里找個人照顧老人生活,老太太和趙家做了幾十年鄰居,自然就負責起照顧的義務了,其實也就是送個三餐什麼的,更多的也實在是力不從心。

  這家裡真冷,冷鍋冷灶,老爺子咳的厲害。

  趙子善犧牲後,C市公安局來過人,陳豫北當時因為聽到丁佳欣去世的消息,去了江南那個小城,並沒有跟著來,他並不知道那個共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家裡糟糕到如此地步。

  趙大哥犧牲時死不瞑目,所有人想盡了辦法,就是闔不上那雙怒目圓睜的雙眼,最後是陳豫北被戰友用擔架抬到他的遺體前,才給慢慢闔上了。這在當時被傳為奇談。現在,他終於明白,他不放心的,除了不滿十歲的小女兒,還有這個扔在農村的老父親。

  “把孩子舅舅的地址給我吧,我去看看她。”陳豫北覺得在這裡不能多待一分鐘,他心裡揪的難受。

  陳豫北記下了地址,又留下一個信封,那裡裝著他身上所有的現金。他告訴老太太快請醫生給老爺子瞧病,便帶著人上車往城裡趕了。

  “我希望下個月再來時,你們能給老人一個妥善的安排。”陳豫北陰鬱地說,“所需費用我來結算,你們不用擔心。”

  “我明白。”縣裡的人很正式的拿出小本子記下了,“我回去後馬上向縣裡匯報,一定會解決的。”陳豫北來這個縣是商定一項稀有金屬礦產投資事宜。雖然有巨大的利潤,但是縣裡苦於沒有資金,而且拿不到上邊的批文,所以能拉到陳豫北這種有背景的人,他們都當菩薩供著。

  回到縣城已經是晚上七點了,縣裡的人走了,陳豫北和李逸群吃過飯,便拿出地址想去看孩子,李逸群說,明天也不晚啊。

  陳豫北猶豫不決,明天一大早他計劃回A市里,集團那邊千頭萬緒都剛剛開始,什麼事都要他親力親為,他根本沒時間再拖了,心一橫便說:“你先休息吧,我自己去找找看。反正也離著不遠。”便自己打了個計程車,按著地址找到了郭家。

  房子還是平房,小院子外看可看到屋子裡昏暗的燈光。

  家裡像是剛吃完飯,有女人在嘮叨:“趙默菡,快涮碗,磨蹭什麼!幾點了!”

  沒有人應,只聽到一陣碗筷叮噹聲。

  女人的嗓門兒很大,很粗,聽著讓人心裡發顫。

  有男人說:“孩子小,你幫幫她。”

  女人聲音更高:“小什么小,飯一點不少吃!一個啞巴,話也不會說,白養她還能有什麼用!”然後是什麼摔破了的聲音,接著是一個響亮的巴掌:“死丫頭!你會不會幹活兒!涮個碗還要打破一個,真是個廢物,干點活兒就要功夫錢!”

  男人像是火了:“你說啥呢!她怎麼是白吃飯!娃娃每個月有補助的,吃不著你的!”只聽啪一聲,接著是女人的哭叫,然後又是一陣吵罵和女人撒潑的聲音。

  陳豫北聽不下去了,敲了門走了進去。

  進門是灶台,一個小女孩兒在洗碗,陳豫北算了一下,該是快十三歲了吧,卻仍是像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瘦瘦小小的,黃黃的臉上只有那兩隻大眼睛水汪汪閃著生動的光芒。

  那個男人,該是孩子的舅舅吧,頭髮蓬亂,有一隻腿像是不太靈便。女人身上穿著緞面的襖,有些妖媚的樣子,看到陳豫北進來,夫妻倆個不由得愣怔了一下。

  陳豫北自我介紹:“我是趙子善的戰友叫陳豫北,今天到縣裡來辦事兒,順便來看看趙大哥的孩子。”

  趙默菡是跟著趙子善一起在那曲生活兩年的,趙善民犧牲以後才被送回農村的爺爺家。所以她是認得陳豫北的,但是現在這孩子只瞪著兩隻大大的眼睛看他,即不叫人,也不說話。

  “默默,不認得我了嗎?我是豫北叔叔。”陳豫北叫她,她衝著陳豫北點點頭,走過來拉住了陳豫北的手。

  那孩子的手小小軟軟的,手背卻有著皴裂的口子,臉上也皴了。小小的紅臉蛋仍有著在高原生活過的痕跡,看得陳豫北眼眶發熱。

  趙子善和妻子離婚好幾年了,那女人扔下孩子另嫁到南方後就再沒有任何消息,這孩子一直跟著父親生活,趙子善當這女兒是寶,去那曲也一直把她帶在身邊照顧。那裡雖說條件不好,但總是在父親手心兒捧著。陳豫北和趙子善同是Z省援藏的警察,趙子善在縣裡的公安局刑警隊工作,他算是刑偵專家,是人家點名要的專業援藏人員,不然就他這條件,組織上也不會批准他來的。陳豫北去了以後,倆個人時常有聯繫。他見到默默會很開心地把她抱起來轉一圈逗得小姑娘哈哈笑,也會把妹妹陳西偷偷寄給他的一些吃的東西分一些帶給那孩子。但是,他從沒想過,才兩年時間,這孩子就變成了這模樣。

  陳豫北沉著臉問孩子的情況,竟然意外地得知道這孩子從西藏回來以後就不會說話了,有時候還聽不到,像是失聰的樣子,現在學也不能上,只是在家幫著舅媽做些家務。

  “有病為什麼不去看?”陳豫北冷著聲問。

  “去了,縣裡的醫生說不清,檢查不出什麼毛病,說慢慢長大就好了。”孩子的舅舅連忙說著,陳豫北看著他跛著的腳,也沒再說什麼。

  陳豫北心裡卻是氣急了,孩子每個月贍養費雖說不多,但是總不能病成這樣不管吧,還要做這麼重的家務。這夫妻倆拿了錢不給孩子看病,還騙老人說帶她在城裡上學,簡直是拿孩子當免費小保姆。

  心裡這樣想著,嘴上卻對孩子的舅舅說:“你說怎麼辦吧,這孩子我是要管到底了,我答應過趙大哥的,只是我家裡有事兒才等到現在來找你們,是你們帶她到醫院看?還是跟我到A市?”

  “縣裡也瞧不出什麼大毛病來,去A市我們也不方便,還要花好多錢。”孩子的舅舅說,“您看這家裡的條件實在是不允許。”男人說話的聲音有點哽咽,臉上滿是羞愧。

  陳豫北覺得這也算是實情,但他就是不開口,等著看他們怎麼說。

  那舅媽到這會兒已經是換了好幾幅臉色了,看說到這兒便接上去說:“是呀是呀,小縣城裡的人,去城裡多有不便,您就看在孩子爸爸的情分上帶回去給看看吧。”

  那孩子從陳豫北進屋,就一直拉著陳豫北的手沒鬆開過。見舅舅舅媽這樣說,便仰起小臉巴巴地看著他。陳豫北鼻子酸的厲害,他稍用力握了握那孩子的手問她:“你願意跟叔叔去城裡看病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