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我冒昧了。”

  唐宓拿起書包和行李:“阿姨,我去火車站了。”

  “我送你。”

  “不用了,阿姨。”唐宓微微欠身,“時間很充裕,我自己去就好,不再麻煩您了。”

  她不需要別人送她,這些年去讀書,絕大多數時間是她獨自一人來往於火車站的。

  吳阿姨堅持把唐宓送去了火車站,在火車站外和她道別。

  成年人,尤其是吳阿姨這種出差專業戶,常年往來於各大機場車站,看著火車站人往,對此並無太多離愁別緒,但看著唐宓離開的背影,卻想起了自己幾年前第一次見到唐宓的時候。那時也是在火車站,兒子和她一起去外省參加數學培訓。

  直到現在,她也只在兒子的口中聽到過一個女孩子的名字,那就是唐宓。得知兒子有個在意的女孩子,她很高興,見到真人時也仔細觀察對方——漂亮得驚人的女孩子,還那麼聰明,為人低調又不張揚,和自己兒子站在一起,那真是俊男美女金童玉女,讓人格外滿意。

  後來她更是進一步知道這女孩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外婆和一個事業極其成功的舅舅,更是滿意極了。這樣挺好,再好沒有了,她可以不用和親家打交道。

  當母親的人,聯想能力總會特別豐富,比如孩子兩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幻想上小學如何,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已經思考高考如何,如果孩子交了女友,則立刻往婚姻上去考慮——對方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性格上有何缺陷,家庭身世如何……她想既然她沒父母,那以後過年過節的肯定是來自家啦,自己可以多一個女兒了等。她甚至已經開始幻想,如果兩個孩子結了婚,那他倆的孩子一定又漂亮又聰明。

  殊不知,父母的想法不等於孩子的,哪怕什麼都給孩子安排好了,他們也有長大並且違背自己意願的一天。

  吳阿姨輕輕嘆了口氣,掉轉車頭,駛入了滾滾車流之中。

  |第五章|相聚後離開

  大三下學期開學後不久,唐宓得知,自己幫著程老師做的那篇論文終於發表在了國外一本數學期刊上,而她成了第四作者。

  她從葉一超那裡拿過英文期刊,反覆看著印刷在期刊上的自己的英文名字,素來毫無表情的臉上也浮現了激動之色。葉一超邀請她幫忙時,她只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想到自己真的做到了!

  學到了這個階段,論文的重要性她有所領悟,因此更明白當時葉一超力排眾議,讓她有機會參與論文是多麼難得。只不過她一個金融系學生在數學雜誌上發論文,頗有牆外開花的感覺。同樣是發論文,葉一超對此很淡定。他身上榮譽太多,各種競賽獎勵拿到手軟別號“葉神”的人,發一篇論文不算太大的事情。

  相對而言,呂子怡對這事兒似乎還是有點耿耿於懷,祝賀她的笑容也有些勉強。

  唐宓很感激葉一超,笨拙地想請他吃飯表示謝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想儘可能表達自己最大的謝意。大學旁邊,各種餐廳很多,不超過她承受範圍的物美價廉的館子也還是有不少的。

  葉一超想了想,居然答應了,於是兩人找了時間去吃飯。飯店秉承大學生最喜歡的小資路線,沙發鬆軟,裝修精美,環境十分幽靜。

  對於唐宓的謝意,他並不居功,說:“是因為你有實力。”

  唐宓搖頭,如果不是他給自己的機會,就算自己有實力,只怕也永遠沒機會。

  “你以後還有時間嗎?”葉一超問她,“今年的大學生數學競賽要不要一起參與?”

  唐宓有點黯然。大三下學期非常關鍵,她要為實習做準備,參加數學競賽對她來說太浪費時間了。

  葉一超遺憾地嘆氣:“那也沒辦法,畢竟你不是數學專業的啊。”

  道不同不與之謀,唐宓這回感受得真真切切。

  “話說回來,我來吃這頓飯,不是因為這事兒。”葉一超說,“寒假的時候,你碰巧遇到了我媽媽?”

  “是的。”

  寒假裡見過吳阿姨的事情,唐宓肯定不會多事告訴葉一超,但是吳阿姨會不會就此詢問自己的兒子,那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刻意約定”和“巧遇”中間的差別,唐宓選擇不去想像。

  “你跟她說起了呂子怡?”

  “嗯……”

  “你說了什麼?”葉一超嚴肅地質問。

  “我說你們關係不錯。”被葉一超追根問底,唐宓不得不慎重對待,“對不起,我不應該多嘴。”

  “也不是你的責任,”葉一超也發現自己問話有點重了,追著解釋了一句,“就是我媽打電話的時候,老問她的事情,挺煩人的。”

  以吳阿姨對兒子的在意程度,不問一下未來的準兒媳才是奇怪。唐宓覺得自己花錢請的這頓飯,真是這輩子最難吃的。

  葉一超也沒什麼吃飯的興致,他放下筷子,看著對面的唐宓。從高中到現在,他們認識了六年時間,這張臉早看了無數次,照理說都該看膩了,可他怎麼就沒看膩呢。

  好一會兒後他才說:“唐宓,你還是不會出國,是吧?”

  “是的。”

  葉一超忽然說起往事來:“去年五一的時候,遇到你祖母那次,她跟我說,你需要什麼她都可以提供,包括去國外讀書,所以,我當時才希望你和她搞好關係。”

  唐宓抬眸和他對視,說得很慢:“葉一超,我不可能隨心所欲。如果我是別人,比如我是呂子怡……我可以走跟你相同的道路。你是高飛的鷹,而我只能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往前走。我和你,道路是不同的。”

  關於自己的未來問題,這些年她想過不下百次,早就思考得透徹清晰,說出口的話宛如金聲玉振,擲地有聲。

  “我在想啊,那就是說,一年四個月後,就要跟你分開了啊。”葉一超輕聲嘆息。

  唐宓唯有沉默。小學生都可以算出來的數學,確實不需要兩位數學高才生來算。

  “我想到時候,在國外看不到你,一定很不習慣。”

  “不會的,你會在自己的道路上認識新的人。”

  一個人的一生也是新陳代謝的過程。這個世界,沒有誰會離不開誰的。有些“存在的”終究會變得“不存在”。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社會才是所有人最終的歸途,每個人都會分開。

  高中宿舍的五名女生,都走向了各自的道路。就連嚴曉冬,和她同在一座城市,因為忙於各自的學業,聯繫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她和葉一超勢必也會這樣,相聚然後離開。

  大三下學期開始,經管學院的各位都磨刀霍霍尋找暑假實習職位。對經管類專業,實習單位的層次決定了今後找工作單位的層次,至關重要。但好的暑期實習職位難找,說句“僧多粥少”毫不誇張。

  唐宓因為成績優秀,選擇的起點也較高——說實話,如果不是為了更高的收入,她那麼辛苦讀書也沒意義了。

  她大學三年的努力完全沒白費,但凡她投了簡歷的公司,對方都給了她面試的機會——但連續兩次機會,她都在電話面試環節鎩羽而歸,她的不善言辭在這種環節顯得致命。

  這兩次電話面試都是用英文,有一次考官還是外國人,她的英文水平屬於平屬於筆試很好口

  語尚待加強的類型,面對這種正式的面試時,第一次她緊張得忘了,第二次比第一次好,雖然不至於忘詞但回答零零碎碎,讓人不滿意。她不善言辭,從來都是“想”多於“談”,對方提問的內容,她的回答不超過一分鐘,好幾次冷場,明顯對方是希望她多談的——太差的表達能力顯然不會讓對方滿意。

  與她情況完全相反的是趙幸丹。只看成績的話,趙幸丹不如她,不過她大學幾年熱衷於各種社團活動,打下了豐厚的人脈關係,和各路師兄師姐關係良好,在某師姐的介紹之下。

  她在某著名期貨公司找到了非常好的暑假實習職位。

  唐宓在經管學院人緣很一般,唯一一點人脈基礎大慨是期末考試前借筆記的時候打下的。有人看著她屢試屢敗,嘲笑聲也不斷,說她“書呆子”,沒單位看得上。

  這種說法傳到唐宓耳中,她無法反駁只得苦笑了。人家說得一點沒錯,她都懷疑自己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了。

  尋找實習機會遇挫,她自然有些焦慮。李知行詢問了情況之後,直接說她是缺乏“面試經驗,他建議:“找人幫你看看簡歷,模擬一下會好些。”

  李知行指出:“你以為趙幸丹為什麼能找到實習崗位?光她一個人是不可能的。她的簡歷至少修改過十次,還聽取了很多前輩的建議。”

  當然是這個道理,但找到合適的人來模擬一下面試,還是很難的。

  這個唐宓倒是有所察覺,但唐宓和趙幸丹的社交關係不太一樣,無法模仿。學院有指導就業的老師,她想去找老師諮詢一下。

  李知行說:“周末的時候,你來我家,我幫你想辦法。”

  “你幫我模擬?”

  “雖然你高看我的能力,我很高興,但我確實不是那麼萬能。”李知行笑,“實際上我也沒有多少面試經驗啊。但我堂姐經驗豐富,指點你不成問題。”

  “你的堂姐?”唐宓想到了李澤文,“你大哥的親姐姐?”

  她想起曾經聽到唐明朗的說法,李知行似乎的確應該有個堂姐。

  “是的。”

  “會不會給她添麻煩?”

  “隨手指點你,不會很麻煩。”李知行說,“但是,就算是添麻煩你也要繼續,你還想不想找到工作?”

  宛如被戳破的氣球,唐宓頓時底氣不足。

  “當然是想的——”

  “放心,”李知行胸有成竹,“我堂姐人很好,你見到就知道了。”

  李澤文的姐姐是何等模樣,唐宓覺得有些無法想像——大約也是和李澤文一類的,相當高大上,超過凡人的存在吧。

  實際上,見到真人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可能想多了。李知行的堂姐名叫李君子,很是年輕,瞧著不超過三十歲,相貌和李澤文有五分相似,修眉俊目,氣質幹練灑脫。她身材高挑,臉頰有些圓潤,一看就知道絕對是職場女性中最成功的那一類。

  李知行介紹之後,唐宓連忙問好:“您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