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這間會議室大得驚大,一片寂靜,走路說話顯然都可以聽到腳步聲。會議室里有張巨大的長桌,上座的是趙伯光,趙同訓陪坐在一旁。
兩個人都面沉似水,氣勢十足,看起來等了有一會兒了。
趙初年倒是毫無懼色地拉過她的手,在趙伯光和趙同訓的對面揀了沙發坐下。一直都對趙家缺乏感覺,哪怕跟趙伯光相處了一個多月,也不過是比陌生人多一點的點頭之交,想必他們對她也是一樣。
但不論之前的幾個月相處得怎麼樣,現在這種樣子孟緹還是不想看到。這種樣子,跟談判沒有什麼區別。
孟緹心裡疑惑,仰起頭看著趙初年,在他不動聲色的表情下得到某種安慰和支持。她很確信,趙初年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伏,也不會帶她以身犯險。
趙伯光伸手敲了敲桌面的一沓文件,先開口,“你的要求沒問題。”
趙初年淡淡地開口,“我知道您會答應。畢竟,給媽媽掃墓這是最容易不過的要求,相比您手上的文件而言。”
孟緹吃驚地看著趙初年。她不知道他瞞著她做了這件事。
“我沒想到,你比我想像的還要厲害。我希望你知道你現在幹什麼。”
安靜的會議室里,空氣都不流動了。從三十多層看下去,風景是意料之內的好。窗戶開了幾扇,風吹進屋內,很是涼慡。
“我很清楚。”
趙初年很平靜,“我對升恆的秘密沒什麼興趣,不然也不會等到現在。爺爺,您既然答應了我的要求,那就可以了。”
“初年,”趙伯光的視線平滑地從兩人臉上掃過去,看不出情緒的變化,“升恆的機密,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趙初年氣息平穩,神色自若,像在課堂上講課一樣,“既然您答應了我的要求,我知道多少,這件事情並不重要。”
他這番話讓趙同訓只說了四個字:“養虎為患。”
趙伯光沉吟著,這個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有一天變得他都不認識了。
“另外,不要試圖威脅我,我不吃這套。”趙初年靠在座椅上,直視趙伯光,“爺爺,您這麼多年對我的照顧和培養,我都感懷在心。跟您鬧到今天這個地步,確實情非得已。大伯是什麼人您和我都很清楚,對自己的弟弟都能痛下殺手,更何況是我和阿緹呢!所以,我做事自然要留好退路。”
趙伯光的神色這時才變了變。趙同訓這才有一絲動容,“我沒有逼死你母親。你媽媽之所以出車禍,是辦為你父母互相不夠信任。”
趙初年毫不畏懼對上兩人的視線,聲音冷得像鐵,“母親的死,您和大伯脫不了干係,雖然你要否認,但劊子手就是劊子手,我們沒有辦法不介懷。”
說著,他看了看腕上的手錶,“我跟阿緹不會再回趙家,財產自然也不會要,之後我們的事情,也請你們不要再插手。我們一會兒還有課,先告辭了。”
孟緹最後看了一眼趙伯光和趙同訓,一言不發轉身離開這間空蕩蕩的會議室。
掃墓的過程總是令人傷心和充滿感懷的。孟緹和趙初年都穿一身黑,氣氛壓抑得幾乎令人抬不起頭。
趙同與和范素素合葬在一起,在洛州城外的小公墓里。公墓年久失修,上山的道路完全被野糙覆蓋,不少已經枯黃了,像是為了等待他們的到來而顯得荒涼。有的墓碑歪歪斜斜,字跡模糊不清。那麼偏僻的墓地,他們是第一次踏足。
孟緹和趙初年走在最前面,後面是趙家的其他人,八個人拍成了浩浩蕩蕩的長隊。一行人很少說話,除非到了非說不可的時候。不堪回首的過往就像蒼白的鬼影一樣纏繞在每個人身上。
沒有人願意面對尷尬和不堪回首的過去。人類對待字跡不想看到的事物,往往選擇逃避,他們也毫不例外。
孟緹回頭,看著每個人不安而寂靜的臉。
愧疚?不知道。惶恐?那可能有。
趙初年站住,指著相鄰的兩塊墓碑說:“這就是了。”
沒有人能夠坦坦蕩蕩,沒有人能夠不愧疚。每個人都把鮮花放在墓前,墓碑下的人早已成了白骨,在墓碑前放上那麼多鮮花又有什麼用呢!
有風從秋天的山林中吹來,它在說話。那屬於秋天的風吹得墓前的枯糙。也吹開了人人心頭的往事。仔細聆聽,可以聽到它在反覆低語;不論你是否喜歡,死亡總會來臨,那陰寒的風穿過他們身體的細胞,來到了心裡,長久地盤恆不去。
孟緹看到兩塊慘白慘白的碑石上刻著死者的名字,還有兩行字。
--------我不能抹殺自己的出生,也不能挽回自己的死亡。
--------對不起,我愛你。
一瞬間,她眼潤濕潤了。趙初年抱住她,輕輕拍著她的背,孟緹把臉埋在他的肩窩,肩膀瑟瑟發抖。
孟緹想到自己這一年多時間反覆做的那些夢,重複的夢境裡幾乎全是失去和得到的親情。她夢到母親柔軟的身體和父親伏案寫作的背影,傷痛而甜蜜。
趙初年低聲說:“媽媽的墓碑,是爸爸寫的。至於爸爸的墓碑,是二伯寫的,用了他自傳小說里的一句話。”
他的視線從趙伯光身上轉移到趙同訓身上,又再看向趙同舒,“我讓你們來,是希望你們良知尚存,還能有一點愧疚之情,我和阿緹已經大了,當年的恩怨也不想計較。”
趙同訓沉默了一會兒,最後一個把手裡的鮮花放在兩塊墓碑前,他長久地蹲在那裡,平日裡凌厲的氣度完全消失,或者被死亡打敗,他的頭髮有些蒼白,一瞬間老了十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日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完全覆蓋住了那塊寫著“范素素之墓”的碑石。
趙律和和他的新婚妻子江祖怡一人一邊,攙扶著他站了起來。
他的虛弱讓趙同舒微微愕然,張了張嘴,輕聲說:“大哥,你------”
有風吹過,秋涼如水。趙同訓重新站直了身板,就像他以前一樣。
趙伯光合上眼片刻,低語了數句。其他的話沒有人聽清,只有最後那句每個人都聽到了。
------下山吧。
很久之後,一行人才緩緩從墓山上下來。不論上山之初有什麼憤怒,現在都只剩下如水的平靜。
趙初年對他們微微額首,最後把視線轉向了趙伯光。
“您答應我的已經做到了,請回吧。我跟阿緹去看看曾經住過的舊址。”
所有人好像解放了一樣,陸陸續續上了車。只剩下趙伯光還站在墓山下,抬頭凝望。
“我記得的同與,始終是十九歲的那個樣子。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你們也已經這麼大了。”趙伯光頓了一頓,看了看自己不滿皺紋的手背,“年初,知予,是我對不起你們。”
他長長嘆息,腳步蹣跚地上了車。
另外一個沒有上車的人是程憬。
“我最近看了小舅的書,非常精彩,簡直太好看了。”他說,“我對他很尊敬,所以,想去看看你們的故居,可以嗎?”
程憬和他們兩人的關係又不一樣,趙初年額首,“當然。”
所謂的舊址,是他們最後住過的那條陰暗的小巷子。孟緹不記得地方了,趙初年還記得。車子七拐八彎地到了舊址。讓人驚奇的是,這裡居然還沒有拆遷,或許是因為太偏僻了,都靠近漁村了。
在范夜的筆下,這條巷子不見天日,總是水淋淋地cháo濕著。而今卻大變樣,沒有孟緹想像的那麼髒亂差。青石小路,簡陋的平房磚塊,很整潔有序。
趙初年簡單地回答:“五年前,有過一次城市建設。”
唯一的缺點是,巷子依然那麼狹窄,只比一個成年人的肩膀寬了一點。這裡還有不少人居住,裊裊炊煙升起,間或有大人呼喊小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三個人慢慢前行,每前行一步,時光就倒退一點,最後三人走到某一棟小房前,終於停了下來。
一位中年婦女在院子裡忙著炒菜做飯,米飯和炒菜的香氣順著蛇形的巷道蔓延著。她抬頭看到三個極為漂亮的年輕人站在門口,不由得一愣。
“你們找誰?”
程璟側頭看了一眼趙初年和孟緹,他們似乎被觸動了什麼,統統都啞聲不語。於是說話的是程璟,“我們來看看,以前我們住在這裡。”
“哎呀,是嗎?”大媽熱情地招呼,“進來喝杯水吧。”
孟緹笑著接話,“好啊,麻煩了。”
大媽家的茶葉雖然不好,卻很香,孟緹和趙初年看看四周,早就不是兩人記憶中的樣子了。修補過的房屋不再有瓦片,換上了水泥板,顯然也不會再漏水。記憶中的黑漆漆的牆壁被刷白了,曾經在這間屋子去世的那位作家而今已無人提起,大概只有這片土地還記得。
是的,逝者如斯。
過去的一切都消失了。
趙初年問他:“程璟,你家的情況怎麼樣了?”
“我媽大概開竅了吧,”程璟滿臉喜色,“說不再阻攔我了,隨便我想幹什麼。”
孟緹大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好啊,你可以回去尋找你的方向了,記住,如果跟施媛姐有什麼發展,記得告訴我!”
程璟臉色發紅,“當然,當然!”
他們喝光了杯子裡的水才走。離開的時候,孟緹挽著趙初年的胳膊,“哥,你還沒有見過我爸媽吧。我是說孟家的爸爸媽媽,還有我哥哥。”
趙初年說:“真人沒見過,不過在你家見過照片,那應該不算見面吧。”
“他們這周就回來了,陪我去機場接人吧。”孟緹說,“他們也沒見過你,應該是想見你的。”
趙初年微笑,“當然沒問題。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討厭我。”
“當然不會。”孟緹很開心地笑起來,“要知道,我的戶口本還在孟家的。我的身份證上也還是’孟緹‘兩個字。這點永遠也不會變得。”
她的眼神里沒有了負擔和折磨,有的是單純的快樂。趙初年發現自己那麼懷念她叫他“趙老師”的日子。他這麼一說,孟緹就脆生生地叫了一聲“趙老師”,至今人都大笑起來。
抬頭望著十一月的天空,那麼秋高氣慡,有南飛的大雁在他們頭頂振翅飛過。送走了又一個秋天和又一年。
機場那麼繁忙,孟緹和趙初年站在國際廳的入口處,目不轉睛地等著來人。
巨大的飛機基本上每分鐘的起起落落,都象徵了人的歸來和遠走。準備登機的人們背著,拉著,推著大大小小的行禮跟送行的人們交談著,什麼口音都有。而嬉鬧,廣播,各種語言,各種方言,也混合成交響樂迴蕩在兩人中間。
兩個人都面沉似水,氣勢十足,看起來等了有一會兒了。
趙初年倒是毫無懼色地拉過她的手,在趙伯光和趙同訓的對面揀了沙發坐下。一直都對趙家缺乏感覺,哪怕跟趙伯光相處了一個多月,也不過是比陌生人多一點的點頭之交,想必他們對她也是一樣。
但不論之前的幾個月相處得怎麼樣,現在這種樣子孟緹還是不想看到。這種樣子,跟談判沒有什麼區別。
孟緹心裡疑惑,仰起頭看著趙初年,在他不動聲色的表情下得到某種安慰和支持。她很確信,趙初年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伏,也不會帶她以身犯險。
趙伯光伸手敲了敲桌面的一沓文件,先開口,“你的要求沒問題。”
趙初年淡淡地開口,“我知道您會答應。畢竟,給媽媽掃墓這是最容易不過的要求,相比您手上的文件而言。”
孟緹吃驚地看著趙初年。她不知道他瞞著她做了這件事。
“我沒想到,你比我想像的還要厲害。我希望你知道你現在幹什麼。”
安靜的會議室里,空氣都不流動了。從三十多層看下去,風景是意料之內的好。窗戶開了幾扇,風吹進屋內,很是涼慡。
“我很清楚。”
趙初年很平靜,“我對升恆的秘密沒什麼興趣,不然也不會等到現在。爺爺,您既然答應了我的要求,那就可以了。”
“初年,”趙伯光的視線平滑地從兩人臉上掃過去,看不出情緒的變化,“升恆的機密,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趙初年氣息平穩,神色自若,像在課堂上講課一樣,“既然您答應了我的要求,我知道多少,這件事情並不重要。”
他這番話讓趙同訓只說了四個字:“養虎為患。”
趙伯光沉吟著,這個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有一天變得他都不認識了。
“另外,不要試圖威脅我,我不吃這套。”趙初年靠在座椅上,直視趙伯光,“爺爺,您這麼多年對我的照顧和培養,我都感懷在心。跟您鬧到今天這個地步,確實情非得已。大伯是什麼人您和我都很清楚,對自己的弟弟都能痛下殺手,更何況是我和阿緹呢!所以,我做事自然要留好退路。”
趙伯光的神色這時才變了變。趙同訓這才有一絲動容,“我沒有逼死你母親。你媽媽之所以出車禍,是辦為你父母互相不夠信任。”
趙初年毫不畏懼對上兩人的視線,聲音冷得像鐵,“母親的死,您和大伯脫不了干係,雖然你要否認,但劊子手就是劊子手,我們沒有辦法不介懷。”
說著,他看了看腕上的手錶,“我跟阿緹不會再回趙家,財產自然也不會要,之後我們的事情,也請你們不要再插手。我們一會兒還有課,先告辭了。”
孟緹最後看了一眼趙伯光和趙同訓,一言不發轉身離開這間空蕩蕩的會議室。
掃墓的過程總是令人傷心和充滿感懷的。孟緹和趙初年都穿一身黑,氣氛壓抑得幾乎令人抬不起頭。
趙同與和范素素合葬在一起,在洛州城外的小公墓里。公墓年久失修,上山的道路完全被野糙覆蓋,不少已經枯黃了,像是為了等待他們的到來而顯得荒涼。有的墓碑歪歪斜斜,字跡模糊不清。那麼偏僻的墓地,他們是第一次踏足。
孟緹和趙初年走在最前面,後面是趙家的其他人,八個人拍成了浩浩蕩蕩的長隊。一行人很少說話,除非到了非說不可的時候。不堪回首的過往就像蒼白的鬼影一樣纏繞在每個人身上。
沒有人願意面對尷尬和不堪回首的過去。人類對待字跡不想看到的事物,往往選擇逃避,他們也毫不例外。
孟緹回頭,看著每個人不安而寂靜的臉。
愧疚?不知道。惶恐?那可能有。
趙初年站住,指著相鄰的兩塊墓碑說:“這就是了。”
沒有人能夠坦坦蕩蕩,沒有人能夠不愧疚。每個人都把鮮花放在墓前,墓碑下的人早已成了白骨,在墓碑前放上那麼多鮮花又有什麼用呢!
有風從秋天的山林中吹來,它在說話。那屬於秋天的風吹得墓前的枯糙。也吹開了人人心頭的往事。仔細聆聽,可以聽到它在反覆低語;不論你是否喜歡,死亡總會來臨,那陰寒的風穿過他們身體的細胞,來到了心裡,長久地盤恆不去。
孟緹看到兩塊慘白慘白的碑石上刻著死者的名字,還有兩行字。
--------我不能抹殺自己的出生,也不能挽回自己的死亡。
--------對不起,我愛你。
一瞬間,她眼潤濕潤了。趙初年抱住她,輕輕拍著她的背,孟緹把臉埋在他的肩窩,肩膀瑟瑟發抖。
孟緹想到自己這一年多時間反覆做的那些夢,重複的夢境裡幾乎全是失去和得到的親情。她夢到母親柔軟的身體和父親伏案寫作的背影,傷痛而甜蜜。
趙初年低聲說:“媽媽的墓碑,是爸爸寫的。至於爸爸的墓碑,是二伯寫的,用了他自傳小說里的一句話。”
他的視線從趙伯光身上轉移到趙同訓身上,又再看向趙同舒,“我讓你們來,是希望你們良知尚存,還能有一點愧疚之情,我和阿緹已經大了,當年的恩怨也不想計較。”
趙同訓沉默了一會兒,最後一個把手裡的鮮花放在兩塊墓碑前,他長久地蹲在那裡,平日裡凌厲的氣度完全消失,或者被死亡打敗,他的頭髮有些蒼白,一瞬間老了十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日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完全覆蓋住了那塊寫著“范素素之墓”的碑石。
趙律和和他的新婚妻子江祖怡一人一邊,攙扶著他站了起來。
他的虛弱讓趙同舒微微愕然,張了張嘴,輕聲說:“大哥,你------”
有風吹過,秋涼如水。趙同訓重新站直了身板,就像他以前一樣。
趙伯光合上眼片刻,低語了數句。其他的話沒有人聽清,只有最後那句每個人都聽到了。
------下山吧。
很久之後,一行人才緩緩從墓山上下來。不論上山之初有什麼憤怒,現在都只剩下如水的平靜。
趙初年對他們微微額首,最後把視線轉向了趙伯光。
“您答應我的已經做到了,請回吧。我跟阿緹去看看曾經住過的舊址。”
所有人好像解放了一樣,陸陸續續上了車。只剩下趙伯光還站在墓山下,抬頭凝望。
“我記得的同與,始終是十九歲的那個樣子。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你們也已經這麼大了。”趙伯光頓了一頓,看了看自己不滿皺紋的手背,“年初,知予,是我對不起你們。”
他長長嘆息,腳步蹣跚地上了車。
另外一個沒有上車的人是程憬。
“我最近看了小舅的書,非常精彩,簡直太好看了。”他說,“我對他很尊敬,所以,想去看看你們的故居,可以嗎?”
程憬和他們兩人的關係又不一樣,趙初年額首,“當然。”
所謂的舊址,是他們最後住過的那條陰暗的小巷子。孟緹不記得地方了,趙初年還記得。車子七拐八彎地到了舊址。讓人驚奇的是,這裡居然還沒有拆遷,或許是因為太偏僻了,都靠近漁村了。
在范夜的筆下,這條巷子不見天日,總是水淋淋地cháo濕著。而今卻大變樣,沒有孟緹想像的那麼髒亂差。青石小路,簡陋的平房磚塊,很整潔有序。
趙初年簡單地回答:“五年前,有過一次城市建設。”
唯一的缺點是,巷子依然那麼狹窄,只比一個成年人的肩膀寬了一點。這裡還有不少人居住,裊裊炊煙升起,間或有大人呼喊小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三個人慢慢前行,每前行一步,時光就倒退一點,最後三人走到某一棟小房前,終於停了下來。
一位中年婦女在院子裡忙著炒菜做飯,米飯和炒菜的香氣順著蛇形的巷道蔓延著。她抬頭看到三個極為漂亮的年輕人站在門口,不由得一愣。
“你們找誰?”
程璟側頭看了一眼趙初年和孟緹,他們似乎被觸動了什麼,統統都啞聲不語。於是說話的是程璟,“我們來看看,以前我們住在這裡。”
“哎呀,是嗎?”大媽熱情地招呼,“進來喝杯水吧。”
孟緹笑著接話,“好啊,麻煩了。”
大媽家的茶葉雖然不好,卻很香,孟緹和趙初年看看四周,早就不是兩人記憶中的樣子了。修補過的房屋不再有瓦片,換上了水泥板,顯然也不會再漏水。記憶中的黑漆漆的牆壁被刷白了,曾經在這間屋子去世的那位作家而今已無人提起,大概只有這片土地還記得。
是的,逝者如斯。
過去的一切都消失了。
趙初年問他:“程璟,你家的情況怎麼樣了?”
“我媽大概開竅了吧,”程璟滿臉喜色,“說不再阻攔我了,隨便我想幹什麼。”
孟緹大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好啊,你可以回去尋找你的方向了,記住,如果跟施媛姐有什麼發展,記得告訴我!”
程璟臉色發紅,“當然,當然!”
他們喝光了杯子裡的水才走。離開的時候,孟緹挽著趙初年的胳膊,“哥,你還沒有見過我爸媽吧。我是說孟家的爸爸媽媽,還有我哥哥。”
趙初年說:“真人沒見過,不過在你家見過照片,那應該不算見面吧。”
“他們這周就回來了,陪我去機場接人吧。”孟緹說,“他們也沒見過你,應該是想見你的。”
趙初年微笑,“當然沒問題。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討厭我。”
“當然不會。”孟緹很開心地笑起來,“要知道,我的戶口本還在孟家的。我的身份證上也還是’孟緹‘兩個字。這點永遠也不會變得。”
她的眼神里沒有了負擔和折磨,有的是單純的快樂。趙初年發現自己那麼懷念她叫他“趙老師”的日子。他這麼一說,孟緹就脆生生地叫了一聲“趙老師”,至今人都大笑起來。
抬頭望著十一月的天空,那麼秋高氣慡,有南飛的大雁在他們頭頂振翅飛過。送走了又一個秋天和又一年。
機場那麼繁忙,孟緹和趙初年站在國際廳的入口處,目不轉睛地等著來人。
巨大的飛機基本上每分鐘的起起落落,都象徵了人的歸來和遠走。準備登機的人們背著,拉著,推著大大小小的行禮跟送行的人們交談著,什麼口音都有。而嬉鬧,廣播,各種語言,各種方言,也混合成交響樂迴蕩在兩人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