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這句話,孟奶奶猶豫半晌,說道:「那你有沒有打算寫寫軍工相關的故事……」

  說完,她又覺得不妥似的趕緊補充,「唉,不。小韓啊,你要是有什麼我們能幫得上忙的,比如科研、軍工、閱兵之類的,你就告訴小路,這方面你要取材,我們和誰都挺熟的。」

  韓訓幾乎是瞬間回憶起邵艦長的話,在軍人眼裡,他似乎成為了一位能夠讓消失的人重新活在熒幕上的編劇。

  這樣的以訛傳訛,令他有些詫異的問道:「您是希望,在電影裡見到張工嗎?」

  「唉……」孟奶奶嘆息一聲,「人都走了,哪兒有什麼見不見的。小韓,鄭雪松誇你的劇本真實呢,因為真實,我們就止不住多想。你別當一回事,張工不愛接採訪,也不上電視去,恐怕根本不希望大家記住他這個人,而是記住他做過的事吧。」

  離了兩位老人的家,韓訓有些悵惘。

  他自問對曾經那個年代知之甚少,並且從不喜歡讀那個時代的史料。

  窮困、疾苦、貧乏的歷史,仿佛一片荒涼的土地上,一群不服輸的人憑藉蠻勁干出了小小的進步。

  那些年的發展,和近年的飛躍比起來,可以稱得上緩慢。

  而在資源匱乏的年代,要做出送衛星上天、憑空製造世界一流軍備的壯舉,聽起來都像是痴人說夢。

  可回過頭去看那些夢,竟然沒有成為泡影,竟然全都實現了。

  「韓老師,您別介意奶奶說的話。」蓋路以為韓訓在沉思劇本,「以前她也經常叫我拍張總工,就是隨便說著玩玩。」

  韓訓笑了笑,靠在椅背上,「我今天是徹底懂了什麼叫人格魅力了。」

  去世三年,仍舊活在老友們的心裡,張總工確實是一個深受愛戴的人物了。

  「張總工確實特別優秀。」蓋路說,「以前我都叫他張爺爺,後來聽完他的故事,我也跟著叫張總工。總工、總工,這個稱呼只有最優秀的工程師,才能讓人叫得心服口服。」

  聊起張總工,蓋路也有許多話說。

  他拿出那本紀錄片人物傳記,翻到張國慶那一頁,講述自己過於了解的一切。

  張總工的同事、同學,只要是家庭聚會上的老人,蓋路都能聽到他們對張總工的評價。

  蓋路談得越多,韓訓越容易憂傷。

  他本就是對死亡敏感的人,在和平年代為事業奉獻生命的故事,聽起來額外感傷。

  而軍工這一塊的工程師,與軍人們密切相連。

  那些為航母、戰鬥機、飛彈、衛星失去生命的軍工人員,沒能親眼見到手上的項目完成,令韓訓無比感慨。

  這樣的犧牲,紀錄片是拍不完的,劇本是編不完的。

  可是他們就算走了,還是在活著的人心裡留有深刻的印象。

  韓訓說:「你的紀錄片裡,應該有張總工的位置吧。」

  蓋路愣了愣,遲疑的說道:「計劃是有的……但是……我害怕我還原出來的張總工,不是真實的張總工。」

  他會為了著名紀錄片的造假,當著雷克斯的面進行批駁,以至於在親手主導記錄的時候,變得戰戰兢兢起來。

  他說:「可能張總工的故事,更適合拍成電影,而不是我拼拼湊湊,請人演一個假的總工。」

  韓訓明白他的心情,笑著說道:「基於事實的演繹和純屬虛構的編造,完全是兩個概念。比起編寫一個故事展現張總工的過去,我更期待你讓他真實的活在這部紀錄片裡。」

  虛構的人物,再真實也是假的。

  張總工這樣令人記憶終身的工程師,韓訓已經迫不及待想在無數老照片和老人追憶之中,見到真正的他。

  得到韓訓的認可,蓋路表情有些振奮的將紀錄片大綱抱在懷裡,激動說:「韓老師,您和我一起做紀錄片剪輯吧!」

  「不行,這部紀錄片是你的,我只是一個參與拍攝過程的觀眾。」韓訓說,「我還是不適合拍紀錄片,聽他們的故事,我腦子裡根本沒有剪輯和後期,只有劇本。」

  「什麼劇本?」蓋路充滿好奇。

  韓訓笑了笑,「寫那個年代科研人的劇本吧,一窮二白,混身志氣,他們什麼都沒有,但有愛。」

  韓訓風塵僕僕回到臨海別墅的時候,徐思淼已經拆掉了石膏,過了好幾天忙碌的董事長生活。

  他見到韓訓時,立刻勾起笑意,說道:「走,帶你去看我的航母。」

  幼稚的徐思淼先生,完全冷落了山頂的熱氣球,改為玩模型了。

  臨海別墅山腳的海岸線,平坦的海灘是對外開放的,但是背靠山脊的這一片,徐思淼圈出了一塊區域,準備給韓訓演示什麼叫學霸的玩具。

  一艘長達兩米的航母模型,在平靜的海面漂浮,它每一個部件都精緻得如同真正的海上霸主,連整個船體在海面都顯得沉著穩重,仿佛隨時會有飛機從甲板上起飛。

  徐思淼一邊操控,一邊煞有介事的說道:「今天,是韓訓號航母的首次出航,我丹尼爾.羅斯身為艦長,尤為榮幸。」

  「你買的?」韓訓問。

  「我做的。」徐思淼格外驕傲的說,「不過,這都是小時候做的了,只是我叫人特地從莊園倉庫里找出來,運過來的。」

  十年前的玩具,放在現在也不覺得過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