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他仍舊說道:「學習不會是浪費時間,既然邱主任說要把我的名字放在新電影上做宣傳,那我肯定不能當一個掛名編劇什麼都不做。當然,我來創作軍人形象,顯然不夠資格,但是我希望能在劇本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不然,以後媒體採訪,問我為這部電影做過什麼準備,難道我告訴他們,我只是掛了個名字,到長空影視中心混吃混喝?」

  楊正偉無法拒絕坦誠的人,而且這個人只是希望學習學習,並沒有上來趾高氣揚,仗著自己寫過幾部電影就敢指點江山。

  可是……

  楊正偉盯著他,沉思片刻問道:「學習可以,但是陸軍學院的所有資料都涉及機密……你父親他……」

  「洗錢,被抓了,畏罪自殺,我沒有認為他做得正確。」韓訓輕描淡寫說完父親的時候,非常不喜歡他們這種抓住父輩過錯追根究底的習慣。

  他神情嚴肅的強調道:「楊老師,我簽過保密協議了。如果你覺得我連基本的保密協議都無法遵守,那就算了吧。」

  「不,我不沒有不相信你。」楊正偉說,「涉及秘密的地方,對身份背景的敏感程度都一樣,在長空影視中心,所有聽過你名字的人,都會聯想到你父親的事情。」

  楊正偉喜歡輕鬆愉快的劇本,至少從劇本里,他沒有感受到韓訓有負面情緒。

  劇本里的主角總是陽光正派,正如韓訓本人一樣,明明被人奪走署名權,也沒有仗著那個和某些人的關係,對同行實施打擊報復。

  單憑這一點,楊正偉對韓訓的印象不錯。

  僅僅是不錯。

  一想到韓訓在會議上提出的超能力構想,他又會皺起眉頭。

  楊編說道:「你的風格不適合寫正統的軍旅題材,靠想像寫出來的超能力電影也許受歡迎,但絕對不是長空影視中心的風格。我們的創作從來沒有考慮過受不受歡迎,因為軍人的天職不是受歡迎。」

  來到陸軍學院的每一天,韓訓都被對方擺在對立位置,強行開展教育訓話行動。

  韓訓甚至覺得,他們是特地借著劇本的事情專門改造自己的,免得自己受到父輩影響走入歧途。

  韓訓說:「軍人的天職不是受歡迎,但是任務命令你們必須受歡迎,你們也必須圓滿完成任務要求吧。」

  楊編失笑道:「對,當天職與命令衝突的時候,我們選擇完成任務。這樣,我給你開個單子,你去學院圖書館裡去借。你是一個優秀的編劇,看完這幾個片子,應該就懂電影裡需要什麼樣的軍人了。」

  頓時,韓訓想起了自己的大學導師。

  他指導學生不喜歡灌輸純理論的東西,而是開一堆觀影清單,要求他們站在編劇角度寫觀後後感。

  然而楊正偉推薦的影片,韓訓根本沒聽說過,《號角聲聲》《記憶》《斷崖》《鋼鐵般的意志》一看名字很容易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

  清單特地用了長空影視中心的專用信箋,還讓韓訓去找邱主任簽字蓋章。

  而邱主任往清單上又加了一部《第三十六面旗幟》。

  他說:「拿給管理員幫你找,這些東西記得不要外傳。」

  不能外傳的東西,韓訓從圖書館借出來都有一種久違的緊張感。

  跟借了不可說電影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似的。

  韓訓期待的打開第一部 《號角聲聲》,樸實的音樂響起來,濃重的歷史厚重感就出現了。

  這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陸軍的前世今生,紀錄片的拍攝年紀……可能比他年紀還大。

  伴著尖銳的旁白聲音,一幕一幕黑白老資料過去,沒有現代紀錄片淺淡的藝術手法,純屬記錄當年的事情,作為資料存檔。沒有劃重點的刪繁去簡,只是單純的從頭到尾,將每一次陸軍部隊的改變錄製下來。

  韓訓看了看疊成一摞的碟片,只是《號角聲聲》都有七張光碟。

  這種窩在寢室看碟的既視感……韓訓仿佛回到了久違的校園生活。

  然而,他還是拿起筆記本,認真的寫起記錄。

  紀錄片看起來比電影、電視劇枯燥,完全寫實的記錄,很少有美化的描寫,再加上年代久遠的拍攝手法,簡直看得人昏昏欲睡。

  韓訓必須看一會兒,就停下來換換腦子。

  《號角聲聲》居然真的從1930年開始,一直講到拍攝的那一年,韓訓都放棄用筆記本一條條寫記錄,而是挑重點,歸納總結了。

  撐過了一部超級枯燥的紀錄片,後面幾部反而顯得有趣很多,至少旁白的聲音是韓訓熟悉的腔調,畫面還能給出一些新奇的軍備,勾起韓訓的好奇心。

  看完楊正偉推薦的紀錄片,韓訓找到了它們不顯於世的原因——除了《號角聲聲》,後面的都是記錄的失敗。

  對外播放的軍政相關紀錄片,從來不會記錄失敗。

  而這幾部嚴謹外傳的內部資料,詳細講述了經過艱苦卓越的戰鬥,最終失敗的任務。

  韓訓都能想像到學院講師們,用這些紀錄片當成反面教材來教學的樣子。

  劃重點、記清楚,任何的失誤都會造成這些結果。

  在這方面,長空影視中心倒是和觀眾喜好達成完美一致。

  報喜不報憂。

  能夠成功播出的影片、電視、紀錄片,都是體現出軍人們驍勇善戰、無往不勝的勵志故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