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平常顧瑾早與幾個工人在一起嬉笑談天,可現今,卻是個個低眉斂目,恭敬又拘謹。

  顧瑾其實很不耐,可她能忍,狠狠壓下心裡這股沒由來的邪火。這是宮中,一言一行都能要人性命的皇宮。

  她的耳邊響著惠姑姑的討好聲,還有另一個陌生語言,聽在耳里很熟悉,腦子裡卻實在沒印象。

  那腳步聲走走停停,一直到顧瑾跟前。她不曾抬頭,眼睛裡突然出現一隻青色繡鞋。

  “抬起頭來,小姑娘。”

  顧瑾心尖一顫,竟想落淚。

  她依言乖順抬頭,眼睛裡盛著淚光。

  卻不知劉嬤嬤更是心頭大駭,“長……”她頓了頓,才道,“長相尚可,我這老婆子也不知有幾天好活的了,可巧今兒個碰見個合眼緣的小姑娘,你且隨我走吧。”

  顧瑾應聲道諾,在眾人艷羨的目光中碎步離去。

  一路上心有怯怯,卻沒由來的很安心。不時偷看那劉嬤嬤,心中只覺得越看越順眼,越看越熟悉。

  路過御園,這是條坦蕩大道,素日裡人流不斷,十分熱鬧。可這時節已是盛夏時分,御園大道坦蕩,便是半棵樹木也無,天氣炎熱,這裡早已沒了往日的熱鬧。

  劉嬤嬤霎時停了腳步,看向顧瑾,眼裡泛著淚光,一句話將顧瑾問呆了。

  “你入宮前家在何方,姓甚名誰?”

  顧瑾如實作答,並不明白她是何意。

  劉嬤嬤卻在她回答之後便轉過身去,不再言語。

  長路漫漫,也不知幾時到了清寧宮,劉嬤嬤將她領到一處雅致殿宇,屏退左右,便又匆匆離去。

  顧瑾等了一會兒,見再無人來,心想:莫不是將我忘了吧?思緒再三,她看了看門扉,無人。竟開始好奇打量起此處來,當真是皇家氣派,無人能比。她將視線轉向廳堂屏風,心中只覺十二分歡喜。

  只見那紫檀香木漆雕屏風上鑲以白玉、翡翠、寶石,拼湊成綠睛吊額大白虎以下山之勢迎面撲來,威猛赫赫。顧瑾實在是喜歡極了,竟不由自主的走近那諾大屏風,摸上那白虎寶睛。墨綠瞳眼甫一入手,她手心便沁出一層薄汗,手下竟熟練至極的扣動虎眼,腦子裡霎時閃過一幅畫面,卻沒捉住。待再回過神來,手下虎眼已變為火色,流光炫彩,奪目非常。

  顧瑾吃驚地後退幾步,口中驚呼:“這、這……”

  這時,從殿內走出兩個人來。

  一位是方才帶顧瑾來的劉嬤嬤,另一位則是一三十多歲的溫婉婦人,穿著華服錦袍,尊貴非凡。仔細一看,竟肖她眉目三分。二人皆眼含淚光地看著她,眸中情緒複雜,似激動似歡欣,好似久別重逢的故人。

  顧瑾心頭一顫,竟一疊聲的喚道:“母后。”

  太后實在忍不住,眼淚似珍珠般落個不停,她抱住顧瑾哀泣道,“瑾兒,我的瑾兒……”

  劉嬤嬤見這一副母女相認的場面,不禁也涕泗漣漣,這是她大雍朝最尊貴聰明的長公主啊!她從小看顧到大的小殿下,竟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宮中當了一個小小宮女,也不知受了多少輕賤侮辱。思及此,她心疼無比。

  天可憐見的,殿下終於找到了。

  顧瑾與太后相認,卻失了前生十五年的記憶,太后對此並不遺憾,只道:“忘了便忘了吧,忘了也好,我苦命的阿瑾,為娘想你想得好苦……”

  母女倆又不免一場大哭。

  顧瑾自此留在太后宮中,對外宣稱提拔為一等宮女。

  是夜,月上中天,紅燭閃曳。

  她頭上釵飾還未卸下,菱花鏡中美人如花。

  顧瑾看著鏡中的她,想起了母后的話,她是大雍朝第一長公主,文武雙全,才貌雙絕。是父皇最寵愛的女兒,十四歲及笄那年入主景清宮。曾被父皇誇讚過吾女大才,天下罕絕!甚至已隱隱壓下所有皇子,頗有繼承大統之意,連她自己也這樣認為。

  不料大婚當日,她莫名失蹤,再醒來已成了顧瑾。皇弟登上皇位,母后成為太后,父皇已經仙逝。到底是何人暗害於她?!

  顧瑾拔下玉釵,思索再三,她已猜到是誰,可她不願相信,帳幕落下,掩去重重憂思。

  眨眼已是半月。

  這日她們母女二人摒退左右,正在使室內閒聊,忽的一聲高喊,“皇上駕到!”

  “母后,兒臣先行退下。”

  太后拽住她的手腕,憐惜地看著女兒,“委屈你了,你那弟弟自從當上皇帝以後,便許久不曾來我這宮裡,今日也不知是何緣由,你先藏好,萬不可讓他看見,敵在暗,我在明,待我尋個好時機再告訴他。”

  “兒臣明白。”顧瑾深深看她一眼,躲進內室里。

  一陣步履聲傳來,當今天子已遠遠顯露出明黃身影。

  “兒臣給母后請安。”他恭謹行大禮。

  “哎呀,陛下又行的什勞子大禮,陛下能在百忙之中看看哀家,哀家已經很高興了。”她做勢扶起皇帝,卻被他瞬間掙開去,趔趄兩步倒在軟椅上。

  太后抬眼只看得兒子一副怒容,仿佛她做了什麼天怒人怨之事,太后不解,“可是有誰得罪了皇帝?”

  顧瑜冷哼一聲,厭惡的看向太后,“朕此次前來是為了淑妃,淑妃昨夜小產了,朕想問問太后,溫兒到底是怎麼得罪您了,竟要去了她腹中孩兒性命,那可是您第一個長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