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不知道反而不擔心,一旦知道頭上懸掛了一把利劍,恐怕沒有人能不變色。弘暉驚地跌坐在地上。琬瀠低聲道:“起來!皇父皇父,既是父親,卻先是皇帝。要孝順,你要和他親近,不要給外人離間父子的機會。要謙恭,不要讓君主覺得威脅。”面色變了變,艱難地吐出幾句話,“再不然,禍水東引……”眼角已有晶瑩,拿手蓋住,雖是掙扎,仍然道:“胤禛繼位忌諱胤禩等人。若有他們在,吸引你皇阿瑪的戒心,你反而是安全的。”弘暉泣不成聲,“老祖宗待我的大恩,我如何能忘……”
雖然早在琬瀠六十大壽的時候,玄燁就極為孝順地修建了皇極殿等一組建築群,作為壽禮,美輪美奐,花木相映。但琬瀠最喜歡的,始終是景仁宮和養心殿。琬瀠回宮,在養心殿靜養,不幾日,病情惡化。召佟家老幼入宮。雖說外男不得擅入後宮,但養心殿嚴格來說,不能算作是後宮的一部分。何況太皇太后要見娘家人,誰會阻攔?便是素來喜歡挑刺的御史們也不敢說話,畢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恐怕是太皇太后最後一次見娘家人了。
琬瀠虛弱的一一看著佟家眾人,佟國維在胤禛繼位的第一年過世,極盡哀榮。如今和自己一輩的,就剩下琬瀠一個,就連玄燁都不在了,而唯一的女兒明嵐,尚且不如玄燁長壽。便是在現代,能活到八九十歲,也已經是長壽了。琬瀠逐個思量著佟家眾人的素日的品行和手段,偶爾問幾個問題,最後單獨留下的隆科多。沒有人知道琬瀠和隆科多密談了什麼,但之後並非長子的隆科多成了佟佳氏的族長。
次日,上諭,招先帝諸皇子皇孫,為太皇太后侍疾。除了被圈禁的幾個,其餘俱攜妻兒入宮。琬瀠已經很虛弱了,靠在床頭,胤禛坐在她身邊,弘暉侍立在一側。琬瀠微微皺了眉頭,流光立即心領神會,對胤禛道:“回皇上,太皇太后是不忍福晉們辛苦,先讓她們回去吧。”胤禛立即傳旨,琬瀠眉頭微微舒展,這種時候,她沒心情去見那些毫無血緣的女人。
孫子孫女,連年紀比較小的,都被奶媽抱著,到琬瀠面前讓她看一看。接著是康熙的皇子們,皇女們遠嫁,很多都來不及回來。最後允祉、允祺、允祐、允禩、允禟、允礻我、允裪和允祥被留下。十四阿哥允禵被貶去守陵,並不在。
琬瀠示意流光取了遺詔給胤禛,強撐著坐起身,胤禛連忙扶著她。琬瀠目光一一掃過眾人,道:“胤禛,善待的你的兄弟們。但是若有人事君不忠,本宮也不忍心讓你背上手足相殘的罪名。”眼睛陡然明亮,道:“本宮是不在乎名聲的。逼迫世宗皇帝妃嬪殉葬,殘殺宗室,使勛貴被抄家流放……再有不敬婆母,獨攬大權……還有什麼妖后禍國……”
胤禛剛想說話,琬瀠止住他,繼續道:“這些流言和罪名,本宮都聽過……”抬高聲音道:“可是本宮不在乎!”大口大口喘氣,等了許久,道:“那本宮也不再乎多上一條殘害子孫的罪名……”胤禛驚道:“皇瑪嬤!”諸王亦不可置信地抬頭。琬瀠道:“本宮給皇上留下了一道遺詔,是關於你們的。你們也是本宮的孫子,不要怪本宮心狠……”
允礻我粗聲粗氣的怒道:“皇瑪嬤,四哥是你的孫子,難道我們就不是嗎!”琬瀠的聲音逐漸柔軟低了下來,“愛之則為之計深遠,你們不要走上岔路,自然能報一世榮華……都好自為之吧。”不由得苦笑,自古以來,爭奪皇位而不成的,有幾個能得善終。如果自己不留下這道懿旨,只怕胤禛定會找機會除掉胤禩等人。琬瀠只盼著,這道懿旨能給胤禛一個定心丸,讓胤禩等人不成為威脅,反而能得一線生機。何況弘暉想必也會做些動作,保胤禩等人性命。
眾人心情各異,皆退下去,琬瀠身邊最後只剩下胤禛一人。琬瀠一件一件地交待身後事,胤禛且聽且泣,不住點頭表示記得,突然訝聲道:“皇瑪嬤!”琬瀠使出全身的力氣,握住胤禛的手,道:“我自然希望大清朝千秋萬代傳下去,可是說句實在話,時間最長的周朝也不過傳世八百載。胤禛……我的話,你不明白不要緊,不贊同也不要緊……”
加重語氣,“你一定要把這些話傳給後世子孫。我留下兩件東西,其一乃《誡子孫書》,有國策九,你要好好參詳,不是一代兩代能完成的,要秘傳子孫後代。”指著一個密封的木盒道:“這是第二件東西,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誡子孫書》中,最後一條,如果有哪一代子孫明白了,就讓他打開盒子,查看裡面的東西。”
肅容道:“胤禛,這是我能為愛新覺羅做的最後一件事了。你可一定要答應我!嗯?”方才聽到的,實在驚世駭俗,胤禛掙扎了一番,終於在琬瀠銳利的目光下點了頭,道:“孫兒就是不明白皇瑪嬤的深意,至少會把這些東西流傳給兒孫。”
琬瀠送了一口氣,身子軟了下去,斷斷續續地道:“你不要太勞累……胤祥和你素來要好,可以委以重任……弘暉是好孩子……可堪造就……佟家是我母族,太過尊榮……三代之內,不可再出皇后……你的兄弟,無有大錯,放他們一條生路……”想了想歷史上的慈禧,突然道:“我曾左右廢立……在我之後,後宮不可干政!”
琬瀠的氣息陡然微弱下去,胤禛連聲喚太醫,握著她的手不住道:“皇瑪嬤,您再忍一忍,太醫一定有辦法的……你多少風浪都過去了,這一次也一定不會有事……”琬瀠的聲音已經很虛弱了,胤禛不得不將耳朵湊近,才能聽清楚。“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一天總會來的……我和孝莊太后一樣,都是沒有兒子送終……但幸運的是……我有一個……一個好孫子,足矣足矣……”
琬瀠陷入迷離,胤禛哀泣難止,琬瀠似有心愿未了,最後交代道:“我一聲爭強好勝,最不喜有人壓我一頭。世祖身邊有他正經的妻子惠安皇后,又有著他的摯愛孝獻皇后。我不與世祖合葬。”胤禛見琬瀠氣色微微紅潤,連說話也順暢多了,心裡明了,這正是迴光返照,越發淚流不住。
“我身後喪葬,你可以詢問流光,她知道我的心意。至於諡號,我自知未曾做到賢淑寬仁,也不願意要這樣的稱呼……”琬瀠的目光逐漸渙散,“在我的諡號中,用‘元’字,萬物之始的‘元’……”
雍正三年春,太皇太后佟佳氏崩。上力排眾議,停梓宮於奉殿,不與世祖皇帝同葬,下旨於聖祖仁皇帝皇陵附近,另起新陵。下令議太皇太后之諡號。
琬瀠身後引來種種爭論,對於這位手腕狠辣的攝政皇太后,眾大臣畏懼有之,崇敬有之,非議有之。諡號,是給一個人蓋棺定論。圍繞著琬瀠的諡號,眾人爭論不休。
平郡王訥爾蘇最先上奏說,太皇太后固然聖明,卻於孝道之上略有不足,且曾強令世祖皇帝妃嬪殉葬,小節有失,不宜用賢、德、淑、敬、惠、誠、順、和等字為諡號。宗室有人上書響應,同時一批恪守禮教的漢臣,認為太皇天后不與世祖合葬,很不成體統,也同樣認可訥爾蘇的上奏。
雖然琬瀠已經言明自己不要賢淑之類的諡號,胤禛仍然怒不可遏。琬瀠生前,極力打壓宗室,削減宗室的權利,宗室心有怨憤,是可以預料得到的。更重要的是,胤禛是琬瀠撫養長大的,必不肯在諡號上讓她受委屈。表面上是諡號之爭,實則是部分宗室,以及不得胤禛歡喜的康熙朝寵臣,藉此向新皇施壓,希望能使胤禛妥協,以攫取更大的權利。
同樣,胤禛
的親信,佟家的黨羽,也同樣被激怒,開始反擊。琬瀠攝政多年,並把自己的班底交給胤禛,這也是相當大的一部分力量,這些臣子同樣不能坐視訥爾蘇等人達成心愿。一時之間朝廷眾臣儼然分成了三派,以訥爾蘇為首的一派,新皇寵信的一派,以及以八阿哥胤禩為首表示沉默的一派。
這便是雍正四年的“諡號風波”。
後世史學家們戲稱,昭敏皇后攝政之初,以一場抄家風波站穩腳跟,在她死後,由她的諡號引起另一場抄家風波,雍正皇帝從此進行了中央集權。這場博弈在半年後,以訥爾蘇因貪婪罪被革爵而告終。當然,餘波波及之處,眾多宗室和大臣被抄家奪爵。訥爾蘇的岳父曹寅是康熙寵臣,此時曹寅已經過世,但曹家和姻親李家,沒有避免抄家流放的命運。這是雍正年間,朝堂上第一次洗牌。
後來有人推測,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和十阿哥允礻我等人,被雍正忌諱,但卻比雍正的親弟弟允禵的下場好的太多,這於胤禩等人在雍正四年的“諡號風波”中的表現分不開。那時的胤禩等人並未推波助瀾與雍正作對,而是令人吃驚地保持了沉默,而在此後胤禩等人逐漸淡出朝堂,沉寂下來。雍正雖然收回了胤禩等人在康熙朝時擁有的權利,卻不曾趕盡殺絕,放任他們成了富貴閒人。弘暉即位之後,給胤禩的獨子弘旺加封了親王爵位。胤禩等人無疑比後來被奪爵的胤祉和終身被迫守陵的允禵要好太多。
雖然早在琬瀠六十大壽的時候,玄燁就極為孝順地修建了皇極殿等一組建築群,作為壽禮,美輪美奐,花木相映。但琬瀠最喜歡的,始終是景仁宮和養心殿。琬瀠回宮,在養心殿靜養,不幾日,病情惡化。召佟家老幼入宮。雖說外男不得擅入後宮,但養心殿嚴格來說,不能算作是後宮的一部分。何況太皇太后要見娘家人,誰會阻攔?便是素來喜歡挑刺的御史們也不敢說話,畢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恐怕是太皇太后最後一次見娘家人了。
琬瀠虛弱的一一看著佟家眾人,佟國維在胤禛繼位的第一年過世,極盡哀榮。如今和自己一輩的,就剩下琬瀠一個,就連玄燁都不在了,而唯一的女兒明嵐,尚且不如玄燁長壽。便是在現代,能活到八九十歲,也已經是長壽了。琬瀠逐個思量著佟家眾人的素日的品行和手段,偶爾問幾個問題,最後單獨留下的隆科多。沒有人知道琬瀠和隆科多密談了什麼,但之後並非長子的隆科多成了佟佳氏的族長。
次日,上諭,招先帝諸皇子皇孫,為太皇太后侍疾。除了被圈禁的幾個,其餘俱攜妻兒入宮。琬瀠已經很虛弱了,靠在床頭,胤禛坐在她身邊,弘暉侍立在一側。琬瀠微微皺了眉頭,流光立即心領神會,對胤禛道:“回皇上,太皇太后是不忍福晉們辛苦,先讓她們回去吧。”胤禛立即傳旨,琬瀠眉頭微微舒展,這種時候,她沒心情去見那些毫無血緣的女人。
孫子孫女,連年紀比較小的,都被奶媽抱著,到琬瀠面前讓她看一看。接著是康熙的皇子們,皇女們遠嫁,很多都來不及回來。最後允祉、允祺、允祐、允禩、允禟、允礻我、允裪和允祥被留下。十四阿哥允禵被貶去守陵,並不在。
琬瀠示意流光取了遺詔給胤禛,強撐著坐起身,胤禛連忙扶著她。琬瀠目光一一掃過眾人,道:“胤禛,善待的你的兄弟們。但是若有人事君不忠,本宮也不忍心讓你背上手足相殘的罪名。”眼睛陡然明亮,道:“本宮是不在乎名聲的。逼迫世宗皇帝妃嬪殉葬,殘殺宗室,使勛貴被抄家流放……再有不敬婆母,獨攬大權……還有什麼妖后禍國……”
胤禛剛想說話,琬瀠止住他,繼續道:“這些流言和罪名,本宮都聽過……”抬高聲音道:“可是本宮不在乎!”大口大口喘氣,等了許久,道:“那本宮也不再乎多上一條殘害子孫的罪名……”胤禛驚道:“皇瑪嬤!”諸王亦不可置信地抬頭。琬瀠道:“本宮給皇上留下了一道遺詔,是關於你們的。你們也是本宮的孫子,不要怪本宮心狠……”
允礻我粗聲粗氣的怒道:“皇瑪嬤,四哥是你的孫子,難道我們就不是嗎!”琬瀠的聲音逐漸柔軟低了下來,“愛之則為之計深遠,你們不要走上岔路,自然能報一世榮華……都好自為之吧。”不由得苦笑,自古以來,爭奪皇位而不成的,有幾個能得善終。如果自己不留下這道懿旨,只怕胤禛定會找機會除掉胤禩等人。琬瀠只盼著,這道懿旨能給胤禛一個定心丸,讓胤禩等人不成為威脅,反而能得一線生機。何況弘暉想必也會做些動作,保胤禩等人性命。
眾人心情各異,皆退下去,琬瀠身邊最後只剩下胤禛一人。琬瀠一件一件地交待身後事,胤禛且聽且泣,不住點頭表示記得,突然訝聲道:“皇瑪嬤!”琬瀠使出全身的力氣,握住胤禛的手,道:“我自然希望大清朝千秋萬代傳下去,可是說句實在話,時間最長的周朝也不過傳世八百載。胤禛……我的話,你不明白不要緊,不贊同也不要緊……”
加重語氣,“你一定要把這些話傳給後世子孫。我留下兩件東西,其一乃《誡子孫書》,有國策九,你要好好參詳,不是一代兩代能完成的,要秘傳子孫後代。”指著一個密封的木盒道:“這是第二件東西,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誡子孫書》中,最後一條,如果有哪一代子孫明白了,就讓他打開盒子,查看裡面的東西。”
肅容道:“胤禛,這是我能為愛新覺羅做的最後一件事了。你可一定要答應我!嗯?”方才聽到的,實在驚世駭俗,胤禛掙扎了一番,終於在琬瀠銳利的目光下點了頭,道:“孫兒就是不明白皇瑪嬤的深意,至少會把這些東西流傳給兒孫。”
琬瀠送了一口氣,身子軟了下去,斷斷續續地道:“你不要太勞累……胤祥和你素來要好,可以委以重任……弘暉是好孩子……可堪造就……佟家是我母族,太過尊榮……三代之內,不可再出皇后……你的兄弟,無有大錯,放他們一條生路……”想了想歷史上的慈禧,突然道:“我曾左右廢立……在我之後,後宮不可干政!”
琬瀠的氣息陡然微弱下去,胤禛連聲喚太醫,握著她的手不住道:“皇瑪嬤,您再忍一忍,太醫一定有辦法的……你多少風浪都過去了,這一次也一定不會有事……”琬瀠的聲音已經很虛弱了,胤禛不得不將耳朵湊近,才能聽清楚。“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一天總會來的……我和孝莊太后一樣,都是沒有兒子送終……但幸運的是……我有一個……一個好孫子,足矣足矣……”
琬瀠陷入迷離,胤禛哀泣難止,琬瀠似有心愿未了,最後交代道:“我一聲爭強好勝,最不喜有人壓我一頭。世祖身邊有他正經的妻子惠安皇后,又有著他的摯愛孝獻皇后。我不與世祖合葬。”胤禛見琬瀠氣色微微紅潤,連說話也順暢多了,心裡明了,這正是迴光返照,越發淚流不住。
“我身後喪葬,你可以詢問流光,她知道我的心意。至於諡號,我自知未曾做到賢淑寬仁,也不願意要這樣的稱呼……”琬瀠的目光逐漸渙散,“在我的諡號中,用‘元’字,萬物之始的‘元’……”
雍正三年春,太皇太后佟佳氏崩。上力排眾議,停梓宮於奉殿,不與世祖皇帝同葬,下旨於聖祖仁皇帝皇陵附近,另起新陵。下令議太皇太后之諡號。
琬瀠身後引來種種爭論,對於這位手腕狠辣的攝政皇太后,眾大臣畏懼有之,崇敬有之,非議有之。諡號,是給一個人蓋棺定論。圍繞著琬瀠的諡號,眾人爭論不休。
平郡王訥爾蘇最先上奏說,太皇太后固然聖明,卻於孝道之上略有不足,且曾強令世祖皇帝妃嬪殉葬,小節有失,不宜用賢、德、淑、敬、惠、誠、順、和等字為諡號。宗室有人上書響應,同時一批恪守禮教的漢臣,認為太皇天后不與世祖合葬,很不成體統,也同樣認可訥爾蘇的上奏。
雖然琬瀠已經言明自己不要賢淑之類的諡號,胤禛仍然怒不可遏。琬瀠生前,極力打壓宗室,削減宗室的權利,宗室心有怨憤,是可以預料得到的。更重要的是,胤禛是琬瀠撫養長大的,必不肯在諡號上讓她受委屈。表面上是諡號之爭,實則是部分宗室,以及不得胤禛歡喜的康熙朝寵臣,藉此向新皇施壓,希望能使胤禛妥協,以攫取更大的權利。
同樣,胤禛
的親信,佟家的黨羽,也同樣被激怒,開始反擊。琬瀠攝政多年,並把自己的班底交給胤禛,這也是相當大的一部分力量,這些臣子同樣不能坐視訥爾蘇等人達成心愿。一時之間朝廷眾臣儼然分成了三派,以訥爾蘇為首的一派,新皇寵信的一派,以及以八阿哥胤禩為首表示沉默的一派。
這便是雍正四年的“諡號風波”。
後世史學家們戲稱,昭敏皇后攝政之初,以一場抄家風波站穩腳跟,在她死後,由她的諡號引起另一場抄家風波,雍正皇帝從此進行了中央集權。這場博弈在半年後,以訥爾蘇因貪婪罪被革爵而告終。當然,餘波波及之處,眾多宗室和大臣被抄家奪爵。訥爾蘇的岳父曹寅是康熙寵臣,此時曹寅已經過世,但曹家和姻親李家,沒有避免抄家流放的命運。這是雍正年間,朝堂上第一次洗牌。
後來有人推測,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和十阿哥允礻我等人,被雍正忌諱,但卻比雍正的親弟弟允禵的下場好的太多,這於胤禩等人在雍正四年的“諡號風波”中的表現分不開。那時的胤禩等人並未推波助瀾與雍正作對,而是令人吃驚地保持了沉默,而在此後胤禩等人逐漸淡出朝堂,沉寂下來。雍正雖然收回了胤禩等人在康熙朝時擁有的權利,卻不曾趕盡殺絕,放任他們成了富貴閒人。弘暉即位之後,給胤禩的獨子弘旺加封了親王爵位。胤禩等人無疑比後來被奪爵的胤祉和終身被迫守陵的允禵要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