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己輕悄悄地走到了魏頤的身後去。

  魏頤的畫已經接近尾聲,在做最後的著色。

  畫中圖景正是對面的假山,以及假山上的涼亭,還有假山上,假山下開得非常旺盛的肥美的jú花。

  在淺淺的霧氣里,那些景物若隱若現,這些都在畫裡表現了出來。

  容琛雖然不善繪畫,但是作為帝王,看得多了,在鑑賞方面還是有點能力的。他覺得,魏頤小小年紀,這作畫水平已經接近於大師。

  他從內心裡覺得歡喜,而且驕傲。

  這種歡喜和驕傲比看到太子容汶熙當年得太傅的誇讚來得更甚。

  容琛就靜靜地站在魏頤後面看著,看著魏頤修長白皙的手指被凍得有點發紅,那手握著畫筆,在畫上點染上淺淺的金色,那一筆一畫,都像是點在容琛的心上,讓他覺得分外熨帖舒暢。

  魏頤放下畫筆,又站在那裡打量完成的畫作,看了一陣,才突然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回過頭來,正好看到對他微笑的容琛。

  魏頤一愣,緊接著也笑起來,轉身對著他,問道,“什麼時候來的?看了多久了?”

  容琛伸手握上魏頤的手,果真,魏頤的手指冰冷,他拉著魏頤,在一邊的椅子上坐下,又把魏頤抱在身上,捧著他的手輕輕摩挲,道,“沒來多久。你看你,為了畫這麼一副畫,把自己凍成這副模樣。朕又不是缺一個畫師,你以後再這樣不知愛惜自己,朕可不允你畫了。”

  魏頤才不理睬他的這種威脅,他的確是冷了,窩在容琛懷裡,還仰著頭在容琛臉上親了兩口,笑容不減,道,“我知道,知道。”

  心裡卻想,你這話都說了無數遍了,自己早知道他只是說著威脅他而已,根本沒有實質性的用處,魏頤根本不當真。

  看到皇帝抱著子琦公子坐在椅子上說貼心話,采紅眼觀鼻鼻觀心地端了茶水和點心進來,放在一邊的茶凳上,就又趕緊退下去了。

  容琛親自給魏頤倒了熱茶,讓他喝,還把點心端在手裡讓魏頤吃,說道,“以後不許不用早膳就來做這些,到時你傷了胃,看朕怎麼罰你。”

  魏頤吃著點心,喝著茶水,笑嘻嘻地敷衍他,“知道,知道。”

  容琛看他這副樣子,只在心裡嘆了口氣,道,“朕看你是不知道。你呀,就會陽奉陰違,從不明白朕的苦心。”

  說得頗為感慨。

  魏頤聽他這感嘆之語,心裡挺不舒服,夾了一塊小糕點用小碟子托著送到容琛嘴邊去,道,“我明白你擔心我,關心我。我真知道,今日是的確不想吃早膳,所以才沒用,平素我可有故意餓著自己。”

  容琛看魏頤鍥而不捨地要他吃下那塊糕點,便只得吃了,魏頤放下筷子,又端了茶水餵到容琛嘴邊去,道,“來,我伺候你,你就消消氣吧。”

  容琛對魏頤是又好笑又好氣,最後實在拿他無法了,也不再嘮叨他。

  兩人又在那裡坐了一陣,容琛用放在一邊的厚披風把魏頤裹起來,和他說起賞畫會的事情。

  魏頤畫畫這麼多年,在繪畫一技上的確是非常出彩,若是他不是皇帝的男寵之名,恐怕早就成就了京城第一才子之名諸如此類的名聲。畫作定然也是可用士人追捧、一時之間求畫者甚眾之類的言辭來表述。

  但是,當做了皇帝的人之後,一切本身的才能與優點,反而得不到世人的承認了,甚至其琴藝畫技似乎已經成了專門討好媚惑皇帝的手段,為人所不齒。

  魏頤雖然沒對此說什麼,但容琛卻知道,魏頤其實是想把他的畫作展示給人看看的,畢竟,每個人都想將自己的才能展示出來,這是人的本性的迫切需要。

  所以,容琛想給魏頤辦一個畫展。

  魏頤知道自己在士人才子裡的名聲很不好,故而容琛有這個提議後,他還反對了,覺得說不定到時候是自取其辱,何必!

  雖然反對了,但容琛這個提議還是在魏頤的心裡扎了根,讓他心痒痒,心想,讓人來看看,評價一番到底如何,還是可以的吧。

  終究受不住這個誘惑。

  容琛再次說起時,魏頤現在就應了,只是要求道,“不要讓畫院來辦,我自己來就行。”

  容琛看他一本正經,微笑著答應了。

  第130章 番外之畫展(二)

  在書畫方面有所成就的文人,他們自發形成一個圈子。

  有人要是得了什麼珍貴的書畫,就邀三五好友一起觀賞揣摩,有人聽到其得了什麼,也有專門上門來要求看看的,一番品評,於是,圈子就這樣形成了。

  也有人作出了比較滿意的作品,也讓好友或者大師前來提意見指正的,於是,這幅作品的名聲也就傳出去了,有人看上了,便上門千金買畫,如此,也是佳話。

  這就是這個圈子。

  魏頤關在門裡勤耕不輟,作品卻只有近身之人能夠看到,流傳出去的幾乎沒有。

  就因他日日練習,他身邊伺候他的采紅迎綠兩個小丫鬟都學到了些技巧,也能夠露兩筆了,由此可見,魏頤於畫技之上,的確不是泛泛。

  但奈何珍寶藏於室,外面無人知。

  看著園中jú花開得正盛,他想,就在這時辦個畫展吧,順便就說是賞jú。

  魏頤雖然是在京城書畫界之外,但是對這個圈子裡有真才實學的人還是很清楚的,畢竟他經常出門去洗泉街淘書畫,會聽人議論起哪些人是真的好。

  魏頤就擬了個客人的單子出來,然後親自寫了請帖,寫明時間地點,恭迎上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