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長寧驚得都無心調戲丈夫了,“你這膽子也太大了吧。見他說什麼?”
慕昭和長寧無話不談,說:“舅母其實很想恢復大周,她說被劉昶殺死的太子是假的,只是真太子不知道去了哪裡,她希望能夠找到真太子,號令親大周的臣子和將領一起擁護真太子登基,攻回西都去。”
長寧沒想到靜安長公主還這般堅持著想恢復顧家江山,問道:“慕華表哥是什麼意思。”
慕昭說:“他知道南朝一亂,大雍必定馬上南下,南朝根本不能抵抗,慕家現在處在淮河一帶,首當其衝,到時候只憑慕家之力不可能對抗大雍兵馬,但劉昶篡位,是大周的仇敵,舅母是不可能答應慕家和劉昶聯手的。所以他別無選擇,比起帶著慕家被大雍覆滅,不如投向大雍保住淮河一帶百姓和慕家的風光富貴。”
長寧說:“但慕華表哥很是孝順,他即使有這種意思,也不敢過分違拗姑母。”
慕昭說:“正是如此。”
長寧又問:“你和劉昶到底談了什麼?”
慕昭說:“我以慕家子身份,說慕家內部分化,有人希望投奔劉昶,有人希望投奔北朝,若是他先假意和北朝定下和平盟約,建交通商,在這種情況下,慕家判斷形勢,更多人會願意歸於他。”
長寧說:“何以以身犯險,你要是被人認出來是皇甫奚,那該怎麼辦。”
慕昭說:“哪裡那麼容易認出。西都里大多都知道我是慕家慕昭。即使有人說我是大雍秦王,恐怕也沒人信。”
長寧說:“你這是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總是做過分冒險的事,這事可以讓下屬去辦的,不是嗎?”
慕昭卻說:“非慕昭的身份不能取信劉昶,他是個多疑的人。”
長寧翻身不想理他,慕昭只得輕聲哄她,又親她耳朵,長寧嘆了一聲,轉過身來,說:“那劉昶是什麼意思?”
慕昭說:“劉昶覺得可行。我已經和他約定了,到時候即使慕家其他人不願意歸附他,我也會帶著自己的兵馬追隨他。他知道北齊搶了我的未婚妻,我和北齊之仇不共戴天,便很相信我。”
長寧說:“你是想帶兵入西都,到時候裡應外合攻打劉昶個措手不及嗎。”
慕昭笑起來,說:“吾妻懂我!”
長寧想了想之後道:“西都有長江天塹,加上劉昶多智多疑,手上兵馬不少,大雍即使攻打過去,短時間內也無法攻克西都,若是有精兵從內反叛,此事便是事半功倍了。”
慕昭很是自信又豪邁地說:“對。若是慕家舉家歸附劉昶,他反而不會相信。到時候慕家其他人有些願意投降大雍,有些想要自立,但有一部分願意歸附劉昶,劉昶定然會信,恐怕還會親自出城迎接我。”
長寧說:“但你親自帶兵前去,總歸太過冒險了。”
慕昭說:“還有數月可以籌劃,到時候慕華表哥會隨即帶慕家大軍做先鋒進攻。”
長寧知道慕昭不會改變主意,只得說:“那便要謀劃好,萬無一失才行。路大人回了南朝,已經說動了幾個將領,到時候他們應當可以策援。不過,還是要定下即使沒有他們的援兵,也能安然而退的計策。”
說到這裡,她抱住了慕昭,有些悲傷地道:“我只有你了,你不能出事,你明白嗎?”
慕昭說:“我不會。”
☆、第106章
第四十五章
長寧很晚才又睡過去,等醒來時,慕昭已經不見了,長寧摸了摸身側的被褥,不由懷疑慕昭是否真的回來了。
她欠身掀開床帳,叫如意道:“如意?”
是在梢間裡的小侍女聽到了,進來應道:“公主,您醒了?王爺說您昨夜睡得晚,今日多睡些才好,讓奴婢們不要打攪您。如意姑姑去廚院裡吩咐膳食去了。”
十月下旬,天氣已經很冷了,剛把胳膊伸出被窩一陣就感覺到了冷,她現在還在坐月子,葛太醫讓她不要受冷,不然對身體有很大害處。
長寧把胳膊縮了回去,說:“王爺什麼時候出門的?”
小侍女道:“卯正不到就起了,是什麼時候出門的,奴婢便不知了。公主現在要洗漱用早膳嗎?”
“嗯,好。”長寧應著,秋娘也進屋了,她說:“公主,您醒了嗎?我今兒早上才知王爺回來了,昨夜竟然沒有起來迎接。”
她說著,走到了床邊來,為長寧將床帳挽好掛起來,低頭看長寧還躺在被子裡,編成辮子的頭髮些許凌亂,不過略微鬆散的頭髮更襯得她膚色白皙,眉目烏黑穠麗,面頰如染桃花,帶著紅暈,比起平常氣色好些。
秋娘想,應是王爺回來了,她雖然嘴上不說歡喜,心裡卻是歡喜激動的。
長寧說:“他回得晚,哪裡需要如白日一般闔府前去迎接。”
小侍女已經去讓人端了熱水拿了面巾香胰子牙刷牙粉等洗漱物品來,秋娘伺候她穿了厚衣裳,她才起床來洗漱收拾。
洗漱完坐在梳妝檯前梳頭時,長寧摸了摸自己的頭髮,說:“非得一月才能洗頭嗎?”
雖然沒有洗澡,但每天倒是擦身了,不過秋娘卻死活不讓她洗頭,說會傷風,以後會頭痛。
秋娘說:“公主還請忍耐,沒有幾天就出月子了,就可以洗了。”
長寧苦著臉,又嘆了口氣,說:“算了。”
心想慕昭昨夜還摟著她,摸她的頭髮,真不知道他怎麼摸下手的,不過想到慕昭在外打仗時比她這個樣子還不如,也就釋然了。
頭髮還沒有梳好,子櫻就跑進來了,她運動細胞非常發達,雖然跑得不是很穩,但真正摔跤的時候也幾乎沒有。
子櫻撲到長寧的腿上,說:“我要來找娘親,她們說娘親在睡覺,不讓我來。她們還說父王回來了。”
她這話說得非常順溜,可見是在心裡醞釀過的。
長寧要將她抱到腿上,秋娘已經過來將子櫻先抱起來了,說:“公主,您還是好好養著身子,郡主現在已經不輕了,您出了月子再抱吧。”
於是長寧也無話可說了。
侍女將桌子在臥室里擺好,又擺上早膳,長寧一邊吃早膳,一邊餵女兒再吃一些,飯後便又回了床上去。
長寧把女兒也抱到床上,和她將她父王回來的事,又問:“還記得父王嗎?”
小子櫻說:“父王是王爺。”
看來是不記得了,只記得大家教她的那些東西。
一會兒,小世子子丑的辱母詹氏也把小世子抱進來了,長寧接過兒子,看他已經睡了,子櫻要和他說話,長寧就對她小聲說:“弟弟睡覺,我們不要打攪他。”
於是子櫻就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又探頭仔細打量弟弟。
子丑已經不是剛出生時候的小老鼠樣子了,臉蛋要白了不少,但是依然非常脆弱幼嫩,子櫻甚至不敢用手指碰他,生怕把他碰壞了,因為之前長寧對她說,弟弟很脆弱。
不出長寧所料,慕昭被留在宮中用了午膳才回來,回來時已經下午申初過了,進了內院抱著女兒逗了一會兒,子櫻總算好好把她父王看了一遍,他又親了親兒子和老婆,就又去忙去了。
子丑在做滿月酒時,皇帝皇甫元親自來了秦王府看了看,慕昭把兒子的襁褓抱出去給皇帝看,子丑很喜歡睡覺,除非餓了拉了很少哭,被皇帝打量時,他睡得正香,長長的眼睫毛形成了一道陰影,白嫩的面頰像是嫩豆腐。他長得像長寧,像個女孩子秀氣。
皇帝甚至接過去抱了一下,給他賜了大名,叫皇甫澤。
幾個王爺,加上京中權貴幾乎都來了秦王府慶賀秦王嫡長子的滿月,慕昭只把孩子抱給皇帝看了一下,就讓人將孩子又抱進內院了,怕孩子在外面待太久會受驚。
不過任由外面多麼熱鬧,子丑睡得巋然不動,只在餓了才癟了癟嘴要哭。
長寧這一天也出月子了,在前一晚,她總算洗了個熱水澡,洗完澡,只覺得整個人都舒泰了。
這一日,就穿了比較喜慶的紅色交領襦裙,裙擺用孔雀羽繡出了孔雀紋,外面披著一件大袖衫,高挽髮髻,頭上是一套新的點翠頭面,十分華麗。
只是薄施脂粉,便美不勝收。
慕昭看到她這樣子,被長寧催了幾次,才出門去待客,不然就想賴在長寧身邊不走了。
長寧並未出正房堂屋門去迎客,只是坐在梢間裡,招待親近一些的女客說話。
小子櫻這一日穿了和長寧幾乎一模一樣的襦裙,只是是小小的而已,乖乖坐在長寧身邊,還會和人問好了,魏王妃在長寧坐月子時來過幾次,她已經認識她,就用軟嫩的聲音喚她:“四嬸母好。”
那乖巧可愛的樣子,讓屋子裡的所有人都喜歡不已,連和長寧不對盤的齊王妃祁氏都說她:“明嘉郡主小小年紀,便聰慧可人。”
這一年到十一月中旬時,才下了第一場雪,不過這一場雪頗大,早上起來,地上便是厚厚一層了。
慕昭一大早起來到院子裡練劍,看到下了大雪,只得去了演武堂,等回到正院裡,長寧也起來了,正帶著披著厚披風的女兒站在檐廊下看下雪。
看到慕昭過來,她便笑道:“這雪下得漂亮。”
慕昭過去將女兒抱到懷裡,一隻胳膊又摟了她,說:“瑞雪兆豐年。今年的雪比較晚。”
長寧點頭應是。
當日下午,秦王府收到了從壽州城送來的密信,其中一封是給長寧的。
慕昭本想先拆開看,想了想之後,還是原封不動拿進了內院來。
長寧正抱著兒子逗他,子丑一會兒就困了,即使親娘逗他,他也不予理睬,閉上眼睛只是睡。
慕昭讓辱母來將兒子抱到搖床里去睡,又讓小侍女帶著子櫻出去了,房裡只剩了他和長寧兩人,他才將那封信給長寧,說:“這是從壽州城來的信。”
慕昭大約能夠猜到這是誰寫的,會寫些什麼,不過他還是遞給了長寧。
長寧愣了一下才接到手裡,在慕昭面前將信拆開了,裡面只有一句話:“望壽州城一晤。”
信上並無落款,不過看字跡,長寧和慕昭都知道是靜安長公主寫的。
慕昭在前些日子已經對長寧講過他去壽州城見到靜安長公主時的具體情形了,靜安長公主雖然做了慕家媳婦近四十年,這比她曾在顧家做女兒的時間長得多,不過,她依然心懷顧氏的皇朝。
長寧並不覺得她是一個迂腐不通世事的人,對她不願意接受顧氏皇朝被劉昶篡位的事,長寧能夠理解,但是卻不理解她一心想要復國的事。
雖然長寧心裡上很痛苦,但她理智上知道顧家的江山的確回不去了。
但靜安長公主似乎是不願意接受這一點。
長寧想,也許是她眼看著劉昶的軍隊占領西都,屠殺了顧氏的子孫,占領了曾經屬於顧氏皇朝的榮耀和輝煌,所以,她的骨子裡刻入了這份仇恨,不願意接受復國無望的事實。
她這五十多年都是以公主的身份活著的,又怎麼能夠接受自己已經亡國,失去了公主的身份呢。
即使是長寧,她當初不喜人稱呼她皇后,現在也不是很習慣王妃這個稱呼,卻想永遠保有公主的稱號。
慕昭的手掌輕輕按在了信紙上,說:“我不想你去。舅母已經年老,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理智和仁慧。”
長寧抬頭看慕昭,慕昭眼神幽邃宛若黑夜,深且冷,長寧一時怔住,低聲道:“姑母定然是在西都城裡受到了刺激,才變得不通世情。在她的心裡,你已經是北朝的皇子,但我還是和她一般的大周公主。”
慕昭說:“你是我的妻子,是我皇甫家的人。”
長寧靜靜看著他:“你已經完全拋棄慕姓了嗎?”
慕昭被她問得一愣,他嘴唇動了動,想要反駁,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無法反駁。
他自從記事起,他在慕家便並不受歡迎,在老夫人在的時候,她雖然疼愛他,但是有時候也會流露出厭惡的眼神,他知道她不是厭惡他,只是厭惡玷污了他生母的賦予他另一半血脈的生父,舅母待他宛若己出,但也會不斷點醒他他的出身,他感激她願意一輩子孝順她,但她現在的要求他實在做不到,而慕家當年的那些表兄弟姊妹們,不欺負他惡語相向的已經算好了,他的成長過程,他厭惡自己的生父,但是對慕家也並沒有歸屬感,他想要趕緊長大,然後建立自己的家庭,有他愛的長寧,還有他們的孩子。
回到皇甫家後,時至今日,他對皇甫家也沒有歸屬感,沒有皇甫家族便是他的宗族的使命感,祭祀皇甫家祖先時,他也沒有他在這五服之內的感覺。
其實時至今日,他依然是沒有根的人,所以他想要紮下自己的根。
慕昭在長寧的面前半跪了下來,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長寧那般說完,便後悔了,她看到了慕昭眼裡的脆弱。
長寧伸手抱住了他,道,“對不起。我不是指責你。”
慕昭輕聲道:“我的確不姓慕,在皇甫一族的宗廟裡,我也並無歸依之感。”
長寧突然想到了她才三歲時,見到小小的慕昭站在西都皇宮綠濤閣外的樹下,安靜地站著,好像與這個世界絕緣,她那時候也對這個世界沒有歸依之感,她以為他和自己一樣沒有忘記前世,直到現在,她才明白,他們最初便互相吸引,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同樣的孤單和孤立。
但她因為母親因為父親因為哥哥因為慕昭因為孩子,她明白自己實實在在地來自哪裡,想要去到哪裡。
長寧低頭親吻他的額頭,眼淚溢出了眼眶,說道:“我是你的妻子,我們有子櫻和子丑兩個孩子,以後還會有更多。我需要你,他們也需要你。無論你來自哪裡,姓什麼,這些都不會改變。”
慕昭和長寧無話不談,說:“舅母其實很想恢復大周,她說被劉昶殺死的太子是假的,只是真太子不知道去了哪裡,她希望能夠找到真太子,號令親大周的臣子和將領一起擁護真太子登基,攻回西都去。”
長寧沒想到靜安長公主還這般堅持著想恢復顧家江山,問道:“慕華表哥是什麼意思。”
慕昭說:“他知道南朝一亂,大雍必定馬上南下,南朝根本不能抵抗,慕家現在處在淮河一帶,首當其衝,到時候只憑慕家之力不可能對抗大雍兵馬,但劉昶篡位,是大周的仇敵,舅母是不可能答應慕家和劉昶聯手的。所以他別無選擇,比起帶著慕家被大雍覆滅,不如投向大雍保住淮河一帶百姓和慕家的風光富貴。”
長寧說:“但慕華表哥很是孝順,他即使有這種意思,也不敢過分違拗姑母。”
慕昭說:“正是如此。”
長寧又問:“你和劉昶到底談了什麼?”
慕昭說:“我以慕家子身份,說慕家內部分化,有人希望投奔劉昶,有人希望投奔北朝,若是他先假意和北朝定下和平盟約,建交通商,在這種情況下,慕家判斷形勢,更多人會願意歸於他。”
長寧說:“何以以身犯險,你要是被人認出來是皇甫奚,那該怎麼辦。”
慕昭說:“哪裡那麼容易認出。西都里大多都知道我是慕家慕昭。即使有人說我是大雍秦王,恐怕也沒人信。”
長寧說:“你這是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總是做過分冒險的事,這事可以讓下屬去辦的,不是嗎?”
慕昭卻說:“非慕昭的身份不能取信劉昶,他是個多疑的人。”
長寧翻身不想理他,慕昭只得輕聲哄她,又親她耳朵,長寧嘆了一聲,轉過身來,說:“那劉昶是什麼意思?”
慕昭說:“劉昶覺得可行。我已經和他約定了,到時候即使慕家其他人不願意歸附他,我也會帶著自己的兵馬追隨他。他知道北齊搶了我的未婚妻,我和北齊之仇不共戴天,便很相信我。”
長寧說:“你是想帶兵入西都,到時候裡應外合攻打劉昶個措手不及嗎。”
慕昭笑起來,說:“吾妻懂我!”
長寧想了想之後道:“西都有長江天塹,加上劉昶多智多疑,手上兵馬不少,大雍即使攻打過去,短時間內也無法攻克西都,若是有精兵從內反叛,此事便是事半功倍了。”
慕昭很是自信又豪邁地說:“對。若是慕家舉家歸附劉昶,他反而不會相信。到時候慕家其他人有些願意投降大雍,有些想要自立,但有一部分願意歸附劉昶,劉昶定然會信,恐怕還會親自出城迎接我。”
長寧說:“但你親自帶兵前去,總歸太過冒險了。”
慕昭說:“還有數月可以籌劃,到時候慕華表哥會隨即帶慕家大軍做先鋒進攻。”
長寧知道慕昭不會改變主意,只得說:“那便要謀劃好,萬無一失才行。路大人回了南朝,已經說動了幾個將領,到時候他們應當可以策援。不過,還是要定下即使沒有他們的援兵,也能安然而退的計策。”
說到這裡,她抱住了慕昭,有些悲傷地道:“我只有你了,你不能出事,你明白嗎?”
慕昭說:“我不會。”
☆、第106章
第四十五章
長寧很晚才又睡過去,等醒來時,慕昭已經不見了,長寧摸了摸身側的被褥,不由懷疑慕昭是否真的回來了。
她欠身掀開床帳,叫如意道:“如意?”
是在梢間裡的小侍女聽到了,進來應道:“公主,您醒了?王爺說您昨夜睡得晚,今日多睡些才好,讓奴婢們不要打攪您。如意姑姑去廚院裡吩咐膳食去了。”
十月下旬,天氣已經很冷了,剛把胳膊伸出被窩一陣就感覺到了冷,她現在還在坐月子,葛太醫讓她不要受冷,不然對身體有很大害處。
長寧把胳膊縮了回去,說:“王爺什麼時候出門的?”
小侍女道:“卯正不到就起了,是什麼時候出門的,奴婢便不知了。公主現在要洗漱用早膳嗎?”
“嗯,好。”長寧應著,秋娘也進屋了,她說:“公主,您醒了嗎?我今兒早上才知王爺回來了,昨夜竟然沒有起來迎接。”
她說著,走到了床邊來,為長寧將床帳挽好掛起來,低頭看長寧還躺在被子裡,編成辮子的頭髮些許凌亂,不過略微鬆散的頭髮更襯得她膚色白皙,眉目烏黑穠麗,面頰如染桃花,帶著紅暈,比起平常氣色好些。
秋娘想,應是王爺回來了,她雖然嘴上不說歡喜,心裡卻是歡喜激動的。
長寧說:“他回得晚,哪裡需要如白日一般闔府前去迎接。”
小侍女已經去讓人端了熱水拿了面巾香胰子牙刷牙粉等洗漱物品來,秋娘伺候她穿了厚衣裳,她才起床來洗漱收拾。
洗漱完坐在梳妝檯前梳頭時,長寧摸了摸自己的頭髮,說:“非得一月才能洗頭嗎?”
雖然沒有洗澡,但每天倒是擦身了,不過秋娘卻死活不讓她洗頭,說會傷風,以後會頭痛。
秋娘說:“公主還請忍耐,沒有幾天就出月子了,就可以洗了。”
長寧苦著臉,又嘆了口氣,說:“算了。”
心想慕昭昨夜還摟著她,摸她的頭髮,真不知道他怎麼摸下手的,不過想到慕昭在外打仗時比她這個樣子還不如,也就釋然了。
頭髮還沒有梳好,子櫻就跑進來了,她運動細胞非常發達,雖然跑得不是很穩,但真正摔跤的時候也幾乎沒有。
子櫻撲到長寧的腿上,說:“我要來找娘親,她們說娘親在睡覺,不讓我來。她們還說父王回來了。”
她這話說得非常順溜,可見是在心裡醞釀過的。
長寧要將她抱到腿上,秋娘已經過來將子櫻先抱起來了,說:“公主,您還是好好養著身子,郡主現在已經不輕了,您出了月子再抱吧。”
於是長寧也無話可說了。
侍女將桌子在臥室里擺好,又擺上早膳,長寧一邊吃早膳,一邊餵女兒再吃一些,飯後便又回了床上去。
長寧把女兒也抱到床上,和她將她父王回來的事,又問:“還記得父王嗎?”
小子櫻說:“父王是王爺。”
看來是不記得了,只記得大家教她的那些東西。
一會兒,小世子子丑的辱母詹氏也把小世子抱進來了,長寧接過兒子,看他已經睡了,子櫻要和他說話,長寧就對她小聲說:“弟弟睡覺,我們不要打攪他。”
於是子櫻就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又探頭仔細打量弟弟。
子丑已經不是剛出生時候的小老鼠樣子了,臉蛋要白了不少,但是依然非常脆弱幼嫩,子櫻甚至不敢用手指碰他,生怕把他碰壞了,因為之前長寧對她說,弟弟很脆弱。
不出長寧所料,慕昭被留在宮中用了午膳才回來,回來時已經下午申初過了,進了內院抱著女兒逗了一會兒,子櫻總算好好把她父王看了一遍,他又親了親兒子和老婆,就又去忙去了。
子丑在做滿月酒時,皇帝皇甫元親自來了秦王府看了看,慕昭把兒子的襁褓抱出去給皇帝看,子丑很喜歡睡覺,除非餓了拉了很少哭,被皇帝打量時,他睡得正香,長長的眼睫毛形成了一道陰影,白嫩的面頰像是嫩豆腐。他長得像長寧,像個女孩子秀氣。
皇帝甚至接過去抱了一下,給他賜了大名,叫皇甫澤。
幾個王爺,加上京中權貴幾乎都來了秦王府慶賀秦王嫡長子的滿月,慕昭只把孩子抱給皇帝看了一下,就讓人將孩子又抱進內院了,怕孩子在外面待太久會受驚。
不過任由外面多麼熱鬧,子丑睡得巋然不動,只在餓了才癟了癟嘴要哭。
長寧這一天也出月子了,在前一晚,她總算洗了個熱水澡,洗完澡,只覺得整個人都舒泰了。
這一日,就穿了比較喜慶的紅色交領襦裙,裙擺用孔雀羽繡出了孔雀紋,外面披著一件大袖衫,高挽髮髻,頭上是一套新的點翠頭面,十分華麗。
只是薄施脂粉,便美不勝收。
慕昭看到她這樣子,被長寧催了幾次,才出門去待客,不然就想賴在長寧身邊不走了。
長寧並未出正房堂屋門去迎客,只是坐在梢間裡,招待親近一些的女客說話。
小子櫻這一日穿了和長寧幾乎一模一樣的襦裙,只是是小小的而已,乖乖坐在長寧身邊,還會和人問好了,魏王妃在長寧坐月子時來過幾次,她已經認識她,就用軟嫩的聲音喚她:“四嬸母好。”
那乖巧可愛的樣子,讓屋子裡的所有人都喜歡不已,連和長寧不對盤的齊王妃祁氏都說她:“明嘉郡主小小年紀,便聰慧可人。”
這一年到十一月中旬時,才下了第一場雪,不過這一場雪頗大,早上起來,地上便是厚厚一層了。
慕昭一大早起來到院子裡練劍,看到下了大雪,只得去了演武堂,等回到正院裡,長寧也起來了,正帶著披著厚披風的女兒站在檐廊下看下雪。
看到慕昭過來,她便笑道:“這雪下得漂亮。”
慕昭過去將女兒抱到懷裡,一隻胳膊又摟了她,說:“瑞雪兆豐年。今年的雪比較晚。”
長寧點頭應是。
當日下午,秦王府收到了從壽州城送來的密信,其中一封是給長寧的。
慕昭本想先拆開看,想了想之後,還是原封不動拿進了內院來。
長寧正抱著兒子逗他,子丑一會兒就困了,即使親娘逗他,他也不予理睬,閉上眼睛只是睡。
慕昭讓辱母來將兒子抱到搖床里去睡,又讓小侍女帶著子櫻出去了,房裡只剩了他和長寧兩人,他才將那封信給長寧,說:“這是從壽州城來的信。”
慕昭大約能夠猜到這是誰寫的,會寫些什麼,不過他還是遞給了長寧。
長寧愣了一下才接到手裡,在慕昭面前將信拆開了,裡面只有一句話:“望壽州城一晤。”
信上並無落款,不過看字跡,長寧和慕昭都知道是靜安長公主寫的。
慕昭在前些日子已經對長寧講過他去壽州城見到靜安長公主時的具體情形了,靜安長公主雖然做了慕家媳婦近四十年,這比她曾在顧家做女兒的時間長得多,不過,她依然心懷顧氏的皇朝。
長寧並不覺得她是一個迂腐不通世事的人,對她不願意接受顧氏皇朝被劉昶篡位的事,長寧能夠理解,但是卻不理解她一心想要復國的事。
雖然長寧心裡上很痛苦,但她理智上知道顧家的江山的確回不去了。
但靜安長公主似乎是不願意接受這一點。
長寧想,也許是她眼看著劉昶的軍隊占領西都,屠殺了顧氏的子孫,占領了曾經屬於顧氏皇朝的榮耀和輝煌,所以,她的骨子裡刻入了這份仇恨,不願意接受復國無望的事實。
她這五十多年都是以公主的身份活著的,又怎麼能夠接受自己已經亡國,失去了公主的身份呢。
即使是長寧,她當初不喜人稱呼她皇后,現在也不是很習慣王妃這個稱呼,卻想永遠保有公主的稱號。
慕昭的手掌輕輕按在了信紙上,說:“我不想你去。舅母已經年老,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理智和仁慧。”
長寧抬頭看慕昭,慕昭眼神幽邃宛若黑夜,深且冷,長寧一時怔住,低聲道:“姑母定然是在西都城裡受到了刺激,才變得不通世情。在她的心裡,你已經是北朝的皇子,但我還是和她一般的大周公主。”
慕昭說:“你是我的妻子,是我皇甫家的人。”
長寧靜靜看著他:“你已經完全拋棄慕姓了嗎?”
慕昭被她問得一愣,他嘴唇動了動,想要反駁,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無法反駁。
他自從記事起,他在慕家便並不受歡迎,在老夫人在的時候,她雖然疼愛他,但是有時候也會流露出厭惡的眼神,他知道她不是厭惡他,只是厭惡玷污了他生母的賦予他另一半血脈的生父,舅母待他宛若己出,但也會不斷點醒他他的出身,他感激她願意一輩子孝順她,但她現在的要求他實在做不到,而慕家當年的那些表兄弟姊妹們,不欺負他惡語相向的已經算好了,他的成長過程,他厭惡自己的生父,但是對慕家也並沒有歸屬感,他想要趕緊長大,然後建立自己的家庭,有他愛的長寧,還有他們的孩子。
回到皇甫家後,時至今日,他對皇甫家也沒有歸屬感,沒有皇甫家族便是他的宗族的使命感,祭祀皇甫家祖先時,他也沒有他在這五服之內的感覺。
其實時至今日,他依然是沒有根的人,所以他想要紮下自己的根。
慕昭在長寧的面前半跪了下來,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長寧那般說完,便後悔了,她看到了慕昭眼裡的脆弱。
長寧伸手抱住了他,道,“對不起。我不是指責你。”
慕昭輕聲道:“我的確不姓慕,在皇甫一族的宗廟裡,我也並無歸依之感。”
長寧突然想到了她才三歲時,見到小小的慕昭站在西都皇宮綠濤閣外的樹下,安靜地站著,好像與這個世界絕緣,她那時候也對這個世界沒有歸依之感,她以為他和自己一樣沒有忘記前世,直到現在,她才明白,他們最初便互相吸引,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同樣的孤單和孤立。
但她因為母親因為父親因為哥哥因為慕昭因為孩子,她明白自己實實在在地來自哪裡,想要去到哪裡。
長寧低頭親吻他的額頭,眼淚溢出了眼眶,說道:“我是你的妻子,我們有子櫻和子丑兩個孩子,以後還會有更多。我需要你,他們也需要你。無論你來自哪裡,姓什麼,這些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