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崢把梳子放下,最後只好讓米大娘進來給蘇涵挽了個簡單的儒生髻。

  吃過早飯,蘇涵又吃了藥,蘇崢這才帶著蘇涵出門。

  並不是騎馬,前面院子裡已經套好了馬車,蘇崢將蘇涵抱著放上馬車,自己這才上車,讓車夫駕車去京城。

  在馬車上,蘇涵一路忐忑憂心。

  雖說生死由命,人都免不了一死,但是,想到皇帝病重臥床,蘇涵依然痛苦難過,母親才剛剛離開他不久,皇帝便又要跟著離開了,想到此,蘇涵握著蘇崢的手就更緊了,他害怕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會離開他。

  蘇崢感受到了他的緊張,摟著他讓他靠在自己懷裡,柔聲安慰道,“別擔心,不會有事的。”

  蘇涵點點頭,聲音卻有些哽咽,“哥哥,母親離開了,皇上也病重,要是他出什麼事情,我就只剩下你了。我好害怕你也不在我身邊了。”

  蘇崢對蘇涵萬分心疼,“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一輩子都在,不會離開你。”

  蘇涵靠在蘇崢懷裡沒有言語,卻些微發抖,蘇崢只好將他擁緊,語言的乏力讓他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才能讓他懷裡的寶貝不再害怕顫抖。

  中午在車上吃了些乾糧解決了午飯,蘇涵吃早上米大娘為他準備的點心水果,馬車在下午太陽西斜的時候到了京城。

  過城門的時候,蘇崢拿了忠國公府的令牌出來,馬車被扣押在城門口不過片刻,京城禁衛軍統領郭統便騎快馬趕到,蘇崢身姿挺拔,站在馬車邊,看到他只向他點了一下頭,問候了一聲,然後撩開一絲車簾fèng隙,從裡面伸出一隻潔白無瑕的手,纖長瑩潤的手指挑著一塊玉佩,那是王爵以上才能用的四爪雙龍佩,白玉剔透,在夕陽的光輝里散發出潤澤溫潤的光,襯著那手指,愈發顯得那手指的瑩潤潔白。

  做到禁軍統領的人不僅是家裡關係硬,自己必定也很有本事,而且很得皇帝的信任賞識。

  郭統不能說是太子一系的人,他到現在也只忠心於皇帝。

  看到那塊玉佩的時候,他有些遲疑,但是,並沒有看到馬車裡的人,車簾便被掩住了,蘇崢拿過蘇涵手裡的玉佩,遞到郭統跟前,道,“有勞郭統領放行了,且請將此玉佩送至太子殿下處,並能上呈給皇上,說微臣帶了個人想覲見皇上。”

  郭統並不明白蘇崢有什麼意圖,不過,手中的東西並不是一般的東西,而且,雖然有太子的命令在找到忠國公蘇崢的時候要將他監管起來,但是,蘇崢畢竟是一等爵,背後又有整個蘇家,且皇帝並沒有打壓蘇家的意思,郭統覺得這尊大神並不是他能夠得罪,便並沒有為難,一面派人跟著蘇崢的馬車,自己則騎快馬進宮去了。

  蘇崢坐進馬車裡,讓車夫將馬車直接趕到皇宮東南角門處去。

  皇宮東南角門是後宮親眷家屬出入宮廷走的門,距離後宮比較近,有的時候也有大臣入宮走這條路。

  雖然這輛馬車並不富貴華麗,但是,剛才從裡面伸出的那隻挑著玉佩的手,卻讓這馬車仿佛一瞬間變成了瑤池仙宮裡的華麗車駕,因為那隻手這馬車也熠熠閃光起來。名為保護,實為監視押送,走在馬車兩旁一向橫行慣了的士兵這次卻都不敢造次。心裡猜測著剛才的那隻手到底是何人的,一等爵忠國公都只能為他傳話打簾。而且,一隻手便有如此風情,那要是見到裡面的真人,那真人又如何呢?士兵們不免都要不時看看馬車,仿佛什麼時候風就會吹開車簾便能夠看到裡面的人的面目似的。

  第十一章 太子的猜想

  第十一章 太子的猜想

  皇帝病重,大臣要覲見都必須通過太子,所以蘇崢將玉佩交給郭統的時候說的是送至太子殿下處,然後再上呈給皇帝,這種說法無不暗含譏諷。

  皇城禁衛軍是直接受命於皇帝,皇帝病重,郭統進宮覲見皇帝,皇帝便直接說了讓他聽命於太子。

  皇帝的這種安排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他病重之後,朝中的各股勢力會出現變化與動盪,支持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勢力很可能會趁著這個時候做些事情出來,皇帝不想看到太子勢力受到打擊而出現政權動盪的事情,越是病重,他越要堅定支持太子,況且,宋元瑾這些年來一直做得不錯,皇帝對他很滿意,認為自己的繼承人非他莫屬,而且,他是皇帝一手帶大,父子情誼在,皇帝根本沒有任何要換太子的想法。

  在病重的時候,將權利交給宋元瑾是最好的選擇,一來可以讓宋元瑾處在不敗之地,他有力量能夠在朝中壓得住下面的人,二來,他的這種支持便是明確的表示,他沒有任何要換太子的意思,讓別的勢力不能輕舉妄動,有利於穩住局勢。

  只是,為了國家社稷,為了朝廷大局,將權利交給宋元瑾之後,皇帝不免又對宋元瑾的很多做法不滿。

  每一個站在頂端掌握著天下權利的皇帝估計都會有這種矛盾的心理。

  一面知道自己必須將權利放給別人,一面又捨不得,或者從他這裡得到權利的人什麼做法都讓人不滿。

  不過,宋元瑾的做法的確太過分,皇帝儼然已經被他監禁起來了。大臣覲見都要先經過他才能去見皇帝,而且,他還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皇帝病重不能打擾,若是大臣強行覲見讓皇帝病情加重什麼的,那這個大臣根本無法承擔這個後果,只能等著被下獄處決了。

  貼身大太監進書房來說京城禁衛軍統領郭統來見的時候,太子正在處理政務,為一大堆事務煩心不已。

  禁衛軍統領是每天都必須覲見皇帝的,皇帝病重將事務交給太子後,他便每天都要來覲見太子,匯報一日事務。

  此時時間還早,距離每日的公務上報時間早了些,聽大太監說郭統求見,太子還有些奇怪,但依然讓傳人進了書房。

  行禮之後,郭統便將玉佩拿出來,道,“殿下,方才屬下在南安門截下了忠國公蘇崢蘇大人……”

  聽到郭統說截到了蘇崢,太子原來還放鬆著的神情馬上一緊,目光顯出些微陰沉來,問道,“他此時在何處?”

  郭統將手中玉佩呈上給太子,道,“他將這玉佩給了屬下,讓屬下帶來給殿下您,他說他要帶一個人來面見皇上,此時應該正在來皇宮的路上。”

  太子看到那塊玉佩,臉色就又是一變,卻不是變陰沉,而是突然之間神色明朗起來,顯出狂喜來,他甚至不掩飾自己的這種狂喜與愉悅,站起身拿過那塊雙龍佩,托在掌中看了又看,眼裡因為欣喜而熠熠發光,距離郭統平時見到的那個儒雅溫文中帶著肅然威嚴與不可侵犯的太子差太多了。

  郭統為太子的這種變化感到心驚,那個坐在馬車裡有漂亮的手的人到底是誰,為何太子看到這塊玉佩會如此高興。

  這玉佩顯然是哪位郡王或者親王的,皇子也會有,那馬車裡會是哪位郡王或者親王嗎?

  郭統疑惑不已。

  太子從桌案後走出來,站在郭統面前激動地問道,“你可見到蘇崢要帶來面見皇上的人了,他還好嗎?”

  郭統心中疑惑,面上恭敬地道,“他人在馬車裡,屬下不曾見到。”

  太子忡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剛才在屬下面前失了禮儀,他很快又恢復到太子應該有的嚴肅沉穩,坐回椅子上,面色微沉,道,“你先下去吧,孤會讓人傳旨讓他們來見皇上的。”

  郭統應了話,便告退了。

  郭統出去後,太子將那塊玉佩拿在手裡摩挲了好一陣,心裡想著蘇涵果真並沒有死。

  傳言蘇涵病重的時候,他因為事務繁重脫不開身不能前往看望,後來有了時間,便連夜趕路去聞濤別院探望他,在別院門口遇到蘇崢,蘇崢離開時身邊帶著一個小太監,太子當時並沒有注意那個小太監,後來回頭正好看到蘇崢半扶著一個奴才才覺得奇怪起來,但他當時也並沒有深究,心裡惦記蘇涵,急切進了金松園。

  到金松園後,他想要去看蘇涵的時候卻被攔住了,皇帝說蘇涵病重正在施針醫治,任何人不得探望。

  太子連夜而來,卻沒有見到人,後來還被皇帝訓了一頓,皇帝說將朝廷交給他,他卻不在京城坐鎮,居然為了這種人情小事來聞濤別院,真是不知輕重,失了太子之職。

  太子受了訓只好又趕回京城,不過,心裡卻奇怪起來,皇帝以前很看重他對蘇涵的情意,他對蘇涵好,皇帝只會高興,沒想到這次卻截然相反,不僅不讓見,反而用前所未有的嚴厲之詞訓斥他。

  太子那時候也只能想是蘇涵病重,皇帝憂心過重,心火上沖,正好他撞在了刀口上,便被訓斥了一番,這也無可厚非。

  太子以為蘇涵只是平常的毒發而已,既然以往都沒出事,那麼這次即使兇險估計也會化險為夷,只是,沒想到等他回到京城,過兩天卻傳來蘇涵病逝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的他當時以為自己聽錯了,完全處於驚愕之中,不可置信,之後便是沉重的悲痛與難以忍受的痛苦。

  白髮人送黑髮人,皇帝帶著蘇涵的靈柩回京城來,皇帝悲痛過度,路上又受了風,便病倒了。

  蘇涵的清和郡王府趕工修好還沒來得及住進去,人便沒有了,那華貴的王府只迎來了主人的靈柩。

  因為皇帝對蘇涵的寵愛,下葬按照親王的標準來,皇帝甚至讓禮部拿宮裡內務府的錢為蘇涵操辦。

  這件事算是京城裡的人們茶餘飯後最大的談資,但是,即使排場這般大,也無大臣出來反對,畢竟,皇帝都因為清和郡王的事情病倒了,要是有人去就這件事情參奏一本,便正好是撞上皇帝的刀口,只能是找死。

  太子當時傷痛欲絕,根本不相信那樣一個活生生的人就變成了一個死氣沉沉的棺木,他想要親自去看蘇涵的棺槨,不過,那樣的不合禮儀的行為只是想想,要做到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太子去清和郡王府停靈間守過幾晚,每次蘇崢都在那裡,雖然蘇崢憂愁而痛苦,但是,太子卻覺得他在看到那棺槨的時候並不是哀傷,而是皺眉,這讓太子覺得奇怪。

  皇帝雖然處在病中,卻依然到清和郡王府探望過幾次,看過之後便要求儘早下葬。看意思是他不想再處在這種喪子的悲傷中,想要將這件事情早些了結。

  太子覺得蘇涵很可能沒有死是因為蘇涵的很多東西本是要拿去陪葬的,但是那些東西卻被蘇崢收起來了,太子在心裡對蘇崢的這種行為不滿,派人去打探那些東西到哪裡去了的時候,回報的人說被帶出京了,但因為沒有跟上對方,而沒有查到最終的地方。

  也許是蘇崢察覺到太子在查他,之後蘇崢便沒有任何動作。

  清和郡王死後,太子悲傷中又抽時間去找了夏太醫問話,夏太醫是蘇涵的專屬太醫,蘇涵的死他要負很大的責任,不過,皇帝並沒有為難他,甚至為他的兒子升了官,這點也讓太子覺得奇怪。和夏太醫的談話中,太子並沒有發現什麼有用的信息,卻從林太醫處得知夏太醫從宮廷藥房裡要了一大批藥,是皇帝批准的,而那些藥別人一般不會用到,是蘇涵經常吃的藥中的一部分,太子這才隱隱覺得蘇涵是不是並沒有死,那棺槨里並沒有人,他還好好地在別的地方活著,夏太醫還在為他製藥……

  第十二章 父子談話

  第十二章 父子談話

  蘇涵沒有死,太子有了這個想法,對於他,這個念想就像是他的救命稻糙一樣,即使知道抓住也不一定能救命,但人在無助的情況下就會去死死抓住這根僅有的稻糙,維繫心中的一絲希望。

  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太子便讓人好好去查這件事,不敢從皇帝處入手,便從蘇崢與夏太醫處入手,甚至蘇涵身邊的侍女與嬤嬤都被他列入了調查的名單。

  如此查詢很快就有了結果。

  因為皇帝當初沒想過會有人來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所以並沒有非常嚴密地處理這件事。

  從蘇涵的侍女處得知蘇涵病重前幾天身體都不錯,並沒有什麼異常,還有就是蘇涵的不少用慣的東西在他病中被送走了,不知道被送到了哪裡去,而且,李嬤嬤和蘇涵身邊最受寵的大丫鬟芷芸自從蘇涵死後就不見了,但是,並沒有人傳兩人是被秘密處置了,倒有人說兩人是被帶走放回家裡去了。

  之後蘇崢進宮覲見皇帝,兩人談了很久,蘇崢出來後雖然一臉平靜,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事情,但太子遇到他便覺得他面帶紅光隱隱歡喜,這不太正常,畢竟,蘇涵死了,蘇崢有什麼事是值得歡喜的呢。

  後來又因為調查的人跟著蘇崢的貼身小廝到了京城裡一處大宅子,那座宅子原來是一家大商賈的,後來那商賈搬走回了老家,大約是兩月前才被人秘密買下來,查買主居然是蘇涵身邊李嬤嬤,這件事也太巧了。

  太子突然想起來他去聞濤別院的時候,遇到蘇崢,看到蘇崢扶著一個小太監,之後,他越想便越覺得那個他只撇過一眼的小太監身形像蘇涵。

  雖然他不明白皇帝為何要安排蘇涵假死,但是,他此時卻有很大的把握蘇涵沒死。

  他於是召來蘇崢旁敲側擊詢問了,只是無論他怎麼詢問,蘇崢都不承認。

  太子心裡便對蘇崢存了不滿。

  皇帝病中,朝中局勢有些不穩,太子忙於朝政便沒有太多的精力調查蘇涵的事情了。

  在一次和皇帝的談話中,皇帝說到蘇涵,便悲從中來,太子同樣也悲傷不已,聽皇帝說讓他以後多花心思培養蘇崢,說這算是他的心愿。

  太子因為蘇涵的事情已經對蘇崢不滿,當時心想著蘇崢難道也是你兒子不成,好好培養他算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