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劉氏就說好在她的兩個雙胞胎兒子以及他們的媳婦都要跟著去會稽,這讓他們覺得不那麼孤單。
謝妙容的兩個弟弟十六郎謝志和十七郎謝武都已經娶妻生子。原先,謝莊為宰相時,他們也在朝廷里為官,為大齊效力,如今謝莊致仕歸隱,他們也就索性辭官,跟著父母一起去會稽了。對於兩個弟弟這樣的盡孝的行為,謝妙容當然是十分支持和大加讚賞。
“阿父,阿母,雖然十六郎和十七郎他們一家人在你們身邊陪伴你們,這讓女兒覺得心安,但是女兒還是每兩年就會到會稽來探望你們。”
這是她跟蕭弘商量好的,她必須要這麼做,因為父母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會去了,她常年不能在他們身邊陪伴他們,但是每兩年去看望他們一次還是可以的,雖然去的時候有點兒費事,但這絕不是不去看望父母的理由。
蕭弘就說,到時候他陪她一起去,頂多他們輕車簡從,不要擺那麼大的儀仗。再過兩年,皇太子蕭卓也有十四歲了,到時候就讓太子監國,他就陪著謝妙容一起去探望岳父和岳母。
“好,好。”劉氏和謝莊一起笑道。
眾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謝莊夫妻才帶著其餘的女兒女婿們出了宮。
謝妙容和蕭弘,還有他們的兒女則是將他們送出了宮。
送走了父母姐妹弟弟等人,謝妙容和蕭弘一起回太極殿,路上兩人就說起了女兒永壽公主的及笄禮,還有她及笄後,都會有些什麼人願意尚主,以及蕭弘心裡可有什麼好人選沒有。
蕭弘就說到有一個人不錯,不但模樣俊朗,而且才高八斗,現如今做著淮王的伴讀和老師之一。
她這麼一說,謝妙容立即知道這人是誰了,實在是這個人的確非常出色。他就是來自蜀州的十六歲少年李言,這個人出自寒門,去年在蕭弘即位為帝後舉行的頭一次科舉中,成為三甲之一。當時,朝廷正好在給王爺們選擇伴讀,淮王蕭德仰慕李言的才學和風儀,就懇求父皇蕭弘能讓李言作為他的伴讀兼老師。
蕭弘准了,於是李言就成為了淮王的伴讀和老師之一。
李言比淮王只不過大四歲,但是才學驚人,其實,蕭弘覺得給了淮王做伴讀真是可惜了,所以還是給李言加了個官銜,讓他成為淮王的老師之一。
淮王蕭德是蕭弘和周良娣所生的兒子,自打小在謝妙容身邊長大。他長得美風儀,是蕭弘的兒子裡面最像他的,而且這個人醉心文學,十分內秀。跟他和謝妙容生的幾個兒子都不一樣,那些兒子們要硬朗得多,更加喜歡舞刀弄劍和騎she。只有這一個看起來內向文弱,蕭弘在內心裡常常覺得對不起他,因為他長這麼大,從未見過他的親生母親一次。
蕭德長那麼大,從來沒有向蕭弘討要過什麼,所以,他破天荒地要一個人去做他的伴讀和師傅,作為父親的蕭弘不會不同意,儘管有點兒捨不得他殿上的三甲之一去給一個皇子做伴讀。要是蕭德是太子的話,那麼這個伴讀兼師傅還是極有分量的一個職位。
李言做了淮王的伴讀和師傅後,常常陪在淮王左右進入宮廷,謝妙容也不少見到他,所以蕭弘這麼一提,她就知道是誰了。
“可是,三郎你倒是挑上了人家,可知道人家願意尚主否?”
私底下,跟蕭弘在一起的時候,謝妙容是從來不喊蕭弘陛下的,而蕭弘也覺得這樣舒坦些。
這會兒聽謝妙容這麼一說,蕭弘就笑了,道:“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小子想尚我家十二娘。李言能被朕挑上,真是他的福氣。他用腳趾頭也能想清楚,到底是跟著一個皇子做師傅還是作為朕的乘龍快婿有前途。而且,做青鳳的駙馬和做十五郎的師傅和伴讀並不牴觸。李言今年十六歲,只比青鳳大一歲,這年紀上就合適。還有,他們容貌相配,最重要的是李言出自寒門,人品穩重,尚了青鳳後,想必能對青鳳一心一意,成為神仙眷侶。”
“你光想著那李言尚青鳳合適,可你還不曉得青鳳她瞧得上那個李言不呢?我覺著還是問一下女兒的意思,要是她不喜歡那樣的,我看你就別拉這根紅線了吧。”
蕭弘一聽,低頭想了想,就也同意了謝妙容的話:“好,你去問一問青鳳,看她覺著那個小子如何?要是她不喜歡這樣的,那就算了,朕另外替她挑選。想我蕭弘的女兒,還怕挑不到好郎君麼。”
在兒女們的婚事上頭,謝妙容和蕭弘算是一對兒開明的夫妻,而且蕭弘跟謝妙容成親這麼多年,在很大程度上,謝妙容的一些觀念影響了他。比如說讓女子接受教育,自食其力,推行男女稍微平等,大力發展商業,重視法治等等。當然在婚姻上頭,也不要父母一言堂,完全由父母決定兒女婚姻的幸福,這也是謝妙容孜孜不倦地對蕭弘進行洗腦的結果。
反正在長女永壽公主的及笄禮後,過了兩天,謝妙容就去找到女兒說話了。
她也不藏著掖著,先就問女兒心裡可有喜歡的郎君的類型,她開誠布公地告訴她,女孩子十五歲及笄就算成人了,有必要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而如果女兒想要緩幾年也行。關於大齊建立後,這個男女的適婚年紀上頭,謝妙容也曾努力讓百姓們相信,男女滿了十八歲再成婚才是最合適的。但無奈這個時代生產力低下,人民的壽命普遍不高。所以,這個女子十五歲及笄,緊接著訂婚成婚的風俗一下子就改不過來。老百姓因為現實的原因不願意改,占人口百分之一不到的貴族官僚階層又想多子多福,子孫繁盛支撐門庭,他們也不願意改變,所以,謝妙容大力提倡的這一條結婚年齡上的改革就無疾而終了。
但在謝妙容這個穿越的母親看來,女兒要是想十八歲後成親的話,她一定支持她,甚至到二十歲也可以的。
不過,永壽公主周圍的那些表姐表妹,堂姐堂妹,都是在十五歲及笄後就定親,然後十六七就嫁人了,所以,永壽公主在這一點兒上倒是保持了傳統,沒有受她的穿越者母親的影響。
況且,她心裡的確是有中意的人了。所以,當母親問起她喜歡的郎君的類型的時候,她就侃侃而談了,要才高八斗,要風儀出眾,還要跟她年紀相仿。謝妙容聽女兒說這些,最後竟然在腦子裡繪出了李言的樣子。總覺得女兒說得那她喜歡的男子的樣子就跟李言差不多,不說百分之百相像,但至少百分之八十少不了的。
所以,最後聽女兒說完了,謝妙容就問:“十二娘,你是不是心中已經有中意的人了,要是有的話,就說出來給母親聽一聽,讓我替你掂量掂量,看他配得上你不?”
永壽公主雖然為人慡朗,不過,在說起這些事情上頭還是難免羞澀,便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母后,我說出來了,但請您不要笑話我,還有,希望能玉成我跟他……”
“還真是有?”謝妙容忍不住吃驚道,吃驚之後,她又笑眯眯地說,“我不笑話你,你說出來給我聽一聽,到底是誰。”
永壽公主慢吞吞道:“就是,就是十五弟身邊的伴讀……李言……”
“啊?”謝妙容先驚後笑,然後說,“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你怎麼跟你父皇一個心思?”
永壽公主一聽就歡喜無比地問:“難不成父皇他……他有意要李言做孩兒的駙馬?”
謝妙容點頭:“正是啊。我今日來本想著要把你父皇給你挑選的駙馬的人選說給你聽的,但是,我還想先聽一聽你心裡可有喜歡的人。還是先緊著你的意思來。哪裡想到,你竟然跟你阿父一樣瞧上了李言那個小子。你快告訴母后,你是什麼時候瞧上李言的?”
永壽公主:“就是去年參加十五弟的生辰,然後就看到了李言了,那時候他剛成為殿試的三甲之一,也剛剛成為十五弟的伴讀和師傅……後來,十五弟舉行了幾次文會,我就跟他對了幾次詩,發現他真得是才華出眾,頓生景仰之心……”
謝妙容笑起來:“於是你就惦記上人家了?”
永壽公主羞澀地垂頭。
謝妙容見狀更加開心了,拍著女兒的手說:“既然你也中意他,你父皇也瞧得起他,母后這就去向你父皇回信兒,讓他幫你玉成此事。”
——
淮王府里,淮王蕭德與伴讀兼師傅李言面對面坐著弈棋。
落下一子後,淮王就對李言說:“我父皇今日召了我去,跟我說了個事兒,讓我回來跟你說一聲。”
李言頭也不曾抬,盯著棋盤道:“什麼事兒,王爺儘管說。”
淮王:“我父皇說,我長姐及笄了,他要為她挑選一個才華出眾的駙馬,我父皇覺得師傅不錯,所以想問一問你的意思。要是你家中並沒有為你定下親事的話,問你可願意尚主?”
李言聽了,落下一子後才抬起頭,看著淮王說:“王爺,你說我還能不願意麼?”
淮王看著李言俊逸無比的臉,伸出手去,緊緊握著他的手,紅了眼圈兒道:“桃蹊,本王捨不得你……”
李言任由他緊緊握著,凝注著對面那個絕色少年,半響道:“臣承蒙王爺看重,必定會捨生忘死報答王爺。其實,能夠尚主,臣將來對於王爺更有用……再說了,咱們也不是見不著了。臣做了駙馬,也一樣可以做王爺的伴讀的。”
“話雖如此,可你,可你將來可是會跟我長姐進洞房的,你……”淮王說不下去了。
李言是他一見鍾情的人,而且自從兩人相識後,感情一日千里,到現在兩人如膠似漆,同睡同起,幾乎不能分開了。但是現在他所愛上的人就要去做駙馬,去娶他長姐了,他當然不捨得,不甘心。
“王爺難道忘了您的親生母親了嗎?”李言良久幽幽說出一句話。
這話一出,淮王就像是手被燙到一樣,緊緊握著李言的手抖了抖,慢慢地鬆開了手,將手收回來,再緊握成拳。
他絕美的臉上,原先的一雙鳳眸,此時she出了冷冽之光。
“桃蹊,你去吧……”最後他哽咽道。
李言站了起來,依依不捨地看了淮王一眼,這才轉身大踏步離去。
——
永壽公主和李言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後,李言成為駙馬都尉,兼任丹陽尹,負責皇城的治安。蕭弘因為女兒的原因,十分看重他。
只不過,兩人婚後除了頭一晚洞房之夜之後,駙馬就不再踏進公主的閨房了。
他總是以自己很忙還有尊重公主作為藉口,不跟公主同宿。
永壽公主對駙馬的冷落完全無措,在成親之前,她絕對沒有想到這個自己看上的男人竟然會對她如此冷淡。其實,洞房之夜,他對她也只不過是敷衍,並沒有多少熱烈的情意。
公主在駙馬冷落她之後,也派了人去查看駙馬在外面可有什麼相好的,或者有什麼外室。但是去調查的人回來稟告她說,駙馬在外面沒有女人。這就讓公主更加疑惑了,既然他們兩人跟前沒有通房,府中也沒有妾室,外面駙馬還沒有外室,但他為何會對自己如此冷淡呢?
難道是他並不喜歡自己,尚主只不過是順從了父皇的意思。可她明明記得,在成親前,跟李言的幾次相遇和對詩的時候,他對自己都是含情脈脈的,一看就是喜歡自己,對自己有情意。他還寫過情詩給她呢。正因為如此,她才也給予了他回應,喜歡上了他。在她的預想中,她和他成親,那是兩情相悅的結果。可最後,為什麼竟然是這樣呢?
她苦苦思索而弄不明白,又不好意思去問李言這個問題。長久下來,她就因為內心鬱悶而病倒了。
謝妙容聽說女兒病了,親自帶了御醫來替她診治。經過御醫的診斷,說永壽公主是思慮過多才成疾,並且說這病要好起來,必須要少思少想,不然,長此以往,公主必定會飲食漸廢,身體虛弱,香消玉殞。
“十二娘,告訴母后,你到底在想些什麼啊?”謝妙容抓住女兒瘦了一圈的手腕著急地問。
公主咬唇,好半天才對謝妙容說了,她跟駙馬成親後,駙馬對她冷淡,讓她備受煎熬的事情。
“怎麼會這樣?他……他難道是在外面有別的女人了嗎?”謝妙容問。
“女兒也曾派人去查過,但是查不到他在外頭有什么女人,他只是說他忙,忙得沒有功夫顧及到我。”
“胡說八道,他跟你才成親,還在新婚裡頭,哪裡來的什麼要忙的事情,比你更重要。這分明是藉口!”謝妙容十分生氣道,她是過來人,知道男人才新婚的時候,有多黏糊妻子。剛才聽女兒說,她只是跟駙馬洞房一夜後,李言就再也沒有進過她的房內。所以,她才會說李言是在撒謊。
一向慡朗的女兒竟然被這個男人弄成這樣,謝妙容心疼女兒的同時,更是對李言大為憎恨。從公主府回去後,她見到丈夫蕭弘退朝回到寢宮,就向著他胡亂發了一通火,說他什麼眼光,怎麼會給女兒選了那樣一個人,真是眼瞎了!
☆、第259章 25.9
蕭弘無奈地承受著妻子的這一通抱怨和發火,就算他是帝王,可是回到後宮,他面對皇后謝妙容時,他就跟普通的丈夫沒有兩樣。長女的駙馬是他這個當父皇的人做主給她挑的,如今女兒跟李言成親後不但不幸福,還因為駙馬的冷淡而病倒了,而且聽妻子話里的意思,要是女兒再這麼心情鬱悶病下去,將來還有可能香消玉殞。這可是把蕭弘給嚇著了,永壽公主可是他跟妻子的長女,自打小,他這個當父親的沒少抱過她,逗過她。可以說,在他跟謝妙容生的五個孩子裡面,就是長女,他抱得多些。因為她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他格外喜歡,又因為這個女兒長得像他,這種喜歡便又多了幾分。
謝妙容的兩個弟弟十六郎謝志和十七郎謝武都已經娶妻生子。原先,謝莊為宰相時,他們也在朝廷里為官,為大齊效力,如今謝莊致仕歸隱,他們也就索性辭官,跟著父母一起去會稽了。對於兩個弟弟這樣的盡孝的行為,謝妙容當然是十分支持和大加讚賞。
“阿父,阿母,雖然十六郎和十七郎他們一家人在你們身邊陪伴你們,這讓女兒覺得心安,但是女兒還是每兩年就會到會稽來探望你們。”
這是她跟蕭弘商量好的,她必須要這麼做,因為父母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會去了,她常年不能在他們身邊陪伴他們,但是每兩年去看望他們一次還是可以的,雖然去的時候有點兒費事,但這絕不是不去看望父母的理由。
蕭弘就說,到時候他陪她一起去,頂多他們輕車簡從,不要擺那麼大的儀仗。再過兩年,皇太子蕭卓也有十四歲了,到時候就讓太子監國,他就陪著謝妙容一起去探望岳父和岳母。
“好,好。”劉氏和謝莊一起笑道。
眾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謝莊夫妻才帶著其餘的女兒女婿們出了宮。
謝妙容和蕭弘,還有他們的兒女則是將他們送出了宮。
送走了父母姐妹弟弟等人,謝妙容和蕭弘一起回太極殿,路上兩人就說起了女兒永壽公主的及笄禮,還有她及笄後,都會有些什麼人願意尚主,以及蕭弘心裡可有什麼好人選沒有。
蕭弘就說到有一個人不錯,不但模樣俊朗,而且才高八斗,現如今做著淮王的伴讀和老師之一。
她這麼一說,謝妙容立即知道這人是誰了,實在是這個人的確非常出色。他就是來自蜀州的十六歲少年李言,這個人出自寒門,去年在蕭弘即位為帝後舉行的頭一次科舉中,成為三甲之一。當時,朝廷正好在給王爺們選擇伴讀,淮王蕭德仰慕李言的才學和風儀,就懇求父皇蕭弘能讓李言作為他的伴讀兼老師。
蕭弘准了,於是李言就成為了淮王的伴讀和老師之一。
李言比淮王只不過大四歲,但是才學驚人,其實,蕭弘覺得給了淮王做伴讀真是可惜了,所以還是給李言加了個官銜,讓他成為淮王的老師之一。
淮王蕭德是蕭弘和周良娣所生的兒子,自打小在謝妙容身邊長大。他長得美風儀,是蕭弘的兒子裡面最像他的,而且這個人醉心文學,十分內秀。跟他和謝妙容生的幾個兒子都不一樣,那些兒子們要硬朗得多,更加喜歡舞刀弄劍和騎she。只有這一個看起來內向文弱,蕭弘在內心裡常常覺得對不起他,因為他長這麼大,從未見過他的親生母親一次。
蕭德長那麼大,從來沒有向蕭弘討要過什麼,所以,他破天荒地要一個人去做他的伴讀和師傅,作為父親的蕭弘不會不同意,儘管有點兒捨不得他殿上的三甲之一去給一個皇子做伴讀。要是蕭德是太子的話,那麼這個伴讀兼師傅還是極有分量的一個職位。
李言做了淮王的伴讀和師傅後,常常陪在淮王左右進入宮廷,謝妙容也不少見到他,所以蕭弘這麼一提,她就知道是誰了。
“可是,三郎你倒是挑上了人家,可知道人家願意尚主否?”
私底下,跟蕭弘在一起的時候,謝妙容是從來不喊蕭弘陛下的,而蕭弘也覺得這樣舒坦些。
這會兒聽謝妙容這麼一說,蕭弘就笑了,道:“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小子想尚我家十二娘。李言能被朕挑上,真是他的福氣。他用腳趾頭也能想清楚,到底是跟著一個皇子做師傅還是作為朕的乘龍快婿有前途。而且,做青鳳的駙馬和做十五郎的師傅和伴讀並不牴觸。李言今年十六歲,只比青鳳大一歲,這年紀上就合適。還有,他們容貌相配,最重要的是李言出自寒門,人品穩重,尚了青鳳後,想必能對青鳳一心一意,成為神仙眷侶。”
“你光想著那李言尚青鳳合適,可你還不曉得青鳳她瞧得上那個李言不呢?我覺著還是問一下女兒的意思,要是她不喜歡那樣的,我看你就別拉這根紅線了吧。”
蕭弘一聽,低頭想了想,就也同意了謝妙容的話:“好,你去問一問青鳳,看她覺著那個小子如何?要是她不喜歡這樣的,那就算了,朕另外替她挑選。想我蕭弘的女兒,還怕挑不到好郎君麼。”
在兒女們的婚事上頭,謝妙容和蕭弘算是一對兒開明的夫妻,而且蕭弘跟謝妙容成親這麼多年,在很大程度上,謝妙容的一些觀念影響了他。比如說讓女子接受教育,自食其力,推行男女稍微平等,大力發展商業,重視法治等等。當然在婚姻上頭,也不要父母一言堂,完全由父母決定兒女婚姻的幸福,這也是謝妙容孜孜不倦地對蕭弘進行洗腦的結果。
反正在長女永壽公主的及笄禮後,過了兩天,謝妙容就去找到女兒說話了。
她也不藏著掖著,先就問女兒心裡可有喜歡的郎君的類型,她開誠布公地告訴她,女孩子十五歲及笄就算成人了,有必要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而如果女兒想要緩幾年也行。關於大齊建立後,這個男女的適婚年紀上頭,謝妙容也曾努力讓百姓們相信,男女滿了十八歲再成婚才是最合適的。但無奈這個時代生產力低下,人民的壽命普遍不高。所以,這個女子十五歲及笄,緊接著訂婚成婚的風俗一下子就改不過來。老百姓因為現實的原因不願意改,占人口百分之一不到的貴族官僚階層又想多子多福,子孫繁盛支撐門庭,他們也不願意改變,所以,謝妙容大力提倡的這一條結婚年齡上的改革就無疾而終了。
但在謝妙容這個穿越的母親看來,女兒要是想十八歲後成親的話,她一定支持她,甚至到二十歲也可以的。
不過,永壽公主周圍的那些表姐表妹,堂姐堂妹,都是在十五歲及笄後就定親,然後十六七就嫁人了,所以,永壽公主在這一點兒上倒是保持了傳統,沒有受她的穿越者母親的影響。
況且,她心裡的確是有中意的人了。所以,當母親問起她喜歡的郎君的類型的時候,她就侃侃而談了,要才高八斗,要風儀出眾,還要跟她年紀相仿。謝妙容聽女兒說這些,最後竟然在腦子裡繪出了李言的樣子。總覺得女兒說得那她喜歡的男子的樣子就跟李言差不多,不說百分之百相像,但至少百分之八十少不了的。
所以,最後聽女兒說完了,謝妙容就問:“十二娘,你是不是心中已經有中意的人了,要是有的話,就說出來給母親聽一聽,讓我替你掂量掂量,看他配得上你不?”
永壽公主雖然為人慡朗,不過,在說起這些事情上頭還是難免羞澀,便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母后,我說出來了,但請您不要笑話我,還有,希望能玉成我跟他……”
“還真是有?”謝妙容忍不住吃驚道,吃驚之後,她又笑眯眯地說,“我不笑話你,你說出來給我聽一聽,到底是誰。”
永壽公主慢吞吞道:“就是,就是十五弟身邊的伴讀……李言……”
“啊?”謝妙容先驚後笑,然後說,“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你怎麼跟你父皇一個心思?”
永壽公主一聽就歡喜無比地問:“難不成父皇他……他有意要李言做孩兒的駙馬?”
謝妙容點頭:“正是啊。我今日來本想著要把你父皇給你挑選的駙馬的人選說給你聽的,但是,我還想先聽一聽你心裡可有喜歡的人。還是先緊著你的意思來。哪裡想到,你竟然跟你阿父一樣瞧上了李言那個小子。你快告訴母后,你是什麼時候瞧上李言的?”
永壽公主:“就是去年參加十五弟的生辰,然後就看到了李言了,那時候他剛成為殿試的三甲之一,也剛剛成為十五弟的伴讀和師傅……後來,十五弟舉行了幾次文會,我就跟他對了幾次詩,發現他真得是才華出眾,頓生景仰之心……”
謝妙容笑起來:“於是你就惦記上人家了?”
永壽公主羞澀地垂頭。
謝妙容見狀更加開心了,拍著女兒的手說:“既然你也中意他,你父皇也瞧得起他,母后這就去向你父皇回信兒,讓他幫你玉成此事。”
——
淮王府里,淮王蕭德與伴讀兼師傅李言面對面坐著弈棋。
落下一子後,淮王就對李言說:“我父皇今日召了我去,跟我說了個事兒,讓我回來跟你說一聲。”
李言頭也不曾抬,盯著棋盤道:“什麼事兒,王爺儘管說。”
淮王:“我父皇說,我長姐及笄了,他要為她挑選一個才華出眾的駙馬,我父皇覺得師傅不錯,所以想問一問你的意思。要是你家中並沒有為你定下親事的話,問你可願意尚主?”
李言聽了,落下一子後才抬起頭,看著淮王說:“王爺,你說我還能不願意麼?”
淮王看著李言俊逸無比的臉,伸出手去,緊緊握著他的手,紅了眼圈兒道:“桃蹊,本王捨不得你……”
李言任由他緊緊握著,凝注著對面那個絕色少年,半響道:“臣承蒙王爺看重,必定會捨生忘死報答王爺。其實,能夠尚主,臣將來對於王爺更有用……再說了,咱們也不是見不著了。臣做了駙馬,也一樣可以做王爺的伴讀的。”
“話雖如此,可你,可你將來可是會跟我長姐進洞房的,你……”淮王說不下去了。
李言是他一見鍾情的人,而且自從兩人相識後,感情一日千里,到現在兩人如膠似漆,同睡同起,幾乎不能分開了。但是現在他所愛上的人就要去做駙馬,去娶他長姐了,他當然不捨得,不甘心。
“王爺難道忘了您的親生母親了嗎?”李言良久幽幽說出一句話。
這話一出,淮王就像是手被燙到一樣,緊緊握著李言的手抖了抖,慢慢地鬆開了手,將手收回來,再緊握成拳。
他絕美的臉上,原先的一雙鳳眸,此時she出了冷冽之光。
“桃蹊,你去吧……”最後他哽咽道。
李言站了起來,依依不捨地看了淮王一眼,這才轉身大踏步離去。
——
永壽公主和李言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後,李言成為駙馬都尉,兼任丹陽尹,負責皇城的治安。蕭弘因為女兒的原因,十分看重他。
只不過,兩人婚後除了頭一晚洞房之夜之後,駙馬就不再踏進公主的閨房了。
他總是以自己很忙還有尊重公主作為藉口,不跟公主同宿。
永壽公主對駙馬的冷落完全無措,在成親之前,她絕對沒有想到這個自己看上的男人竟然會對她如此冷淡。其實,洞房之夜,他對她也只不過是敷衍,並沒有多少熱烈的情意。
公主在駙馬冷落她之後,也派了人去查看駙馬在外面可有什麼相好的,或者有什麼外室。但是去調查的人回來稟告她說,駙馬在外面沒有女人。這就讓公主更加疑惑了,既然他們兩人跟前沒有通房,府中也沒有妾室,外面駙馬還沒有外室,但他為何會對自己如此冷淡呢?
難道是他並不喜歡自己,尚主只不過是順從了父皇的意思。可她明明記得,在成親前,跟李言的幾次相遇和對詩的時候,他對自己都是含情脈脈的,一看就是喜歡自己,對自己有情意。他還寫過情詩給她呢。正因為如此,她才也給予了他回應,喜歡上了他。在她的預想中,她和他成親,那是兩情相悅的結果。可最後,為什麼竟然是這樣呢?
她苦苦思索而弄不明白,又不好意思去問李言這個問題。長久下來,她就因為內心鬱悶而病倒了。
謝妙容聽說女兒病了,親自帶了御醫來替她診治。經過御醫的診斷,說永壽公主是思慮過多才成疾,並且說這病要好起來,必須要少思少想,不然,長此以往,公主必定會飲食漸廢,身體虛弱,香消玉殞。
“十二娘,告訴母后,你到底在想些什麼啊?”謝妙容抓住女兒瘦了一圈的手腕著急地問。
公主咬唇,好半天才對謝妙容說了,她跟駙馬成親後,駙馬對她冷淡,讓她備受煎熬的事情。
“怎麼會這樣?他……他難道是在外面有別的女人了嗎?”謝妙容問。
“女兒也曾派人去查過,但是查不到他在外頭有什么女人,他只是說他忙,忙得沒有功夫顧及到我。”
“胡說八道,他跟你才成親,還在新婚裡頭,哪裡來的什麼要忙的事情,比你更重要。這分明是藉口!”謝妙容十分生氣道,她是過來人,知道男人才新婚的時候,有多黏糊妻子。剛才聽女兒說,她只是跟駙馬洞房一夜後,李言就再也沒有進過她的房內。所以,她才會說李言是在撒謊。
一向慡朗的女兒竟然被這個男人弄成這樣,謝妙容心疼女兒的同時,更是對李言大為憎恨。從公主府回去後,她見到丈夫蕭弘退朝回到寢宮,就向著他胡亂發了一通火,說他什麼眼光,怎麼會給女兒選了那樣一個人,真是眼瞎了!
☆、第259章 25.9
蕭弘無奈地承受著妻子的這一通抱怨和發火,就算他是帝王,可是回到後宮,他面對皇后謝妙容時,他就跟普通的丈夫沒有兩樣。長女的駙馬是他這個當父皇的人做主給她挑的,如今女兒跟李言成親後不但不幸福,還因為駙馬的冷淡而病倒了,而且聽妻子話里的意思,要是女兒再這麼心情鬱悶病下去,將來還有可能香消玉殞。這可是把蕭弘給嚇著了,永壽公主可是他跟妻子的長女,自打小,他這個當父親的沒少抱過她,逗過她。可以說,在他跟謝妙容生的五個孩子裡面,就是長女,他抱得多些。因為她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他格外喜歡,又因為這個女兒長得像他,這種喜歡便又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