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於這個問題,魯志萍早就在心中想過無數遍答案了,因為她早就知道會有掉馬甲這一天。

  “大家都是被老師逼著寫作文過來的人,對仿寫一定不會陌生吧?呵呵,不瞞大家說,要不是因為篇幅太長,我最想仿寫的,是。”

  看到有人露出鄙夷的神色,魯志萍不以為意的說:“也許大家會說我不自量力,但誰沒有年少輕狂過呢?不過現在,我還是慶幸當時沒有犯傻,不然就沒有那四千五百塊錢的稿費了。”

  最開始提問、卻被魯志萍打臉那個記者已經整理好心情,此時便提問道:“那你就是從這四千五百塊錢起家的嗎?”

  魯志萍卻對他還是好不起來,搖搖頭道:“當然不是,我說這些,只不過是要告訴你,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當你十歲上四年級、或者五年級的時候,我已經初中畢業,手裡有六千塊錢了。”

  那個記者再次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偏偏還只能紅著臉受著。

  魯志萍點到即止,繼續自己的講述:“其實還不止這些,因為我在一個月之內寫了三十萬字,大腦受不了而昏迷住院了,醫生說我是用腦過度,所以在去上高中時,我爹怕我為了錢不顧腦子,就給了我五萬塊錢。”

  下面的記者已經失去了議論的心思,安心聽她吹吧,反正,要麼她就是上帝的寵兒,要麼就是……騙子!

  是的,話說到這裡,大家反而認為魯志萍是在說謊。

  魯志萍也不管他們怎麼想,繼續陳述自己的事情:“我在青山市上學期間,在校時間除了學習,就是繼續創作的姊妹篇;星期六晚上則和我舅舅到省城去進貨,星期天下午趕回來擺地攤。

  就這樣,到放寒假時,我們拿著賺到的錢和我的稿費,共計八千多元錢,踏上了南下廣市的路。

  我們進服裝到江濱市去賣,因為生意好,我一個人看攤,我舅舅繼續往返廣市進貨,一個假期,我們賺了六萬多塊錢,一人分得三萬,這才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第二年,也就是1987年7月,我的第二本與香江亞太出版社簽約,同時我的筆名也改成‘羽·菲’了,這次……”

  “請等一下,”還是那個女記者,“你是說,你就是那個香江知名作家——‘羽·菲’?”

  “是的,有問題嗎?”

  “呃,沒有,您繼續。”

  看到女記者臉上從難以置信到“認命”的表情,魯志萍得意的笑了。

  “這次簽約是在香江進行的,而這一年,香江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是經濟方面的,大家還記得嗎?”

  一名財經報的記者說:“你說的是香江股災。”

  “對,我就是那場股災中的少數幾個獲利者,只是獲得的利潤不算多,只有幾百萬而已。”

  “哦,能具體講述一下,是怎麼回事嗎?”

  真是一個優秀的“捧哏”!魯志萍暗自點頭,“就是我利用此次稿費二十五萬,我舅舅湊的十五萬,和之前我爹給的五萬,一共四十五萬元錢,全部用來做空港股。”

  “翁……”

  底下再次響起議論聲,財經記者問:“你知道股市會暴跌?”

  ☆、176 你真是沒救了

  魯志萍當然不會承認,“不知道,但是我覺得指數這個東西,就像珠穆朗瑪峰,再高也有盡頭,不是有人說過嗎?當賣菜的大媽都在炒股時,就是投身走人的時候了!所以,我就決定賭一把,幸運的是,我賭贏了。”

  魯志萍瞎話說得順溜極了:“香江指數從3980點跌到2300點,由於我入場早,做空點位跨度大,用了最高的十五倍槓桿,所以到結算時,剔除佣金和各種費用外,還剩下三百多萬港幣,折合人民幣四百二十萬元。”

  在場之人不淡定了,這錢也太好掙了吧?其中一個記者忍不住問道:“您就沒有考慮過,萬一賭輸了呢?”

  “賭輸了也沒什麼啊,你們也聽到了,我一本書的版權賣了二十五萬呢,照這樣子,只要我腦子沒有鏽掉,再掙一個四十五萬也不難啊。”

  那人看著魯志萍那無所謂的樣子,有種想破口大罵的感覺,你特麼不裝會死呀?!

  魯志萍就是故意裝逼,不然怎麼叫逆襲呢?

  “我留了兩百萬在香江投資黃金,帶回一百四十萬,把該還的帳還掉後,其餘的投入我與舅舅合夥開的印刷廠,並正式成立萍果科技公司,也就是萍文出版集團的前身。”

  “等等!”財經記者覺得“萍文”這兩個字有點耳熟,想了一會兒就想起來了,這也是一家近期曝光率頗高的企業,難道,“萍文集團是魯小姐您的產業?”

  “是的,還有萍文網,也是我名下的產業。”

  “這實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哦,抱歉,我不是懷疑魯小姐的實力,而是……”

  “呵呵,這很正常,等我把故事講完後,你就不會這麼驚訝了。”

  “對不起,請。”財經記者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魯志萍微微頷首:“198.9年9月,我考上江濱大學,同年,我全資買下一個街道皮鞋廠,它就是奧達集團的前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