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肅王:我缺一個王妃。

  第159章 遼事

  關於是娶還是納這個問題容後再談, 說定了魏曙未來的去留問題, 元清帝便打發他去見皇后了, 畢竟名義上魏曙還是皇后的親子。

  劉願要回來至少得需半個月,等江南的分院建好,也得一個月後, 不急。

  元清帝著急支走魏曙倒也不是為了跟皇叔單獨相處,而是為了劉願偷偷傳回來的訊息。

  這封信是用拼音寫出來的,拼音用法並沒有普及, 只有穿越者和他們看得懂, 拿來做密信正好。

  信里劉願闡述了遼國的現狀,他畢竟是遼國皇子, 還是遼帝最寵愛的幼子,對遼國朝政了解的最為清楚不過。

  加上這幾年他一心樹立閒雲野鶴與世無爭的形象, 對年邁的遼帝來說比那些摩拳擦掌心心念念爭權的兒子更合他的心意,遼帝一些政事對他毫不設防, 而且遼國其他幾個皇子也認為他沒有什麼威脅,甚至爭相拉攏。

  “皇叔怎麼看?”元清帝道。

  肅王一目十行看完信,這幾年他也在跟元清帝學習現代知識, 水平不比資善堂的學生差多少, 拼音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他略一沉吟,斷言:“不出兩月遼國必亂。”

  元清帝頷首:“那皇叔覺得誰會成為下任遼帝?”

  肅王手指在信上一處點了點,意思不言而喻。

  元清帝便笑了:“朕瞧著也是他。”

  遼國如今奪嫡最熱門的有三人,遼帝長子許王,太子以及太子嫡長子, 即皇長孫。

  許王占了長,又因生母是遼帝早年真愛,十分受寵,雖說這些年大不比從前,但畢竟有早年情分在,他又在軍中歷練多年,遼國武官大都支持他。

  太子自然是因為太子的身份,只是他為人剛愎自用,為遼帝不喜,但他太子的身份,便天然占了優勢。

  遼帝不喜太子,卻十分看重皇長孫,當初劉願剛來大魏時,皇長孫與太子還算一脈勢力,幾年過去,卻已經嚴重拆分開來,去年皇長孫查明後院子嗣接連夭亡與太子側妃有關後,父子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只是維持表面和氣而已,外人不知,劉願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原本奪嫡熱門還有劉願這個寵子,但因為他的主動退出,原本想要攀附他的勢力都轉而投了他人。

  然而元清帝和肅王看中的,既不是許王,也不是太子和皇長孫,而是一直跟隨在皇長孫身邊的楚王。

  楚王雖是皇長孫的叔叔,但並不比他大多少,他生母身份低微,幼時偶然與皇長孫搭上,便成了皇長孫的“隨從”,借著皇長孫,漸漸起了勢,久而久之身邊也聚集了一些人。

  楚王為人低調,對外從來處處以皇長孫為先,任誰都覺得他是支持皇長孫上位的。

  但劉願卻覺得他不簡單。

  “我以我男人的第七感打包票,這廝絕對是扮豬吃老虎,雖說我拼陰謀拼算計拼不過他們,但好歹我也是熟讀中外歷史的,什麼宮斗小說歷史‘名著’沒少看,他要是沒奪嫡的心我就把頭卸下來當球踢。”

  這是劉願的原話。

  元清帝沒有見過這位楚王,他也不完全相信劉願的直覺,而是看證據,看分析。

  楚王從前的表現確實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近幾年即使他再謹慎還是露出了一些馬腳,劉願來投奔大魏後,元清帝便趁著建立大使館安插了人過去,專門盯著楚王府。

  只要楚王有奪嫡的心,那麼難免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又有劉願這個內應在其中攪局,終於被他們找到了切實的證據。

  楚王與女真部族有聯繫。

  地理位置風俗的緣故,遼國周邊有不少部族,其實楚王與女真族有來往並不算突出,畢竟其他各王爺或皇子多少都跟部族有聯繫,甚至一些皇子的母妃便是部落送上去給遼帝的。

  但偏偏,在穿越者所來世界的歷史中,恰恰就是女真族後來滅了遼國,再加上探查出來的一些其它證據,不得不得出結論,楚王有奪嫡之心,甚至早早就在暗暗籌劃。

  其實想想也是,楚王也是皇子,甚至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而非單純靠遼帝的寵愛封王,這樣的人又如何甘心給自己的侄子俯首稱臣。

  不是所有叔侄都是他和皇叔,楚王和皇長孫顯然與他們並不相同。

  當局者迷,他們站在外人的立場,反而更容易看得清。

  當然,皇長孫等人或許也並非完全毫無芥蒂相信楚王,連父子都能反目,又何況叔侄,不過是利益罷了。

  楚王能忍辱負重隱忍謀劃多年,單這一點就比養尊處優的太子幾人強出許多,這樣的人尤為可怕。

  尤其遼國現在的形勢,遼帝是在斥責太子的時候暈倒病重的,一直處於昏迷中,太子幾乎被廢黜,但也僅僅是幾乎,遼帝在最關鍵的時候倒下,廢黜的話並沒有說出口。

  許王和太子兩方正在互搏,皇長孫冷眼旁觀,必要時給太子支援,畢竟他還不是皇太孫。

  楚王肯定會在這個時候暗暗攪弄。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楚王恐怕打定主意要做這個黃雀。

  元清帝眯了眯眼:“朕卻不能讓他這皇帝做得太安穩。”

  從他得到聽心之術得到穿越者輔佐至今已有八年,八年過去,大魏已經足夠修生養息,可以負擔得起征戰了。

  先不提其它諸國,遼國和匈奴卻是必須要滅的。

  大魏與遼國與匈奴三國絕無可能做到永遠的和平,今日他不出手滅了兩國,那總有一日大魏會被它們所滅。

  尤其他從穿越者口中知曉與大魏同一時間宋朝的結局後,更堅定了滅掉兩國的心。

  總不至於再來一次崖山之恨。

  這些年元清帝雖說一心發展大魏,但同時也在瘋狂收集周邊各國的信息,尤其水泥路與大使館建成後,各國的情況了解的越來越清楚,哪怕是日本,也在一代又一代海船問世後安排去了大使,知曉了真正的日本是何情形。

  在重新修繕的書房內室里,掛有一張巨大的亞洲地圖,完整描繪了亞洲所有國家的疆土,而離大魏越近的國家標註的越詳細。

  所以這一次遼國內亂,便是他對遼國下手的最好時機。

  肅王對遼和匈奴從來都持滅亡的態度,看著手中的信,眼中划過冷光:“自然不能讓他這般安穩,潛在遼國的間者隨時待命,只等陛下令下,再由劉願配合,想必很快陛下就能聽到遼國傳來的消息。”

  劉願打算製造出遇刺墜落山崖的假象死遁,趁著他和他母妃為遼帝去廟中祈香的時候,這樣一來不用費心安排屍首。

  大魏宮妃若無御令禁止出宮,遼國卻並沒有這樣嚴格的規矩,蓋因遼國沒有固定一處的都城,遼帝每年都會在幾個京都中來回,宮妃自然也都跟著一起。

  雖說劉願這些年已經竭力表明了不參與奪嫡的態度,但在那些看重權勢的人眼中,多少肯定還是會懷疑他是以退為進,故意擺出這樣的態度來迷惑遼帝,畢竟遼帝對他的寵愛確實遠超了其他皇子。

  他一死,一旦遼帝醒來,肯定會震怒徹查,這樣一來,那幾個奪嫡的皇子定會互相懷疑,屆時就看誰憋不住先跳出來將事情鬧大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