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肅王梳洗完回到紫宸殿內室,就見暖榻上的元清帝蹙著眉一副苦思冥想的模樣,不由踢掉鞋子上去,坐到他身邊,伸出一指在那折起的眉心上按了一下,笑道:“陛下在想什麼這樣苦惱?”

  元清帝回過神來,見皇叔穿著他的便衣,身上一路的風塵掃去,眉眼間的倦意也消去了一些,不由微微點了點頭,摸摸他還散著潮氣的頭髮:“怎的不烤乾了再過來?”

  “不妨事。”肅王不在意的搖搖頭,只關心元清帝的情緒,“我聽夏恭說陛下審了張周二人,可是問出了什麼?”

  【讓元元露出這樣的神情,肯定有事。】

  元清帝略一沉吟,便將關於劉和的事說給了皇叔聽,若是別人便罷了,說給皇叔也無妨,當然不會說是他聽心聽到的,只說是他在審問時旁敲側擊推論出來的。

  肅王頓時變了臉色,方才那點旖旎心思全無,眉眼冷肅:“陛下可要臣做些什麼?”

  元清帝按了按他的肩:“不急,此事需得從長計議,不過眼下確實有一事需你配合。”

  第86章 威望┃共浴。

  元清帝要肅王做的, 是派人仔細監視被關在牢里的周張二人, 因為時報的緣故, 幾乎所有人都在關心謀害高晏的兇手,皇叔今日壓著人進京,大家恐怕都已經知曉, 而他審問了兩人的消息這會估計也已經傳了出去。

  若要不打草驚蛇,他不但不能發火,還不能在這個時候宣召太傅, 否則豈不是意味著他審出了什麼, 若單只是因為私仇報復,何必驚動太傅, 該是什麼罪便是什麼罪,交給大理寺按流程去審就是。

  而且皇叔出手都沒能讓周老爺供出劉和, 正常情況下,便是他來審只怕也審不出什麼, 況且也不可能直接在大殿中用刑。

  他便按照沒有聽到周老爺心聲的情況來,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按照正常程序, 將人送到大理寺刑房看管起來, 然後再拷問。

  如果周老爺扛不住招了最好,不招也無妨。

  劉和若擔憂周老爺會供出他,勢必會有動作,他便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抓到證據,從而有了問罪劉和的理由。

  雖他是皇帝, 但若毫無理由斬殺臣子,且是在眾人眼中極其剛正,毫無錯處的朝臣,叫其他朝臣跟各地的學子作何想,他又非暴君。

  當然,也有可能劉和篤定周老爺不會供出他,絲毫不擔憂,如此一來就有些麻煩,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找相關證據。

  而這個監視的人,不能是錦衣衛,也不能是皇叔的屬下,他相信皇叔手裡私下肯定有能辦成此事的人手,譬如遊俠譬如乞丐甚至牢犯一類。

  “……不管用什麼方法,給朕緊緊盯著這兩人,絕不能讓他們出事。”

  肅王幾乎立刻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有些慌張,私下發展人手,這種事說小可小,說大可大,若真要追究,他倒是不怕背罪,只怕元元猜疑他。

  元清帝搖搖頭:“朕沒有要怪罪皇叔的意思,若真要怪罪早就怪罪了,哪裡還會等今日,皇叔只放心幫我盯著他二人就好。”

  肅王心底鬆了氣,顧不上其它,果斷下了榻:“陛下稍等片刻,臣去去就回。”

  元清帝知曉他是要去吩咐屬下安排,頷首放他去了,他也憂心劉和會動手,越早安排盯著越好。

  肅王這一去便是一個多時辰,中間錯過了午膳,元清帝只好自己先用了,擔憂皇叔忙起來忘了用膳,吩咐夏恭將備好的吃食在爐子上熱著,本想派人送去,但皇叔是悄悄去的,在外人眼中,他此刻正待在紫宸殿與他議事,沒有離開過。

  正好趁著這個時候,元清帝招了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來,準備將閱兵一事昭告天下。

  一來時機已到,二來藉此轉移劉和和眾人的視線。

  禮部和兵部配合準備了一個月,又有邵岩呈上來做參考的流程,閱兵的儀仗已經成型且熟練,只剩加緊訓練,等到時候在各國使臣面前展現。

  “閱兵之日除了各國使臣,朕還準備將民間各地素有賢名者請來長安,一同觀看,還有長安城中的百姓,不論身份地位,皆準許在道路一側觀看,屆時如何安排,你們且擬一個章程來。”

  這樣弘揚威望的事,自然要讓大家都看到,按照皇后的話來說,叫刷聲望,沒有照片沒有電視,光憑報紙描述太有距離感,不如找人來現場親自觀看,回去描述給其他人聽。

  至於人選,邵岩沿路已經挑選好了名單,也因此他巡查的路線是繞著大魏邊疆一圈再向內,這些被選中的人名會附在新一期時報中,隨著閱兵的新聞一起發出,然後由府兵將人護送進京。

  除了這些民間有賢名者,最重要是吐蕃雲貴各部的首領,這些人表面上雖臣服,但因習俗地勢等緣故,對朝廷發下的命令多敷衍了事,派去的知縣往往極難在當地做出建樹。

  元清帝這一回要震懾的,除了各國使臣,還有他們。

  兵部尚書心中激動,忙碌了這麼多時日,終於要正式開始了,自從知曉了閱兵一事,他便激動萬分,這半年來,眼瞧著工部尚書風光,他心裡頗不是滋味,雖都是尚書,但六部之間各有競爭,而且歷來工部都在最末,哪曾想時報一出,反而讓工部拔了頭籌搶了先,名聲大噪。

  這一回他怎麼也得讓百姓瞧瞧,讓民間知曉他的名諱,只要一想到屆時時報頭版頭條會寫上他的大名,便幹勁十足。

  “是,臣這就去準備。”

  禮部尚書倒還冷靜些,問道:“長安百姓皆可觀看,那些夷人該如何安置?若到那日全城圍觀,獨留這些人在城中,恐會生亂。”

  這確實是個問題,元清帝沉吟,他倒忘了這一點,長安城中有不少夷人,大魏並不驅趕夷人,只要繳納一定的稅金便能留在長安城。

  不論是來國子監來求學的,還是來行商定居,亦或是那些舞姬崑崙奴,加起來有不少。

  這一回人口普查對這一部分人也做出了規定,並不是每一個夷人都會發放身份牌,成為大魏百姓享有大魏百姓同等待遇,只有在大魏住滿十年以上,語言流利,認同並自願成為大魏人的夷人才能通過審核,其中娶了大魏女子或嫁了大魏男子的優先。

  當然,這些人日後也得跟大魏百姓一般,遵守大魏律法。

  其餘除非特殊情況,只發放暫住護照,而非身份牌,這些人自然不會享有同等待遇,需繼續交付高額稅金。

  “便也准許他們一道觀看,具體如何安置交給你們來辦。”

  既然要揚威便也叫他們一道來瞧瞧。

  事情暫且定下,具體如何,等兩人交來章程再看。

  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要離開的時候,肅王從側門掀開帘子進了書房,兩人忙行禮,臉上並不驚訝,畢竟肅王回京的事已經傳遍。

  不過肅王從內室出來這一舉動,還是讓他們心中感慨了一下,陛下對肅王是真信任。

  肅王是故意的,如此一來誰也不會想到他中途出去過,甚至有兵部禮部兩位尚書為他作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