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送來的這些孩童,單從識字教起,沒有個七八年不能成器,不管法醫學還是解剖到日後的新醫學, 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馬虎著急不得。

  相比之下,若識字讀了書的人來學,就要更快一些。

  像元佩如今最器重的弟子俞小六,出身仵作之家是一個,會識字才是最重要的,單這一點就強出其餘人許多,值得元佩著重培養。

  元清帝想要將法醫學和解剖學發展起來,但不能貿然急進,不能立刻就下達一系列提高仵作身份的旨意來,至少也得等大家完全接受了法醫這個新名詞,等百姓感受到法醫在辦案中的巨大作用,等那些士族儒生不再排斥地位的驟然變化,再推行令法。

  所以宋華的出現,正中元清帝下懷。

  光小說的科普遠遠不夠,小說畢竟是小說,在元佩還沒有破出能夠大肆宣傳的案子之前,宋華這一鬧,鬧得正是時候。

  被元清帝影響,宋華的表情也跟著變得嚴肅起來,用力點頭:“是!”點完弱弱道,“呃……請問陛下,這個一番成就具體……”

  【難道要破解一百個懸案?】

  元清帝微微一笑:“你不是喜愛包青天嗎?朕期待有朝一日能聽到宋青天的稱號。”

  宋華眼睛一亮:“是!”

  元清帝說到做到,直接派人又去召了武安侯來,當著兩父子的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出乎他的意料,武安侯並沒有多做反駁,當即便同意了,元清帝聽了他的心聲,才知道是工部尚書跟他談過,勸了他。

  宋華要去當仵作學法醫的事,大家只當是個笑話,看個熱鬧,誰也沒想到居然成了真,而且還是陛下親自同意的,頓時叫眾人譁然。

  不等隔天,宋華當天下午就去了元佩府上,大張旗鼓的拜了師,在眾人的不解中成為了元佩的弟子。

  眾人雖不能理解,但有元清帝發話,倒沒有人當面多說什麼,當然背地裡肯定少不了一番議論。

  元清帝不僅發了話,借著宋華這麼一鬧,直接給法醫學正了名,還為法醫科制定了一個新的官職,暫時配給大理寺,雖然沒有說日後如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專門給衙門辦案設置的機構,往後很有可能全國都會開設。

  有遠見的,發現了一條當官的新路子,雖只是最低九品,聽起來也不那麼體面,但有皇帝背書,有品級有官銜,對百姓來說,九品官那也是官,還管什麼體面不體面。

  元佩那裡當即便迎來了一批報名小高峰,等宋華這件事被時報一報導,散播到全國各地,有不少人心思浮動,在年後收拾行李來了長安。

  不過元佩收徒條件苛刻,核心學生只收了不到十個,剩下的不識字的先丟去學堂識字,識字的去背他準備好的相關醫書,滾瓜爛熟之後再說。

  元佩的府邸一時成了學堂,教室宿舍食堂一應俱全,只要上門來拜師的,他來者不拒。

  好在他來時帶了不少“嫁妝”,經得起他肆意揮霍。

  當然他也不會一直白養著這些人,醫校也實行考試制度,連續三次月考不過關者便會被遣送回去。

  元佩的醫校辦得如火如荼,引來了太醫院側目,為此還發生了一些小糾紛。

  大魏與醫有關的一向由太醫院負責,不論是藥局藥庫的管轄,還是醫官的徵召選拔培養教育等等,都屬於太醫院統管。

  元佩的醫校算是挑戰了太醫院的部分權力,但偏偏這件事是皇帝親自提的,太醫們對政事又不是十分敏感,一番相商後,院使楊仲仁趁著給皇后“診脈”的時候,跟元清帝提了一句。

  其實從梁平安提出婦產科的時候,就已經挑戰了太醫院的權威,只是婦產向來多由穩婆負責,醫者只做事後或事前調理,倒也不算太過,那時太醫院還對梁平安提出的相關孕期知識做了研究,十分讚賞。

  這一回元佩的法醫科卻不同了,解剖先不說,他提出了各種急救法,並且在少包中夾雜了許多新醫學。

  太醫院裡也有看時報的,自然也看到了這些說法,有些覺得有道理並且想要深度探討研究,有些卻不以為然,甚至視為邪術。

  楊仲仁屬於前者,他出生醫學世家,家譜攤出來上數十代都與醫有關,他祖父是太醫,父親是太醫,他也是太醫,兒子孫子也都是,有十代積累的醫術和長輩言傳身教,生下來便高出其他學醫之人。

  楊仲仁學醫並不像他父親是為求生計無奈,他是真的喜愛,數十年來一直在研究,對於梁平安和元佩提出來的一些說法,他覺得極有道理,一直很想跟他們仔細探討,當初的牛痘就是一個實例。

  這一次來跟元清帝提,並不像下面太醫們提出的,想干涉元佩的法醫科,而是想趁機跟他們探討交流。

  元清帝聽他說完,又聽了他的心聲,不得不承認這一回是他疏忽了,畢竟太醫院屬於重要卻又不是時時都用的官部,尤其他年輕身體好,一年也生不了幾次病,之前吃了長樂給的丹藥,別說生病,每日精神奕奕,這半年用到太醫院的,多是給百姓和他人。

  其實對於太醫院,他心裡已經隱隱有了想法,既然楊仲仁提起來,略一沉吟,道:“朕今日不妨先跟你透露一些,朕有意醫改。”

  當初聽梁平安描述了現代的醫學分科後,他就有了這個念頭。

  大魏的太醫院還沒有十分明確的分科,只是按照太醫們所擅長的來區分,譬如有的太醫精於口齒,有些太醫精於針灸,有些精於眼疾等等,並不像現代醫院有明確詳細的分類。

  所以他想按照現代醫學分類,給太醫院來一次醫改。

  其它過於先進的知識他沒有辦法立刻拿出來去普及,但關於醫這一方面,改革起來不需要顧忌任何人。

  畢竟世上少有人不懼怕病痛,也少有人不畏懼生死。

  楊仲仁心頭一凜,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改?”

  【莫不是陛下對我等不滿?】

  楊仲仁是元清帝最信任的太醫,有了聽心術後更信任了幾分,便也不避諱他,將他的想法簡略說與他聽,最後隱晦道:“……你不妨與梁平安和宋行走多接觸幾回。”

  怎麼說服這幫太醫的事交給梁平安和元佩就好,畢竟這是他們的專長,不是他的。

  如今實驗園對製造玻璃越發嫻熟,想必不久就會製造出梁平安和元佩想要的玻璃器皿,還有酒精也在研究中,他絲毫不擔心兩人會說服不了楊仲仁。

  因為時報的緣故,宋華的事只在長安城熱議了三日就褪去了熱度,人們轉而重新討論起報紙上的其它新鮮事來,畢竟對百姓來說,還是更喜歡看民間發生的趣聞。

  而繼宋華之後,引起百姓廣泛熱議的,是新式紡織機的問世。

  自從梁才人那裡拿到紡織機的圖紙已經過去了五個月,營造司按照梁才人描畫的圖紙早就製造了出來,但實際應用中出現了問題。

  梁才人的圖紙是按照她還能記住的記憶所畫的,這其中必然會有誤差,再者她並沒有親眼見過,所謂圖紙也只是她當初翻資料時瀏覽而過,遊戲中見到的並不百分百真實還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