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給眾女會心一擊的,那些得了香水的,或者抹了香水的,引得丈夫連日流連。

  不要小看女人的攀比和嫉妒心,很快關於香皂香水各種說法就傳遍了長安上下,各種小故事小段子,說的神乎其神,仿佛只要用香皂洗了澡,再抹上香水,丈夫就會回心轉意,心悅的對象就會心悅自己。

  於是吃食熱過去,香皂和香水就成了人人想要的東西,包括蠢蠢欲動的商人們。

  可宮裡傳下來的東西,去哪裡要?從哪裡買?

  一時間有跟慶康大長公主探口風的,有去太后和皇后母家拜訪的,有跟營造司打探消息的,還有乾脆戳攢著丈夫直接去問皇帝的。

  別說還真有人來問了,叫元清帝哭笑不得。

  而後不由感慨,皇后說的還真對了,這世上女人的錢最易賺,還有那明星效應,網紅營銷和水軍策略,效果竟然會這樣快。

  是的,這件事發酵的這麼快這麼火熱,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不提拿到是別人三倍香皂香水的慶康大長公主,單市井中毫不做作表演“我同鄉”“我親戚”等散播傳言的水軍,就有不少。

  因此元清帝對眼下造成的火熱情形並不驚訝,倒是因為這件事切實看到了水軍的效用,心中對報紙大約有了構想。

  氣氛已經炒熱,皇后當下便將做好的報紙發放了下去,其它內容不變,只太后的飲食專欄換了內容,又在最後對香皂香水的發售作了說明。

  按照皇后的打算,香皂香水只是一個開始,她打算打造出一個化妝品品牌。

  古人不笨,等香皂銷售開,總會研究出來做法,到時候就不是秘密了,她們包括皇家,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壟斷這個市場,所以在這之前,必須先將品牌立起來,保證日後人們想起,第一反應就是他們的品牌,而且要做,就做最奢侈最尖端。

  而這個品牌最大的股東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后,更不是梁才人和宋傑,而是長樂公主。

  一來皇后幾人總要回去,要這些也沒有用,太后雖不會離開,但她已經是太后,要這些私產有何用。

  二來他們都是魂穿,原身還有家人,皇后倒還好,生母已逝,也就一個祖母需要她看顧,宋傑和梁才人可是有一堆家人,還有太后也是,省的日後更多麻煩牽扯,以他們的身份,他們活著,對那些家人來說,已經是最大的照顧了,至少梁才人原身的家人一躍翻身從郊區搬到了城內,太后的家人更不必說,若沒有她,只怕還在老家種地。

  所以算來算去,算在長樂公主的名下正好。大魏雖禁宗親行商,但有個默認的潛規則,只禁那些王爺郡王,並不禁公主郡主,所以王爺們若要置辦產業,要麼掛在妻子名下,要麼等女兒長大,不過大多都是前者,且儘量低調。

  元清帝幾乎沒怎麼想就同意了,也是該給長樂置辦些產業做嫁妝了。

  於是未來暢銷世界排名第一的化妝品品牌自此誕生,品牌名由皇后所取。

  “在我那個世界,曾經有個品牌叫謝馥春,馥,馥郁芬芳,又諧音復,恢復的復,春即青春,去掉創世人的姓,便叫馥春!”

  第32章 修路┃集思廣益。

  印了專屬LOGO的馥春香皂定價十貫, 即十兩銀子, 大魏目前還是以銅錢作為主要貨幣, 金銀只做大數額結算,而大魏最近一筆大開支,也就是借給安王的一萬兩金子了, 元清帝起初以為只是需要這樣的數額,結果安王的系統確定只要金子,只好叫梁忠從他私庫取來給他。

  以大魏如今的物價來算, 十貫足夠維持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基本溫飽。

  馥春既然要走高端路線, 消費人群自然鎖定為上中層人士,十貫錢對這些人來說還是消費的起的, 大家閨秀們從頭到腳一套至少也得百貫,對慶康大長公主一類更是綽綽有餘。

  而且馥春皂不管用料做工還是大小, 都誠意十足,絕對值得這個價。

  皇后本打算開設馥春品牌門店, 但想到安王即將建起來的商場,便打算幫安王一把,到時候先在商場設立專櫃, 門店推遲再開, 或者乾脆直接將門店開到商場中。

  鑑於安王的商場要正式投入營業至少得需兩個月,第一批馥春皂便暫時由慶康大長公主代為出售,皇后幾人也正好趁著這段時間研究研究其它化妝品。

  而等馥春皂在中上層家庭間流傳開來後,元清帝也悄無聲息派營造司用廢油製造出了一些較差的香皂,或者說肥皂, 以十文一塊批發賣給了那些商販,趕在香皂的方子被研究出來前,狠狠賺了一筆。

  原本還可以定的更高,但元清帝希望香皂能在民間普及,便壓了價。

  而在皇后幾人忙碌的時候,元清帝這邊,進階版的水泥研製成功,他打算開始修路。

  修路這件事不比吃食香皂,自古以來修路都是一件極為費時費工費力的事,但路不能不修,修路的好處不用穿越者們告訴元清帝,他也知道,一旦路修起來,無論對發展軍事還是商業,或者對老百姓都是好事。

  一旦水泥路在全國鋪設起來,可以想像未來的盛況。

  關於修路的事,從水泥還在研究的時候,元清帝就已經開始構想了,和太傅討論過很多次,結果邵岩出現後,之前的設想推翻重來。

  末日十年,邵岩接觸過很多人,聽人講過很多他知道的不知道的事,也走過很多荒廢的城市,親眼見識過很多,對鋪路這件事,他提出了兩種修建方法。

  地表路和標準路。

  地表路顧名思義,直接在露面鋪一層水泥就行,成本造價低,適用於城鎮鄉村內的各種道路。

  標準路則要複雜些,鬆土向下挖掘,然後從下至上分三層,最下層先用小石塊、砂漿或黏土做地基,第二層用小卵石、碎石子、磚塊、泥土混合夯實,第三層用水泥、砂、石等混合的水泥混凝土鋪就。

  這樣鋪就的道路,加上正常維護,足夠這個只有馬車驢車的年代能用很多很多年。

  不過複雜的程序註定了高成本,如果全國所有道路都鋪設標準路,光是採石一項就足夠算得上勞民傷財了。

  所以最後商議下來,標準路還是得鋪,但只鋪官道,城鎮內與鄉下的小路,暫時用地表路鋪設,等日後國力強健,有了更先進的技術,再慢慢重修。

  而單只鋪官道的花費,一筆筆計算下來足夠叫元清帝頭疼。

  最後乾脆招來皇后幾人,一起集思廣益。

  “建收費站啊!”這一回宋傑腦中靈光一閃,率先開口,“過橋,不,過路費,我們那都是這麼幹的,國家出資修建,民眾交過路費,相當於變相的眾籌,不過一般都是設在高速上,官道也算變相高速路了。”

  其他人眼睛一亮,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是個好主意,咦?你什麼時候突然變聰明了?”

  “不錯,不是有驛站嗎,噢不,驛所,正好可以用來當收費站,不過,這個管理是個問題,天高皇帝遠的,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怎麼查記錄核對?”

  “這倒是,貪污腐敗從古至今都是個大問題,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