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重要的是有福氣

  陶摯心潮翻湧,自己的父親與南梁的皇帝竟是雙生!他疑惑,不明白,皇帝已指著桌上的字給陶摯看:“你說的字帖,是不是這樣?”

  陶摯拿起來看,那的確是他小時候的字帖,一模一樣!

  皇帝微笑帶他向里走,轉屏風,拉開層疊紗帳幔帳,扭開床後機關,下了暗室,台階上鋪著厚厚軟軟的地毯,走上去聲息也無,下面是不大的一間地下室,有床、桌,桌上有燈台、筆墨紙硯書籍等物,還有一排的木偶,泥偶,從小到大,皆是成對的,和自己的木偶泥偶一個樣式,陶摯默數了一下,三十七對,是父親的年齡。

  陶摯拿起最後一個沒有眉間痣的泥偶,如果父親還活著,就是這個樣子吧。

  陶摯無聲垂淚,皇帝拉他坐了下來,說:“梁國風俗,認為生雙胞不祥,一子靈魂分二,需殺一個,留一個,留下的才有完整魂靈。我母后不信這個,捨不得殺任一個孩兒,方好生產時先皇在外征戰,母后就悄悄把有眉間痣的弟弟交給奶母抱到宮外撫養。然後在殿內婢女所居紗櫥下悄悄修建地下室,兩年才成,將我接回宮中,在這裡撫養,母后就能每日看到我。母親的心最是慈愛公平,如需帶孩子外出她就輪流帶我們一個出去,外人從沒有發現異樣。我們稍長大後,在母親的教導囑咐下,每人一天輪流外出,回來時彼此把所見所聞細細告之對方,我們穿一式的衣服,學一樣的書,寫一樣的字,日日充滿樂趣和挑戰,分享著共同的秘密,親愛無間地長大。唯一不同的是,你父親每天要在眉上畫痣。十三歲立太子那日典禮是你父親參加的,十七歲成親那日典禮是我趕上,晚間洞房是我入的。

  我忽然發現,江山可以與兄長共有,但夫婦之愛是無法分享的。

  母后的意思,是哥哥不去太子妃房中,臨幸一個陪嫁侍女,那樣我們仍然可以分別有各自的女人,那麼多不可能我們兄弟都很好的戰勝了、完成了,這也不是障礙。

  可我說,兄長若去了東宮,太子妃一定會對他接近親昵,而太子妃出身戚氏豪門,新婚期間不好疏遠得罪,她的性子大約會鬧。

  哥哥便說:那我白天不入東宮,晚間你在這裡接替我,仍是你回東宮就寢。

  這麼實行了幾日,我特別的心虛,因為我剝奪了哥哥該擁有的夜晚,當我與女人歡愛時,他在地下室獨處。

  我便臨幸了一個陪嫁侍女,給哥哥晚間出來鋪路。便是那個安恬兒。太子妃倒沒有鬧,可當晚間我再找那個侍女時人就不見了。

  我假裝憤怒,來見母后,想把哥哥換去,可是哥哥不在地下室。

  我和母后找遍宮城,也沒有他的蹤影。

  那天只有一件大事發生,巴陵郡主出嫁魏國,大隊迎親、陪嫁人馬過江。

  我和母后懷疑他混在婚嫁隊伍里去了魏國。可我們只能悄悄的查,最後什麼也沒有查到。

  哥哥從此再沒有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我先後派了大量細作去魏國,第二年終於得知北魏新科探花容貌酷似於我,我派人與他聯繫,得知他已訂婚北魏永安長公主。他說他會謀奪北魏江山,我們兄弟分江而治,共享天下。

  但七年後,北魏太子謀逆案發,他作為同黨入獄,第三日便被殺。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等朕得知消息時即便舉兵伐魏也來不及了。

  朕派人找尋他的子女,有說入宮為奴,有說得病死了,永安長公主當年再嫁,身邊無任何子女。

  此次福王來,隨行有兩位長公主家的公子,朕再沒想到,其中竟然有你,朕的兄長之子竟然還活著!

  這麼多年來朕之皇后一直無子,後宮嬪妃也無子。朕想,這是上天給朕的報應。

  朕棄道學佛,方學佛,佛祖就把你送到朕的身邊,這是天意啊,派你來,讓朕把江山傳給你,還給兄長。

  從此你就是朕的兒子,朕與你講的身世不要告知任何人,包括安恬兒。朕會告知她,朕曾潛去北魏娶公主,意圖顛覆北魏朝政,謀逆案發後假死逃回梁國。那七年,梁國的太子是朕的替身。所以你就是朕的親生兒子。朕會助你結識梁國仕宦大族,教你朝政,待時機成熟,立你為太子。朕與皇后曾收過一個養子,東桓王元簪,今年二十一歲,性凶暴,你防著些他,朕會為你籌劃。”

  陶摯道:“北魏福王、宗泓荀皎等人都是我的至交好友,可以請他們到我身邊保護我嗎?他們會武功,可以護我安全。”

  皇帝應允,笑道:“你應該說兒臣,稱朕父皇。”

  陶摯跪倒,說出“父皇”二字時流淚了,皇帝將他攬在懷中,那一時間,陶摯說不出心中是怎樣的感覺,但梁國皇帝是他的叔父,他在世間又多了一個親人,那總歸是好的。

  內侍監引他至春和宮,宮門進去,是一個很大的院落,正殿面闊五間,歇山頂上綠琉璃瓦映著夕陽紅光和蒼藍天空格外輝煌靜美,兩排宦官和宮女在殿門前跪地相迎,陶摯忽然想起初到浣花胡同陶宅,只是如今房屋變大了,人變多了。這麼一想,倒也能夠安然。

  陶摯步入正殿,裡面縱深三間,高大寬敞,正中沉香木寶座,兩側雕花桌椅。陶摯看著,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如戲劇,戲劇可有這麼大的落差起伏?從長公主府、到教坊、到陶宅、到福王府、到梁國、到皇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