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他一說話,口中氣息便吹到蕭展如耳朵上,弄得他臉紅耳赤,掙扎著要起來。林端穆並不放手,反而將他身子往自己的懷裡貼了貼,一手撫著他的鬢髮,一手與他手指相扣,幽幽嘆了口氣:“自從咱們入世傳道以來,日日辛苦,遠不如在山中清靜之樂,而如今好容易道觀建起,想找個徒弟還需費如此周張。也不知何時才能將大道傳下,搏個返歸洞天,不墮紅塵。”
蕭展如與他貼身相偎,怎麼聽不出他話中無奈,只是傳道這般大功德,再辛苦也須做下去,不然豈非辜負了上天賜與他們的機緣?想到這裡,便也無暇嘆息,只仰起頭在林端穆下巴上啄了一下,算是安慰他,又問道:“明日那些人來了怎麼安排呢?”
林端穆摸了摸下巴,不太滿意地看了一眼懷中愛人,待他主動在自己唇上吻了一下後才答道:“明日就把他們安排去做執事,還須有五主十八頭,將全觀事務都管起來,至於方丈便由我暫居,你為高功,再把那爾遜和肯迪叫回來做主持、臨院。以後每三日開壇講道,不拘本院弟子還是進香的善信,都許他們聽講。待信者多了,再有主動投咱們出家的才好考核他們的品格,挑好的收作弟子,再按資質高下傳授功法。”
蕭展如點了點頭,心中還是有些疑慮,問林端穆:“要是光明神殿弄來的那些人里有人瞧破咱們的行藏,將咱們信的不是光明神一事說出去怎麼辦?”
林端穆雙臂環著蕭展如,眼卻望向雪白的牆壁,半晌才說道:“反正他們也沒見過真正的光明神,甚至連光明神的名字都沒人知道,連那領祭司都信了這些神是光明神,別人又如何能看出不是來?再者,就算有人看出不對來,那也沒什麼,只要讓他向外人說不出來就是了,咱們學道多年,哪還能連這點本事都沒有?你也不須這就擔心,還是先傳布大道為主。至於阻礙,正是上天試煉於咱們,哪能沒有。但憑咱們的手段,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也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蕭展如聽了他的話,覺得不假。傳道一事有天大的功德,若欲行時,定然要生出種種磨難,極難成功。但他們從海外歸來時,已練就了不少飛劍法寶,足以防身,再加上又收了兩個徒弟,將來也可為助力。這些光明神殿的人雖不可信,但都本領低微,若有察知他們根腳,欲對他們不利的,倒也不難剪除。縱然將來要與光明聖殿當面抗衡,他們也是贏面居大,並不用如此擔心。想到這裡,他便從懷中取出寰天寶冊,要在方丈中布下陣勢,將來若有什麼異動,先將觀內外相隔絕,無論整治內鬼還是對抗外兵都好下手。
林端穆見他這般認真,也將自己那半本寶冊取中,與他的合為一冊,由他在三清宮外設下一層陣式;自己卻起身到各殿中布下五行遁法,若有敵人混入觀中,也好用遁法遁住他們,使其無法走脫。這麼忙了一宿,將新落成的一座廟宇幾乎變成了捉賊的陷井,才安心迎入了三清宮的第一批道士——領祭司諾爾和他從吉斯神殿帶來的二十名祭司和神官。
諾爾會將自己的心腹派來,這本在林、蕭二人的意料當中,但他本人也拋下領祭司不做一事倒真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領祭司一位在各國光明神殿中為最高,諾爾一但辭去此位,光明聖殿絕不可能不察知,到時候必要生出事端。此時他們根腳不穩,卻不願就招惹光明聖殿,於是便叫諾爾回吉斯神殿繼續做他的領祭司,只留下不在神殿中任職之人即可。
諾爾聽後卻死活不肯,趴在地上抱著兩人的腳踝和他們申辯道:“神使大人,我為什麼不能成為你們的弟子?我在吉斯神殿只是為了侍奉神,而在三清宮神殿也是為了侍奉神,我願意放棄在吉斯神殿的一切榮耀和身份,只求能跟在你們的身邊,哪怕不能做你們的弟子,只要能做為侍從留下侍奉我也心滿意足了。”
這番話說得聲情並茂,感人至深。林端穆不禁想,若是他們的光明神真的有靈,見自己有這樣的祭司,不知心中該有怎樣的感受了。他雖有些可憐那些光明神,卻不能因為可憐就替他們照管信徒,只好先把諾爾從他們腳上拉起來,勸他說:“我們是神的使者,怎麼能看到光明神虔誠的信徒離開他本應照管的神殿而到別外一個神殿呢?快帶著你的兩位禮祭司回去,好好管理吉斯神殿,不然光明神會生氣的。你若真心要和我們學習道法,只要每隔三日,我們開壇講道時來聽就行了,平日不可誤了自己的事。不然的話……”他故意把話頭停了一停,臉上卻凝起了一層寒霜:“你可還記得當日在那爾遜家那道天雷?”
這句話比什麼好言好語的勸慰都管用,領祭司和兩位禮祭司立時汗出如漿,點頭哈腰地和殿內眾人告了別,仍回吉斯神殿領職。國王和貴族聽說了此事後,紛紛來埋怨領祭司有這等好事也不告訴他們。領祭司本人正為著沒能當上神使的弟子而生氣,又受了貴族們的瞞怨,氣得幾乎大病一場。林、蕭二人聽說此事,便叫那爾遜給他送了一丸丹藥去,服下後立見奇效,從此吉斯神殿之人對神使更為信奉不疑。
自收下了那些神官,林、蕭二人便盡心將殿內所供的神仙,壁畫上所畫的故事講與他們聽,又叫來那爾遜和肯迪,將殿中所寫的漢字教與這些人,只告訴他們這是神族的文字,別的並不多說。待那些人熟習之後,便按年齒才幹升了他們做執事,自此三清殿的事務也有人處理了,來往遊人也有知客迎送了。
林端穆與蕭展如再不須理這些俗務,無事便修行元功,祭練法寶,每三日在觀中開壇講道,將那些來求長生不老之術,或單為瞻仰神使面容而來的遊客說得深信不疑。殿內日日香火鼎盛,遊人如織。二人見勢頭大好,便教那爾遜監工,由那些執事印了無數本《道德經》散布給來聽他們講道之人。眾人口口相傳,不過三數年間,他們這三清宮在多倫國內便有了無數信徒,便不曾去過的,也都聽過他們的大名。而那道德經上的章句,如今也成了貴族之間最流行的談話內容。
第83章 隱憂
轉眼三年之期已到,當初得林、蕭二人傳授功法的王公貴族多已放棄了這種修煉方法,專以去三清宮拜神,布施香火為務。唯有國王陛下的兩位王子魯道夫和卡爾,因年紀幼小,心無雜念,竟都在體內積存了一絲真氣。到了蕭展如所說之日,果然那眾人所存的《道德經》都平空不翼而飛,唯有兩位王子手中各存一本,不曾丟失。國王和王后喜不自勝,覺得自己的兒子能得到光明神的寵愛,將來多倫必定前途無量,便帶著眾臣,親自送兒子們到三清宮中拜師。
眾人浩浩蕩蕩進了三清殿,見林端穆與蕭展如已在大殿中等候。國王便與他們敘了禮,叫兩位王子將經書交與二人,請求他們將王子收下做弟子,就如那爾遜和肯迪一般。林端穆收下經書,卻先不答應,而是問那國王:“我們雖現在暫居此地,將來必定還要重歸天上,不能長居凡間。兩位王子將來只怕要做國王貴族,還要取妻生子,不能和我們一同歸去,這樣的話,便是學些法術,也難求正果。至多是像那爾遜和肯迪現在這般年壽略長些,身體強健些。若要得長生不老,不墮凡塵,便要終身隨我們一同修行,既不得近女色,更不得戀棧世間享受,卻不知兩位王子可能做到?”
“這……這怎麼可能,我的大兒子將來是要繼承王位的,小兒子……能不能請你們留在多倫教導他們,等魯道夫將來有了兒子,由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再帶他們去神所居住的世界?反正兩位大魔導師不也是一直留在多倫,並沒有離開過嗎,只要你們能一直留在多倫不就好了嗎?”
將來的事兒誰也說不準,林端穆和蕭展如看著兩個白白淨淨,玲瓏可愛的小王子也實在捨不得往外推,乾脆先收下來做了記名弟子。反正三年來廟裡也收了幾十個弟子,雖都不曾入室,但二人也教了他們不少東西,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不差這倆孩子。於是兩人點頭答應了,說是要先收兩位王子做記名弟子,教他們一些基礎的法術,至於更高深的,還要看他們將來的志向。國王和王子們聽了也都很高興,忙不迭地答應了,兩位王子便行了拜師禮。因只是做記名弟子,他們仍是跟著父母回到王宮居住,只是每天下午過來聽師父講道,對他們的生活倒也沒有太大影響。
自收下了兩位王子為徒後,他們在多倫傳道比以往越發容易了,投上門來給他們當弟子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便也能分幾個到外地去建廟傳教了。除了那爾遜和肯迪這兩個正式弟子,和一直留在宮裡的兩位王子外,別的弟子換了一批又一批,各地道宮也越建越多。他們又借著教授弟子“神的語言”,將漢話一點點傳了下去,多倫各地的人學習神語也蔚然成風,都以能叫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大法師等上仙之名為榮。
蕭展如與他貼身相偎,怎麼聽不出他話中無奈,只是傳道這般大功德,再辛苦也須做下去,不然豈非辜負了上天賜與他們的機緣?想到這裡,便也無暇嘆息,只仰起頭在林端穆下巴上啄了一下,算是安慰他,又問道:“明日那些人來了怎麼安排呢?”
林端穆摸了摸下巴,不太滿意地看了一眼懷中愛人,待他主動在自己唇上吻了一下後才答道:“明日就把他們安排去做執事,還須有五主十八頭,將全觀事務都管起來,至於方丈便由我暫居,你為高功,再把那爾遜和肯迪叫回來做主持、臨院。以後每三日開壇講道,不拘本院弟子還是進香的善信,都許他們聽講。待信者多了,再有主動投咱們出家的才好考核他們的品格,挑好的收作弟子,再按資質高下傳授功法。”
蕭展如點了點頭,心中還是有些疑慮,問林端穆:“要是光明神殿弄來的那些人里有人瞧破咱們的行藏,將咱們信的不是光明神一事說出去怎麼辦?”
林端穆雙臂環著蕭展如,眼卻望向雪白的牆壁,半晌才說道:“反正他們也沒見過真正的光明神,甚至連光明神的名字都沒人知道,連那領祭司都信了這些神是光明神,別人又如何能看出不是來?再者,就算有人看出不對來,那也沒什麼,只要讓他向外人說不出來就是了,咱們學道多年,哪還能連這點本事都沒有?你也不須這就擔心,還是先傳布大道為主。至於阻礙,正是上天試煉於咱們,哪能沒有。但憑咱們的手段,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也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蕭展如聽了他的話,覺得不假。傳道一事有天大的功德,若欲行時,定然要生出種種磨難,極難成功。但他們從海外歸來時,已練就了不少飛劍法寶,足以防身,再加上又收了兩個徒弟,將來也可為助力。這些光明神殿的人雖不可信,但都本領低微,若有察知他們根腳,欲對他們不利的,倒也不難剪除。縱然將來要與光明聖殿當面抗衡,他們也是贏面居大,並不用如此擔心。想到這裡,他便從懷中取出寰天寶冊,要在方丈中布下陣勢,將來若有什麼異動,先將觀內外相隔絕,無論整治內鬼還是對抗外兵都好下手。
林端穆見他這般認真,也將自己那半本寶冊取中,與他的合為一冊,由他在三清宮外設下一層陣式;自己卻起身到各殿中布下五行遁法,若有敵人混入觀中,也好用遁法遁住他們,使其無法走脫。這麼忙了一宿,將新落成的一座廟宇幾乎變成了捉賊的陷井,才安心迎入了三清宮的第一批道士——領祭司諾爾和他從吉斯神殿帶來的二十名祭司和神官。
諾爾會將自己的心腹派來,這本在林、蕭二人的意料當中,但他本人也拋下領祭司不做一事倒真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領祭司一位在各國光明神殿中為最高,諾爾一但辭去此位,光明聖殿絕不可能不察知,到時候必要生出事端。此時他們根腳不穩,卻不願就招惹光明聖殿,於是便叫諾爾回吉斯神殿繼續做他的領祭司,只留下不在神殿中任職之人即可。
諾爾聽後卻死活不肯,趴在地上抱著兩人的腳踝和他們申辯道:“神使大人,我為什麼不能成為你們的弟子?我在吉斯神殿只是為了侍奉神,而在三清宮神殿也是為了侍奉神,我願意放棄在吉斯神殿的一切榮耀和身份,只求能跟在你們的身邊,哪怕不能做你們的弟子,只要能做為侍從留下侍奉我也心滿意足了。”
這番話說得聲情並茂,感人至深。林端穆不禁想,若是他們的光明神真的有靈,見自己有這樣的祭司,不知心中該有怎樣的感受了。他雖有些可憐那些光明神,卻不能因為可憐就替他們照管信徒,只好先把諾爾從他們腳上拉起來,勸他說:“我們是神的使者,怎麼能看到光明神虔誠的信徒離開他本應照管的神殿而到別外一個神殿呢?快帶著你的兩位禮祭司回去,好好管理吉斯神殿,不然光明神會生氣的。你若真心要和我們學習道法,只要每隔三日,我們開壇講道時來聽就行了,平日不可誤了自己的事。不然的話……”他故意把話頭停了一停,臉上卻凝起了一層寒霜:“你可還記得當日在那爾遜家那道天雷?”
這句話比什麼好言好語的勸慰都管用,領祭司和兩位禮祭司立時汗出如漿,點頭哈腰地和殿內眾人告了別,仍回吉斯神殿領職。國王和貴族聽說了此事後,紛紛來埋怨領祭司有這等好事也不告訴他們。領祭司本人正為著沒能當上神使的弟子而生氣,又受了貴族們的瞞怨,氣得幾乎大病一場。林、蕭二人聽說此事,便叫那爾遜給他送了一丸丹藥去,服下後立見奇效,從此吉斯神殿之人對神使更為信奉不疑。
自收下了那些神官,林、蕭二人便盡心將殿內所供的神仙,壁畫上所畫的故事講與他們聽,又叫來那爾遜和肯迪,將殿中所寫的漢字教與這些人,只告訴他們這是神族的文字,別的並不多說。待那些人熟習之後,便按年齒才幹升了他們做執事,自此三清殿的事務也有人處理了,來往遊人也有知客迎送了。
林端穆與蕭展如再不須理這些俗務,無事便修行元功,祭練法寶,每三日在觀中開壇講道,將那些來求長生不老之術,或單為瞻仰神使面容而來的遊客說得深信不疑。殿內日日香火鼎盛,遊人如織。二人見勢頭大好,便教那爾遜監工,由那些執事印了無數本《道德經》散布給來聽他們講道之人。眾人口口相傳,不過三數年間,他們這三清宮在多倫國內便有了無數信徒,便不曾去過的,也都聽過他們的大名。而那道德經上的章句,如今也成了貴族之間最流行的談話內容。
第83章 隱憂
轉眼三年之期已到,當初得林、蕭二人傳授功法的王公貴族多已放棄了這種修煉方法,專以去三清宮拜神,布施香火為務。唯有國王陛下的兩位王子魯道夫和卡爾,因年紀幼小,心無雜念,竟都在體內積存了一絲真氣。到了蕭展如所說之日,果然那眾人所存的《道德經》都平空不翼而飛,唯有兩位王子手中各存一本,不曾丟失。國王和王后喜不自勝,覺得自己的兒子能得到光明神的寵愛,將來多倫必定前途無量,便帶著眾臣,親自送兒子們到三清宮中拜師。
眾人浩浩蕩蕩進了三清殿,見林端穆與蕭展如已在大殿中等候。國王便與他們敘了禮,叫兩位王子將經書交與二人,請求他們將王子收下做弟子,就如那爾遜和肯迪一般。林端穆收下經書,卻先不答應,而是問那國王:“我們雖現在暫居此地,將來必定還要重歸天上,不能長居凡間。兩位王子將來只怕要做國王貴族,還要取妻生子,不能和我們一同歸去,這樣的話,便是學些法術,也難求正果。至多是像那爾遜和肯迪現在這般年壽略長些,身體強健些。若要得長生不老,不墮凡塵,便要終身隨我們一同修行,既不得近女色,更不得戀棧世間享受,卻不知兩位王子可能做到?”
“這……這怎麼可能,我的大兒子將來是要繼承王位的,小兒子……能不能請你們留在多倫教導他們,等魯道夫將來有了兒子,由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再帶他們去神所居住的世界?反正兩位大魔導師不也是一直留在多倫,並沒有離開過嗎,只要你們能一直留在多倫不就好了嗎?”
將來的事兒誰也說不準,林端穆和蕭展如看著兩個白白淨淨,玲瓏可愛的小王子也實在捨不得往外推,乾脆先收下來做了記名弟子。反正三年來廟裡也收了幾十個弟子,雖都不曾入室,但二人也教了他們不少東西,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不差這倆孩子。於是兩人點頭答應了,說是要先收兩位王子做記名弟子,教他們一些基礎的法術,至於更高深的,還要看他們將來的志向。國王和王子們聽了也都很高興,忙不迭地答應了,兩位王子便行了拜師禮。因只是做記名弟子,他們仍是跟著父母回到王宮居住,只是每天下午過來聽師父講道,對他們的生活倒也沒有太大影響。
自收下了兩位王子為徒後,他們在多倫傳道比以往越發容易了,投上門來給他們當弟子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便也能分幾個到外地去建廟傳教了。除了那爾遜和肯迪這兩個正式弟子,和一直留在宮裡的兩位王子外,別的弟子換了一批又一批,各地道宮也越建越多。他們又借著教授弟子“神的語言”,將漢話一點點傳了下去,多倫各地的人學習神語也蔚然成風,都以能叫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大法師等上仙之名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