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直到腳步聲延到門外,完顏洪烈才說:“心軟的人比心狠的人更讓人難受!”一揮手,將漆盤打落。
*****************
完顏康將此事通知了包惜弱,包惜弱對金主也無甚好感,只說:“我本也不很喜歡聽歌看舞的,這幾日不娛耳目也沒什麼。你只管做你的正事兒。”完顏康道:“這兩日會有些忙,不能陪媽一起吃飯了。”包惜弱擔心地道:“陪不陪我有什麼要緊?你別餓著就行。”
“餓不著的,”完顏康很快地應了一聲,“我這便去忙了。”
他並沒有急著換裝束,先見了老夫子們,聽他們略作爭執,便定了下來“綴朝三日”,在腰帶外面系條白布。這年頭,傻子也不多。早有侍從將一條白布奉了上來,往完顏康腰上一纏便算完。
完顏康此時方便人請李德馨,同往府內東面一座小小的院落里去。李德馨第一次到這裡,一望之下有些奇怪——這裡好像是一所極小的道觀一般,正室三間,當中一間供著三清。並沒有功德箱一類,也沒有解簽人,只有供桌、供品、香爐之類,底下放著三隻蒲團。供桌一頭還有一隻蒲團,上面坐著一個長須道人,看似有道之士。
——這是要做什麼?
完顏康身邊止有兩個小侍,李德馨也只攜一婢,道人身後卻立著兩個中年道士,三道皆膚色紅潤。聽到腳步聲,三道一齊望過來,長須道人也起身打了個稽首。完顏康先笑道:“馬真人,別來無恙?丘真人、王真人還是健壯如昔。”
陝西與西夏為鄰,李德馨自然知道這裡是全真教的根基之地,馬、丘、王三道齊聚,除開全真七子裡名聲最盛的三人,還有誰?
完顏康為雙方作了介紹,三道都有些驚訝——弄個姑娘,哪怕是公主,給我們知曉是要做什麼?李德馨也很奇怪——讓我見道士做什麼?
完顏康道:“興慶府生變,道長可知?”馬鈺道:“貧道山野之人,哪裡知道異邦之事?”李德馨心道,這事不是秘密,但是當著我的面兒,對個道士講,又是什麼意思呢?
完顏康直截了當地問:“道長,你想西去傳道嗎?”到了他如此這個地位,說話便要直接許多,明白地點出了自己的目的。三道一時錯愕,丘處機道:“西夏?西夏佞佛。”李德馨臉上一燒,她也是信佛的,整個西夏上層對佛教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說是佞佛,也不為過。她的哥哥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想限制寺院的發展,不想種種事由湊到一起,直接導致了本次政變的發生。西夏的寺院,是該限制一二了,不然百姓無地可耕,寺院再不納稅,國家就要窮死了。
可是……“引道逐佛嗎?”李德馨還是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可以限制,但是不可以敵視!
完顏康道:“誰說要逐佛啦?”一種宗教占據絕對的地位,對國家的發展是很不利的,也不利於宗教自身的發展。何況在西夏,寺院上層的僧人,可不是個個都是高僧大德,因為沒有外部競爭的壓力,寺院本身也容易不思進取。沒有競爭,哪裡來的進步?
對全真教來說,這又是提供了一個大好的機會了!以往想在西夏擴大影響,是與寺院搶信徒,寺院有貴族的支持,使得難度很大。現在完顏康提供了這麼一個機會,對於想弘道的修士來說,這是很難拒絕的。
李德馨仔細考慮了一下曾經李德任的做法,也是對寺院進行一定的限制而已。只要不是滅佛,只是對僧侶內的不合格者進行清洗,這個她也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有一件事情是需要說明的:“此事我是做不了主的。”
完顏康道:“我與蒙古之約,事出無奈,需得保密,故而不對令兄講。此事涉及貴國,怎麼能不通知於你?我也會與令兄說明,令兄需要道長們。”李德馨苦皺眉頭,不久,有些狐疑地道:“太清淨無為,我可不大喜歡,喜歡的人也不會多。”佛教能在西夏發展得這般勢大,除了上層扶植之外,也是因為它適合西夏。道家這麼多年沒有這麼大的發展,或許就是不適合呢?
完顏康搖頭道:“我可以做信差,你要想聽聽講道,不妨與馬真人聊上一聊。”
李德馨道:“好。”
馬鈺對李德馨打個稽首,兩人於蒲團上對坐,開始講道。丘處機憋了一陣兒,才說:“歐陽鋒想要竊取《九陰真經》,被黃老邪關在了桃花島上,不久破陣而出,人也受了傷。此時大約已經養好傷了。”
“好,”完顏康微笑道,“多謝道長提醒。”態度端的是真誠有禮,搞得丘處機一頭霧水,懷疑他有什麼陰謀。王處一卻是又傳了一句話:“洪前輩想與你見上一面。”
完顏康依舊是微笑:“好。”笑得王處一也有些毛骨悚然,乾脆立到馬鈺身後去了。
馬鈺沖淡平和,對道家卻是鑽研道理頗深,不喜歡清淨無為?沒關係,除了清淨無為,道家還有許多道理的。還有人喜歡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吧?聽了大半日,李德馨對道家略消了牴觸之情,其實逍遙派便與道家一脈相通,不過西夏佛教風氣深厚,道家不顯罷了。對嵬名氏來說,兩教競爭,也不是一件壞事。
此後李德馨又聽道數日,明白完顏康想插手西夏事務,卻也知道他這提議是很不錯的。他便是不對你講,暗中支持全真教傳教,你又能如何?這手棋下的,也是妙,也是狠。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
完顏康隨手布下一枚棋子,卻又迎來了一個哭笑不得的消息——金國之新君遣使來通好!新君承認了周國,十分務實地要求金與周也“互不攻伐”。
完顏康:……現世報來得可真快!才噎得西夏不得不吞餌,自己就被人捏著鼻子灌藥了。
第122章心變了
面對金君實際上的求和,完顏康並沒有馬上做出決定,而是下令款待使者,等史天倪回來之後,再問端底。史天倪回來得並不慢,在馬鈺派遣弟子攜帶了李德馨的書信,與完顏康的使者一同出發去尋找李德任的時候,他便回來了。
帶著僕僕風塵,史天倪的精神非常好。入得府內,行禮如儀,他的弟弟此時正在完顏康的身邊,兄弟二人的目光一觸即開,交換了只有彼此才明白的意思。史天倪心意舒展,匯報了所見所聞:“金主有勵精圖治之意,士民有效忠之心。有投效宋國之人轉返故國。”
此言一出,舉座色變。即使現在西夏問題才是排在前列的,汴京是遲早要打的,如果讓他得人心,打起來的阻力會大呀!當初金國朝廷不靠譜的時候,拿下河北中都可要輕鬆得多。
史天倪描述完這些之後,卻愉快地宣布:“所以,金國快完了。”
徒單衡道:“不要說笑!”
史天倪並不怕他,從容道:“這些人,且不說懷有投機之心的人。真是忠貞之士,必有他們自己的信念,就像徒單大人,不是嗎?可是,這樣有自己想法的人,金國新君,他駕馭得了嗎?一旦讓這些人失望,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情來,那可誰都說不好。金國卻再也經不起動盪了。”
小小地刺了徒單衡一句,史天倪沒有停歇,直接指出了:“他們必然會內亂的,國勢會被再次削弱,這是誰都阻止不了的。誠然,金君比起他的父親要明白得多,做事也有條理得多,奈何金國早已病入膏盲,回天乏術了。起秦皇漢武於地下,或許可以。古往今來如秦皇漢武的有幾人?”
完顏康與徒單衡是對金君了解較深的人,聽他這樣分析,也知道這是中肯的。
史天倪歇了一口氣,繼續道:“超出他能應付的敵人也太多,周圍皆敵國,而他力弱。宋國諸帝陵寢在彼,必然想要收復故土。金國能‘還’嗎?蒙古與金國有世仇,他們又接壤了。大周,真的要與他做友鄰嗎?”他沒提西夏,西夏現在自身難保。
徒單衡沉默了。
自上京路被調到陝西的耶律阿旺道:“可惜了,現在西夏有事,一時騰不出手來。”兵是有的,兩線開戰後勤就要吃緊,還要擔心兩線作戰腹地空虛,為人所趁。硬拼也可以,現在卻還不是拼著國力做豪賭的時候。
史天澤看看哥哥,又看看諸位比他資歷深的前輩們,識趣地沒有開口,心中卻想:早晚騰出手來,怕什麼呢?便是宋國,也一體收拾了,這有什麼難的?
史天倪道:“那也不怕。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總還能頂一陣的,頂到我們騰出手來,”也許是說得太暢快了,他問了一句,“不知西夏之事如何?”
如所有初入職場的人一樣,難免會某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史天倪說了這老長的一段,心cháo澎湃,發問便有些不太客氣。老成者咳嗽了一聲,刺激得他冷靜了好些,臉上不見了得意之情。完顏康卻笑了,誰都有這樣的時候,完顏康自己腦殘的時候可比這蠢多了。笑著說了一句:“我意送全真教入西夏。”
史天倪有點誇張地讚嘆了一句,又說:“李德任當初心太急,要是這麼緩緩地來未嘗不可。西夏心裡還有傲氣,否則依附大周,他們更自在。”
他的眼光很好,“西夏心裡還有傲氣”是說到點子上去了,徒單衡贊同地道:“對西夏,如今必須繼續懷柔。即便安下釘子,對李德任還是不可逼迫的。”反正最後,現實會給李德任再上一課,西夏的國運,也差不多了呢。
完顏康敲敲扶手:“現在說金國議和的事。”
史天倪說了許多很有見地的話,眾人一致望向他,反將正使老學士閃在了一邊。史天倪當仁不讓地道:“答應又何妨?反正金國是要完蛋的,等他們被逼得要跳河的時候,就會想起來投奔咱們啦。名正言順入汴京,不好麼?”
完顏康望向徒單衡,徒單衡心裡痛苦掙扎了一陣,緩緩地點頭:“如此,甚好。到時候,可收金國的傳國之璽了。”中間有許多細微的操作,卡時間,梳理關係網,在關鍵的時候推一把。諸如此類。
和議,就此決定。完顏康沒有提出額外諸如歲貢之類的條件,現在的金國,再壓榨它就扛不住了。兩國很快地互通了文書,完顏康雖然還是稱周王,但是府內學士在執行的時候,將自己與金國皇帝放到平等的位置上。金君也捏著鼻子認了。
*******************
已經與兩個鄰國約定“互不攻伐”了,完顏康發現,他表面上沒有敵人了,但是暗地裡又對誰都不放心。連西夏,也不能確定李德任現在的心理狀態,只有盡力安撫。
忽然又想起來,還有歐陽鋒這個定時炸彈在外面!雖不懼他,可也是個麻煩。又思洪七公傳話要見,派人聯絡了全真教,於城外約見洪七公。
*****************
完顏康將此事通知了包惜弱,包惜弱對金主也無甚好感,只說:“我本也不很喜歡聽歌看舞的,這幾日不娛耳目也沒什麼。你只管做你的正事兒。”完顏康道:“這兩日會有些忙,不能陪媽一起吃飯了。”包惜弱擔心地道:“陪不陪我有什麼要緊?你別餓著就行。”
“餓不著的,”完顏康很快地應了一聲,“我這便去忙了。”
他並沒有急著換裝束,先見了老夫子們,聽他們略作爭執,便定了下來“綴朝三日”,在腰帶外面系條白布。這年頭,傻子也不多。早有侍從將一條白布奉了上來,往完顏康腰上一纏便算完。
完顏康此時方便人請李德馨,同往府內東面一座小小的院落里去。李德馨第一次到這裡,一望之下有些奇怪——這裡好像是一所極小的道觀一般,正室三間,當中一間供著三清。並沒有功德箱一類,也沒有解簽人,只有供桌、供品、香爐之類,底下放著三隻蒲團。供桌一頭還有一隻蒲團,上面坐著一個長須道人,看似有道之士。
——這是要做什麼?
完顏康身邊止有兩個小侍,李德馨也只攜一婢,道人身後卻立著兩個中年道士,三道皆膚色紅潤。聽到腳步聲,三道一齊望過來,長須道人也起身打了個稽首。完顏康先笑道:“馬真人,別來無恙?丘真人、王真人還是健壯如昔。”
陝西與西夏為鄰,李德馨自然知道這裡是全真教的根基之地,馬、丘、王三道齊聚,除開全真七子裡名聲最盛的三人,還有誰?
完顏康為雙方作了介紹,三道都有些驚訝——弄個姑娘,哪怕是公主,給我們知曉是要做什麼?李德馨也很奇怪——讓我見道士做什麼?
完顏康道:“興慶府生變,道長可知?”馬鈺道:“貧道山野之人,哪裡知道異邦之事?”李德馨心道,這事不是秘密,但是當著我的面兒,對個道士講,又是什麼意思呢?
完顏康直截了當地問:“道長,你想西去傳道嗎?”到了他如此這個地位,說話便要直接許多,明白地點出了自己的目的。三道一時錯愕,丘處機道:“西夏?西夏佞佛。”李德馨臉上一燒,她也是信佛的,整個西夏上層對佛教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說是佞佛,也不為過。她的哥哥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想限制寺院的發展,不想種種事由湊到一起,直接導致了本次政變的發生。西夏的寺院,是該限制一二了,不然百姓無地可耕,寺院再不納稅,國家就要窮死了。
可是……“引道逐佛嗎?”李德馨還是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可以限制,但是不可以敵視!
完顏康道:“誰說要逐佛啦?”一種宗教占據絕對的地位,對國家的發展是很不利的,也不利於宗教自身的發展。何況在西夏,寺院上層的僧人,可不是個個都是高僧大德,因為沒有外部競爭的壓力,寺院本身也容易不思進取。沒有競爭,哪裡來的進步?
對全真教來說,這又是提供了一個大好的機會了!以往想在西夏擴大影響,是與寺院搶信徒,寺院有貴族的支持,使得難度很大。現在完顏康提供了這麼一個機會,對於想弘道的修士來說,這是很難拒絕的。
李德馨仔細考慮了一下曾經李德任的做法,也是對寺院進行一定的限制而已。只要不是滅佛,只是對僧侶內的不合格者進行清洗,這個她也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有一件事情是需要說明的:“此事我是做不了主的。”
完顏康道:“我與蒙古之約,事出無奈,需得保密,故而不對令兄講。此事涉及貴國,怎麼能不通知於你?我也會與令兄說明,令兄需要道長們。”李德馨苦皺眉頭,不久,有些狐疑地道:“太清淨無為,我可不大喜歡,喜歡的人也不會多。”佛教能在西夏發展得這般勢大,除了上層扶植之外,也是因為它適合西夏。道家這麼多年沒有這麼大的發展,或許就是不適合呢?
完顏康搖頭道:“我可以做信差,你要想聽聽講道,不妨與馬真人聊上一聊。”
李德馨道:“好。”
馬鈺對李德馨打個稽首,兩人於蒲團上對坐,開始講道。丘處機憋了一陣兒,才說:“歐陽鋒想要竊取《九陰真經》,被黃老邪關在了桃花島上,不久破陣而出,人也受了傷。此時大約已經養好傷了。”
“好,”完顏康微笑道,“多謝道長提醒。”態度端的是真誠有禮,搞得丘處機一頭霧水,懷疑他有什麼陰謀。王處一卻是又傳了一句話:“洪前輩想與你見上一面。”
完顏康依舊是微笑:“好。”笑得王處一也有些毛骨悚然,乾脆立到馬鈺身後去了。
馬鈺沖淡平和,對道家卻是鑽研道理頗深,不喜歡清淨無為?沒關係,除了清淨無為,道家還有許多道理的。還有人喜歡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吧?聽了大半日,李德馨對道家略消了牴觸之情,其實逍遙派便與道家一脈相通,不過西夏佛教風氣深厚,道家不顯罷了。對嵬名氏來說,兩教競爭,也不是一件壞事。
此後李德馨又聽道數日,明白完顏康想插手西夏事務,卻也知道他這提議是很不錯的。他便是不對你講,暗中支持全真教傳教,你又能如何?這手棋下的,也是妙,也是狠。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
完顏康隨手布下一枚棋子,卻又迎來了一個哭笑不得的消息——金國之新君遣使來通好!新君承認了周國,十分務實地要求金與周也“互不攻伐”。
完顏康:……現世報來得可真快!才噎得西夏不得不吞餌,自己就被人捏著鼻子灌藥了。
第122章心變了
面對金君實際上的求和,完顏康並沒有馬上做出決定,而是下令款待使者,等史天倪回來之後,再問端底。史天倪回來得並不慢,在馬鈺派遣弟子攜帶了李德馨的書信,與完顏康的使者一同出發去尋找李德任的時候,他便回來了。
帶著僕僕風塵,史天倪的精神非常好。入得府內,行禮如儀,他的弟弟此時正在完顏康的身邊,兄弟二人的目光一觸即開,交換了只有彼此才明白的意思。史天倪心意舒展,匯報了所見所聞:“金主有勵精圖治之意,士民有效忠之心。有投效宋國之人轉返故國。”
此言一出,舉座色變。即使現在西夏問題才是排在前列的,汴京是遲早要打的,如果讓他得人心,打起來的阻力會大呀!當初金國朝廷不靠譜的時候,拿下河北中都可要輕鬆得多。
史天倪描述完這些之後,卻愉快地宣布:“所以,金國快完了。”
徒單衡道:“不要說笑!”
史天倪並不怕他,從容道:“這些人,且不說懷有投機之心的人。真是忠貞之士,必有他們自己的信念,就像徒單大人,不是嗎?可是,這樣有自己想法的人,金國新君,他駕馭得了嗎?一旦讓這些人失望,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情來,那可誰都說不好。金國卻再也經不起動盪了。”
小小地刺了徒單衡一句,史天倪沒有停歇,直接指出了:“他們必然會內亂的,國勢會被再次削弱,這是誰都阻止不了的。誠然,金君比起他的父親要明白得多,做事也有條理得多,奈何金國早已病入膏盲,回天乏術了。起秦皇漢武於地下,或許可以。古往今來如秦皇漢武的有幾人?”
完顏康與徒單衡是對金君了解較深的人,聽他這樣分析,也知道這是中肯的。
史天倪歇了一口氣,繼續道:“超出他能應付的敵人也太多,周圍皆敵國,而他力弱。宋國諸帝陵寢在彼,必然想要收復故土。金國能‘還’嗎?蒙古與金國有世仇,他們又接壤了。大周,真的要與他做友鄰嗎?”他沒提西夏,西夏現在自身難保。
徒單衡沉默了。
自上京路被調到陝西的耶律阿旺道:“可惜了,現在西夏有事,一時騰不出手來。”兵是有的,兩線開戰後勤就要吃緊,還要擔心兩線作戰腹地空虛,為人所趁。硬拼也可以,現在卻還不是拼著國力做豪賭的時候。
史天澤看看哥哥,又看看諸位比他資歷深的前輩們,識趣地沒有開口,心中卻想:早晚騰出手來,怕什麼呢?便是宋國,也一體收拾了,這有什麼難的?
史天倪道:“那也不怕。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總還能頂一陣的,頂到我們騰出手來,”也許是說得太暢快了,他問了一句,“不知西夏之事如何?”
如所有初入職場的人一樣,難免會某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史天倪說了這老長的一段,心cháo澎湃,發問便有些不太客氣。老成者咳嗽了一聲,刺激得他冷靜了好些,臉上不見了得意之情。完顏康卻笑了,誰都有這樣的時候,完顏康自己腦殘的時候可比這蠢多了。笑著說了一句:“我意送全真教入西夏。”
史天倪有點誇張地讚嘆了一句,又說:“李德任當初心太急,要是這麼緩緩地來未嘗不可。西夏心裡還有傲氣,否則依附大周,他們更自在。”
他的眼光很好,“西夏心裡還有傲氣”是說到點子上去了,徒單衡贊同地道:“對西夏,如今必須繼續懷柔。即便安下釘子,對李德任還是不可逼迫的。”反正最後,現實會給李德任再上一課,西夏的國運,也差不多了呢。
完顏康敲敲扶手:“現在說金國議和的事。”
史天倪說了許多很有見地的話,眾人一致望向他,反將正使老學士閃在了一邊。史天倪當仁不讓地道:“答應又何妨?反正金國是要完蛋的,等他們被逼得要跳河的時候,就會想起來投奔咱們啦。名正言順入汴京,不好麼?”
完顏康望向徒單衡,徒單衡心裡痛苦掙扎了一陣,緩緩地點頭:“如此,甚好。到時候,可收金國的傳國之璽了。”中間有許多細微的操作,卡時間,梳理關係網,在關鍵的時候推一把。諸如此類。
和議,就此決定。完顏康沒有提出額外諸如歲貢之類的條件,現在的金國,再壓榨它就扛不住了。兩國很快地互通了文書,完顏康雖然還是稱周王,但是府內學士在執行的時候,將自己與金國皇帝放到平等的位置上。金君也捏著鼻子認了。
*******************
已經與兩個鄰國約定“互不攻伐”了,完顏康發現,他表面上沒有敵人了,但是暗地裡又對誰都不放心。連西夏,也不能確定李德任現在的心理狀態,只有盡力安撫。
忽然又想起來,還有歐陽鋒這個定時炸彈在外面!雖不懼他,可也是個麻煩。又思洪七公傳話要見,派人聯絡了全真教,於城外約見洪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