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而除了理國公府,順安伯府宋家也是昭貴妃一系的。
昭貴妃身子不好,三皇子自打出生倒有一般時間跟著榮妃,可以說是榮妃照顧長大的。
三皇子和慶盼公主站一起,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榮妃生了一對龍鳳胎呢!
皇后左想右想,都想不透昭貴妃為什麼會在即將隨著皇帝出征的時候過來拜見自己。
阮十娘見皇后不叫起,心裡覺得沒意思,索性自己起了身,見她越發顯老的面容,也不知道是可憐還是可恨。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而且不說別的,雖然皇后搶了她的兒子,叫兒子至今都與她不太親近,但不得不說,皇后將福宜教導的很好。
便是為了兒子,像她服回軟又算的了什麼?
想到這,阮十娘起身的動作一頓,徑直跪了下去,這倒嚇到了皇后,“你這是做什麼?”
“娘娘,我們結盟吧!”
“什麼?”
打死皇后,她都沒想到會從阮十娘口中聽到“結盟”二字,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嗎?
“娘娘,我們過往有仇有怨,甚至因為福宜,總想著叫一個死了才好,這樣,福宜才不會左右為難。但如今,也是為了福宜,臣妾請求娘娘放下往日仇怨,我們結盟吧!”
阮十娘身上的溫柔氣息在此刻消失的一乾二淨,變成了拿著刀劍的女戰士,誰傷害她的兒子,她就殺了誰。
“皇帝要動手了?”
皇后也不是傻子,相反,她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女人。只看阮十娘這幅樣子,她就知道,皇帝到底按捺不住想要動手了。
五年,已經是他能忍的極限了。
也對,畢竟沒有哪個皇帝能忍受頭上隨時有一把能殺了自己的刀。
當年今上逼宮眼看著就要失敗了,是開國勛貴們出手推了一把。
誰能想到如今的太皇太后會對先帝下手呢?一碗加了料的參湯,叫先帝當場中風。
然後就是麻利的冊封恪王為太子,太子監國,沒出十天,先帝死了,太子登基。
至今,皇后依舊感覺挺戲劇性的,親手撫養先帝成人,扶持他坐上皇位的太皇太后居然又親手要了他的性命。
沒人知道太皇太后是怎麼想的,也沒人敢問,得了大好處的恪王心裡雖然驚恐不已,但只要能登上皇位,管她為什麼呢!
可以說,今上不過是了撿漏的罷了。
但那種驚恐深深烙印在皇帝心中,開國勛貴們能讓太皇太后出手殺了自己的養子,那若是自己不合他們的意,又會怎麼對付他呢?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在皇帝獨寵阮十娘,拿著理國公府當槍用時,這種結局就已經註定。
阮十娘深深地看著皇后一眼,沒說話卻點點了頭。
韃靼起兵,不過是給了皇帝一個掌兵藉口,但,誰知道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棋局呢!
“既然知道如此,為什麼還要……”說到這,皇后自己先搖頭苦笑,若是阮十娘不跟著隨軍,皇帝又怎麼會這麼痛快的封福宜為太子?
“你想要我做什麼?”
“若有萬一,臣妾希望娘娘什麼都不要做,只看著我們的兒子,君臨天下!”
阮十娘在“我們”二字上放重了聲音。
而皇后聽到這句話時,仿佛自言自語的道:“我們的兒子?我們的!”說完,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阮十娘,“若有萬一,本宮會親自看著我們的兒子,君、臨、天、下!”
第二章 後來(二)(二更)
史書記載:
啟泰六年春,帝北征韃靼,十萬大軍勢如破竹,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攻入韃靼王宮,俘虜韃靼大汗孛兒帖赤那阿勒塔。
啟泰六年秋,韃靼稱臣,奉啟泰帝為天可汗,韃靼國劃“一國兩制”行政區,由西北都司分兵駐守。
至此,比大楚立國時間更久的韃靼國,滅!
啟泰帝在犒賞三軍後,踏上回程。
而這半年來監國的太子做的也很好,得到朝臣的一直認可。
得到北征大捷後,太子和一眾朝臣就一直在策劃迎接皇帝回京的盛大典禮。
畢竟啟泰帝是大楚至今除開國聖武皇帝外唯一御駕親征的皇帝,而且滅了韃靼,威懾了瓦剌,讓西北之地之前能有幾十年和平,可謂是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而就在京城中緊鑼密鼓的籌備這盛大典禮時,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旨被送到京城,而東宮,太子手裡除了這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旨外,還有一封密信。
福宜趁著夜色來到了鳳儀宮……
當夜,太子急招六部尚書和禁衛軍大統領進宮。
禁衛軍大統領府:
蘇蘇服侍洪笙穿上一品大統領的官服,替他系上腰帶,洪笙順手將她攬在懷中。
有人曾說,在精緻的容顏也敵不過時間,但年過三十的蘇蘇,仿佛不曾經歷過時光的洗禮,臉上有著少女的嬌羞,身上帶著少婦的風情,這矛盾的結合體卻讓人感覺完美異常。
“開始了啊!”
蘇蘇夢囈似的聲音在洪笙懷裡響起。這幾年阮家人表面上看上去活的風光無限,但只有阮家人自己知道其中的艱難和危險。
啟泰帝明面上對阮家信任有加,恩寵備至,但實際上阮家卻成了他手裡的一把刀,乾的全都是得罪人的事。
在皇帝執意御駕親征並且大貓被封為太子的時候,蘇蘇就知道,皇帝終於要動手了。而她們的機會也來了,是生是死,端看今朝。
洪笙放在蘇蘇腰間的手一顫,“蘇蘇,你帶著峰哥兒和雪姐兒先出城避一避吧!若是萬一……”
蘇蘇搖搖頭,“晚了,從那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旨進京開始,這京城就出不去了。而且,也沒有萬一,你是禁衛軍大統領,凜哥兒是錦衣衛,皇帝以為封大貓為太子,就能先穩住我們,幫著他除掉殺雞儆猴,但他錯了,我們不想當鷸蚌相爭。”
“皇帝一定留有後手,我們不過是他放在明面上的人罷了!”洪笙萬萬不能叫蘇蘇和兩個兒女冒險。
蘇蘇想到皇帝的狠辣手段,沉默了一會兒,道:“等著十姐姐的密信吧!我相信,我們不會失敗!”
籌謀了十年了,在皇帝沒登基前她們就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天,所以,絕對不能失敗。
……
第二天,一如六年前,京城再一次進入全面戒嚴,太子聲淚俱下像朝臣公布,皇帝在回程途中,被韃靼王室餘孽帶著殘餘死士暗殺,生命垂危,如今正在大同府全力搶救。
這個消息已經散出,舉國譁然。
而皇帝留下來的後手則瞬間傻眼:特麼的不應該是秘而不發,穩定朝局或者乾脆宣布皇帝死訊,然後太子直接登基嗎?
你這特麼的不符合套路啊!
現在,他們該怎麼辦?
後手們面面相覷,看著太子傷心成疾卻依舊拖著病體讓理國公兼錦衣衛指揮使的親表兄帶著太醫院大半太醫日夜兼程趕往大同府,他們更加懵逼了。
昭貴妃身子不好,三皇子自打出生倒有一般時間跟著榮妃,可以說是榮妃照顧長大的。
三皇子和慶盼公主站一起,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榮妃生了一對龍鳳胎呢!
皇后左想右想,都想不透昭貴妃為什麼會在即將隨著皇帝出征的時候過來拜見自己。
阮十娘見皇后不叫起,心裡覺得沒意思,索性自己起了身,見她越發顯老的面容,也不知道是可憐還是可恨。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而且不說別的,雖然皇后搶了她的兒子,叫兒子至今都與她不太親近,但不得不說,皇后將福宜教導的很好。
便是為了兒子,像她服回軟又算的了什麼?
想到這,阮十娘起身的動作一頓,徑直跪了下去,這倒嚇到了皇后,“你這是做什麼?”
“娘娘,我們結盟吧!”
“什麼?”
打死皇后,她都沒想到會從阮十娘口中聽到“結盟”二字,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嗎?
“娘娘,我們過往有仇有怨,甚至因為福宜,總想著叫一個死了才好,這樣,福宜才不會左右為難。但如今,也是為了福宜,臣妾請求娘娘放下往日仇怨,我們結盟吧!”
阮十娘身上的溫柔氣息在此刻消失的一乾二淨,變成了拿著刀劍的女戰士,誰傷害她的兒子,她就殺了誰。
“皇帝要動手了?”
皇后也不是傻子,相反,她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女人。只看阮十娘這幅樣子,她就知道,皇帝到底按捺不住想要動手了。
五年,已經是他能忍的極限了。
也對,畢竟沒有哪個皇帝能忍受頭上隨時有一把能殺了自己的刀。
當年今上逼宮眼看著就要失敗了,是開國勛貴們出手推了一把。
誰能想到如今的太皇太后會對先帝下手呢?一碗加了料的參湯,叫先帝當場中風。
然後就是麻利的冊封恪王為太子,太子監國,沒出十天,先帝死了,太子登基。
至今,皇后依舊感覺挺戲劇性的,親手撫養先帝成人,扶持他坐上皇位的太皇太后居然又親手要了他的性命。
沒人知道太皇太后是怎麼想的,也沒人敢問,得了大好處的恪王心裡雖然驚恐不已,但只要能登上皇位,管她為什麼呢!
可以說,今上不過是了撿漏的罷了。
但那種驚恐深深烙印在皇帝心中,開國勛貴們能讓太皇太后出手殺了自己的養子,那若是自己不合他們的意,又會怎麼對付他呢?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在皇帝獨寵阮十娘,拿著理國公府當槍用時,這種結局就已經註定。
阮十娘深深地看著皇后一眼,沒說話卻點點了頭。
韃靼起兵,不過是給了皇帝一個掌兵藉口,但,誰知道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棋局呢!
“既然知道如此,為什麼還要……”說到這,皇后自己先搖頭苦笑,若是阮十娘不跟著隨軍,皇帝又怎麼會這麼痛快的封福宜為太子?
“你想要我做什麼?”
“若有萬一,臣妾希望娘娘什麼都不要做,只看著我們的兒子,君臨天下!”
阮十娘在“我們”二字上放重了聲音。
而皇后聽到這句話時,仿佛自言自語的道:“我們的兒子?我們的!”說完,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阮十娘,“若有萬一,本宮會親自看著我們的兒子,君、臨、天、下!”
第二章 後來(二)(二更)
史書記載:
啟泰六年春,帝北征韃靼,十萬大軍勢如破竹,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攻入韃靼王宮,俘虜韃靼大汗孛兒帖赤那阿勒塔。
啟泰六年秋,韃靼稱臣,奉啟泰帝為天可汗,韃靼國劃“一國兩制”行政區,由西北都司分兵駐守。
至此,比大楚立國時間更久的韃靼國,滅!
啟泰帝在犒賞三軍後,踏上回程。
而這半年來監國的太子做的也很好,得到朝臣的一直認可。
得到北征大捷後,太子和一眾朝臣就一直在策劃迎接皇帝回京的盛大典禮。
畢竟啟泰帝是大楚至今除開國聖武皇帝外唯一御駕親征的皇帝,而且滅了韃靼,威懾了瓦剌,讓西北之地之前能有幾十年和平,可謂是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而就在京城中緊鑼密鼓的籌備這盛大典禮時,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旨被送到京城,而東宮,太子手裡除了這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旨外,還有一封密信。
福宜趁著夜色來到了鳳儀宮……
當夜,太子急招六部尚書和禁衛軍大統領進宮。
禁衛軍大統領府:
蘇蘇服侍洪笙穿上一品大統領的官服,替他系上腰帶,洪笙順手將她攬在懷中。
有人曾說,在精緻的容顏也敵不過時間,但年過三十的蘇蘇,仿佛不曾經歷過時光的洗禮,臉上有著少女的嬌羞,身上帶著少婦的風情,這矛盾的結合體卻讓人感覺完美異常。
“開始了啊!”
蘇蘇夢囈似的聲音在洪笙懷裡響起。這幾年阮家人表面上看上去活的風光無限,但只有阮家人自己知道其中的艱難和危險。
啟泰帝明面上對阮家信任有加,恩寵備至,但實際上阮家卻成了他手裡的一把刀,乾的全都是得罪人的事。
在皇帝執意御駕親征並且大貓被封為太子的時候,蘇蘇就知道,皇帝終於要動手了。而她們的機會也來了,是生是死,端看今朝。
洪笙放在蘇蘇腰間的手一顫,“蘇蘇,你帶著峰哥兒和雪姐兒先出城避一避吧!若是萬一……”
蘇蘇搖搖頭,“晚了,從那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旨進京開始,這京城就出不去了。而且,也沒有萬一,你是禁衛軍大統領,凜哥兒是錦衣衛,皇帝以為封大貓為太子,就能先穩住我們,幫著他除掉殺雞儆猴,但他錯了,我們不想當鷸蚌相爭。”
“皇帝一定留有後手,我們不過是他放在明面上的人罷了!”洪笙萬萬不能叫蘇蘇和兩個兒女冒險。
蘇蘇想到皇帝的狠辣手段,沉默了一會兒,道:“等著十姐姐的密信吧!我相信,我們不會失敗!”
籌謀了十年了,在皇帝沒登基前她們就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天,所以,絕對不能失敗。
……
第二天,一如六年前,京城再一次進入全面戒嚴,太子聲淚俱下像朝臣公布,皇帝在回程途中,被韃靼王室餘孽帶著殘餘死士暗殺,生命垂危,如今正在大同府全力搶救。
這個消息已經散出,舉國譁然。
而皇帝留下來的後手則瞬間傻眼:特麼的不應該是秘而不發,穩定朝局或者乾脆宣布皇帝死訊,然後太子直接登基嗎?
你這特麼的不符合套路啊!
現在,他們該怎麼辦?
後手們面面相覷,看著太子傷心成疾卻依舊拖著病體讓理國公兼錦衣衛指揮使的親表兄帶著太醫院大半太醫日夜兼程趕往大同府,他們更加懵逼了。